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教授:孩子能考上清華核心原因是智商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能考上清華的核心原因不是努力,是智商。這話出自清華大學王晶教授之口。據@新華視點報導,家庭教育專家、清華大學教授王晶對清華五百個學生的家庭教育深入調查發現,這些孩子能考上清華的核心原因並不是家庭背景、個人努力程度等,而是他們的平均智商在129至131之間。「大家要承認個體差別。這樣才能實現家庭教育的最終目的——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據微博簡介,王晶教授是家庭教育專家,清華大學出版社研究員、北京舞蹈學院客座教授、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顧問。據了解,早在3月的一次講座中,王晶教授就提到了類似觀點。她指出,人的智商生來就不同,所以苛求孩子都達到優秀是不現實的。(北京晚報)

  該微博被眾多媒體轉發,並引發網友激烈討論。

  綜合新華視點 觀察者(www.guancha.cn 5月21日)

  有話要說】

  核心還是戶口吧

  @up-against-the-wind:核心不是北京戶口嗎?

  @我家左左有點二:首先,你得一張卷子一個標準一條線,然後再來扯什麼智商這些,智商再高也敵不過京城優勢高。

  @喜歡睡覺0000:所以智商高的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vinW:那好歹也要找500個北大學生驗證下智商這個變量的影響度啊。如果智商都這麼高,那還是要拼努力和背景的。俺的觀察是:少數高過130完全憑智商上清華簡單,120的還得努力,120以下的可以靠北京戶口。

  @人可老:魯迅先生說:「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讀書上的。」因此,一個人的成功,努力勤奮是主要的,而不主要是智商。

  先天差異不承認不行

  @符喜悅:贊同,聰明是天生的,無論怎樣學都學不來。才智卻可以通過努力學習而獲得,不聰明的人也可以擁有才智,只要有毅力,堅持不懈,奮鬥到底。

  @阿七阿奇阿奇:說的是真的,可是很多人不願承認。

  @Jyx星:說實話,作為高中生,深有體會。同樣地去網吧逃課打籃球,我400多,同學近600。

  @詩之寒離:其實這個結論也蠻中肯的呀。因為120到140之間是聰明者的範圍,不到天才,也比一般人聰明一點。正常要考上清華,需要勤奮也需要一點聰明吧?但凡事都有例外,她也沒說絕對。

  @away:從古至今的教育就是「勤能補拙」,不管承認不承認,勤補不了拙。智商決定你能達到的最終高度,勤決定了你能多大程度上接近這個高度。先天差異不承認不行。

  @南有鹿瞳:正視自己,永遠比抱怨外界更重要。當然智商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另外個體確實應該明白自己的長短處,也不是人人都必須要上清華才能有前途。

  「上清華靠智商」是否本就是常識?

  @楊興東:「上清華靠智商」只是說出了教育常識。諸如清華一類的名校很難成為大多數孩子都能達到的目標。那麼,家庭教育除了關注這些,更需要關注的則是如何「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在成長的道路上,各種挫折與磨鍊可以說無處不在,當孩子達不到名校目標時,他們能否有勇氣和信心坦然面對社會的挑戰,也正是家庭教育的關注重點。

  @陳廣江:在教育不公頻頻刺痛社會神經的情況下,「智商論」註定難以說服大眾,遭到質疑乃至炮轟並不難理解。我們能舉出很多例子證明,很多孩子考上清華是多年苦讀的結果,很多人是通過「特殊途徑」上了清華……「考上清華的核心原因是智商」的結論能站住腳嗎?

  @毛建國:要想取得好成績,智商和努力一樣都不能少。而且,一個現實是,人與人的智商區別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經常聽到有人感慨,現在的孩子比過去聰明多了,他們的起點就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終點。因此,一味抬高智商作用,只講智商不講努力,這本身就是反智主義的體現。

