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沼澤」檢驗:弦理論下產生的多數宇宙或不存在

2020-11-23 cnBeta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些物理學家認為,弦理論的問題在於它產生了太多的宇宙,它預測的不是一個宇宙,而是宇宙存在10的500次方個時空版本,每個宇宙時空都有各自物理定律。但是有這麼多的宇宙擺在研究桌面上,這個理論如何解釋我們的宇宙所具有的特徵呢?


目前,一些理論學家認為,多數宇宙(並非所有宇宙)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弦理論所預測的宇宙數量並沒有那麼多。

目前,一些理論學家認為,多數宇宙(並非所有宇宙)實際上是不存在的,至少如果我們想讓它們擁有穩定的暗能量,即加速宇宙膨脹的假設力量。對於一些人而言,消除這麼多假設宇宙並不是技術退步,而是宇宙弦理論向前邁進的重要一步,對做出可測試性預測帶來新的希望。但是其他一些人表示,多元宇宙將繼續存在,所有這些關於宇宙提出的問題根本不是問題。

今年6月底日本召開會議,對弦理論這一熱門話題展開了激烈辯論,弦理論學家們在這裡召開2018年宇宙弦理論大會。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物理學家烏爾夫•丹尼爾松(Ulf Danielsson)說:「這真的是一件新鮮事,並在該領域引發爭論。」

2018年宇宙弦理論大會的核心討論內容發表在arXiv網站上,該內容主要著眼於所謂的弦理論「景觀方案」,從不同弦理論等式不同解決方法可獲得無限數量的潛在宇宙,同時依據弦理論等式可分析獲得宇宙形成物質,例如:暗能量。但是這篇研究報告指出,迄今大多數解決方法都表現出了數學理論的不一致,將其放在所謂的「宇宙沼澤」之中,證實它們實際並不存在。

多年以來,科學家知道許多弦理論解決方法肯定經不起「宇宙沼澤」的檢驗,但可能大多數或者所有弦理論「景觀方案」要保持下來必須經歷重大變化。研究報告負責人、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學家庫姆倫•瓦法(CumrunVafa)說:「事實上,從理論上講,要找到包含穩定暗能量的弦理論有效解決方案是不可能的。」

迷失在多元宇宙

弦理論試圖通過增加時空額外維度和將粒子想像成為極小振動循環來描述整個宇宙,許多弦理論學家認為,這仍然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將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相互衝突的微觀世界統一起來的理想方向。然而,弦理論的景觀概念不僅能預測一個宇宙,還能預測許多宇宙,這一點令物理學家產生了置疑。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家保羅•斯泰恩哈特(Paul Steinhardt)說:「如果弦理論能夠產生多個宇宙,那麼我認為該理論是錯誤的,因為它失去了所有預測價值,真的是一切皆有可能。」對於斯泰恩哈特和其他人而言,最新發現的暗能量問題為弦理論提供了一條出路,這種大型多元宇宙的預測景觀在數學理論上可能是錯誤的,矛盾的是,這使得事情變得更加有趣,因為這意味著弦理論比我們想像的更具有預測性。

美國芝加哥大學薩維迪普·塞思(Savdeep Sethi)在內的一些弦理論學家希望現在重新進行評估,他說:「我覺得重新檢驗弦理論令人非常興奮,長期以來,我對弦理論的『景觀方案』持懷疑態度,我希望看到思考模式的轉移,不再相信我們有一套經過驗證的解決方案。」

但是並非所有人都認可這樣的觀點,認為弦理論「景觀」實際上屬於「宇宙沼澤」,尤其是2003年建立「景觀」最早版本的一支研究團隊,該團隊以科學家成員姓氏縮寫命名為KKLT,美國史丹福大學KKLT成員沙米特·卡奇盧(Shamit Kachru)說:「我認為做這些推測和檢查是非常有益的,但是我不認為有任何理論或者實驗原因能夠認真對待這些猜想。」

同時,美國史丹福大學物理學家伊娃·西爾弗斯坦(Eva Silverstein)也幫助建立早期的景觀模型,她同樣置疑哈佛大學物理學家庫姆倫·瓦法和他同事的論據。她說:「我認為KKLT研究團隊使用的研究元素和研究方法組合在一起是完全有效的。」

