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大學VR癱瘓實驗新成果 神經系統奇蹟重生

2020-11-23 17173遊戲網

2014年6月12日,一名巴西癱瘓少年將在腦控外骨骼的幫助下開球,震驚了全世界。其功臣是名為The Walk Again Project(重拾行走計劃)的由世界頂級科研機構共同發起的非營利國際合作項目。

現在,這個項目背後的團隊發表了一份更為驚人的報告。儘管先前被確診為不可逆的脊髓損傷,但經過一年高強度的大腦訓練後,八名截癱患者恢復了部分感覺,並能自主控制癱瘓的身體部位。

參加實驗的人中有一名32歲的女人,之前已經癱瘓了13年的時間,在經過治療之後甚至可以在安全帶的幫助下自由移動雙腿。

《科學報告》於上周發表了由杜克大學著名的神經工程學教授Miguel Nicolelis撰寫的一份報告。

之前從來沒有臨床實驗可以成功幫助失去知覺和運動能力的脊髓損傷患者恢復,或者是有任何的改善。而Nicolelis教授的實驗結果連他本人都感到震驚。

Nicolelis教授表示:「在開展這個項目的時候,我們沒有預料到會有如此驚人的臨床效果。在之前,沒有任何人能夠讓完全癱瘓多年的人重新活動起來。」

高科技療程

這個療程是包括腦機接口系統,以及VR和兩個機器人行走系統。腦機接口對Nicolelis來說非常重要。他的團隊此前就在猴子身上進行了腦機接口的實驗,讓他們可以控制機械肢體、計算機虛擬化身和通過思維來駕駛電子輪椅。

儘管聽上去很酷,但其系統都需要開刀,這意味著,研究人員需要將電極直接植入猴子的大腦中以記錄腦部活動。這對人類應用來說,很明顯不是一個很好的賣點。

這項新研究並沒有進行腦部手術,而是將嵌入多個電極的腦電圖掃描儀作為腦機接口系統的記錄元件。儘管在腦電圖在捕捉神經活動時不如植入電極那麼靈敏,當已經足夠監控活動時的大規模腦電波,就像當我們移動時所產生的腦電波。

這個掃描儀緊緊地貼在患者腦部的運動區域以捕捉信號,然後這些信號會用於控制虛擬化身和機械外骨骼。

在實驗的第一階段,患者戴上了Oculus Rift,在遊戲中他們會控制一名站在中場的足球運動員。研究人員告訴他們想像自己是一個3D角色,試圖進行移動。患者同時也會穿上「觸覺衣服」,每當虛擬角色的腳碰到地面的時候系統就會向患者提供輕微的震動。

