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弦理論?真有10500個獨一無二的宇宙?

2020-11-23 驅動之家

弦理論是一套人們為統一20世紀的量子力學、相對論兩大支柱理論而提出的理論,試圖用一套大一統框架來解釋所有的物理現象。弦理論假定,粒子其實是一種類似琴弦的一維實體,其振動規律決定了該粒子的質量和電荷等性質。

據牛津大學和英國皇家科學院建立的一個有關弦理論的網站介紹,這套反直覺的理論最早提出於上世紀60至70年代,當時的科學家們曾用「弦」的概念為歐洲亞原子對撞機產生的數據建模。

弦為強相互作用力提供了一種優雅的數學描述——強相互作用力是宇宙中的四種基本力之一,原子核正是依靠這種力結合在一起的。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個話題都處於學界邊緣位置,一直到1984年的「弦理論革命」為止。就在那一年,理論學家麥可·格林(Michael Green)和約翰·施瓦茨(John Schwarz)提出的等式顯示,如將粒子描述為「弦」,便可避免將粒子描述為點狀物質的各類模型存在的特定矛盾。

但在該理論萌芽之後,研究人員相繼提出了五種不同的、解釋一維的弦如何在10維宇宙中振動的模型。

1995年,科學界迎來了第二次弦理論革命。物理學家發現,這些各自迥異的理論實則互相關聯,並且可以與另一套名為「超引力」的、運用於11維空間的理論相結合。

弦理論就此演變成了我們如今所知的形式。

解謎

弦理論是人們為創造「萬物理論」所做的眾多嘗試之一。所謂的「萬物理論」能夠取代物理學標準模型,對所有已知粒子和作用力進行描述。

許多科學家都是弦理論的擁躉,因為它極具數學美感。弦理論的等式十分「優雅」,對物理世界的描述也令許多人感到極為滿意。

該理論利用一種特殊的、正在振動的弦來解釋引力,其性質與引力子性質相對應。引力子是一種假想中的、帶有引力的量子力學粒子。

與我們熟悉的三個空間維度和一個時間維度不同,該理論涉及11個維度,但支持者們並未因此被「勸退」。

支持該理論的物理學家們認為,這些多餘的維度可以蜷曲在一個極小的空間中,尺度達10-33釐米,因此一般無法被我們探測到。

研究人員試圖用弦理論解答一些宇宙基本問題,如黑洞內部是什麼情況等等,或者模擬宇宙大爆炸等宇宙事件。

有些科學家甚至嘗試過用弦理論解決暗能量問題,即加速時空擴張的神秘作用力。

永不停步的探求

但弦理論近來遭到了不少質疑。弦理論的大多數預測都無法用現有技術檢驗真偽,許多研究人員不禁懷疑,這條探索之路究竟有沒有盡頭。

2011年,物理學家們聚集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參加第11次艾薩克·阿西莫夫紀念辯論大會,討論利用弦理論描述物理現實的做法是否合理可行。

自然歷史博物館海頓天文臺主任尼爾·德格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指出,弦理論近年來的進展時好時壞。

弦理論遭遇的最新挑戰來自該理論框架本身。據該框架預測,除了我們自己的宇宙之外,可能還存在多達10500個獨一無二的宇宙。

既然存在這麼多的多重宇宙,只要研究人員展開探索,總會遇到一個與我們所在宇宙相對應的宇宙,但是2018年,一篇頗具影響力的論文指出,這些假想宇宙中沒有一個看上去與我們自己的宇宙相似。說得更具體些,沒有一個多重宇宙能按照我們目前的理解描述暗能量。

「弦理論學家們提出了無數種數學解釋,但均不與我們的觀測結果存在任何已知關聯。」德國法蘭克福高等研究院物理學家薩比娜·霍森菲爾德(Sabine Hossenfelder)指出。

其他研究人員則堅信,弦理論總有一天會證明自己。密西根大學物理學家戈登·凱恩(Gordon Kane)表示,大型強子對撞機升級完成後,不久便可提供佐證弦理論的證據。