高級研究所理論學家胡安·馬爾達西那(Juan Maldacena)表示,他仍然支持弦理論宇宙觀點,認為宇宙擁有穩定暗能量。

許多理論學家對弦理論多元宇宙理論非常滿意,卡奇盧說:「如果弦理論宇宙景觀是正確的,那麼我們所處的宇宙與多元宇宙相比就像我們的太陽系在宇宙中一樣。」

17世紀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內斯·克卜勒(Johannes Kepler)最初曾探尋地球與太陽之間保持距離的根本原因,而現在我們知道,太陽只是銀河係數十億顆恆星中的一顆,每顆恆星都有自己的行星,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只是一個隨機數,而不是隱藏著某種深奧的數學原理。同樣的,如果宇宙是多元宇宙中的萬億分之一,那麼我們宇宙的特定參數也同樣是隨機的。這些數字似乎是完美地微調創造一個宜居宇宙,這是一個選擇性效應,人類當然會發現自已身處多元宇宙中一個罕見角落,在那裡他們有可能進化。

加速宇宙

如果弦理論真的不能適應穩定的暗能量,這可能是一個置疑弦理論的理由。但對於瓦法而言,這是置疑暗能量的一個理由——暗能量最普遍的形式,被稱為宇宙常數。

弦理論源自1917年,是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出的,並於1998年被科學家們關注,當時,天文學家發現不僅時空膨脹,而且膨脹速度也在不斷加快。宇宙常數是真空中一種能量形式,它不會改變和抵消引力牽引。但這並不是宇宙加速的唯一解釋,另一種解釋是「第五元素(quintessence)」,被認為是土、水、火、風以外構成宇宙的神秘元素,它們可以進化,並能遍布時空。瓦法說:「不管你能否在弦理論中實現穩定的暗能量,結果證明,在弦理論中暗能量隨時間變化的想法實際上更行得通。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們可以通過目前正在進行的天體物理觀測來測量暗能量的滑動。」

到目前為止,所有天體物理學證據都支持暗能量觀點,但在測量方面還是有一些迴旋餘地。即將進行的實驗,例如:歐洲歐幾裡得(Euclid)太空望遠鏡、美國宇航局廣域紅外巡天望遠鏡(WFIRST),以及在智利沙漠建造的西蒙斯天文臺,將尋找暗能量在過去比現在更強或者更弱的跡象。

斯泰恩哈特說:「有趣的是,我們當前已處於一個非常敏感的狀態,開始對宇宙常數理論施加壓力,我們不必等待新技術的出現,當前我們就在遊戲之中。」

甚至對瓦法提議持懷疑態度的人也支持替代暗能量的想法,西爾弗斯坦說:「我實際上同意該觀點,一個不斷變化的暗能量場是一種簡化加速膨脹的方法。但是我不認為有任何理由可以對暗能量進行觀察預測。」

「第五元素」並非唯一的選擇,在瓦法研究論文之前,典烏普薩拉大學物理學家烏爾夫•丹尼爾松和同事提出了另一種將暗能量與弦理論結合在一起的方法。依據他們的觀點,我們的宇宙是一個在更大維度空間中處於膨脹的三維泡狀物表面。該表面的物理特性可以模擬暗能量的物理特性,丹尼爾松說:「與我們目前的想法相比,這是一種實現暗能量的不同方式。」

一個美麗的理論

最終,弦理論的爭議焦點聚集在一個深奧問題:物理學的意義是什麼?一個好的理論應該能夠解釋我們周圍宇宙的特性嗎?還是這要求太多了?當一種理論與我們認為的宇宙運行方式發生衝突時,我們是否應當拋棄自認為知道的理論或者事物?

弦理論對於許多科學家而言是非常吸引人的,因為它是「美麗的」——它的方程式令人感到滿意,做出的解釋簡潔明了。但是目前為止,弦理論仍沒有任何實驗證據支持它,更糟糕的是,沒有任何合理的可能性收集相關證據。然而,即使弦理論無法調節我們在宇宙中觀測的暗能量,也不能阻止一些人仍然認可弦理論。

美國芝加哥大學薩維迪普·塞思說:「弦理論如此『豐富和美麗』,幾乎所有的觀點都是如此正確,以至於我們很難相信錯誤出現在弦理論,而不是我們。」但也許追求完美並不是找到正確宇宙理論的好方法,法蘭克福高等研究所物理學家薩賓·霍森菲爾德(Sabine Hossenfelder)在她的新書《迷失在數學:美麗如何把物理學引入歧途》中寫道:「數學充滿了令人驚嘆的美麗事物,同時它們多數無法描述這個世界。」

