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信條》後,一起來聊一下「祖父悖論」

2021-01-18 天天K書

前段時間大火的好萊塢電信《信條》,再一次證明了那句話「諾蘭出品,必屬精品」。

先來了解一下《信條》這部電影,主要講的就是:一群劫匪闖入烏克蘭劇院尋找人質的下落,他們打算搶到一個手提箱,內裝有神秘物質。主角和同伴以特警的身份參與搶奪,但卻失敗了,為了保護秘密而被假死。主角假死被救,而等待他的是更重要的任務,在科學家的幫助下,他理解了逆轉時間的觀念,他得知世界可能會因為逆轉時間而消失。因此主角加入了一個名叫「信條」的組織,身份也就此在世界上消失,他的任務就是保護世界不因逆轉時間而毀滅。而薩特妄圖毀滅人類,主角、尼爾和凱特組成的組織與其鬥爭,他們來到薩特的基地,鋌而走險,利用時間逆轉完成任務,將薩特手中的炸彈毀掉,並且成功地阻止了人類世界的消失。

注意兩個關鍵詞:逆轉時間、毀滅世界!

提到這兩個詞,不得不讓我想起,以前和幾個哲學愛好者辯論時:為了論證時間不可逆轉時所說--假設你回到過去,在自己父親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殺死;因為你祖父母死了,就不會有你的父親;沒有了你的父親,你就不會出生;你沒出生,就沒有人會把你祖父母殺死;若是沒有人把你的祖父母殺死,你就會存在並回到過去且把你的祖父母殺死,於是矛盾出現了。

這便是最早由法國科幻作家赫內·巴赫札維勒1943年所提出,著名的「祖父悖論」。

先來分解一下,這個哲學命題:

第一、時間是可以穿越回過去的;

第二、未來的我如果穿越到過去殺死了過去的我的祖父,那麼未來的也會因為過去的我消失而消失。

第三、既然未來的我能出現在過去,那麼過去的我便不會被消滅。

祖父悖論的一個重大的錯誤就是,他們用線性的邏輯思維去進行反串,從而達到一種理論的逆向思維結論,而後把這種推斷變成一種科學的假設或者是正論的悖論來加以宣揚,妄圖達到心靈控制的最為完美的狀態。然而他們的想像的單純與薄弱,僅僅可以流動在利用電影來完成的科幻層面上,卻不能用任何科學的試驗或飾演去完成這樣一個簡單的理論。

「祖父悖論」的一個致命缺陷,就是它過於依賴線性思維的邏輯順序,來判定現實。用一個小得可憐的度量衡在度量一個它根本無力想像的空間。同時也歪曲了時間的內涵性。在宇宙中一個最大的悖論就是當量的順序!順序不但是事物發展的規律性編程,而且是一個物體能量的嚴格排列,是這種嚴謹的序態規定了這個物體不是那個物體,這個能量不是那個能量,這個順序不是那個順序。

「祖父悖論」的一個天大的幼稚,在於它過分地相信時間的存在性。在假定的時間和意想的空間裡自己翻著自己的跟頭,而沒有任何理論的支撐。外祖母悖論,是一個典型的邏輯思維的逆向反動,它認為在順行與逆行的概念裡,存在著一個被人們稱為「時間」的東西。然而這個東西的意想範圍,僅只停留在時間「概念 」而非「實質」上。這種概念的平移,顯然是一種沒有根據的幻想,它只能停靠在人們的想像裡,變成一個可以成像的電影,而卻無法解釋時間和控制時間的走向,更無法操作時間的流向。一個無法作為的暢想只能停留在幻想的層面,而無法異動任何一個、哪怕是微小的環節。

「祖父悖論」是在一個「本來就虛幻」的「虛幻上」構造了一個貓捉老鼠的故事。因為時間的虛幻性和假借性存在的基礎上,再行建立一個完全沒有實際意義的假設就顯得更加沒有意義。如果按照假設的時間存在的歷史或順序來說,時間與歷史應該是不可分割的,在人們的錯覺裡,時間就是歷史,歷史就是由時間的流逝和經過而造就的。其實這個誤區,就有可能導致人們思維的荒誕性頻頻發生。因為人們的假設存在著邏輯上的依賴性,而邏輯的不可靠性又是導致人們無限幻想的禍因,所以,當人們不斷幻想的時候,總要回歸到一個所謂的理論支撐上尋找安慰。正是這種安慰的惰性掩埋了思維的純潔性,內省性,同時也阻擋了思維的清晰性。

