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g Biomol Chem: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薑黃素與沙利度胺「合璧...

2021-01-20 生物谷

2013年8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維吉尼亞聯邦大學梅西癌症中心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根據抗噁心藥物沙利度胺的結構特點,將沙利度胺與廚房中常用的香料薑黃混合創建了一些新的雜交分子,這新洗哪的分子化合物能有效地殺滅多發性骨髓瘤細胞。研究論文刊登在最近出版的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雜誌上。

最早是在20世紀50年代,沙利度胺作為一種抗噁心藥物被使用來幫助控制孕吐,但後來被下架,因為它在1962年被發現能導致出生缺陷。

在1990年代後期,沙利度胺重新登上歷史舞臺,作為一個單獨使用或聯合治療的藥物治療多發性骨髓瘤。薑黃是生長在印度和其他亞洲熱帶地區一種古老的香料,其有著悠久地使用歷史,最近已作為一種試劑來防止和治療癌症、關節炎和阿爾茨海默氏病。

據美國癌​​症協會稱:實驗室研究表明薑黃中的有效成分薑黃素能干擾幾個重要的分子途徑,並抑制嚙齒類動物致癌酶的形成。

雖然沙利度胺幹擾骨髓中腫瘤細胞的微環境,但它在體內會被分解。而薑黃素由於其水溶性差,對抗癌症的功效也有限。

VCU藥學院藥物化學系助理教授Shijun Zhang說:但是,沙利度胺和薑黃素相結合後的混合分子在提高了細胞毒性同時,也改善了溶解度。

與多種藥物聯合使用相比,建立新的雜交分子帶來了一定的優勢。如增強效力、減少產生耐藥性的風險,改善藥代動力學性能,降低成本和病人依從性等等。

在研究中,利用薑黃和沙利度胺共創造了15多個化合物,每個都具有不同的效果。科學家研究發現,5號和7號化合物與薑黃素單獨使用或薑黃素與沙利度胺組合使用相比,表現出卓越的細胞毒性。此外,化合物被發現可明顯誘發多發性骨髓瘤細胞死亡。

目前還需進一步優化化合物5號和7號,以此開發出多發性骨髓瘤新的治療藥物。(生物谷Bioon.com)

Desig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hybrid compounds of curcumin and thalidomide for multiple myeloma

Kai Liu, Datong Zhang, Jeremy Chojnacki, Yuhong Du, Haian Fu, Steven Grant, Shijun Zhang

In our efforts to develop effective treatment agents for human multiple myeloma (MM), a series of hybrid molecules based on the structures of thalidomide (1) and curcumin (2) were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biologically characterized in human multiple myeloma MM1S, RPMI8226, U266 cells, and human lung cancer A549 cells. The biolog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wo hybrid compounds, 5 and 7,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lethal effects towards all three human MM cell models compared to 1 or 2 alone, as well as the combination of 1 and 2. Furthermore, mechanistic studies in U266 cells demonstrated that 5 and 7 can induce the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and cause G1/S arrest, thus leading to apoptosis and cell death. Additionally, they exhibited inhibitory effects on NFκB activation in A549 cells. Collectively,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se hybrid compounds strongly encourage their further optimization as new leads to develop effective treatment agents for human MM.

