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為什麼不願回國?清華北大教授的觀點卻不同,到底聽誰的?

2021-01-11 高考學習課堂

清華和北大是無數學生"夢想中"的學府。

為什麼要說"夢想中"呢?因為對普通學生來說,這兩所高校真的只有"做夢"才能考上。

清華和北大每年的錄取分數都在670分以上,也就是說每年只有極少數的學神、學霸才能考上,絕大部分學生無法在這兩所大學就讀。而且,這兩所大學的畢業生很多都會出國留學,到世界知名學府深造。

令人遺憾的是,清華北大每年出國留學的人數很多,學成回國的人數卻很少。據一份調查數據顯示,清華大學留美學生中僅有19%的學生回國留學發展,81%的學生都留在了美國定居、工作,甚至改成美國國籍。

我國辛辛苦苦培養的人才,最終卻為美國"做了嫁衣",令無數國人感到惋惜而痛心。

不僅是清華大學如此,我國很多名牌大學都有這樣的現象,許多高層次學者(碩士生和博士生)以到美國留學為榮,以在美國定居為榮,以改美國國籍為榮。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存在?我國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北京大學教授許晨陽都做出了解釋,但是兩人的解釋完全相反。

一、施一公,主因在留學生"安於享樂"。

在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看來,留學生們不願意回國的原因,歸根到底就是四個字,"安於享樂"。

美國無論是經濟、科技水平都位於全球榜首,雖然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但是無論是物價、房價,還是工資待遇都無法跟美國相比。

美國的物價更加低廉,留學生只要在美國進入一家不錯的公司,正常工作幾年後,就可以憑藉自己的實力貸款買房,但是在我國,大學生畢業後面臨高昂的房價只能"卻步"。

絕大部分大學生想要順利買房,只能依靠父母的積蓄,憑藉自己的實力連房子的首付都交不起。

在美國,留學生們可以生活得很"舒適",施一公教授正是看不慣這一點,"安於享樂"對普通人來說無可厚非,但是科研工作者需要勇於進取,需要攻堅克難,如果時刻抱著"享樂"的心思難以有大成就!

二、許晨陽,主因是國內科研環境不好。

許晨陽作為北京大學的"80後"教授,代數幾何領域的科研領軍人物,對於留學生不願回國的看法主要集中在科研領域,許晨陽認為,年輕人才不願意回國主要是以下三點。

1、科研風氣浮躁。

國內學術界的風氣浮躁,科研工作者整天忙於"評職稱","拿項目",把搞學術當作賺取名利的方式,許晨陽非常看不慣這一點,明確指出在風氣浮躁的環境裡很難專心搞科研。

2、對年輕人支持不夠。

國內學術界處處都要講資歷,許多評選是採用"內部人推薦"機制,沒有資歷,沒有人脈的年輕科學家很難獲得項目和經費。老資歷的科學家絲毫不為項目經費發愁,沒資歷的年輕科學家難以獲得支持。

3、學術造假得不到懲處!

最近這些年,國內學術造假現象頻頻見諸報導,但是很多學術造假最後都不了了之,沒有了下文。學術造假的科學家層出不窮,並且難以得到懲處,這對於專心搞學術的科學家而言很難接受。

清華大學的教授施一公,北京大學的教授許晨陽,對於留學生不願意回國發展給出了截然相反的解釋。施一公認為主因在於留學生個人"安於享樂",許晨陽認為主因在於國內環境不適合年輕科學家發展。

