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弦理論?

2021-01-19 火星科普


宇宙是由什麼組成的?這是一個從一開始就吸引科學家的問題。多年以來,我們很大程度上了解了是什麼構成了人類以及我們周圍的其他事物。


例如,我們知道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物理學家能夠觀察這些原子的內部,發現它們是由電子、質子和中子三種粒子組成。進一步研究現,質子和中子是由叫做夸克的更小粒子組成。如今,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確定了構成世界的12個基本結構單元:6種夸克(上、下、粲、奇、底和頂夸克)和6種輕子(電子、μ介子、τ介子和三種中微子)。此外,標準模型還定義了宇宙的四種基本力:萬有引力、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強相互作用力。


到目前為止,物理學家已經能夠使用標準模型來精確地描述每一種力和作為其載體的粒子,其中有一個例外:引力。引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力,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測量它的影響。然而,物理學家仍然無法在微觀層面上解釋引力為何以及如何產生作用的。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理論物理學家一直在發展一種新的理論——弦理論,它看起來是微觀量子引力理論最有希望的候選者。弦理論不僅僅可以解釋引力是如何起作用的,還有可能為整個宇宙的基本結構提供一種統一、一致的完整描述。這就是一些物理學家將弦理論稱為「萬物理論」的原因。


儘管弦理論十分複雜性,但它的核心思想很容易理解。根據弦理論,宇宙中所有不同的基本粒子都是一個基本物體的不同表現形式,這個基本物體就是一個弦。


標準模型把粒子定義為沒有內部結構的點,而弦理論把它們視為能夠以幾種不同方式移動和振蕩的微小弦環。一個以某種方式振動的弦會被我們看作是一個電子,而以其他方式振動的弦又會被視作光子或者夸克等等。



弦理論還有不可以思議的地方,弦理論物理學家認為,宇宙其實有11個維度。到目前為止,我們只知道四個維度:上/下,前/後,左/右,以及時間。其他七個維度是什麼樣的,沒有人知道。


