這回是真腦交! 這項技術讓你化身X教授控制VR

2020-11-22 17173遊戲網

【17173VR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VR的輸入設備有觸控、手勢交互、手柄控制等,但是這些設備始終需要我們手動進行操作,在虛擬實境體驗中不能達到完全沉浸隨心所欲的效果。最近,有一家科技公司正在研究腦電波技術,企圖用腦交的方式進行VR操作。當我們不需要肢體語言即可讓VR世界裡的角色做出我們想要的動作,像X教授(X-戰警裡的腦電波變種人)一樣對電腦進行對直接快速的交互,真正的沉浸式體驗未來本該如此。

VR遊戲下載、新遊推薦、福利,盡在17173VR!

Neurable公司致力於通過破譯大腦活動來確定人類的思想,這和X教授的能力相差無幾這個公司在科幻電影裡大概就是那種搞事情的大BOSS了吧。但是不同的是,該公司想要把這項腦交技術應用於VR和AR的用戶體驗中。Neurable正在嘗試通過腦電圖記錄腦活動,並且進行分析,將人類的思想用數據化進行解析。

當然,不比X教授強大的驚世賅俗的蔑視蒼生的腦電波意念控制能力,Neurable的意念控制技術還處在早期研發階段。在演示中,他們將電極貼在用戶的頭繩,配合HTC Vive頭顯,但該技術的實現是無線的,通過藍牙傳送腦電圖數據。據說,今年下半年將會向遊戲開發者提供意念控制技術和使用軟體。但Neurable似乎不打算出自己的硬體,而是將VR腦交能力作為一項技術植入VR設備中。

畢竟科技需要有據可循,我們不是神奇的變種人,但我們也有一顆渴望擁有超能力拯救世界的夢。腦電波技術對VR進行控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的腦交技術不能達到像人類的反射神經那樣快速的反應意念,在短期內很難代替已經成熟的手動輸入裝置。但是VR和AR技術的發展已經代表了人類對虛擬世界的渴望,VR君很期待能夠用意念更直接地控制VR遊戲的那一天到來。

人類想要化身X教授進入VR世界至少需要5分鐘來適應這套系統,這聽起來可比查理適應自己的變種人能力要快多了。並且下次使用的時候不需要再次適應,腦機會記錄每一個使用者的大腦活動。目前Neurable還沒有透露這項技術在腦交方面的準備程度是否已經像三體人的交流一樣無阻了。

技術在不斷改善中,與電腦的意念交流只是個開始,什麼時候人和人之間能夠通過意念交流,那樣的世界到底會是個桃花源還是個科技毀滅人類的未來呢?