不過就目前而言,該理論的最終命運仍是個未知數。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弦理論?優雅的數學描述強相互作用力
    弦為強相互作用力提供了一種優雅的數學描述(強相互作用力是宇宙中的四種基本力之一,原子核正是依靠這種力結合在一起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個話題都處於學界邊緣位置,一直到1984年的「弦理論革命」為止。許多科學家都是弦理論的擁躉,因為它極具數學美感。弦理論的等式十分「優雅」,對物理世界的描述也令許多人感到極為滿意。該理論利用一種特殊的、正在振動的弦來解釋引力,其性質與引力子性質相對應。引力子是一種假想中的、帶有引力的量子力學粒子。與我們熟悉的三個空間維度和一個時間維度不同,該理論涉及11個維度,但支持者們並未因此被「勸退」。
  • 什麼是弦理論?
    宇宙是由什麼組成的?這是一個從一開始就吸引科學家的問題。
  • 究竟什麼是弦理論?
    究竟什麼是弦理論?我們通過以下一些問題帶你認識21世紀最偉大的理論之一。【1. 什麼是弦理論?】
  • 弦理論說我們至少有10個維度,但這還不是最奇怪的
    一旦你認為你理解了,你就會發現另外五個你不理解的原因。以這個為例:量子物理的標準模型說,一切都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包括夸克、電子和質子。但是弦理論說不完全是。所有這些不同的粒子只是弦,以各自的方式振動。這聽起來似乎增加了不必要的複雜性,但它可以解決困擾量子物理學數十年的問題。
  • 「宇宙沼澤」檢驗:弦理論下產生的多數宇宙或不存在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些物理學家認為,弦理論的問題在於它產生了太多的宇宙,它預測的不是一個宇宙,而是宇宙存在10的500次方個時空版本,每個宇宙時空都有各自物理定律
  • 據說宇宙有13個維度,那麼各個維度都代表著什麼?
    因為怎麼宇宙的維度在不停變化,今天是四維時空,明天是11維度,後天就又變成了13維度。。。   我仔細想了想貌似現在關於宇宙維度的學說中,還真沒有一個13維度,頂多就是弦理論的26個維度,超弦理論的
  • 什麼是萬有理論嗎?未來是否會發現能解釋宇宙的「萬能」理論
    物理學家想找到一個可以描述整個宇宙的理論,但在此之前,他們必須解決一些科學上最難解決的問題。電影《萬有理論》講述了已故科學家史蒂芬·霍金的故事。在這部電影中,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在講述史蒂芬·霍金與其前妻簡的故事,但也擠出了一點兒時間解釋了一下霍金在物理學上都做了些什麼。
  • 探秘宇宙中最危險的兩個量:有任何微變,世界或將不復存在
    在 Cliff 的觀點裡,有兩個被視為宇宙中最危險的量。它們決定著我們在世間所見一切物質、結構和生命的存在。倘若這兩個量有細微的變化,那麼宇宙萬物都將不復存在,這裡將一片死寂。但無論怎樣,如果希格斯場強度真能夠得到解釋,那麼我們應該會在LHC中見到新的粒子與希格斯玻色子一起出現。不過至今為止,還沒有任何發現。
  • 為什麼有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質疑弦理論是不是科學?
    此外,西爾克和埃利斯還引用了另一個似乎已拋棄「波普爾主義」的理論:多重宇宙理論。多重宇宙理論認為,大爆炸產生了多個宇宙,其中大多數與我們的宇宙完全不同。 但在研討會開幕式的講話中,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理論物理學家大衛· 格羅斯對這兩種理論進行了區分。他認為,弦在原則上是可被測試的,因此弦理論當然是完美的科學理論。
  • 揭開弦理論的真面目:弦理論是解釋宇宙所有問題的終極理論嗎?
    雷蒙和施瓦茨等人認為,既然26維的時空太多了,那就把原來需要26維時空的弦理論簡化為只需要10維(9個空間維+1維時間),他們認為[B格林,《宇宙的琴弦》,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第206頁]:弦理論中多餘的空間為並不是隨便能以任何方式『折皺』起來的,來自理論的方程嚴格限定了他們的形態。
  • 宇宙從何而來?為什麼自然法則會產生一個對生命如此好客的宇宙?