迄今為止,弦理論仍然是純理論性的。弦理論還沒有做出任何可用實驗驗證的預測。隨著物理學家繼續發展弦理論,這個理論未來有望成為「萬物理論」。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究竟什麼是弦理論?
    究竟什麼是弦理論?我們通過以下一些問題帶你認識21世紀最偉大的理論之一。【1. 什麼是弦理論?】
  • 什麼是弦理論?真有10500個獨一無二的宇宙?
    許多科學家都是弦理論的擁躉,因為它極具數學美感。弦理論的等式十分「優雅」,對物理世界的描述也令許多人感到極為滿意。該理論利用一種特殊的、正在振動的弦來解釋引力,其性質與引力子性質相對應。引力子是一種假想中的、帶有引力的量子力學粒子。
  • 什麼是弦理論?優雅的數學描述強相互作用力
    許多科學家都是弦理論的擁躉,因為它極具數學美感。弦理論的等式十分「優雅」,對物理世界的描述也令許多人感到極為滿意。該理論利用一種特殊的、正在振動的弦來解釋引力,其性質與引力子性質相對應。引力子是一種假想中的、帶有引力的量子力學粒子。與我們熟悉的三個空間維度和一個時間維度不同,該理論涉及11個維度,但支持者們並未因此被「勸退」。
  • 2016國際弦理論大會在清華召開
    2016國際弦理論大會在清華召開清華新聞網8月5日電 (通訊員 尚妤嬋 記者 李華山) 8月1-5日,2016年國際弦理論大會(Strings 2016)在清華大學隆重舉行。本屆國際弦理論大會由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辦,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中心,清華大學物理系、數學科學系、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Kavli理論物理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學,北京大學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亞太國際理論物理中心,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美國劍橋國際科學基金會等單位共同協辦,並獲得了波士頓國際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 幾分鐘帶你了解前沿理論——弦理論
    研究人員已經運用弦理論嘗試回答了關於宇宙的基本問題,如黑洞裡發生了什麼,並模擬嘗試模擬宇宙大爆炸的過程。一些科學家甚至試圖利用弦理論來研究暗能量,即加速空間和時間膨脹的神秘力量。永無止境的追求但是弦理論受到了更嚴格的審視。
  • 弦理論說我們至少有10個維度,但這還不是最奇怪的
    但是弦理論說不完全是。所有這些不同的粒子只是弦,以各自的方式振動。這聽起來似乎增加了不必要的複雜性,但它可以解決困擾量子物理學數十年的問題。這就是弦理論的用武之地。弦理論認為,每個基本粒子只是一個非常小的弦環的不同版本。就像吉他弦以不同的頻率振動產生,這些弦以特定的方式振動產生不同種類的粒子。以一種方式振蕩,我們看到一個電子,以另一種方式振蕩,我們可能會看到光子或奇怪的夸克。一旦你接受一切都只是振蕩的弦,就很容易接受存在一種產生引力子的振蕩。萬有引力之謎解開了,四種自然力終於統一了。
  • 為什麼有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質疑弦理論是不是科學?
    「僅憑當前無法對其進行檢測就認定(弦理論)不是科學實在荒謬至極。」格羅斯說。他因在強核力方面的研究獲得了200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而且對弦理論做出了突出貢獻。他認為,目前雖然尚無法對弦理論進行檢驗,但並不代表它不值得理論物理學家為之付出努力和時間。埃利斯和西爾克的矛頭直指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學的理察·戴維所寫的《弦理論與科學方法》(劍橋大學出版社,2013年)中的觀點。戴維在書中寫道,弦理論家已經開始遵循貝葉斯統計原則,即在先驗信息的基礎上預測某一假設正確的可能性,然後隨著必要信息的不斷增多對預測進行修正。
  • 「宇宙沼澤」檢驗:弦理論下產生的多數宇宙或不存在
    2018年宇宙弦理論大會的核心討論內容發表在arXiv網站上,該內容主要著眼於所謂的弦理論「景觀方案」,從不同弦理論等式不同解決方法可獲得無限數量的潛在宇宙,同時依據弦理論等式可分析獲得宇宙形成物質,例如:暗能量。但是這篇研究報告指出,迄今大多數解決方法都表現出了數學理論的不一致,將其放在所謂的「宇宙沼澤」之中,證實它們實際並不存在。
  • 宇宙所有物質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可能不是弦理論,而是能量片段
    在兩千年前的古希臘,人們就開始思考物質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自然界的物質五花八門,樹木、動物、巖石、空氣……它們難道就沒有共同之處嗎?其他的我們都熟悉,以太到底是什麼呢?原來,以太是亞里斯多德編出來的一種物質,分布在天空之上,是光的傳播介質,也是我們能看見夜空中星星轉動的原因。顯然,這種分類更偏向於哲學,而不是科學。到了19世紀,英國化學家J.道爾頓在總結了以往人們的成果後提出了現代的原子學說。
  • 在量子理論的表面之下,存在著一個充滿活力的弦理論世界
    更重要的是,這些結果可以被看作是弦理論的一種不尋常的間接證據——弦理論是一個有40年歷史的框架,它將量子力學和重力編織在一起,在數學上優雅而深刻地解釋了弦理論。暗物質被認為佔宇宙質量的84%。隨著人們對暗物質性質的疑問日益逼近,以及對「萬物理論」的探索,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發現可能會產生廣泛的影響。
  • 揭開弦理論的真面目:弦理論是解釋宇宙所有問題的終極理論嗎?
    這隻動物是什麼呢?家庭成員們卻有不同看法。公公說:這是一隻神奇的鹿。婆婆說:這是一匹矯健的馬。兒子說:其實,是一頭驢。媳婦說:啥呀!就是一頭豬而已。超弦理論和弦理論有什麼區別?簡單地說,在弦理論的基礎上加入超對稱的概念後,僅僅解釋了強相互作用力的弦理論就發展到「可以」解釋四種基本作用力和構成物質的粒子——費米子的超弦理論。
  • 揭秘《生活大爆炸》科學元素:弦理論怎麼回事
    揭秘《生活大爆炸》科學元素:弦理論怎麼回事
  • Brian Greene:弦理論的提出是一項雄心勃勃的科學創舉
    那麼,在未來幾年中,有沒有希望通過實驗或者宇宙觀測,去證明弦理論?  Brian Greene稱,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非常的希望是這樣的,但是如果從務實和理性的角度來講,如果能夠證偽這個理論,未來的幾年如果能夠發生的話,都是讓我覺得驚奇的事情。
  • 為什麼認為弦理論是終極大統一理論?
    這個謎缺的微妙之處是什麼?運算符之間沒有對應關係,或者沒有表示量子力學,力和性質的函數狀態,或也沒有粒子和它們的性質是如何隨時間演化的。這種「操作員狀態」對應是必要的,但缺少的成分。但是如果從點狀粒子轉移到弦狀實體,就會出現對應關係。
  • 構成物質的「弦」又由什麼組成
    所以不管是相對論(的時空彎曲)還是引力子,它們都只是在各自的框架內,對「引力」這個東西給出自己的一套解釋,(問)「引力消耗能量嗎」,「如果消耗那能量源是什麼」,這個問題確實非常難回答,非常抱歉,你說它沒有消耗能量吧,它消耗了重力勢能,你說它消耗了能量吧,重力勢能本身又並不是種孤立的能量,雖然這個能量和物質的質量有關,如果從廣義相對論角度來看,引力它其實是時空本身的一種內在性質
  • 除了弦理論,還有一個圈量子引力理論候選
    高維空間中的「弦」概念圖除了弦理論之外,近年來又一種完全不同的理論被推到了前臺。
  • 「弦」外之音:弦是什麼?它真的是最基本的物質組成基元嗎?
    弦理論中的「弦」到底是什麼?弦理論宣揚的是,如果能夠以遠超目前所具備的檢驗能力和精度去檢驗標準模型中假設的點狀粒子,我們將看到,每個粒子都是單獨的一根或一圈細細的振蕩著的「線」或者「圈」,它的大小尺度為普朗克長度,大約是原子核的一萬億億分之一(小數點後面跟19個零)。
  • 最可能成為「統一物理學」的弦理論,其中弦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不過也沒有什麼關係,就像文章開頭的那一句話,至少弦理論學家信心滿滿,這就足夠了。弦理論之前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的水火不容。簡單講一下,現代物理學最具代表性的還是兩大理論,它們分別是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 什麼是弦理論?弦理論的簡化解釋和簡要歷史
    理論學家可以預測重力粒子的外觀,但是當他們嘗試計算兩個「重力子」撞擊在一起時會發生什麼,他們會將無窮無盡的能量聚集在一個狹小的空間中-這是數學上缺乏某種東西的信號。理論學家在20世紀70年代從核物理學家那裡借鑑的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是:擺脫有問題的點狀引力粒子。只有琴弦可以乾脆地碰撞和反彈,但並不意味著物理上不可能的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