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電池綜合應用

2021-01-13 鄭航大物實驗

太陽能電池的綜合應用

一、實驗目的

1、加深了解太陽能電池原理和最大功率點的特徵;


二、實驗內容

1、研究太陽能電池的輸出功率與電阻的關係;

2、分析不同光強下最大功率下負載的變化情況;

2、研究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與光強的關係;


三、實驗儀器

太陽能電池綜合特性測試儀一套

連接導線 若干


四、實驗原理

1、太陽能電池工作原理

太陽電池是一種對光有響應並能將光能轉換成電力的器件,其原理是基於PN結的光生伏特效應。該效應涉及三個主要的物理過程:第一,半導體材料受到光的照射,當入射光子能量大於能隙時,光子被吸收,電子由價帶躍遷到導帶,產生非平衡的電子-空穴對;第二,產生的非平衡電子-空穴對以擴散或漂移的方式向PN結的空間電荷區運動;第三,進入空間電荷區後,非平衡空穴受內建電場作用被拉向P區,非平衡電子被拉向N區,P區邊界將積累非平衡空穴,N區邊界將積累非平衡電子,產生一個與內建電場相反的光生電場。如果PN結開路,則這個電勢差就是光生電動勢;如果將PN結短路,則這個電流是短路電流。在PN結兩端接負載,會有電流通過,於是光照PN結實現了光能向電能的轉換。

在一個大面積的PN結上做好上、下電極的接觸引線便構成了一個太陽能電池,結構如如圖1所示。背面接觸一般採用大面積蒸鍍金屬形成歐姆接觸,以減小串聯電阻。對於正面電極,既要求減小接觸電阻又要儘量減小對陽光的遮擋,故常常做成柵格形狀。另外矽表面非常光亮,會反射掉大量的太陽光,不能被電池利用。為此,科學家們給它塗上了一層反射係數非常小的保護膜(如圖1),將反射損失減小到5%甚至更小。一個電池所能提供的電流和電壓畢竟有限,於是人們又將很多電池(通常是36個)並聯或串聯起來使用,形成太陽能光電板。


圖1 太陽能電池結構示意圖

2、最大功率點跟蹤原理

光伏電池板提供光伏發電系統中的電能,由於光伏系統主要問題是電池的轉換效率低且價格昂貴,因此,如何進一步提高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如何充分利用光伏陣列轉換的能量,一直是光伏發電系統研究的主要方向,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最大功率點跟蹤(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最大功率點跟蹤控制系統中,為了使負載獲得最大的輸出功率,若且唯若負載匹配時,此時負載上的功率可滿足要求,簡單的線性電路圖如下圖所示:

圖7-1 簡單的線性電路圖

其中,Ri為電壓源內阻,Ui為電源電壓,RL為負載電阻,根據圖可得負載上消耗的功率PRL為

在供電系統中,如果內阻不變,只須讓外阻與內阻相等就可以得到最大輸出功率,這種方法比較簡單。但在實際光伏系統中,光伏電池的內阻容易受到負載、環境溫度和日照強度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因此,根據以上方法不可能獲取最大輸出功率。最大功率跟蹤的意義是將光伏電池產生的電能儘可能多地輸出,從而儘可能地提高系統能量利用率。在供電系統中,通過負載調節實現最大功率的輸出通常比較困難,這就需要通過最大功率點的跟蹤控制來實時地獲得最大輸出功率,常用的實現方法是在光伏陣列和負載之間串聯最大功率點跟蹤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電路。

