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雷射器
半導體雷射器又稱雷射二極體,是用半導體材料作為工作物質的雷射器。由於物質結構上的差異,不同種類產生雷射的具體過程比較特殊。常用工作物質有砷化鎵(GaAs)、硫化鎘(CdS)、磷化銦(InP)、硫化鋅(ZnS)等。激勵方式有電注入、電子束激勵和光泵浦三種形式。
一般所用的半導體材料有兩大類,直接帶隙材料和間接帶隙材料,其中直接帶隙半導體材料如GaAs(砷化鎵)比間接帶隙半導體材料如Si有高得多的輻射躍遷機率,發光效率也高得多。
半導體複合發光達到受激發射(即產生雷射)的必要條件是:
①粒子數反轉分布分別從P型側和n型側注入到有源區的載流子密度十分高時,佔據導帶電子態的電子數超過佔據價帶電子態的電子數,就形成了粒子數反轉分布。
②光的諧振腔在半導體雷射器中,諧振腔由其兩端的鏡面組成,稱為法布裡-珀羅腔(FP)。
③高增益用以補償光損耗。諧振腔的光損耗主要是從反射面向外發射的損耗和介質的光吸收。
半導體雷射器是依靠注入載流子工作的,發射雷射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
(1)要產生足夠的 粒子數反轉分布,即高能態粒子數足夠的大於處於低能態的粒子數;
(2)有一個合適的諧振腔能夠起到反饋作用,使受激輻射光子增生,從而產生雷射震蕩;
(3)要滿足一定的閥值條件,以使光子增益等於或大於光子的損耗。
半導體雷射器工作原理是激勵方式,利用半導體物質(即利用電子)在能帶間躍遷發光,用半導體晶體的解理面形成兩個平行反射鏡面作為反射鏡,組成諧振腔,使光振蕩、反饋,產生光的輻射放大,輸出雷射。
二,光通訊中LD的區分類型
1,以距離傳輸區分有三類:
用於短距離(<300m)多模光纖通訊的850nm Vcsel。
用於LR(<40Km)應用的1310nm DFB雷射器。
用於長途、地鐵的可調諧雷射器,連續波和調製。
2,以結構區分:
VCSEL: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多橫模,單縱模-兩面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DBR))
FP雷射器:邊發射(多縱模,單橫模-脊波導雷射器(RWG)/掩埋異質結(BH))
DFB雷射器:邊發射(單縱模,單橫模-脊波導雷射器(RWG)/掩埋異質結(BH))
PS:以上圖片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告知,並在第一時間刪除。
FP與DFB區別在於分饋方式不同可以簡單說是否有光柵。
脊波導雷射器—速度從1Gb/s到28Gb/s。(波長1271-1331nm)。
掩埋異質結構雷射器—專用於28Gb/s和56Gb/s低功耗應用而設置。
3,調製方式區分:
直接調製(DML):Vcsel、FP,DFB..
外調製:EA,M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