你更贊同哪位教授的解釋呢?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

相關焦點

  • 八成清華留學生定居國外,不願回國,施一公:他們因傾向知足常樂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們注意到清華大學畢業生出國留學,在國外學成畢業後不願意回國,回國率偏低的現象引發了社會的熱議。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屆清華畢業生前往國外留學的有1146人,在他們學成畢業後,願意回國發展的僅有218人,其中超過八成的清華大學出國留學生不願意回歸祖國。
  • 為何81%清華留學生都不回國?施一公:中國的學生有一「通病」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從2016年到2019年,我國有251.8萬人在國外學習,其中不乏清華、北大畢業生。在一定意義上說,出國留學消失了是件壞事,我們在教育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讓學生出國學習一些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知識,也是件好事。而那些到國外深造的中國學生中,又有多少人願意學成回國?
  • 施一公:2萬清華校友寧在美國平庸,也不願回國高光!
    人民大學金燦榮教授在一次演講中說到,如今有25萬華人在美國矽谷工作,其中僅清華的畢業生就有2萬。2萬清華畢業生是個什麼概念?清華大學每年招收人數大約在3800人左右,也就是如今矽谷有著清華大學5年的所有畢業生。也應了施一公的話:2萬清華人寧願在美國平庸,也不願回國高光!
  • 美國制裁清單為何沒有清華北大?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科學無國界
    同時很多人看到名單後不免發出疑問:美國制裁清單為何沒有清華北大?浙江大學教授鄭強也給出了答案:科學無國界。 美國制裁清單為何沒有清華北大?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科技有國界 這次公布的「實體清單」中擁有中國大學其實是非常好理解的,上面包含的13所大學都是國內的知名高校,承擔著培養優質人才的任務。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名單上竟然沒有看到熟悉的清華與北大。
  • 81%清華留學生不回國!施一公給出答案
    有些人也許天生較為聰穎,加上汗水的澆灌,也許能考上清華北大,出國深造,成為稀缺的人才,也是一種奉獻與責任。職業無貴賤,每一個位置都可以發光發熱,且能力可慢慢積累,最大的區別是一個人的品質。品質決定著一個人的眼界、胸懷。就好比貪圖利益之人,他們所看見的,往往也就只有利益。貪圖享樂、不思進取之人,他們心中往往想得更多的是該如何享受。
  • 81%的清華留學生選擇定居國外,施一公:我們的學生都很「聰明」
    2020年初,清華大學公布了一則數據:在清華出國留學的學生中,畢業選擇回國的人只有19%,也就是說有81%的清華留學生選擇了在國外定居,不再回國。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比例,據2019年清華公布的出國留學比例來看,2019年清華大學出國深造的研究生佔比8.4%,本科生佔比24.6%。這也就是說,清華每培養5個學生,就有一個學生選擇了「逃離」中國。
  • 如果鄭強教授當清華和北大的校長,能留住這兩所學校的人才嗎?
    肯定能夠使愛錢的,慢慢被他教育出愛國的,願鄭強教授身體健康,精力興旺!為國家育英才。如果只有用高待遇來吸引人才,這也證明現高校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失敗!美國不就是用高收入把學生留下的嗎?如果是為錢,錢學森會回國嗎?如果是為個人科學成就,錢學森會回國嗎?沒指望所有人都回國,但是加強責任教育,加強學生民主責任感,肯定會比現在好很多! 讓學生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而不是培養一群精緻利己主義者!
  • 施一公:清華學生留學後大多都不回國,在美國碌碌無為卻很滿足
    最近留學生問題再次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很多留學生使用國內的優質資源,在外留學後卻對祖國大放厥詞,甚至侮辱祖國和同胞,不少留學生直接留在了當地,為其他國家的發展建設做貢獻,這一現象讓我們補而不反思,我們的教育到底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一直在給別人做嫁衣?
  • 清華留學生81%都不回國,中國為何留不住人才?施一公有話說
    清華留學生81%都留在了美國,中國為何留不住人才?施一公這樣說。相信所有人都曾有過一個夢想,那就是考入清華大學,從小家長和老師也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考入名校,而清華北大則是我們的目標,從小老師也向我們灌輸這樣的思想,考入清華將來報效祖國,但是當我們長大以後才發現,原來清華大學的學生有很多都會選擇出國留學,而且出國的學生有81%將會留在發達國家繼續工作,而不會選擇回國,那麼每年有這麼多的人才選擇留在了國外,我國人才流失為何會如此嚴重呢