相關焦點

  •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深入分析周某名言
    第三句,做生意又不會做,就是偷這種東西才能維持得了生活這樣子,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他對自己的能力有非常明確的認知,並且他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也比一般人更加的清晰,從理論上來說,一般目標感比較強的人總是更容易獲得成功,第四句,進看守所就跟回家一樣,我一年回家大年三十晚上我都不回去就平時家裡面出點事兒我就回去看看這樣子,在看守所裡面的感覺呢比家裡面的感覺好多了,在家裡面一個人很無聊都沒有友仔、友女玩,進到裡面去個個人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超喜歡在這裡面呢
  • J Med Chem:小心!薑黃素或許並非什麼靈丹妙藥!
    2017年1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薑黃素是薑黃中的一種化合物,作為一種可能治療一系列疾病(如腫瘤、阿爾茲海默症等)的天然藥物,薑黃素備受追崇。但是一項關於薑黃素研究的最新綜述表明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 【盤點】薑黃素的多種功效你知道嘛?
    【3】Org Biomol Chem: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薑黃素與沙利度胺合璧殺死癌細胞維吉尼亞聯邦大學梅西癌症中心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根據抗噁心藥物沙利度胺的結構特點,將沙利度胺與廚房中常用的香料薑黃混合創建了一些新的雜交分子,這新洗哪的分子化合物能有效地殺滅多發性骨髓瘤細胞。
  • 星際2追蹤:取前作精華而去其糟粕
  • 小龍蝦蝦頭裡是「精華」還是「糟粕」,很多人搞錯了,算浪費大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吃小龍蝦了,因為現在越來越多口味的小龍蝦能夠滿足人們不同的需求,所以很多人晚上都會去一些夜市吃一點小龍,點一點啤酒,在和朋友一起吃小龍蝦,真的是非常幸福了。小龍蝦蝦頭裡是「精華」還是「糟粕」,很多人搞錯了,算浪費大了。而今天,我們要在這裡和大家討論的就是關於小龍蝦的一些事,很多人都會問,小龍蝦到底髒不髒?
  • 杜星霖回應叫張紀中老爺,被嘲:思想有糟粕,卻讓老子和周易背鍋
    講到「夫妻之道,乾坤有別」,兩個人是有很大差別的,並且講述了丈夫就是天,作為妻子就要追隨著丈夫的腳步,去迎合,輔佐他。這話的封建味道也太濃了吧,現在都是平等的社會,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子,怎麼還能有這樣的想法。
  • 新發現:薑黃素可以有效抑制癌症轉移
    薑黃素真的能抗癌嗎? 薑黃被認為有抗癌作用,主要起作用的是薑黃素。目前來說,一些實驗研究的確顯示薑黃素具有抗癌作用。 維吉尼亞聯邦大學梅西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也在實驗室裡把一種抗噁心的藥物「沙利度胺」與常用的香料薑黃混合,創建一些新的分子結構形態。這些新的分子化合物可以很有效地殺死多發性骨髓瘤細胞。
  • 抗癌見絀,延壽不足,抗衰屆「新星」薑黃素竟是徹頭徹尾的騙局?
    不穩定性薑黃素是位難伺候的主,環境稍不如意它就會變身。上面說了,溶液鹼性越大,薑黃素溶解得越多,這給水解反應提供了大大的方便;此外,有光照的情況下薑黃素也很容易發生;更不得了的是,啥刺激都沒有的時候,薑黃素也有可能自發地發生氧化反應!雖然說這麼多降解產物也多多少少有一些抗炎、抗癌的作用,但是「周邊」總歸沒有「正主」給力嘛[2] 。
  • Chem.文獻速遞:20200424-20200501
    文獻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0c001013. Dual-TargetInhibitors Based on HDACs: Novel Antitumor Agents for Cancer Therapy薦讀: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C)在調節靶基因的表達中起重要作用。
  • Org Biomol Chem:水溶性富勒烯衍生物有效抵抗流感病毒、HIV...
    2.Fullerene compounds knock out virus infections like HIV and HSVhttps://phys.org/news/2019-09-fullerene-compounds-virus-infections-hiv.html