    但是這兩種理論並不完整,無法對宇宙密度極高和極小的最初時刻做出準確的預測。物理學中一些最優秀的人正在研究一種新的空間、時間和物質理論,稱為"弦理論",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宇宙的起源。弦理論基於尚未測試的新思想。例如,該理論假設自然界中的基本粒子不是點狀粒子,而是形狀像弦。這個理論要求——並預測——空間比我們活動的三個維度更重要。
  • 拯救宇宙的重任,這次落到了中國身上
    在Cliff的觀點裡,有兩個被視為宇宙中最危險的量。它們決定著我們在世間所見一切物質、結構和生命的存在。倘若這兩個量有細微的變化,那麼宇宙萬物都將不復存在,這裡將一片死寂。第一個量:希格斯場的強度Cliff所言的第一個危險數值代表著物理學家稱之為希格斯場的強度。
  • 幾分鐘帶你了解前沿理論——弦理論
    弦提供了一個描述強相互作用力的優雅的數學方式,強相互作用力是宇宙中四個基本的相互作用力(即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電磁相互作用力,萬有引力)之一,可以將原子核聚集在一起。奇怪的是,這個理論需要十一個維度才能運作——而不是我們通常所熟知的三個空間和一個時間維度——這並沒有阻止支持它的物理學家。他們簡單地描述了額外的維度是如何全部蜷縮在一個極其微小的空間裡的,大約是10^-33釐米,小到我們通常無法探測到它們,NASA稱。研究人員已經運用弦理論嘗試回答了關於宇宙的基本問題,如黑洞裡發生了什麼,並模擬嘗試模擬宇宙大爆炸的過程。
  • 宇宙所有物質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可能不是弦理論,而是能量片段
    在兩千年前的古希臘,人們就開始思考物質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自然界的物質五花八門,樹木、動物、巖石、空氣……它們難道就沒有共同之處嗎?他們相信,這些物質的本質無外乎有五種形態,分別是水、火、土、氣和以太。其他的我們都熟悉,以太到底是什麼呢?原來,以太是亞里斯多德編出來的一種物質,分布在天空之上,是光的傳播介質,也是我們能看見夜空中星星轉動的原因。顯然,這種分類更偏向於哲學,而不是科學。到了19世紀,英國化學家J.道爾頓在總結了以往人們的成果後提出了現代的原子學說。
  • 科學家:外星人已死光 地球在宇宙中獨一無二
    地球在宇宙中很孤單是7億多行星的唯一在我們的已知宇宙中存在至少7億兆顆行星。科學家們長久以來都相信在這些海量的行星中,必然會有部分外星世界與我們的地球相似。這正是所謂的哥白尼理論,我們的地球在宇宙中並沒有佔據特殊的地位。
  • 在宇宙「邊緣」有什麼?
    人類已經研究宇宙很久了,但是那麼久了人類還是沒有能夠在太空中待得很久,人類走出了地球,研究了銀河系和太陽系,但是人類能夠研究的宇宙範圍是930億光年,但是還不是宇宙的邊緣,人類還是沒能研究得出宇宙之外,沒能到達宇宙的邊緣看一下宇宙之外的世界有什麼,這是十分遺憾的事?
  • 宇宙怎樣才能擁有多個維度?
    他們很快意識到,弦理論要想成立,宇宙中一定不止有我們習慣的四個維度。這種說法聽上去瘋狂,但其實有一定依據可循。維度災難在弦理論中,由振動的弦構成的環表現為各式各樣的粒子(如電子、夸克、中微子等等)和自然力的載體(光子、膠子、引力子等等)。這是通過弦的振動實現的。
  • 科學家需要多久能發現解釋萬事萬物的「宇宙至理」?
    空間有三個維度:長、寬、高,而宇宙中還有第4個維度,我們稱之為時間。這4個維度以一種巨大的宇宙面的形式被聯繫在一起。如果你曾經在科幻電影中聽到有人提及「時空連續性」,那麼他們說的就是它了。愛因斯坦提出的偉大觀點就是,像行星一樣,真正稱得上很重的物體,或是運行速度真正稱得上很快的物體,可以扭曲時空。
  • 宇宙擁有多個維度:遠超人類認知
    許多科學家都希望能用弦理論來解釋宇宙萬物。弦理論認為,宇宙中的所有力、所有粒子、所有常量和所有物體都處於同一物理架構之下,我們所見的一切都是無數微小的、不斷振動的「弦」的產物。理論學家們自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就一直在研究弦理論。他們很快意識到,弦理論要想成立,宇宙中一定不止有我們習慣的四個維度。這種說法聽上去瘋狂,但其實有一定依據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