  @憶舊彌新:智商差異在於愛因斯坦和你,而又並非因此否認了努力奮鬥的意義。智商是無法決定,但人生不由智商決定。

相關焦點

  • 教授稱考上清華靠智商 清華大學:查無此人
    5月22日下午,清華大學官微發布消息,近日,網傳「家庭教育專家、清華大學教授王晶對清華五百個學生家庭的家庭教育深入調查發現,這些孩子能考上清華的核心原因是他們的平均智商在129-131之間。」 經查,清華大學教師中沒有名為「王晶」的人。「考上清華的核心原因並不是家庭背景、個人努力程度等,而是他們的智商。」
  • 厲害:清華北大學生平均智商130!你信嗎?
    清華大學記得清華某大學教授,曾經對清華500個學生家庭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發現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其核心的原因非家庭背景也不是智商超群,這些學生的平均智商均在130高智商學霸很多大學教授也表明能夠考上名校的學生,並不代表這些學生就是天賦異稟,他們考上名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在智商的基礎上,還要努力、家庭、高效學習方法、還有運氣的輔助
  • 媒體批虎媽貓爸:考上清華和智商到底有多大關係
    因為有媒體報導了她在廣東一個家教論壇上的話,她「對清華500個學生的家庭教育深入調查發現,這些孩子能考上清華的核心原因並不是家庭背景、個人努力程度等,而是他們的平均智商在129~131之間」。  一時間,釋然的有之,「怪不得沒上名校,智商不夠」;憤怒的有之,「這是否定個人努力」;譏諷的有之,「我智商170,什麼都不學,怎麼上清華?」
  • 他兩次被北大清華勸退,第四次又考上清華,教授:這孩子我沒法教
    四川考霸「張非,1次考上復旦,1次考上北大,2次考上清華,他本是當之無愧的天之驕子。但當他第4次考上清華時,教授卻直言教不了,這是什麼回事呢。於是,她張非的父母商議要對這孩子嚴格一點,不能再放縱了。然而,張非父母卻沒有在意,他們認為孩子即將進入青春期,有點叛逆很正常。
  • 普通人正常智商,讀書時期非常自律刻苦拼命,能考上清華北大嗎?
    普通人正常智商,讀書時期非常自律刻苦拼命,能考上清華北大嗎?基本不可能,僅有一絲希望!高考能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幾乎個個智力超群,再加上刻苦勤奮,才可能考上清華北大。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幾乎在幼兒園都展現出超高的智商水平,普通孩子累得吭哧吭哧半天才背下來,別人就輕描淡寫看了幾分鐘,就一字不差背下來了。能考上北大清華,絕對是智商,努力缺一不可的,剛有智商不努力,那不就是傷仲永嗎,再天才的孩子,如果只是一味賣能智商,幾乎也不可能實現北大清華夢,除非那種不世出的天才。
  • 她是清華大學教授姚期智妻子,親自為清華學子授課,課上座無虛席
    她是清華大學教授姚期智妻子,親自為清華學子授課,課上座無虛席57歲的姚期智教授,在美國薰陶36年,但還是被一種濃厚的中國情結拉了回來,他辭去了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職,還賣了自己在美國的房產,跟自己的學生說道「我要回中國了,permanently
  • 清華大學「最美」教授顏寧,並非負氣出走清華,真正的原因很直接
    根據清華大學校方的證實,清華大學最美教授顏寧已經離開了清華,她接受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受聘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的職位,從清華大學全職教授的身份,到最後轉變成清華大學兼職教授。
  • 在給你1次高考的機會,你覺得你能考上清華大學還是上個專科院校
    單選|在給你一次高考的機會,你覺得你能上清華還是專科之所以會寫這篇文章是為了回饋粉絲的要求,很多粉絲私信給我說想看這類的文章,那麼我就滿足廣大粉絲的要求,大家多多在評論區留言,想看看你們到底是什麼勇氣說出你能上清華的。
  • 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什麼樣的人?學霸的成功無法複製,但可以...
    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什麼樣的人?「神一般的存在!」「平時玩遊戲,周末搞競賽。學習比你少,效率比你高。」「一種是天才型學霸,一種是學習有方法、刻苦努力,善於考試的學霸」清華、北大一直是許多學子的夢想,小星所在的縣城,一年有一個考上,都要拉橫幅慶祝。
  • 考上清華北大或985學校的學生,是否他們的智商很高,還是太努力
