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已將登記的公司名稱改為了「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
一時間各路紛紛討論,有英文媒體也報導了此事兒……
McDonald’s China Co. has changed its name to 「Jin Gong Men Co,」 which roughly translates to 「Golden Arches,」 after CITIC Capital and Carlyle Group took over the franchise.
The company confirmed that the change was made to meet the need of its business development. Daily operations, including the food safety standard and operational process, as well as the name of the restaurants will remain the same.
▲McDonald’s China changes name to 『Jin Gong Men』 (via Asian Times)
沒錯,麥當勞的官博也跳出來承認了:
好吧……除了證照層面改叫「金拱門」,但麥當勞還是那麥當勞,換湯不換藥罷了。
聽到麥當勞這「土」炸天的新名字,網友們也紛紛開了腦洞,給洋快餐們貢獻了一批中文名……
……把Subway翻譯成「陝北味」的你給我站住!
老實說,外國品牌要進駐中國,必須得註冊一個官方的中文譯名。
就像是GAP的「蓋璞」,哪怕它難聽到炸,可能品牌自己都很少寫出來,但在證件層面,「蓋璞」這個中文譯名是少不了的。
再來考大家一個……你知道「樂金」是什麼品牌嗎?
這個聽起來無比鄉土的品牌,其實就是咱們耳熟能詳的……
老實說,同為韓國品牌的Samsung的中文譯名「三星」也挺土的,但大家至少聽習慣了不是麼……
還有小文青們很愛的咖啡品牌Costa, 人家的中文名居然叫「咖世家」……
按理來說,Costa翻譯成「咖世家」也勉強算是信達雅了。但不知為啥,或許咱們已經聽慣了Costa,突然接觸到它的中文名,真有種說不出的彆扭感……
再來看看英倫輕奢品牌Dunhill, 隨便拿張海報,那迷之英倫範兒撲面而來……
只是……看到它的中文名……
……這麼一說,連鎖酒店「Sheraton」翻譯成「喜來登」也是夠土的了。只是為啥聽起來沒有「登喜路」那麼違和,可能只是因為咱們習慣了吧
說到品牌的翻譯,化妝品和護膚品也一定是重災區。
按理來說,化妝品/護膚品的品牌名字應該往「美」的方向靠,而中文恰好音形韻無一不美。只要肯走心,一個美美的中文譯名絕對不在話下。
經典的翻譯例子也有不少。比如咱們熟知的「蘭蔻」和「雅詩蘭黛」:
雖然名字都含「蘭」,但「蘭」在這並不是重點。
反而「蔻」和「黛」——中國古代常見的香料與畫眉顏料,才是突顯女子當窗理雲鬢之美的精髓。
這種美感一上來,隨即也出現了一大批詩人……
比如美國知名彩妝品牌Revlon,中文譯名為「露華濃」: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還有法國的彩妝品牌Make Up For Ever,現在的中文譯名為「玫珂菲」。
而在早先,它還有個更文藝的譯名「浮生若夢」……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另外,法國護膚品牌Clarins的中文譯名「嬌韻詩」,或許也脫胎於古典詩詞:
對花何似,似吳宮初教,翠圍紅陣。
欲笑還愁羞不語,惟有傾城嬌韻。
嗯……這譯名可以說是非常本土化了,嬌韻詩,聽起來完全不像洋貨了。
此外,美國的護膚彩妝品牌Clinique,也有個非常典雅的中文名「倩碧」……
東都妙姬,南都石黛,傾國傾城。
芳菲節,倩碧雲捧出,天外飛瓊。
哪怕不是詩人附體,也可以從其他的方面把產品包裝得高級一點兒。
比方說護膚品牌LA MER, 字面意思差不多就是「大海」。但若是你說「今天我搽了大海牌面霜」,那就真是土土的了。
而若是按發音把LA MER譯成「臘梅」,說「今天我搽了臘梅牌面霜」,貌似還是土土的……
所以,人家把LA MER翻譯成「海藍之謎」,乍一看和原品牌沒啥聯繫,但架不住人家的文藝細胞啊~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化妝品都翻譯得既高大上又精緻文藝。
前面有說到「蘭」是這類翻譯裡的高頻字:美國有雅詩蘭黛,法國有蘭蔻,韓國有蘭芝……
但法國的知名化妝品牌Guerlain翻譯成「嬌蘭」,就感覺有點……嗯……
此外還有同樣「蘭」字輩的法國輕奢品牌「聖羅蘭」,原名即妹紙們都知道的YSL……
說YSL咱都懂。說「聖羅蘭」,總有一種床上用品的既視感……
譯名同樣土土的還有日本護膚品牌DHC:
說DHC,知道的人肯定不少。但要說起它的中文譯名「蝶翠詩」……
起個中文名?哪有那麼簡單!
中文博大精深。家長給自家孩子起名字都要煞費苦心,更何況一個擁有全球眼光的知名品牌呢?
▲Coca-Cola「可口可樂」至今仍是外國品牌中文譯名的經典案例
那麼,這個中文譯名到底怎麼取才好呢?
主頁君不由想起了礦泉水Evian的中文名「依雲」,那也是音意俱佳,信達雅全齊活了:
半依雲渚半依山,愛此令人不欲還。
(雲渚:山間的河流)
秩秩斯幹,潺潺清泉,「依雲」這名字可謂是雅致到了極點。
嘿……說了這麼多,其實洋氣也好土也罷,都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嬌韻詩」和「蝶翠詩」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三星」聽起來再土也同樣賣得好。
品牌名字固然能錦上添花,但更重要的,還是產品本身。
你想啊,Apple的中文名「蘋果」能有多高大上?還不照樣成為全球性的流行品牌?
……不說了,咱們放學後金拱門見吧。
外國品牌的中文譯名裡,你覺得哪個翻譯得最土?哪個翻得最妙?歡迎留言分享討論!
來源:環球時報英文版(ID:gtmetroshanghai)
作者:lanlan
原標題:《「金拱門」就土啦?那這些國外大牌的中文名會雷死你的!》
其他用戶正在看
1、去年平均工資出爐!北京人均12萬居首,墊底的竟是這個省
2、3年虧掉3億,「開心鬼」黃百鳴甩賣影視資產,富力地產少東家接盤
3、iPhone X預售「秒光」,蘋果這回終於不尷尬了?
4、去年直播睡覺都能賺錢,如今粉絲散了收入沒了,有點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