相關焦點

  • 幹細胞潛力無限,是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最有希望的療法
    目前,許多神經系統疾病難以治癒。難治性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常常遭受癱瘓、喪失社交功能、生活困難等折磨,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和延緩疾病進展是難治性神經疾病的主要治療目標。2019年七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以及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等單位組成的科研團隊在國際幹細胞學術期刊Stem Cells International發表了研究成果,提供證據證明了間充質幹細胞具有潛力改善神經系統疾病。
  • 崑山杜克大學獲捐三大實驗室 覆蓋分子生物、生物化學和金融科技等...
    馮校長表示,崑山杜克是由一群人的夢想匯聚而成的大學。捐贈者們的支持,為崑山杜克的發展提供了莫大的動力和激勵。在崑山杜克,科研是源,教學是流。新建的三個實驗室將讓教師在教育教學的同時,持續進行高水平的科學研究,這也將反哺教育,促成教學相長。此外,學校鼓勵學生及早地參與到科研項目中;一流的實驗設施將有益於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讓他們更好地利用所學服務社會,不負使命。
  • 杜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演講:神經接口的柔性電子產品
    杜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演講:神經接口的柔性電子產品杜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助理教授喬納森·維文蒂(Jonathan Viventi)博士發表了題為"神經接口的柔性電子產品"的演講,本文是其中的亮點摘要。
  • 熱血奇蹟!史蒂芬-奧斯丁州立絕殺全美一號種子杜克大學
    虎撲11月27日訊 在今天剛剛結束的一場NCAA比賽中,史蒂芬-奧斯丁州立大學通過加時賽,客場85-83戰勝全美一號種子杜克大學。史蒂芬-奧斯丁州立大學一度在上半場落後杜克大學15分之多,他們成功將比賽拖入加時賽,並在加時賽最後時刻完成搶斷,由 Nathan Bain完成上籃絕殺。
  • 美國登月太空人杜克祝中國探月體驗奇蹟(圖)
    美國當地時間2007年10月24日,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航天政策研究院高級訪問學者溫燕採訪了Apollo 16號登月太空人查理杜克。杜克先生1935年出生於North Carolina州。1957年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1964年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獲航天科學碩士學位。1966年,杜克被選為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人。1972年4月16日,杜克作為Apollo 16號太空人登上月球。在採訪中,杜克先生暢談往昔登月的輝煌,祝賀「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發射升空,並寄語中國的青年朋友。以下為訪談實錄。
  • 杜克大學研發新AI工具 馬賽克照片有望被還原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智能報導 記者 張陽】杜克大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人工智慧工具,這款工具可以將模糊的、無法識別的人臉圖像經由計算機生成高清晰度肖像,細節更加精細。以前的方法可以把人臉圖像放大到原始解析度的8倍,但是杜克大學團隊想出了新的方法,利用少量像素即可創造出解析度高達原始64倍的逼真面孔,合理填補出原本不存在的細紋
  • 癱瘓14年竟重新站起來,幹細胞在14種神經系統疾病臨床上有了新突破
    導語 目前,許多神經系統疾病難以治癒,難治性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常常遭受癱瘓、喪失社交功能、生活困難等折磨,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和延緩疾病進展是難治性神經疾病的主要治療目標。
  • 杜克大學校長Vincent E. Price致信杜克同仁,倡導包容、信任和尊重
    早在建校之前,杜克就受益於與中國之間充滿活力的關係。我們第一位留學生宋嘉樹(原名韓教準)於1880年從海南省來到當時還是三一學院的杜克大學求學。我們也為坐落於江蘇省的創新型合辦大學——崑山杜克大學——而感到驕傲。幾十年來,成千上萬的中國和美籍華裔學生、教授、員工和訪客來到杜克大學學習、工作、進行研究和醫治病人。
  • 用意念開出世界盃第一球,讓癱瘓孕婦感受胎動的喜悅
    2014 年 6 月 12 號下午 3 點半整,在巴西世界盃的開幕式上,癱瘓 9 年的 Juliano Pinto 用大腦操控外骨骼在 65000 人現場觀眾面前把球踢進了球門,目睹這一 「奇蹟」 的還包括近 10 億收看直播的人們。造就 「奇蹟」 的是腦機接口技術。
  • 腦機接口迎來新進展:一千個新材料電極直接植入大腦,可使用數十年
    來源:鈦媒體鈦媒體4月9日消息,美國杜克大學、西北大學和紐約大學的科研團隊,利用不到一微米厚的二氧化矽電極層,組成1008個電極傳感器的「神經矩陣」(Neural Matrix),形成柔性神經接口,植入到大腦皮層上,實現機器與人體大腦長期、直接的交互。
  • 妻子用愛創造癱瘓丈夫生命奇蹟
    妻子用愛創造癱瘓丈夫生命奇蹟 2020-12-14 15: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美國大學計算機科學CS項目全解析之杜克大學<第四期>
    今天小編給大家盤點的是紐約大學、杜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UCLA的CS項目。2、杜克大學基本情況介紹項目名稱:Master of Science in Computer Science杜克的career fair 集中在秋季的9月和春季的1月。所以對於剛來到杜克想找暑假實習的碩士同學來說時間很緊,需要提前準備好簡歷和資料。
  • 杜克大學研製出可通過光動態調節的電介質超材料
    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創造了第一種可控制電磁波的動態可調諧非金屬超材料。這種超材料可稱為多項應用的技術基礎,應用範圍可涵蓋從改進的安全掃描儀到新型視覺顯示器等。相關的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了2018年4月9日的《先進材料》雜誌上。
  • 什麼是神經系統疾病 神經系統疾病有這些表現
    神經系統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有許多人都得過神經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有許多種,而不同的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方法也不同,那麼請問什麼是神經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吃什麼食物?神經系統疾病的表現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27歲中國留學生當選美國杜克大學首位外國校董
    宗興當選美國杜克大學首位外國校董  【南京日報報導】 (通訊員 羅靜 記者 談潔 實習生 施小宇)  在美國杜克大學近日剛剛結束的一年一度的校董選舉中,南京大學畢業生、27歲的中國留學生宗興當選,成為杜克大學歷史上第一位外國校董。
  • 杜克大學與Scripps研究所分享3100萬美金用於HIV疫苗研究
    2012年7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 坐落於北卡羅萊納州的杜克大學與加州的Scripps研究所獲得HIV免疫及疫苗研究中心的資助,第一年的資助總額為3100萬美金。這一資助將會是一個長期的計劃,用於提供資金供杜克大學與Scripps研究所尋找出新的HIV疫苗。
  • 棕櫚大道留學offer捷報 丨 美國杜克大學生物統計學碩士
    不僅成功拿到杜克大學的 offer,還附帶每年 2500 美元的獎學金!杜克大學醫學中心是世界一流的醫學研究機構,為培養生物統計學家提供理想的環境,以便在尖端科學研究的背景下帶著學生們接觸最先進的生物統計學知識。杜克大學醫學中心計劃確保杜克大學畢業生不僅為今天的科學做好準備,而且還將有能力應對未來的挑戰。
  • 杜克大學ED申請暴漲20%!今年高排名大學錄取率將下降!
    據美國教育諮詢機構The Ivy Coach報導,杜克大學在2025屆招生中的ED早申請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0%。從數據來看,杜克大學目前已收到了5,000多份ED申請,而學校今年招生辦預計將會發出800-850份offer。
  • 意念移物"魔術"成真 癱瘓患者能用大腦操縱電腦
    ,美國《自然》雜誌7月13日發表的研究成果是一個福音。美國兩家機構的研究人員在神經運動修復術方面取得新進展,藉助於植入大腦運動皮層的特殊裝置,幫助一名四肢癱瘓的病人用大腦操縱電腦完成某些動作,癱瘓患者藉此做到"心想事成"。     試驗     這項研究由美國麻薩諸塞綜合醫院的利·霍赫貝格和布朗大學的約翰·多諾霍共同領導。試驗對象是3年前因脊髓損傷而四肢癱瘓、現年25歲的馬修·內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