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知道翡翠有分玻璃種、冰種、糯種和豆種,但是行家會將翡翠分為A貨、B貨、C貨和D貨,很多人卻分不清了。
這種分級到底是什麼意思?它指的是翡翠的品質嗎?其實遠遠沒有那麼簡單,如果你真的將B貨當成品質較差的翡翠買回家,那就虧大了。
A 貨 翡 翠
所謂的A貨翡翠就是天然翡翠,這種翡翠沒有經過任何的化學處理,它的種水和顏色都是天然的,需要注意的是,不是只有原石才算是A貨翡翠。
如果一件翡翠只經過了物理雕刻,改變了形狀,但是沒有改變內部結構和顏色,它就是天然翡翠,這種翡翠才是值得買的,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的A貨翡翠都有很高的價值。
即使是A貨翡翠,我們也要根據它的品質來定價,品質比較低的A貨翡翠,如豆種翡翠,價值也不是特別高,不少在萬元以內就可以買到。
B 貨 翡 翠
如果一件翡翠經過強酸強鹼清洗、注膠處理,它就屬於B貨翡翠,部分翡翠品質比較低,透明度不高,而且有不少的雜質,人們就通過強酸強鹼去除它的雜質。
雜質去除後,翡翠就會變得坑坑窪窪,這時,人們再用樹膠將這些坑窪填充好,這樣,翡翠的雜質沒有了,透明度也變高了,看起來好像更好看了。

但是在酸洗的過程中,化學劑會殘留在翡翠上面,我們佩戴這種翡翠的話對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另外,翡翠裡面填充的樹膠在一段時間後也會發黃、脫落,翡翠就會現出原形。
很多新手都無法分辨A貨翡翠和B貨翡翠,因此建議大家選擇有鑑定證書的翡翠飾品,正規的鑑定證書會註明的,如果大家不會分辨的話,一定要仔細檢查證書。
C 貨 翡 翠
接下來再說一下C貨翡翠,所謂的C貨翡翠就是染色翡翠,這種翡翠的顏色不是天然的,它原本的顏色可能不好看,或者是無色的,人們就給它上色。

在以往,科技沒有那麼發達,染色翡翠還會掉色,而且顏色大多浮在表面,現在人們會讓染料滲入到翡翠的內部,十分逼真,也不會掉色,欺騙性很高,消費者一不小心就中招。
經過染色的翡翠表面光澤感很差,顏色特別鮮豔,顯得有些不自然,但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最重要的是,這些染料同樣對人體有害,大家最好不要戴。
B+C 貨 翡 翠
這種翡翠也很好理解了,就是酸洗、注膠然後再上色的翡翠,集合了B貨翡翠和C貨翡翠的工序,這種翡翠對人體的傷害更大,價值極低,完全不值得購買。

D 貨 翡 翠
所謂的D貨翡翠就是假冒翡翠,不良商家會用和翡翠相似的礦石,如水沫子和冰翠等來冒充翡翠,這些礦石本身價值極低,裝扮成翡翠後就喊出天價,如果買到這種飾品,我們就虧大了。

實際上,和翡翠相似的礦石即使外形相似,內部結構也是不一樣的,它的硬度、比重等都和翡翠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可以將飾品送到鑑定機構去檢查,這樣會更安心。

翡翠的ABCD以及B+C都講完了,大家一定要記住,只有A貨翡翠才是天然翡翠,只有天然翡翠才能佩戴,其他的種種翡翠都是不值得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