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颱風,全方位解析颱風的「出生到消亡」

2021-01-15 騰訊網

這幾天,要說大家最關心的事情

除了各地高溫「燒烤」外

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風王「利奇馬」了吧!

1

8月4日下午,今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

2

8月10日01時45分前後,「利奇馬」以超強颱風登陸浙江溫嶺沿海,成為今年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

3

8月11日20時50分,又以熱帶風暴級在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二次登陸!

4

「利奇馬」(熱帶風暴級)的中心8月12日16 時位於位於山東省濰坊市北部近海海面上。

「利奇馬」威力不容小覷,所到之處風雨連天、山海搖動。

11日上午9時,受颱風「利奇馬」影響 山東多處村莊洪水肆虐。(新華社)

但是,可以確定

「利奇馬」是堅持不了多久的

目前它的結構已經非常非常鬆散了

大概率明天夜裡會停編

對於我國來說,每年的夏秋季節,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都會產生許多颱風。當然,其中的一部分產生後就消散於海上,不會對我們造成太多影響,而有的颱風則會登上陸地,在狂風的同時夾帶著暴雨,也就形成了自然災害。

那麼,颱風從哪裡來,又向何處去呢?

看看颱風的一生

01

颱風的孕育階段

太陽經過一天照射,海面上形成了強盛的積雨雲,積雨雲裡的熱空氣上升,周圍較冷空氣源源不絕的補充進來,再次遇熱上升,如此循環,使得上方的空氣熱,下方空氣冷,上方的熱空氣裡的水汽蒸發擴大了雲帶範圍,雲帶的擴大使得這種運動更加劇烈。經過不斷擴大的雲團受到地轉偏向力影響,逆時針旋轉起來(在南半球是順時針),形成熱帶氣旋,熱帶氣旋裡旋轉的空氣產生的離心力把空氣都往外甩,中心的空氣越來越稀薄,空氣壓力不斷變小,形成了熱帶低壓—颱風初始階段。

颱風的孕育階段

02

颱風的增強階段

因為熱帶低壓中心氣壓比外界低,所以周圍空氣湧向熱帶低壓,遇熱上升,供給了熱帶低壓較多的能量,超過輸出能量,此時,熱帶低壓裡空氣旋轉更厲害,中心最大風力升高,中心氣壓進一步降低。等到中心最大風力達到一定標準時,就會提升到更高的一個級別,熱帶低壓提升到熱帶風暴,再提升到強熱帶風暴、颱風,有時能提升到強颱風甚至超強颱風,這要看能量輸入與輸出比決定,輸入能量大於輸出能量,颱風就會增強,反之就會減弱。

颱風的增強階段

03

颱風的成熟階段

颱風經過漫長的發展之路,變得強大,具有了造成災害的能力,如果這時登陸,就會造成重大損失。

颱風的成熟階段

04

颱風的消亡階段

颱風消亡路徑有兩個,第一個是:颱風登陸陸地後,受到地面摩擦和能量供應不足的共同影響,颱風會迅速減弱消亡,消亡之後的殘留雲系可以給某地帶來長時間強降雨。第二個是:颱風在東海北部轉向,登陸韓國或穿過朝鮮海峽之後,在日本海變性為溫帶氣旋,變性為溫帶氣旋後,消亡較慢。

今年9號颱風 沙琪瑪,不是

利奇馬

「利奇馬」不僅掀起驚濤駭浪

更掀起一陣學習颱風知識的浪潮

小編考考大家

你了解颱風的等級嗎?

颱風強度等級

中國氣象局於2001年下發《颱風業務和服務規定》,以蒲福風力等級將12級以上颱風補充到17級。12級颱風定為 32.4-36.9米/秒;13級為37.0-41.4米/秒;14級為41.5-46.1米/秒,15級為46.2-50.9米/秒,16級為51.0-56.0米/秒,17級為56.1-61.2米/秒。瓊海30年前那場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為73米/秒,已超過17級的最高標準。稱之為18級,也是國際航海界關於特大颱風的普遍說法。

參考資料:

氣象知識、中國氣象報、中國氣象局、中國天氣網、東方天氣網

相關焦點

  • 1號颱風黃蜂消亡,但影響我國才開始,官方預報:臺灣南部大暴雨
    颱風黃蜂14級巔峰時衛星雲圖另外,1號颱風還是個登陸颱風,對菲律賓這個「颱風之國」從東到西,從南到北,進行了「橫穿」「豎穿」,先後5次上岸,5日入海,也就是登陸了5次,算是開創了一個新紀錄,成了一個「登陸王」,自然也開始了減弱之旅
  • 埃裡克即將消亡,跨洋風暴弗洛西誕生,韋帕最後一場颱風雨也來了
    埃裡克即將消亡,跨洋風暴弗洛西誕生,韋帕最後一場颱風雨也來了說到8月,氣象界的話題開始「爆」了起來,尤其是北半球的太平洋,成了風暴「話題」的海洋。在這裡,各種熱帶雲團,熱帶擾動,風暴胚胎,颱風胚胎,颱風或颶風相繼生成,各種風暴共舞,「亂成了一鍋粥」。
  • 【颱風科普二十】解析歷史上的經典雙颱風
    【颱風科普二十】解析歷史上的經典雙颱風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2年08月29日10:31
  • 雙颱風沒完沒了?韋帕將消亡,利奇馬又將生成,局地暴雨大暴雨
    雙颱風停不下來?7號韋帕將撤編,9號利奇馬或又來,局地大暴雨8月,對氣象界來說,簡直就是一個「暴動」的季節,尤其是颱風界,簡直「炸鍋」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各種熱帶雲團生成,颱風胚胎出現,甚至目前還是「雙颱風」7號韋帕和8號範斯高共舞模式。
  • 浙江天氣網颱風專題全方位提供颱風資訊
    隨著今年第9號颱風「蘇拉」、第10號強熱帶風暴「達維」雙颱風來襲,浙江天氣網颱風專題再次成為廣大網民了解颱風最新資訊的第一選擇。浙江省氣象局通過浙江天氣網颱風專題對公眾提供颱風各類重要資訊,包括:颱風「蘇拉」和強熱帶風暴「達維」實時的定位、最大風力、中心氣壓、風圈半徑、衛星雲圖、雷達圖、浙江省降水溫度圖等實況信息;浙江省氣象臺製作發布的颱風動態、颱風消息、颱風警報、颱風緊急警報,以及颱風路徑預報圖、海區風力預報圖、1小時定量降水客觀預報、3小時定量降水客觀預報;同時,對比分析歷史颱風資料庫,整理提取了1972年
  • 颱風形成原因 颱風形成原因是什麼
    颱風屬於熱帶氣旋的一種,它的出現具有很強的破壞力。那麼颱風形成原因是什麼呢?颱風的形成需要以下幾個方面的條件,首先海面水溫在26.5℃以上;其次一定的正渦度初始擾動;然後環境風在垂直方向上的切變小;最後低壓或雲團擾動至少離赤道幾個緯度。
  • 颱風季來襲!一圖讀懂颱風是怎麼形成的 颱風命名機制
    前言:5月12日晚,2020年第1號颱風「黃蜂」生成,標誌著颱風季拉開了序幕。據中國天氣網氣象師分析,2020年颱風影響區域集中在華東和華南東部沿海地區,盛夏可能有颱風登陸北上。颱風帶來的強風、暴雨和風暴潮對人民的生命財產產生了嚴重的威脅,而中國也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颱風影響嚴重的國家之一。
  • 國慶期間今年第14號颱風燦鴻生成 颱風燦鴻對我國有影響嗎
    天氣網訊,國慶之前13號颱風就消散了,本以為今年的國慶節沒有颱風來襲,沒想到國慶的第5天,今年第14號颱風燦鴻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那麼颱風燦鴻對我國有影響嗎?一起去看看颱風燦鴻實時路徑圖發布吧。
  • 原來颱風叫「山竹」「榴槤」是有這樣一個原因的
    最近颱風山竹登陸廣東,我們都在新聞和朋友圈裡知道,這次颱風破壞性很大,大家都很揪心,但同時也有人關注到颱風的名字,說它為什麼叫山竹呢?還有人說它咋不叫榴槤呢?其實早在他出生之前就定了下來,因為颱風的命名在國際上有一套成熟的規則我們先來看看颱風的特點,颱風是指風速達到每秒33米以上的熱帶氣旋,在西北太平洋比較高發,每年登陸我國的颱風就有六七個那麼多,而且颱風經常是長途奔襲,殃及多個國家和地區,比如這次的颱風山竹,除了我國,他已經掃過菲律賓,越南,寮國等好幾個國家了,過去國際上對颱風並沒有統一的命名,於是大家各叫各的就叫亂了,為了避免這種混亂,
  • 快訊:雙颱風已生成 本月還將生成多個颱風
    昨天的七夕之夜  你以為自己是這樣  而事實的真相是這樣  冷冷的狗糧往我臉上胡亂地拍  連颱風都組成cp攜手來襲  不僅是今年組cp  去年也是結伴而行  有眼尖微博網友@城九建發現:  右圖左下角單身狗雲團表達了對奧麥斯和康森的不滿  問七夕為什麼經常出現雙颱風?
  • 熱帶氣旋99P增強,新颱風胚胎90W可能要來了,是3號颱風聖帕麼?
    熱帶氣旋99P增強,新颱風胚胎90W可能要來了,是3號颱風聖帕麼?今天是4月15日,氣象界還是不平靜,大陸上我國南方地區還是白色雲系籠罩,新降雨正在進行。下午6時,中央氣象臺最新播報,我國廣西的柳州梧州局地依舊出現了暴雨,降水量達50到67毫米。