  • 沙利度胺靶向EGFL6抑制小腸血管畸形中EGFL6/PAX6軸驅動的血管生成
    https://doi.org/10.1007/s00018-020-03465-3摘要背景  小腸血管畸形病(SBVM)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的最常見原因。我們的團隊首先證明了沙利度胺是SBVM的有效治療方法,但尚未確定沙利度胺的具體靶標。為了檢驗我們的假設,我們從14名接受沙利度胺治療並隨訪一年的SBVM患者中收集了樣本(表1)。
  • 薑黃及薑黃素的養生藥用價值
    此前的研究曾顯示,咖喱中的關鍵成分薑黃素有防止腦神經細胞損傷、改善腦神經細胞功能的作用。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實驗鼠進行了基因改造,使其大腦中出現許多澱粉樣蛋白。研究人員隨後向這些實驗鼠提供富含薑黃素的食品,結果發現,實驗鼠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分解了,同樣的食譜還能防止實驗鼠在成年後腦中出現澱粉樣蛋白。研究人員指出,他們下一步將確定薑黃素對人腦中澱粉樣蛋白斑塊的作用。
  • 諾特丹大學發現薑黃素,可延長壽命11%
    此時筆者只嘆腹中水墨少,言語蒼無力,難以描繪其美味的萬分之一,關鍵時刻還得借用某乎的專業術語:懂得都懂!從咖喱中提純的薑黃素——抗炎,抗氧化,抗微生物話說回來,筆者也是一個理智之人,才不會被"愛情"衝昏頭腦。要論對咖喱之愛,好吃只是表象,健康才是王道。
  • J Med Chem 一周文獻速遞 20200615-20200619
    文獻連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0c001762.文獻連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0c001803.
  • 薑黃素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在0.4mg/ml時能抑制中國倉鼠卵巢細胞生長,並對淋巴細胞和Dalton氏淋巴細胞具有細胞毒性作用,並能減少動物腫瘤的生長,其活性成分主要是薑黃素。在巴豆油促進下,7,12-二甲基苯蒽能誘發小鼠產生乳頭癌,薑黃素可明顯減少在此情況下乳頭癌產生的機會,也能抑制由2O-甲基氯蒽誘導的腫瘤形成。薑黃素還能減少突變原致癌的可能性。
  • 薑黃素:健康守護多面手
    在眾多植物來源的功能原料中,薑黃素因其具有多種功效及廣泛應用而在植物基風潮中嶄露頭角,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市場增長顯著,以美國市場為例,2018年薑黃素市場銷售額高達3.28億美元,預計2020年達到4.41億美元[2]。薑黃素的主要功能:薑黃素是一種低分子多酚類化合物,是薑黃的主要功效成分之一。
  • PLoS ONE:薑黃素的抗炎功效
    薑黃素是香料薑黃中發現的天然化合物。阿育吠陀(Ayurvedic)醫學使用薑黃素治療疾病(如過敏、糖尿病和潰瘍)已經有幾個世紀的歷史。科學證據表明,薑黃素通過降低炎症而促進了健康,但是食品或添加劑中的薑黃素停留在胃腸道中無法很好的被人體吸收,而被吸收的薑黃素部分會被迅速代謝。許多研究小組正在研究薑黃素對結腸癌、骨關節炎的作用。
  • 迎雙節——時金增胡振聲展出書畫合璧作品
    天津北方網訊:由中國致公黨天津市委員會、北方網天津書畫、中國致公黨天津市河北區委員會、天津玲瓏閣文化傳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藝術服務大眾,送文化進社區"名家書畫系列展之"夢回大唐,拜讀杜牧--時金增胡振聲書畫合璧展"。10月1日在玲瓏閣畫苑(王串場街煥玉裡社區)開展。
  • 解析薑黃素
    根據文件記載,結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是目前最常見的癌症,但是在印度等經常食用薑黃素的國家,這些癌症的發病率相對較低。(食品、營養和癌症預防:全球觀察,華盛頓特區: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美國癌症研究院,1997年)此外薑黃素的其他功效也陸續被科學研究發現,已經成為抗癌,消炎,護肝領域的超級天然成分!
  • 植物的精妙:薑黃素和薑黃素的好處,12種實用方法!
    它以其抗氧化劑含量和抗炎作用而聞名。這種常見的烹飪香料在世界各地的許多美食中都備受推崇,並且有充分的理由。我們稱之為薑黃的香料實際上是,與姜在同一家族中的植物的乾燥和磨碎的根莖。它在世界各地的烹飪傳統中以其色彩和泥土味道而被廣泛使用。現代醫學認識到它的健康益處,並且它已被廣泛用於自然和民間醫學幾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