    考上北大、清華或重點985學校,真的和高智商沒有太大的關係。若是一個人智商高,平日裡也讀書而且還很勤奮,那這個學生考上重點大學也是情理之中的。若是一個人智商很高,從小就不讀書,這個人基本上在讀書方面就廢了,這樣的人我見過很多,而且我們班級裡就有。為何說他智商高呢?高中的時候,數學、物理從來不聽課,但是,考試的時候自己翻翻課本,就可以考很高的分數,甚至是滿分。
  • 清華大學王文湛教授:奧數已經變味了,我孫子的奧數題都能難住我
    所以奧數不是什麼人都能學會的,能學好奧數的人智商都不低。以前學習奧數的孩子不在少數,拿到大賽金牌的人都能保送清華北大,這也是奧賽火熱的原因。但是如今學習奧數的孩子明顯減少,專家們都發現了一個問題,大多數學習奧數的孩子,不是因為他們喜歡奧數。
  • 我國最「無私」的大學,考上難度不亞於清華,能考上的都是學神
    清華大學有多難考? 清華大學是我國的頂尖學府,實力超強,是人們心中的聖地,基本上只要一問起你要考什麼大學,就是說要考清華大學,但是想要考上清華可是非常難的,學霸中的學霸才能夠上。
  • 雙胞胎智商一模一樣?攜手考入名校:清華北大,浙大,公大
    雙胞胎,就是長得一模一樣的兄弟姐妹,長得一模一樣,這個就很受人歡迎,更令人稱奇的事,他們智商幾乎也一模一樣,攜手一塊入名校。考大學難,考211重點大學更難,考985重點大學難上加難。到清華北大難上加難,難於上青天。
  • 盤點影視劇中的學霸都考上了什麼大學?清華,浙大……
    在小說裡面,江辰的成績也是可以達到清華大學的,清華大學是中國的最高學府,當然他的媽媽也想讓他讀到清華大學,但是江辰卻不願意,他想報考的是浙江大學的醫學院,最後也是如願以償。去年大火的電視劇還有一部叫少年派這部電視劇,據說是以合肥168中學為原型而拍攝。這部電視劇中有一個典型的學霸,錢三一中考狀元進入了這個學校。
  • 考上大專的人和考上985的人智商差別有多大?
    在我看來能讀完高中正常參加高考的人,智力肯定是沒有任何問題,除了考清華北大等前十所的985外,我們普通人經過努力考一個211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去拼天賦。所以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誰也比誰強不了多少。
  • 太牛了,廣西一貧困縣7人考上清華,連續33年有人考上清華北大
    為什麼建築工地上這兩個地方的人最多,首先由於傳幫帶的緣故形成家族式外出,其次更重要一點就是他們特別能吃苦耐勞,不管多累多髒的活都幹。 都安瑤族自治縣,隸屬河池市,地處雲貴高原向廣西盆地過渡的斜坡上,都陽山脈東段,地勢北西高、南東低,是全國巖溶地貌(喀斯特地貌)發育最為典型的地區之一,縣城奇峰異洞,全國遐邇聞名。
  • 離開清華大學後,顏寧教授獲評美國外籍院士,是榮譽還是挑撥?
    施一公得意女弟子顏寧,曾經在清華大學任教多年,帶領著清華大學的科研團隊,取得了很不錯的研究成果,憑藉著突出的研究水平和成果 01 離開清華大學後,顏寧教授獲評美國外籍院士,是榮譽還是挑撥? 顏寧出生於山東章丘,是我國有名的結構生物學家,在19歲的時候,顏寧考上了清華大學,就讀於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從清華大學畢業出來以後,為了能夠在學業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她來到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留學深造,並在之後獲得博士學位。
  • 清華教授朱邦芬:培養孩子成材的4要素!教育,要先學會「鬆綁」
    文 | 名師講學習方法朱邦芬,1948年1月出生於上海市,原藉江蘇宜興,凝聚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教授,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英國物理學會會士。2003年—2010年間,任清華大學物理系系主任。
  • 解讀施一公:研究生最不重要的是智商,選專業究竟該看重什麼?
    解讀施一公「無論什麼學科,研究生最不重要的素質就是智商」,我們選專業到底該以什麼為主?施一公的第一個身份,應當是我國著名的自然科學家,其次才是原清華大學教授,現西湖大學的校長,以及新建的諾成建華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 清華北大教授的觀點卻不同,到底聽誰的?
    清華和北大是無數學生"夢想中"的學府。為什麼要說"夢想中"呢?因為對普通學生來說,這兩所高校真的只有"做夢"才能考上。清華和北大每年的錄取分數都在670分以上,也就是說每年只有極少數的學神、學霸才能考上,絕大部分學生無法在這兩所大學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