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產生了三個悖論:穀倉悖論、孿生子悖論和祖父悖論。
這三大悖論中迄今為止只有祖父悖論沒有被破解。
何謂祖父悖論?
祖父悖論是關於時間旅行的,由法國科幻小說作家赫內·巴赫札維勒在1943年小說《不小心的旅遊者》中提出。
假如你穿越回過去,在自己父親出生之前把自己的祖父殺死,這一舉動會產生自相矛盾的情況:
你回到過去殺了你年輕的祖父,祖父死了就沒有父親,沒有父親也不會有你,那麼是誰殺了祖父呢?
同時:你的存在表示,祖父沒有因你而死,那你何以殺死祖父。
在一個宇宙中祖父悖論是不存在的。
因為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光速不變,而要穿越時空,就必須使物體的運動速度超過光速。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把物體加速到光速是不可能的,因為那需要無窮大的能量。
霍金也在1992年在大量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如下猜想:物理定律不允許閉合類時線的存在(因為不會有時間機器)。
但在平行宇宙中,祖父悖論是這樣被破解的。
根據量子力學,物理學家構想了平行宇宙理論:世界或許是由無數個平行宇宙組成的。
物理學家大衛·多伊奇認為,當你回到過去去殺你的祖父母時,你其實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殺的是另一個世界的人。(那個世界與你的世界的差別僅在於你祖父母死了)
在量子物理中,多個世界線理論認為:對於每一個似乎隨機的事件來說,只要它的可能性不是零,它所有可能的情形都會在不同的平行世界中發生,造成歷史的分支。
回到過去物理學家認為可以利用蟲洞實現,蟲洞形成的時空漩渦可以通向一個截然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或者連到另一個平行宇宙裡。
但是,不管是平行宇宙還是蟲洞目前都無法證實,只是一種猜想,人類在宇宙中未找到它們的一絲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