「祖父悖論」認為,如果時間有著與歷史緊密的聯繫性,那就有可能逆行,包括思維的逆行和時間的逆行。他們把時間和歷史緊緊的栓在一個鏈條上,認定時間的倒流就是歷史的到流,而恰恰相反。因為時間和歷史首先沒有一個血脈的關聯性,所以,時間和歷史本身就不存在著平行的關聯關係和因果關係。所謂因果論也能是在一個特定前提下才產生的理論,而非是一個無前提的規定性理論和一個輸入前提就能夠產生預期邏輯結果的理論。祖父悖論是在對時間誤讀中的一種錯誤假想和誤區衍伸,這種錯誤的延伸把人們的思維帶進狹隘的自恃和荒蕪曠野。

即「祖父悖論」出現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用三維空間的思維方式,來思考高維空間的問題,穿越時空本來就不是一個三維空間所能發生的事情。

現在想來,小時候因無法回答這個哲學命題而百思不得其解,甚至一度認可了時間不可穿越的結論,那時候的自己真的有點可笑吧!

相關焦點

  • 周末閒聊:《信條》中的祖父悖論
    近日,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在國內上映。雖然身在一個陌生之地,但還是迫不及待的跑去一個從沒聽說過名字的電影院,開開心心的過了一把癮。三、 祖父悖論熵在影片中,被賦予了大量的物理學闡述,大概意思就是因為整個世界的時間流向都是相同的,所以都是在熵增的過程。但如果實現時光倒流的話就會出現熵減。比如,我們上面講過的,水壺燒水會變成開水,永遠不會變成冰,這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熵增與時間一樣,是固定的。
  • 看了《信條》,你懂什麼叫做祖父悖論了嘛?
    最近諾導新電影《信條》上線院線,作為諾導忠實粉絲的我自然也得去燒燒腦。
  • 逆熵、時間鉗形,祖父悖論,刷《信條》前必備的3個物理知識
    《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的導演諾蘭又出新片了,這部《信條》是一部融合了時間逆流諜戰片,非常燒腦,建議觀看前最好了解以下3點物理知識,否則可能一臉懵逼。真香警告,學渣勿入。談到逆熵,就不得不說一下物理學上熵增的這個概念。熱力學第二定律定義了熱量不能從低溫的物體自發地轉移到高溫的物體。而熵就代表著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無法自發的由無序轉變為有序,只會越來越混亂,這就是熵增定律。
  • 科幻故事中的祖父悖論
    最近電影《信條》火爆,我又把這幾種時空邏輯拿出來琢磨一番,特別是對應祖父悖論,想想也挺有意思。祖父悖論有如下幾種情況。第一種是,祖父無論如何都殺不死。時空旅行的開山之作《時間機器》,裡面描述的時空邏輯是:因果關係永不變,雖然細節可以改。男主角因為未婚妻被殺,而努力研發出時間機器回過去救人,卻無論如何都救不了。原因在於未婚妻被殺是研發出時間機器的原因,改不了。
  • 再談熵減能否引發時間倒流,及「祖父悖論」與平行宇宙
    ——觀賞《信條》後再談熵、平行宇宙、反物質等相關問題(中)文/陳思進在上文《》(2020年09月25日《科普時報》第3版首發)中,我談了諾蘭的新科幻大片《信條》中最主要的科幻設定——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自然增加,但並不是說,熵減會引發時間的倒流
  • 《信條》中的物理學(二)時間旅行和祖父悖論
    A被A'撞到後偏離了原來的軌道,沒有進入黑洞。小球A在進入黑洞之前被A'撞了,於是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無法進入黑洞,這和祖父悖論是一樣的道理:如果A能進黑洞,就能撞自己,讓自己無法進入黑洞;如果A進不了黑洞,就不會撞到自己,那A又能進黑洞……這樣就出現了邏輯矛盾。
  • 時空穿越引起祖父悖論怎麼辦?
    之前跟大家講了一下時光機的理論,雖然這個理論不是很清晰,但不影響人們對時光機出現之後,一系列問題的想像。今天就的簡單跟大家聊一下祖父悖論。祖父悖論講的是:假設一個人生了一個兒子,那個兒子又生了一個兒子,那麼兒子的兒子就應該叫他祖父。
  • 祖父悖論?
    一位法國科幻作家提出一種假設:一個青年人穿越到他祖父還未結婚的年代殺死了自己的祖父。於是一個悖論產生了:既然祖父未婚已死,哪來的父親?
  • 祖父悖論
    在時間穿越的設定中,有一條著名的「祖父悖論」,它講的是:如果一個人回到過去,在他的父親還沒出生前,將他的祖父殺死,那麼,這將導致他根本不會誕生