DC-DC轉換電路(也稱為斬波電路或斬波器)是接在直流電源和負載之間,通過控制電壓將不可控的直流輸入變為可控的直流輸出的一種變換電路。它被廣泛應用於直流開關電源、逆變系統、通信領域、地鐵、無軌電車等直流電動機的驅動設備中。從工作方式的角度,DC-DC轉換電路可分為升壓、降壓、升降壓和丘克四種,其中升壓式和降壓式電路是基本的類型,後面二者可以從前面二者派生出來,而降壓、升壓和升降壓式DC-DC轉換電路是比較常用的類型。在實際使用中用DC-DC變換器實現最大功率點跟蹤有不同的方法,如控制諧振頻率的諧振法、控制DC-DC變換器中開關管輸入脈衝的佔空比等方法。諧振法是利用開關型電壓逆變器的輸出電壓,通過電感L、電容C產生諧振,L上的電壓再通過變壓器和橋式整流向蓄電池充電。該方法可以通過改變工作頻率來調節輸出電壓和電流,實現最大功率點跟蹤,但線路較複雜,需用中間變壓器。將DC-DC變換器接入太陽能電池的輸入迴路,並對DC-DC變換器的輸入、輸出電壓和電流測量結果通過單片機的分析運算,由單片機輸出PWM脈衝調節DC-DC轉換器內部開關管的佔空比來控制太陽能電池板的輸出電流,從而控制蓄電池的充電電流,使蓄電池電壓保持恆定。


五、實驗注意事項

1、燈點亮時,燈的溫度高,小心燙傷,光強大,不要直視;

2、實驗過程中嚴禁用導體接觸實驗儀裸露元器件及其引腳;

3、實驗操作中不要帶電插拔導線,應該在熟悉原理後,按照電路圖連接,檢查無誤後,方可打開電源進行實驗;

4、若照度計、電流表或電壓表顯示為「1_」時說明超出量程,選擇合適的量程再測量;

5、嚴禁將任何電源對地短路。

6、插拔導線時一定不要拽著細線,從插頭塑料處拿捏。

7、開啟光源調光時,要從低到高逐漸調整,勿將光源調整過亮,避免傷害;

8、實驗完成後關閉電源收納線材,原位打報告,待教師檢查後籤字。


六、實驗步驟


圖7-2

(1)檢查實驗儀是否斷電,在斷電情況下進行實驗,按圖7-2連接電路,檢查電路無誤後;

(2)將光電探測器和光功率計連接,然後打開電源,首先將光功率計調零。

(3)移動太陽能電池板,將其置於離光源距離大約為30cm處進行實驗;

(4)取下太陽能電池板,調節光強大小並用光電探測器測試,使功率計顯示達到150 W/m2,讓太陽能電池板處於一個穩定的工作狀態,調節負載電阻大小,記錄電流電壓值;

(5)改變光強,改變太陽能電池板工作狀態,記錄光強200 W/m2時不同電阻下的電流電壓值。完成後測量光強300 W/m2下的電流電壓值。

(6)電阻設定為800Ω,調節光強大小並記錄電流電壓值,分析輸出功率隨光強的變化。

(7)關閉實驗儀電源,拆除實驗連線,還原實驗儀。

七、數據處理與分析

1、依據記錄的電流和電壓計算輸出功率,畫出輸出功率隨電阻的變化曲線,分析太陽能電池板最大功率點的變化情況;

2、分別計算三種光強(150、200、250)最大功率下的轉換效率;