相關焦點

  • 「我的腦」控制「你的腦」
    8月12日,他們成功進行了史上首次非侵害的人與人之間大腦的溝通——科學家通過網際網路發送大腦信號,並實現了對另一個大腦及其手部動作的有效控制。     這一實驗由該校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教授拉傑什·拉奧和學習與大腦科學學院的心理學助理教授安德裡亞·斯託克領銜的研究團隊共同完成。
  • X戰警中的X教授成為現實?科學家已實現黑進大腦來控制身體運動
    想像一下,有人遠程控制你的大腦,迫使你的身體中央處理器向你的肌肉發送指令。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可怕想法,通常只在科幻電影和小說裡出現,例如我們熟知的X教授,但科學家已經成功地實現了這個想法。儘管目前規模要小得多,但科學家們已經能夠促使他們的實驗對象跑步,僵在原地,甚至完全失去對四肢的控制。值得慶幸的是,目前這項研究將用於對人類有益的方面。布法羅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物理學教授Arnd Pralle博士領導了這項研究,重點研究了一項名為「磁熱刺激」的技術。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它需要植入特殊構建的DNA鏈和納米粒子,附著到特定的神經元。
  • 控制老鼠?——神奇的腦電生物反饋技術
    Alpha波控制;20世紀60年代後期,Joe Kamlya發現受試者可以意識到自身的腦部狀態,甚至可以對α波的腦電活動進行控制。第一個被改變的腦波:1969年,Sterman研究通過鈴聲訓練貓的攝食行為,訓練貓產生SMR節律,發現腦電波是可以訓練的。
  • X教授「腦控」超能力要成真?新可穿戴設備能讓殘障人士控制輪椅...
    腦機接口技術有很大的潛在應用領域,不過在發展初期還是用於醫療方面較多。無線腦機接口使他們能夠控制電動輪椅、與電腦互動或操縱小型機器人車輛——只需使用大腦信號。這款完全便攜、無線、靈活的頭皮電子系統經過重新設計,讓人們無需戴傳統笨重的電極帽就能獲得更多的自由。
  • 馬斯克又出豪言,人類在未來5年內,有可能實現「腦交」!
    馬斯克又出豪言,人類在未來5年內,有可能實現「腦交」!馬斯克這個名字應該是如雷貫耳了,不僅創立了特斯拉,在宇宙航天方面的成就一鳴驚人。只除了這些之外,這位稱為宇宙狂人的馬斯克還投資了另外一項技術叫做神經蕾絲,這項技術很少有人聽說過。曾經在關於馬斯克的一次採訪當中,表示想要將神經蕾絲技術應用在人類中間,實現人和人之間的大腦交流,而避免了一些複雜的程序。
  • vr全景技術是指什麼看了就知道
    打開APP vr全景技術是指什麼看了就知道 酷雷曼VR全景 發表於 2020-12-01 11:07:14   很多朋友剛接觸到vr全景時都會非常疑惑vr全景技術是指什麼,對於小白而言的確很難能夠搞明白。
  • 一分鐘教你學會精神控制,帶你了解腦控武器
    不知道在座朋友們有沒有和我一樣的經歷呢,不仔細想,還會覺得只是自己想吃了,但實際上這就是一種廣告效應,這個效應中就運用了洗腦的原理,但是今天陳易要為大家講的,可不止是洗腦這麼簡單,而是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的精神控制和腦控武器,哎,沒準兒看完了這個視頻,你就會成為精神操控達人。
  • 日本、法國研究員探索的「VR共享化身」可能性
    利用虛擬化身或機器人等代理,位於不同地點的人類可以在同一空間中協作交流。但由於這一領域興起的時日尚淺,業界針對虛擬具現化的影響的研究並不多。所以,日本豐橋技術科學大學的研究生萩原隆義及北崎充晃教授、法國國家科學院下屬機器人研究所的加內什·戈裡辛卡博士(Ganesh Gowrishankar)、慶應義塾大學的杉本
  • 馬斯克放出豪言,人類將在未來5年內,真正實現「腦交」!
    馬斯克放出豪言,人類將在未來5年內,真正實現「腦交」!人類文明的發展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並不是說一個人能行就行。近幾年我們能很明顯的感受到科技領域的提升,越來越多高科技的湧現,人類正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 這項技術,充滿想像空間!