  • 為什麼留學生不願意回國,問其原因,施一公和徐晨陽解釋截然不同
    中國的教育發展時間很長,但是現代教育對於西方國家來說還是不夠,例如我們國家最為頂尖的兩所高校,清華和北大,在世界上的排名也並不高,所以很多的人選擇了出國留學,希望能學到更多的知識,這本來也無可厚非的,但是有一件事情,知道之後讓我們非常的遺憾。
  • 為何81%清華留學生都不回國?施一公:中國的學生有個「通病」
    面對如今的國家發展,除了科技力量提升之外,人才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可是為何81%的清華留學生,都不願意回國呢?施一公表示,中國的學生有一個通病。根據我們國家的統計報告,從2016年到2019年,我們國家的出國留學生人數,高達251.8萬,在這裡面還有不少北大清華的才子。每個人的選擇和意願都是自由的,我們不能夠束縛,而且出國留學,也並不是一件壞事,畢竟能夠全面了解世界市場,學習更多的知識,對於每個學子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誘惑。可是現在問題也隨之而來的,這些選擇出國留學的學生們,又有多少選擇回來呢?
  • 清華北大專門「給美國培養人才」?真實數據「打臉」謠言
    ,2017年仍然留在美國的為62%,其中中國留美的博士就佔到92%;2、清華、北大這樣頂尖名校出國留學的學生中,真正回國的人數不到20%。 況且對於清華北大這些出國的留學生而言,他們不一定都選擇去美國留學。 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等都是他們出國留學的選擇,而這些出國的學生擇校方面其實都有著很類似的傾向,那就是全球TOP60的名校。
  • 81%不回國?清華留學生散落海外,施一公:中國學生有一個通病
    但有一篇研究表明,以清華大學這種在中國頂尖的高級學府為例,每年都會送走大批的留學生,但這些留學生最後有81%都選擇留在了國外。要知道,國家鼓勵留學的目的是為中國自己培養人才,而不是為他國輸送人才的。81%不回國?
  • 為何超過八成的清華留學生都不回國?施一公:中國學生有「通病」
    以清華大學生的能力,承擔的責任也就應該更大。在生活中,所有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份責任,一份擔當。你的每一步選擇,其實都是自由的,然而很多人的選擇只安於現狀,進入了這個舒適圈就不想出來了。81%的清華留學生不回國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 留學生為何在美國碌碌無為也不願回國?施一公:因為他們知足常樂
    在很多人的眼裡留學生的身上總是光彩熠熠,能夠留學的學生也是為了父母爭光,尤其是對一些農村家境不太好的家庭來說,出了一個留學生那簡直是光宗耀祖。但是關於留學生不回國的問題,近年來在網絡上格外受歡迎,尤其是今年的英小留學生更是備受關注。
  • 北大天才回國六年後又赴美,臨行前留下的話,令人深思
    以加拿大為例,2017年有49.45萬名國際學生在加拿大各地求學,其中最多留學生來自中國,比例達到了28%。不僅是加拿大,包括美國、英國以及澳大利亞在內的熱門留學目的國中,中國留學生是國際學生中最主要的構成部分。
  • 北大和清華對嫦娥五號貢獻有限,難道北大清華不再是頂尖大學了嗎
    此外,在我的最新文章《嫦娥五號奔月,這5所大學立大功,他們是國防科技的「黃埔軍校」》中有很多人留言跟我說,為什麼嫦娥五號不見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身影?是因為清華和北大實力不行嗎?就國防來說,清華和北大是先天不足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清華北大就不行了。北大的強項是在文科專業,也同樣為國家輸送了很多人才北京大學歷史悠久,可稱之為中國第一大學。北大在民國時期就是中國大學和文化進步的風向標。
  • 寧可在美國端盤子,也不願回國當教授的數學天才張益唐,現狀如何
    對於發展中的中國而言,一個留學生拋棄祖國定居國外,就可能意味著一個優秀人才的流失。北大高材生張益唐就曾表過態,自己是寧願留在美國刷碗、打工,也不要回國,那他的現在究竟是怎麼樣了。國內外的天差地別1955年,張益唐在上海出生,他的父母當時都是高知人士,家庭教育非常良好。
  • 留學生不願歸國?施一公稱其現實,任正非早就給出了解決辦法
    留學生不願歸國?施一公稱其現實,任正非早就給出了解決辦法 如今全球智能化腳步的加快,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科技的魅力,這也是各國之間硬實力的較量。要發展科技,除了需要巨額的資金之外,最離不開的自然是人才。
  • 近八成清華留學生留在國外,施一公道破其中原因所在,值得反思
    就數據來看,留學生的數量每年都在大幅度的增加。但是,每年都有大量的學生留外,學成之後返回國家的學生卻越來越少,舉一個經典的例子,國內頂級學府清華北大每年都會有不少學生選擇出國留學,但據數據顯示,其中僅有兩成人選擇回到國內繼續發展,大部分的學生都選擇留在國外,在其他國家定居、工作、打拼,甚至有不少人還選擇修改國籍。為什麼還會出現這昂的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