  • 沒有人能破解的祖父悖論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產生了三個悖論:穀倉悖論、孿生子悖論和祖父悖論。這三大悖論中迄今為止只有祖父悖論沒有被破解。何謂祖父悖論?祖父悖論是關於時間旅行的,由法國科幻小說作家赫內·巴赫札維勒在1943年小說《不小心的旅遊者》中提出。
  • 燒腦巨製大片《信條》上映,想看懂電影,你得先懂這些!
    《信條》中的時間逆轉劇情簡介: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條」一詞是的線索與武器。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摘自豆瓣在簡介裡,【時空逆轉】被特別標註著。
  • 十大燒腦悖論之祖父悖論!科學家給出三種解釋,你能理解幾個?
    十大燒腦悖論之祖父悖論!科學家給出三種解釋,你能理解幾個?人類對穿越時空這一話題討論甚多,其中最著名的理論就是祖父悖論。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聽過關於祖父悖論這一觀點,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祖父悖論講述的是,現在的你有穿越時空的能力,你回到你祖父年前的時候,設定你的目的是殺死自己年輕時的祖父,當年輕的祖父被殺死時,你的父親自然而然不會出生,沒有父親,現在的你自然也不會出生,更不可能存在如今的你回到過去殺死自己祖父的場景。
  • 關於穿越的「祖父悖論」,終於破解了?
    藉由「時空穿越」,「祖父悖論」誕生。長久以來,科學家認為,任何的時間旅行都必須面對隨之產生一系列矛盾事件。「祖父悖論」就是其中之一:假設一位旅行者通過時空旅行回到過去,並殺死了自己的祖父,那麼這一行為將會危及他自身的存在,因為,如果沒有他的祖父就不會有父親也就不會有他;而如果根本就沒有他,那麼殺死他祖父的人又會是誰?很多科學家試圖通過建造特殊的空間模型來解決這一問題,但都沒有成功。
  • 張澈:祖父悖論(第113篇分享)
    今天我來說說另一個在歷史上有名的悖論——祖父悖論。
  • 關於穿越的「祖父悖論」,終於破解了?
    藉由「時空穿越」,「祖父悖論」誕生。長久以來,科學家認為,任何的時間旅行都必須面對隨之產生一系列矛盾事件。「祖父悖論」就是其中之一:假設一位旅行者通過時空旅行回到過去,並殺死了自己的祖父,那麼這一行為將會危及他自身的存在,因為,如果沒有他的祖父就不會有父親也就不會有他;而如果根本就沒有他,那麼殺死他祖父的人又會是誰?很多科學家試圖通過建造特殊的空間模型來解決這一問題,但都沒有成功。
  • 熵增能否確定時間的方向——《信條》中的科學問題(中)
    文 | 陳思進 在上文《熵減會引發時間倒流嗎——《信條》中的科學問題(上)》中,我談了諾蘭的新科幻大片《信條》中最主要的科幻設定——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自然增加,但並不是說,熵減會引發時間的倒流,熵和時間並不是這樣對應的。
  • 電影《信念》裡的祖父悖論是個什麼鬼?
    小編說:「祖父悖論」因為諾蘭的電影《信念》而為大眾所知悉。那何為祖父悖論?小編收集了一些資料供大家參考並作為看這部燒腦電影前的預習功課。
  • 《信條》男主手機是怎麼回事 諾蘭燒腦新作《信條》到底講了個啥
    在熵增的環境下,我們是由因到果,而在熵減環境下,我們是先知結果後知原因。通過熵增熵減的時間轉換,未來人可以將未來已知的信息傳遞給過去的人,利用時間上的優勢來影響事情的走向。影片中,反派薩特對男主和尼爾行動的掌握、尼爾對未來的預言以及男主的精心計劃都是基於這一科學假設。
  • 量子物理或可解史上最怪異理論:祖父悖論
    據國外媒體報導,量子物理學的建立被認為是上個世紀最成功的理論之一,經過幾位量子大師的完善後該理論至今已經演化了一百多年。雖然多數科學家認為量子物理學引領著物理學的發展方向,但是該理論衍生出許多奇特的宏觀解釋,並導致許多悖論性的問題出現,與此同時該理論卻又符合當前的實驗結論,這正是量子物理的神奇所在,看似模糊性的解釋卻能夠真正解決問題。
  • 聊一聊你能聽懂的祖父悖論
    問題是這樣子的:如果生活在21世紀的你乘坐時間機器回到20世紀阻止你祖父和祖母認識結婚,那麼就不會有你的誕生。沒有你的誕生,就不會有21世紀的你回到20世紀。如何解決這一悖論?這場宴會的特別之處在於,請帖是在宴會結束後才發送出去的。霍金先生為宴會拍了一張照片,自己坐在房間裡,四周是他為時間旅行者準備好的香檳酒和美食。他耐心等待了很長一段時間,期待著時間旅行者的來訪。可惜的是,宴席上沒有一個賓客露面。要知道,請帖雖然是宴會之後才發出的,但是霍金先生可是在各大知名學術刊物上發帖,宴會之後也有世界知名媒體報導了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