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背景】
出於多種原因,聚合物水凝膠非常適合組織工程和其他生物醫學應用,包括它們為細胞提供的水合環境及其可調節的理化性質。這些水凝膠中使用的合成聚合物包括熱敏性聚(N-異丙基丙烯醯胺)(PNIPAAm)(在高於其較低的臨界溶液溫度時會發生物理膠凝),以及聚乙二醇(PEG)和各種其他聚醚,聚酯的衍生物。這些聚合物可以交聯形成高度組織化的網絡,該網絡因吸水而膨脹以填充組織缺損部位並為細胞提供支架。化學交聯對於維持形成後水凝膠的完整性是必不可少的,而熱響應性聚合物(例如PNIPAAm)必須經常進行交聯以防止水凝膠因被稱為脫水收縮的鏈壓縮而崩潰。此外,儘管已經為組織工程開發了許多水凝膠和合成交聯劑,但是這些系統在很大程度上是生物惰性的,因此需要進一步修飾以產生組織特異性生物活性,這是發展所需組織表型的關鍵前提。
引入水凝膠生物活性的方法包括遞送組織特異性生長因子和肽,以及使用生物活性大分子(如糖胺聚糖)作為水凝膠材料。例如,組織特異性生長因子(例如來自轉化生長因子-β超家族的那些)通常通過從中間血管(例如明膠微粒)中受控釋放來傳遞,以促進骨骼和軟骨的再生。或者,可以將這些組織特異性生物分子直接與水凝膠偶聯,以產生生物活性線索的原位呈遞,並降低生物分子擴散引起的異位效應的風險。
【科研摘要】
合成水凝膠因其可調節的理化特性而在組織工程中進行了廣泛研究,但具有生物惰性,並且缺乏產生適當生物學反應的組織特異性線索。為了向這些水凝膠引入組織特異性的生化線索,萊斯大學Antonios G. Mikos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模塊化水凝膠交聯劑,poly(glycolic acid)–poly(ethylene glycol)–poly(glycolic acid)-di(but-2-yne-1,4-dithiol)(PdBT),只需在室溫下將PdBT與適當的生物分子在水中混合,就可以用基於小肽的線索和大分子線索進行功能化。軟骨和骨特異性PdBT大分子單體是通過與軟骨相關的疏水性N-鈣粘蛋白肽,親水性骨形態發生蛋白肽和軟骨衍生的糖胺聚糖,硫酸軟骨素進行功能化而生成的。這些生物功能化的PdBT大分子單體可以自發地交聯聚合物,例如聚(N-異丙基丙烯醯胺),以生產適用於間充質幹細胞封裝的快速交聯,高度溶脹,細胞相容性和可水解降解的水凝膠。這些優越的性能,再加上PdBT的模塊化設計和易於功能化,為其在組織工程應用中的使用奠定了強大的潛力。相關論文Modular, tissue-specific, and biodegradable hydrogel cross-linkers for tissue engineering發表在科學雜誌《Science Advances》上。
水凝膠交聯劑的合成與表徵
作者開發了一種新穎的名為PdBT的水凝膠交聯劑,可用於組織特異性提示的功能化。PdBT具有模塊化組件,包括用於生物共軛的炔烴部分,用於交聯的正交巰基末端和用於水解降解的可調聚酯嵌段(圖1)。
圖1:用於組織特異性生物分子的點擊結合的模塊化水凝膠交聯劑。
使用可商購的試劑通過三嵌段PGA-PEG-PGA上羥基末端的甲磺酸酯活化來合成PdBT,然後使用but-2-yne-1,4-dithiol對甲磺酸酯基進行親核取代(圖2A)。我們使用1H核磁共振(NMR)確認了PdBT的預期化學結構(圖3),並通過與圖1中的起始原料的1H和13C NMR光譜相關聯進一步確認。作者首先通過根據中心PEG鏈上預期的質子數將左峰「d」設置為89.27H來校準1H NMR峰積分(圖3)。峰「a」代表賦予水解降解性的PGA重複單元,峰積分顯示每條PdBT鏈平均〜7.57個PGA單元,大致相當於單體進料比預期的8個PGA單元。根據峰「a」至「g」的NMR分析,PdBT的分子量約為1562 Da,凝膠滲透色譜(GPC)表徵顯示的近似數均分子量(Mn)值為1381±74 Da,多分散指數(PDI)為1.09±0.03(n = 3)。峰「 e」和「 f」代表末端炔烴部分上的質子,充當每個PdBT鏈一個或兩個生物分子的點擊綴合的位點。峰「 g」對應於用於親核性交聯反應的末端巰基。在本文描述的模型水凝膠系統中,使用自發硫醇-環氧反應通過PdBT交聯P(NIPAAm-co-GMA)(圖2)。