儘管物理學家持有不同觀點,但是他們的共同目標是理解宇宙。卡奇盧是弦理論景觀概念的創始人之一,他與瓦法亦師亦友,但是瓦法是景觀概念批判者。卡奇盧說:「瓦法曾問過我,是否敢自己的性命來賭景觀概念解決方案的真實性?我的回答是,我不敢賭我的命,但我敢賭他的命!」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弦理論?真有10500個獨一無二的宇宙?
    據牛津大學和英國皇家科學院建立的一個有關弦理論的網站介紹,這套反直覺的理論最早提出於上世紀60至70年代,當時的科學家們曾用「弦」的概念為歐洲亞原子對撞機產生的數據建模。弦為強相互作用力提供了一種優雅的數學描述——強相互作用力是宇宙中的四種基本力之一,原子核正是依靠這種力結合在一起的。
  • 宇宙從何而來?為什麼自然法則會產生一個對生命如此好客的宇宙?
    沒有人知道第一個空間、時間和物質是如何產生。科學家們正在努力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如果沒有開始,那麼自然法則從何而來?宇宙為何"知道"演化?為什麼自然法則會產生一個對生命如此好客的宇宙?這些問題十分困難,科學家們正試圖用大膽的新想法和新的實驗來檢驗這些想法。
  • 為什麼有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質疑弦理論是不是科學?
    「在將基礎理論應用到已觀測宇宙時遇到的困難面前,」他們寫道,「一些科學家認為,如果一個理論很美妙而且經得住解釋,就不需要通過實驗進行驗證。」 文章討論的第一個問題是可實驗性。正如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那樣,對一個即將被認定為正確的科學理論,科學家必須通過實驗對該理論進行證偽。
  • 「多重宇宙」真的存在嗎?
    我不相信其他宇宙的存在已經得到了證明——或者有一天能夠被證明。多重宇宙的擁護者,以及大幅擴大了物理現實概念的人,無疑正在重新定義「科學」的含義。跨越視界那些贊成廣泛意義上的多重宇宙的科學家,對於多重宇宙如何產生,以及它們位於何處,有著不同的看法。
  • 宇宙終極謎題:在大爆炸之前,宇宙發生過什麼?
    之後,整個球體發生了爆炸,產生了我們今天所知的原子、分子、恆星和星系。至少在過去幾十年間,物理學家們是這麼告訴我們的。但是新的理論物理學研究給探索早期宇宙打開了一個可能的窗口——早期宇宙,可能根本不「早期」。相反,它可能只是一個爆炸性反彈周期的最新迭代,這個周期已經迭代了……好吧,至少有一次,也可能一直在迭代。
  • 多重宇宙是什麼?它們存在嗎?
    自從人類認識到我們的宇宙是有一個起點的,難免不會想到可能會存在其他的宇宙。於是就誕生了許多關於多重宇宙的猜測。這些猜想都有一定的數學依據,但大多數猜想還缺乏實驗和觀測的證實。這就導致從現在起,那裡發出的光是無法到達我們地球的(之所以我們現在能看到,那是由於100多億年前宇宙還沒有現在這麼大)。所以,我們能夠觀測的宇宙是有限的,而且由於宇宙膨脹的原因,星系間的距離會越來越遠,我們能夠觀測到的宇宙物質會越來越少。這些多重宇宙就在我們能夠觀測到的宇宙之外的地方。由於是同一個奇點爆炸產生的宇宙,所以,它們的物理定律和我們可觀測宇宙是一樣的。
  • 《沼澤怪物》被「砍」,DC宇宙流媒體的鍋?
    已播出三集高光鏡頭:第1集 男女主角在醫院屍檢時,發現屍體產生出極具攻擊性的藤條。已播出三集高光鏡頭:第2集 DC「黑暗正義聯盟」中的重要角色「上都夫人」出鏡。已播出三集高光鏡頭:第3集 各種超自然現象與不明生物大量出現,但女主角仍然認為這些可以依靠醫學來解決。
  • 什麼是弦理論?優雅的數學描述強相互作用力
    據牛津大學和英國皇家科學院建立的一個有關弦理論的網站介紹,這套反直覺的理論最早提出於上世紀60至70年代,當時的科學家們曾用「弦」的概念為歐洲亞原子對撞機產生的數據建模
  • 拯救宇宙的重任,這次落到了中國身上
    這是一種無形的能量場,與其他磁場稍有不同,它充斥著整個宇宙。我們既看不見,也摸不著,但是如果沒有它,我們也無法存在。當粒子暢遊在希格斯場中,它們會獲得質量並最終成為質子、中子以及電子這些組成你我的基本單位。如果沒有希格斯場,那麼一切都將灰飛煙滅。確認希格斯場的存在源於2012年CERN的突破性發現。
  • 揭開弦理論的真面目:弦理論是解釋宇宙所有問題的終極理論嗎?
    弦理論學家們認為[B格林,《宇宙的琴弦》,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第172頁]:在弦理論背景下,自旋與質量和力荷一樣,也關聯著弦的振動模式,與點粒子情形一樣,這可能會讓人錯誤地認為弦產生的自旋真是因為弦在空間旋轉,不過這樣的想像的確讓我們在頭腦裡有一個大概的圖景。那麼,正確的圖景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抱歉,根本就沒有。
  • 為什麼統一宇宙的弦理論如此難以驗證?