3、計算不同光強下的輸出功率和轉換效率,分析太陽能電池在不同光強下轉換效率的變化情況。



八、思考題

1、如何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相關焦點

  • 雷射切割技術在太陽能電池製造的應用
    太陽能電池是一種可以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以矽基太陽能電池為主,可有效降低環境汙染以及能源消耗的危機。 太陽能電池根據製作材料的不同分為化合物太陽能電池、矽太陽能電池、有機薄膜太陽能電池以及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等種類,其中矽太陽能電池被應用的範圍非常廣泛,因此又被細化分為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單晶矽太陽能電池以及非晶矽太陽能電池。
  • 石墨烯在太陽能電池領域的應用
    目前廣泛應用的透光電極材料為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銦錫等,但其對紅外光譜具有較強的吸收、熱穩定性較差、易碎,同時在使用時需要在其表面鍍一層鉑來提高其導電性,大大增加了製備成本。而石墨烯幾乎對所有紅外線具有高透明性,有利於提升光能利用率。透光率升高會導致載流子密度降低,但由於石墨烯具有非常高的載流子遷移率,即使載流子密度非常小,也能確保一定的導電率。
  • 太陽能電池的厚度至少要比商業太陽能電池薄十倍
    在最近發表在《自然能源》上的「超薄太陽能電池的進展和前景」中,科學家聲稱生產太陽能電池的厚度至少要比商業太陽能電池薄十倍,這將便宜得多,因為所需材料的數量明顯減少。與較薄的細胞層相關的沉積時間的下降也將導致更高的生產通量和更低的投資成本。
  • 矽納米線在太陽能電池結構中的集成應用
    在光催化、鋰離子電池、氣體傳感器、醫學診斷、藥物傳遞和太陽能電池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從應用的角度,SiNWS是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來生產製造。SiNWS在光學和電子等應用領域至今十分的活躍。通過調整SiNWS的物理尺寸來控制較優的電子、光學和物理特性,從而提高了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的共敏化應用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英文簡寫為DSCs)是由Grätzel和O』Regan發展的第三代光伏電池,它具有較低的成本、製備簡單、可調變的光電性質、自然透明性、良好的光伏輸出和更高的光電轉換效率(PCE)其使其在太陽能窗戶和室內設計的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應用。共敏化已經成為一種提高DSCs效率的方法,最著名的作用是推動DSCs的功率轉換效率達到世界紀錄值。
  • 乾貨 詳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
    前言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結構太陽能電池是一種以全固態鈣鈦礦結構作為吸光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其能隙約為1.5eV消光係數高,幾百納米厚的薄膜即可充分吸收800 nm以下的太陽光, 在光電轉換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憑藉良好的吸光性和電荷傳輸速率,以及巨大的開發潛力, 被譽為「光伏領域的新希望」。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 於3C的應用
    尤其以太陽能電池發展與應用最被矚目。為扶植我國太陽光電產業成為下一波的明星產業,工研院於2006年成立太陽光電科技中心,募集優秀頂尖之研發團隊,並結合產學研團隊與國際合作,開發各種嶄新且自主的太陽光電技術。
  • 太陽能光伏光熱綜合利用看過來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光伏和太陽能光熱是太陽能大規模應用的主要方式,然而到目前為止,太陽能光伏發電依然存在發電效率低、成本高的瓶頸,太陽能光伏光熱綜合利用(PV/T)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其核心是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同時回收多餘熱能並加以利用,這不僅對電池有冷卻作用,可以提高發電效率和壽命,更重要的是實現「一機多能」,大大提高太陽能綜合利用效率,同時降低電熱分別供應的成本
  • 太陽能電池板多少錢 太陽能電池板介紹
    太陽能電池板 是一種利用 太陽能 進行發電的裝置,近年來的發展十分迅速,由於它具有出色的節能效果,因此應用前景十分樂觀。關於太陽能電池板,市面上的產品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魚龍混雜,因此需要消費者掌握相關專業知識並能夠進行基礎分析,以便可以合理選擇最為合適的一款產品。針對這個問題,今天為大家介紹的信息就是太陽能電池板的價格舉例和計算方法。
  • 非富勒烯有機太陽能電池:有望成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
    導讀近日,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的科研團隊成功地提出了一種新方法,可以解決與有機太陽能電池中光學活性層厚度相關的問題。這種新方法將促進工藝設計,並進一步推進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商業化。如今,佔主導地位的太陽能電池仍是以無機半導體為主要材料製成的,單晶矽、多晶矽和非晶矽系列的矽基太陽能電池的商業應用最為廣泛。但是,傳統的矽基無機太陽能電池具有製造成本昂貴、製造能耗大、汙染高、工藝複雜等缺點。此外,傳統的無機太陽能電池是笨重、剛性、易碎的,不便於運輸以及靈活的安裝使用。