    日前,「2020世界機器人大賽-BCI腦控機器人大賽」公布成績,騰訊天衍實驗室和天津大學高忠科教授團隊組成的C2Mind戰隊,經過多輪賽程的激烈比拼,入圍BCI(Brain-computer interface,腦-機接口)腦控機器人大賽「運動想像範式」賽題決賽,最終成功斬獲技術賽「顳葉腦機組」一等獎,以及技術錦標賽「顳葉腦機有訓練集一等獎」兩項冠軍。
  • 杜克大學VR癱瘓實驗新成果 神經系統奇蹟重生
    2014年6月12日,一名巴西癱瘓少年將在腦控外骨骼的幫助下開球,震驚了全世界。其功臣是名為The Walk Again Project(重拾行走計劃)的由世界頂級科研機構共同發起的非營利國際合作項目。
  • 你被「情緒腦」控制了嗎?
    圖片來自於《光影視界網》情緒腦,這個名詞你聽著陌生嗎?
  • vr稱靈境技術,是模擬虛擬環境
    vr是以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感官為依託,全方位立體地感受虛擬世界,從而達到愉悅身心、增強記憶、放鬆思考、增強娛樂和行動等目的。vr遊戲,是利用3d成像技術、計算機生成技術、傳感器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將虛擬世界無縫轉換為現實的過程。
  • vr虛擬實境技術原理是什麼
    現在VR越來越火了,既有價格幾元錢的眼鏡盒子,也有幾千塊的VR一體機等等,讓人很是詫異,那麼到底vr虛擬實境技術是什麼東西呢?vr虛擬實境技術原理是什麼?如何才能實現虛擬實境這樣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的技術?一起來看看下面對vr眼鏡的核心技術的詳細解析!
  • vr是什麼
    vr是什麼?  對於vr很多人還感覺到比較陌生,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代表著什麼技術,其實vr也就是虛擬實境,下面我們具體介紹一下vr是什麼,它有哪些特徵,具體應用領域在哪些地方等等,我們全方位了解一下。vr是什麼技術?
  • Facebook演示VR虛擬化身的逼真眼神、表情組合
    為了做到這一點,團隊構建了一個可通過VR頭顯攝像頭製作動畫的三維虛擬化身模型,從而在虛擬實境中精確地追蹤和再現人類的注視信號。這項研究的主要貢獻包括:一個可共同學習,並能夠更好地表示注視方向和上面部表情的3D人臉和眼球模型;一種將左右眼注視從彼此和面部其他部分分離開來的方法,從而令模型能夠代表前所未見的眼神和表情組合;以及一個用於支持頭顯攝像頭構建精確動畫的注視感知模型。
  • 腦控機器人成養老助殘新希望 動動眼就能控制輪椅
    BCI是Brain Computer Interface的縮寫,即腦機接口技術。這是神經科學和工程技術學科交叉產生的一項創新研究。首先,在人或動物腦與計算機等外部設備之間建立連接。其次,通過外部設備分析解讀腦電信息,將其轉化為相應的動作指令。最後再通過無線電把指令傳遞給機器人或其他裝置,就達到了用「意念控制」的效果。
  • 人類將在5年內實現「腦交」!宇宙狂人馬斯克再放豪言
    宇宙狂人馬斯克投資的技術往往惹人遐想,不管是特斯拉還是可重複使用火箭,可以說都在引領人類文明未來的方向。不過他投資的另一項技術——神經蕾絲(Neuralink),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然而這項技術更可能是對人類文明的根本改變,在最近一次訪談中,馬斯克聲稱,他的神經蕾絲技術將在5年內實現人與人之間通過大腦直接交流。
  • 西工大腦控研究團隊給你一個「意念控制」的世界
    在現實中對物體的控制需要更多的控制狀態,比如上述提到的腦控平衡車,走、停、加速、減速、轉彎等至少需要5到6個特徵量。正是基於這種需求,謝松雲教授團隊長期致力於該方面的研究,經過十多年不懈的努力,團隊研發出了多種誘發模式相結合的腦控技術,目前已經可以做到3種誘發模式、7種腦特徵的提取與識別,更多模式的腦特徵的開發與利用近期也將攻克。
  • 馬斯克腦機直連項目,意念移物要實現了嗎?網友:這很特斯拉!
    ,這項成果絲毫不比基因編輯帶來震撼來的要小。這些是你所能想到最高級的可能性了嗎?如果馬斯克的實驗是真實的,那麼,現在你只要在腦子裡想一下,甚至可能都不用嘀咕出來,燈已經就可以打開了!真的有這麼神奇嗎?這不就意味著我們曾經幻想的意念移物可以實現了嗎?沒錯,事實上,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