  • 颱風登陸點如何確定?
    颱風形成後,一般會移出發源地並經過發展、成熟、減弱和消亡的演變過程。颱風登陸就是「颱風中心整體移動到陸地上」。確定颱風登陸點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要根據氣壓、風速、大氣環流等多種相關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才能作出結論。
  • 颱風是如何命名的?還有颱風曾被「除名」?
    2020年的夏末秋初,颱風接二連三北上,時而帶來綿綿細雨,時而帶來狂風暴雨。「鸚鵡」「黑格比」「米克拉」「海高斯」……這些颱風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颱風大部分出生在南、北緯5~20°的熱帶洋面上。只有洋面溫度≥26.5℃時,颱風才有可能出生。
  • 專家解析今年颱風特點成因,9月預計還有兩三個颱風登陸中國
    專家解析今年颱風特點成因,9月預計還有兩三個颱風登陸中國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通訊員 黃彬 2018-08-22 16:59 來源:澎湃新聞
  • 13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今天 颱風「鯨魚」對我國沒有任何影響
    天氣網訊 今年第13號颱風「鯨魚」已於今天(27日)8時加強為熱帶風暴級,目前颱風「鯨魚」正以每小時30公裡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預計將在30日前後在西北太平洋的海面上逐漸減弱消亡。另外,本次颱風將不會對我國帶來任何影響。
  • 2019颱風丹娜絲最新位置走勢 衛星雲圖實時路線最新動態
    2019颱風丹娜絲最新位置走勢 衛星雲圖實時路線最新動態》》颱風丹娜絲最新消息 2019年5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2019年5號颱風丹娜絲在哪裡登陸?吹空調外機熱氣  【颱風丹娜絲或上演「換心」術 專家解析未來走勢三大可能】今年第5號颱風「丹娜絲」自昨天(16日)下午生成後
  • 又有颱風?深度解析我們的古人如何預測颱風
    比如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媽祖信仰,應該就跟颱風有很大關係。而元朝忽必烈的大軍在1274年和1281年兩次想攻到日本,可都因遭遇颱風而傷亡慘重。日本人認為是「天照大神」賜下「神風」拯救了日本,後來在二戰中組建自殺性的敢死隊還以「神風」來命名。
  • 2019年3號颱風聖帕正式生成!你有颱風假可放嗎?
    上一個2號颱風蝴蝶,還要追溯到2月20日,2號颱風蝴蝶的生命歷程是2019年2月20日-28日。今年颱風的空窗期確實很久。在將近4個月沒有颱風生成後,現在,我們迎來了2019年3號颱風聖帕。這是6月27日14時-21時3號颱風的衛星雲圖天氣君明白,相對於颱風雲圖來說,大家更關心的是三個問題:1、颱風聖帕的強度有多強?2、颱風聖帕會不會登陸中國?
  • 「颱風預告」颱風「鸚鵡」生成在即,大概率登陸廣東,警惕強降雨
    來源:weatherman_信欣如果颱風「鸚鵡」生成,將有大概率登陸廣東,登陸強度可能為熱帶風暴到強熱帶風暴級,主要的影響時段為14日!來源:中央氣象臺插播一條科普颱風生成需要以下幾個必要條件:1.颱風的初始階段為熱帶低壓,從最初的低壓環流到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達八級,一般需要2天左右,慢的要3-4天,快的只要幾個小時。在發展階段,颱風不斷吸收能量,直到中心氣壓達到最低值,風速達到最大值。而颱風登陸陸地後,受到地面摩擦和能量供應不足的共同影響,颱風會迅速減弱消亡。颱風發展過程中,具體的發展情況與路徑都還存在變數,更詳細的消息我們等到颱風生成後再說!
  • 第23號颱風「科羅旺」在南海生成,2020年颱風季即將收官
    到了 12月18日夜裡,99W在向西穿過菲律賓進入 蘇祿海海面 後強度進一步增強,中央氣象臺隨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 12月20 日傍晚,熱帶低壓在南海南部加強成為今年第23號颱風「科羅旺」。    ▲葵花-8號衛星監測到的位於南海南部的第23號颱風「科羅旺」雲圖動畫(時間段:2020年12月20日12時00分至20日17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