    今天,我們來面對一個統一宇宙的理論,名為「弦理論」。在這個所謂的「萬能」理論當中,一切都可以合理的解釋,那麼它是否真的存在呢?讓我們來探索一下如何檢驗這個可能的「萬物理論」。我們知道,在弦理論中,微小的弦取代了傳統的亞原子粒子。
  • 宇宙竟然擁有多個維度?研究者認為,多重宇宙或許存在
    弦理論是多重宇宙以及宇宙多維度的理論基礎,雖然說弦理論這個科學理論現在還不完善,但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解釋多重宇宙的問題,在弦理論中,隨著時間的改變,兩根合併閉弦的世界片中的兩根弦就會變成一根,那麼這就是多維度和多重宇宙的理論解釋,雖然聽起來比較拗口,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科學理論中的七種平行宇宙哪種真實存在?
    「我不相信我瞟一眼就使宇宙產生分裂……」所以在很長時間裡,這一假說並沒有被廣泛接受。那麼作為一個物理理論的詮釋,這個假說可以被實驗驗證嗎?很遺憾:不可以。因為這個理論指出,當兩個平行宇宙分裂開以後彼此就沒有任何關聯了,它們就像兩根平行線,不再產生任何交集。
  • 真的存在平行宇宙嗎
    這就是海森堡不確定原理。僅僅通過觀察量子物質,我們就可以影響該物質的行為。因此,我們永遠無法完全確定量子物體的性質或其屬性,如速度和位置。這個想法得到了量子力學哥本哈根解釋的支持。由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波爾提出,這個解釋說,所有的量子粒子不存在於一個或另一個狀態,而是在其所有可能的狀態下同時存在。
  • 宇宙大爆炸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個小球體爆炸了,產生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原子、分子、恆星和星系。  問題在於,我們用來理解早期宇宙的物理學(廣義相對論和高能粒子物理學的奇妙而複雜的大雜燴)只能把我們帶到大爆炸那一刻。當我們試圖把宇宙的最初時刻再向前推時,數學變得越來越難解,直到無法適用。  物理學家尚未探索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在大爆炸開始時存在的「奇點」,或一個密度無窮大的點。
  • 人類在宇宙中是否獨一無二?宇宙中或許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外星生命
    人類在宇宙中是否獨一無二?宇宙中或許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外星生命,我們應準備好接受可能不存在外星生命的事實,這也是我們理解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的科學依據。在這些天體之外,行星科學家在木星的木衛二和土星的土衛二等冰冷的衛星表面下發現了海洋。
  • 宇宙大爆炸之前發生了什麼?
    彈跳宇宙 科學家對早期宇宙有著較好的構想,比如我們熟知的大爆炸理論,在此模型中,宇宙在很久之前比現在更小,更熱,更緻密。在那138億年前的煉獄中,所有構成我們的元素僅在十幾分鐘內產生。
  • 宇宙不斷膨脹,空間是原先就存在,還是隨著宇宙的擴展而產生?
    先說答案:空間原先並不存在,是隨著宇宙的膨脹擴展而產生。根據現代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是由一個時空曲率無限大、密度無限高的「奇點」大爆炸而來,時空曲率無限大的意思就是時間和空間都無限小,即沒有時間和空間。
  • 宇宙誕生前到底什麼樣?
    ,產生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原子、分子、恆星和星系。火宇宙問題在於,我們用來理解早期宇宙的物理學(廣義相對論和高能粒子物理學的奇妙而複雜的大雜燴)只能把我們帶到大爆炸那一刻。當我們試圖把宇宙的最初時刻再向前推時,數學變得越來越難解,直到無法適用。物理學家尚未探索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在大爆炸開始時存在的「奇點」,或一個密度無窮大的點。
  • 宇宙真的是大爆炸產生的嗎?還是無始無終一直存在著?
    還是說宇宙一直都存在?我們就先來看看宇宙中有什麼?哈勃本人並不知道星係為什麼會遠離我們,但這個關係(哈勃定律)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在宇宙各個方向上,超過10億光年以外的星系都是成立的。就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否定一個穩恆態的宇宙,也就是永恆存在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