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是9月6日,星期日。
自疫情以來,大半年沒有看過電影。
似乎已經忘了電影院的味道。
近日,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在國內上映。
雖然身在一個陌生之地,但還是迫不及待的跑去一個從沒聽說過名字的電影院,開開心心的過了一把癮。
諾蘭的影片素以燒腦聞名,此片也不例外。
我在網上看到有網友已經連刷兩日,反覆觀影九遍,只為解其心中疑惑。
我是沒那麼多時間和心力去重複觀影。
但是從影院出來後,也和每一位觀影者一樣,被心中的疑惑纏繞不休,只得在閒暇時不停的在腦中一遍遍的復盤整部電影。
好在昨晚終於將整部電影,基本上全部消化了。
這種感覺,就好像運動過後大汗淋漓的衝了個熱水澡。
暢快。
一部電影,能讓觀眾在走出影院後,還要孜孜不倦的回想整個劇情,甚至還要再次重複觀影。
這可能就是大師導演和一般人的區別吧。
今天的內容呢,我想借著周末這個「放飛自我」的機會,和大家聊聊這部電影裡的幾個概念。
雖然不是寫影評,但是難免會有諸多劇透,建議沒有觀影的朋友,看完後再來看這期的內容。
好了,開始今天的主題。
上面我說到了,這不是一篇影評貼。
我也不認為一部大師級電影的內容,我能以文字對其更加生動的講述出來。
我今天只想講三個電影劇情中,至關重要的概念。
這三個概念,涉及大量物理學知識。
抱歉,這方面我真不懂。
我的理解是基於經濟學和社會學甚至是哲學範疇。
所以,在這裡和大家從另外一個角度聊聊這三個概念。
一、時間
這個話題又是非常龐大,並且我一點兒也不專業。
真要講起時間,從理論上而言要從亞里斯多德說起,再到牛頓,再到熱力學第二定律,再到後面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這些,我都只是略懂皮毛,所以不展開具體討論。
(這個表挺好看的,誰知道哪裡能買到,煩請後臺留言告知)
我想講的主要是兩點:
1、任何一個空間單位都有它固有的時間
之前抖音上有個段子(好久之前了,近一年沒刷過抖音),大概是說「你說你每天熬夜到兩三點的人,非要跟一個十點鐘就睡覺的人在一起,你倆都不是同一個時間的人」。
這個段子當時挺火的。
好多人也覺得說的很有道理。
不過,如果較真兒一點的話,從科學的角度而言,這個說法並不成立。
從物理學的理論來講,就算你倆每天同時睡覺,同時起床,你倆也不是一個時間的人。
說極端一點,你的腳和你的腦袋都不是同一個時間。
按照廣義相對論的說法:
越靠近大質量的物體,時間就越慢,並且運動也會改變時間。
其實,時間和空間是是黏在一起的,任何一個空間單位都有它自己固有的時間。
因此,你和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同一個時間的人。
但是,在現實中,是不是同一個時間為什麼感覺也沒那麼重要?
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問題。
2、 時間的方向
我們每一個人與其它人理論上都不是一個時間,但是之所以我們感覺習以為常,是因為我們所有人的時間流逝的方向是一致的。
都是從過去到未來。
但是時間的方向在科學上該如何證明呢?
也就是說如何證明時間是單向流逝的呢?