圖2交聯的生物功能化水凝膠的產生。
圖3使用1 H NMR確認PdBT結構。
單擊功能化的PdBT
接下來,通過在水中進行便捷的混合過程,使用具有不同大小和親水性的幾種特定於骨骼和軟骨的生物分子,對PdBT進行了生物功能化。PdBT可通過親水性骨形態發生蛋白模擬物(BMPm)肽,參與軟骨形成的疏水性N-鈣黏著蛋白(NC)肽或軟骨衍生的糖胺聚糖大分子硫酸軟骨素(CS)進行功能化。通過已建立的固相肽合成程序合成了具有疊氮化物官能化N末端的BMPm和NC肽,而CS則如前所述用疊氮化物部分進行了修飾。PdBT的所有生物功能化反應均在環境溫度下進行,並在0.1摩爾當量(eq。)Cp * Ru(cod)Cl的存在下,將目標生物分子與PdBT以2:1摩爾比混合8小時進行和4摩爾當量二硫蘇糖醇(DTT)分別用於催化和二硫鍵抑制(圖2B)。然後,通過在H2O中透析24小時來去除雜質和未反應的試劑。CS/PdBT的合成產率非常高,為87.1%,而BMPm/PdBT和NC/PdBT的合成產率分別為65.0和58.7%。
通過比較相對於內標的反應前後疊氮化物相鄰1H NMR峰的峰大小來量化疊氮化物基團的轉化,表明CS/PdBT的轉化率為83.3%,BMPm的轉化率為82.1%,NC/PdBT的轉化率為89.7%(圖4,A至C)。因此,所有生物分子的高轉化率都與該反應的點擊性質相符。
圖4 CS,BMPm和NC生物分子與PdBT的點擊偶聯。
與結合PdBT的生物分子相比,GPC用來表徵未結合的生物分子的分子量分布,並且在所有三種生物分子的點擊綴合後,Mn均增加(圖4D)。例如,CS和CS/PdBT在點擊共軛後顯示出Mn的統計學顯著增加,從23.5±2.0增加到38.1±3.3 kDa,這對應於兩條CS鏈與單個PdBT大分子單體的結合所產生的CS鏈延長(圖2B)。類似地,BMPm和NC肽在綴合後顯示出Mn和PDI的統計學顯著增加,這與通過將兩種肽附著到每個PdBT大分子單體上產生的預期分子量增加大致一致(圖4D)。因此,1 H NMR和GPC數據表明PdBT可以與親水和疏水肽以及大型生物大分子綴合,為具有化學和物理性質的生物分子的生物綴合建立了概念驗證。
生物功能化PdBT的水凝膠交聯
接下來,建立了PdBT,CS/PdBT,BMPm/PdBT和NC/PdBT作為功能性10%(w/v)P(NIPAAm-co-GMA)水凝膠系統的水凝膠交聯劑(圖2C)。如果將PNIPAAm基凝膠化學交聯,則將其放入磷酸鹽緩衝鹽水(PBS)中時會因吸水而膨脹,但如果交聯不足,則會通過脫水收縮壓實並排出水團,這使該水凝膠系統成為一種簡便的模型用於評估PdBT和生物功能化的PdBT大分子單體作為水凝膠交聯劑的性能。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確定與水凝膠形成時的初始溶脹率相比,在平衡時產生更大溶脹率的PdBT,CS/PdBT,BMPm/PdBT和NC/PdBT濃度。高度溶脹,高度交聯的水凝膠。對於這項研究,測試了每個交聯大分子單體的最大可溶濃度,以及在PBS(pH 7.4)中以1:3和2:3的稀釋度(圖5A)。3.5%(w/v)PdBT,4.66%(w/v)CS/PdBT,10.5%(w/v)BMPm/PdBT和3.5%(w/v)NC/PdBT或更高的濃度具有統計學意義變形後膨脹的程度(圖5A),代表了良好交聯的系統。因此,將用於形成良好交聯體系的最低濃度用於所有進一步的水凝膠表徵。如硫醇-環氧交聯反應產生的熱釋放的差示掃描量熱法所顯示,所有四個水凝膠交聯反應均在約60分鐘內完成(圖5B),表明生物分子共軛並未明顯幹擾PdBT的快速反應。交聯動力學。
圖5 PdBT交聯水凝膠的溶脹,反應動力學,水解降解和細胞相容性。
參考文獻:
DOI: 10.1126/sciadv.aaw7396
版權聲明:「水凝膠」是由專業博士(後)創辦的非贏利性學術公眾號,旨在分享學習膠體高分子科學的研究進展及科研信息。上述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且作者水平有限,如有科學不妥之處,請予以下方留言更正。如有侵權或引文不當請聯繫作者改正。商業轉載請聯繫編輯或頂端註明出處。感謝各位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