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
我們把一個小球,讓它從左邊滾到右邊,然後將這個運動過程拍攝下來。之後我們再將影片倒著放給別人看。單就這段影片而言,沒有人能夠從球滾動的方向中判斷出,哪個是正放哪個是倒放。
這就是說運動是無法證明時間的方向的。
因此我們現實中很多的變化都無法直接證明時間是單向流逝的。
直到有了熱力學第二定律。
我們都知道熱力學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恆。
那第二定律呢,就是說熱量只能從高到底。
再舉個例子:
一個杯子中有個隔板,隔板兩邊分別是熱水與冷水。當我們把隔板拿起時,必然的結果就是冷水變熱,熱水變冷。但是如果我們要是把這個過程倒過來的話,就會變成冷水越來越冷,熱水越來越熱。
這個明顯不符合基本邏輯,因此我們就可以判斷熱量流逝是一個單向行為。
因此科學家就這個理論網上推,就推出了熵增理論。
二、熵
三、 祖父悖論
熵在影片中,被賦予了大量的物理學闡述,大概意思就是因為整個世界的時間流向都是相同的,所以都是在熵增的過程。
但如果實現時光倒流的話就會出現熵減。
比如,我們上面講過的,水壺燒水會變成開水,永遠不會變成冰,這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熵增與時間一樣,是固定的。
但是,如果將時間倒流,出現熵減的過程,水壺燒水將會變成冰。
這雖然違背了能量守恆的定律,那是因為熵減的世界目前是不存在的。不過電影就是描述了一個熵減的世界是如何混沌的。
而這個祖父悖論又是什麼意思呢?
祖父悖論是在講,如果時間可以倒流,你回到你祖父的年代,將你祖父殺死,那自然就沒有你,更自然的也就沒有回去殺死你祖父的行為。可是你沒有回去殺你祖父,你祖父是如何死的呢?
因此,這就是一個悖論
相信每個人對過去都有或多或少的一些遺憾。
可能都以那麼一瞬間希望時光可以倒流,我們自己可以回到過去,改變一些遺憾。
那這個祖父悖論在這裡就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試想一下,我現在可以通過時光倒流,回到過去。這樣我就可以將某期彩票號碼,告訴過去的自己。這樣自己再回到未來時就瞬間變成千萬富翁了。
但是這有可能麼?
如果按照祖父悖論的說法,我既然現在不是千萬富翁,說明當時我就沒有買到這個號碼的彩票。如果我當時要是買到了這個號碼的彩票,那我現在已經是千萬富翁了,那我幹嘛還要回到過去?可是我不回到過去我現在更不可能因為之前買到彩票變成千萬富翁。
那是說時光倒流不可能發生嗎?
首先,就目前科學而言,基於廣義相對論的理論,時間是可以倒流的。
推翻這一點,目前現有很多科學認知都要崩塌重建。
所以,科學界針對這一悖論,目前有兩種不同的解釋:
一、平行宇宙論
就是說,當我們進行時間倒流,改變過去時,將會創造出另外一個平行世界。當我們殺掉祖父時(真不知道,為嘛要殺掉祖父),其實殺掉的是另外一個平行世界中的祖父。當我們再回到現在時,這個世界中的祖父還健在。
這個世界歷史並沒有被改變。
而被我殺掉祖父的那個世界中,在未來也完全沒有我的存在。
那個世界的歷史也沒有被改變。
二、 時間自洽性原則
這個時間自洽原則性原則認為,就算我們真的完成時間旅行,回到過去,也不可能殺掉祖父。
因為歷史不可改變。
有可能我們在殺祖父過程中被車撞死或發生其它意外。
總之就是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改變祖父活著,且自己出生的這個歷史事實。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結局,就是時間旅行者回到過去所創造出的結局。
這兩個理論,目前被廣泛運用在歐美各種科幻題材的影視劇中。
但是這次諾蘭將這個快被玩爛的題材,又重新灌入時間與熵的概念,使之與祖父悖論相互呼應。就引發了我對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和社會中的種種現象,有了新一輪的思考和認識。
可能,就是那句話「一切都是宿命」吧。
任何人、組織,乃至國家,做出的任何決定與舉動,如果背離了整個自然法則,那最終將會被「糾正」。
現在所做的任何決定,都影響著未來,而對於未來而言,我們現在就是歷史。
這一切,都已註定。
不可改變。
即便從未來回到現在,也不可改變。
因為這就是歷史。
歷史就是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