  • 太陽能電池測試中電子負載的應用
    太陽能作為一種「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能源,具有普遍、安全、無害、巨大及長久的特點,現在在人們的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如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空調、太陽能照明等,而這些又需要到另外一種太陽能產品——太陽能電池,作為一種能把太陽能從光能轉化為電能並予以保存的電力設備
  • 有望引發能源革命的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使用與鈣鈦礦晶體結構相似的半導體材料作為吸光材料的第三代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可柔性製備、低成本等突出優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有望引發相關領域的能源革命。
  • 有望引發能源革命的太陽能電池
    其中,非晶矽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效率目前可達30%左右,但是價格昂貴,綜合性價比並不高,因此多用於對性能要求很高的太空飛行器領域。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採用化學氣相沉積或者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法製備,作為矽基太陽能電池,需要採用高純度的矽材料,使光伏成本偏高。第三代太陽能電池,主要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有機太陽能電池等一些新概念太陽能電池。
  • 褚君浩:太陽能市場潛力廣闊 要擴大分布式太陽能電池應用規模
    原標題:褚君浩:太陽能市場潛力廣闊 要擴大分布式太陽能電池應用規模   2020光伏新能源產業發展金壇長蕩湖峰會10月22日在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舉辦。
  • 褚君浩:太陽能市場潛力廣闊要擴大分布式太陽能電池應用規模
    峰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發表視頻主旨演講《太陽能光伏應用和技術發展趨勢前瞻》。他認為,以質量和數量來看,中國太陽能技術居於全球領先地位。長遠來看,太陽能市場潛力廣闊,目前需要進一步擴大分布式太陽能電池應用規模。全球太陽能市場平穩發展的同時質量和規模不斷提升。以質量和數量來看,中國太陽能技術在全球居於領先地位。
  • 法國研究超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和局限性,未來應用將不受限制
    在最近發表在《自然能源》上的「超薄太陽能電池的進展和前景」中,科學家聲稱生產太陽能電池的厚度至少要比商業太陽能電池薄十倍,這將便宜得多,因為所需材料的數量明顯減少。與較薄的細胞層相關的沉積時間的下降也將導致更高的生產通量和更低的投資成本。 研究人員史蒂芬·科林(Stephan Collin)表示:「我們認為未來超薄太陽能電池的應用將不受限制。
  • 太陽能電池優化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隨著能源在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太陽能發電的技術也越用越廣泛,現在太陽能光伏系統已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就隨處可見了,比如太陽能熱水器等,但是太陽能光伏體系卻很容易被外部環境所影響,如果當天是陰天那麼太陽能電池的發電量就大幅下跌,據一組數據表示只要有10%的太陽能電池板面積被陰影覆蓋,那麼太陽能系統的總發電量就會下跌50%。另外太陽能電池隨著時間推移使用壽命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 皮秒雷射器在柔性太陽能薄膜電池中的應用
    非晶矽薄膜電池,具有性能穩定、抗輻射能力強等優勢,且光電轉換效率高,已接近於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但是成本只有其1/3,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在所有太陽能薄膜電池材料中,CIGS(銅銦鎵硒)電池對可見光的吸收係數最高,而且原材料的消耗卻遠低於傳統晶體矽太陽電池。
  • 矽太陽能電池的結構、發電原理及其應用前景
    其實可供製造太陽電池的半導體材料很多, 隨著材料工業的發展、太陽電池的品種將越來越多。      矽太陽能電池發電原理:   太陽電池是一種對光有響應並能將光能轉換成電力的器件。能產生光伏效應的材料有許多種,如:單晶矽,多晶矽, 非晶矽,砷化鎵,硒銦銅等。它們的發電原理基本相同,現已晶體矽為例描述光發電過程。
  • 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雷射加工應用分析
    該雷射器的一項有趣的應用領域是薄膜加工,在該應用中,有選擇性的燒蝕過程結合了高精度和高速度的特點,使得超快雷射器具備了無可比擬的優勢。另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加工都還是基於納秒雷射燒蝕和機械刻線。這些加工過程在理論上都是可行的,但是在大規模生產過程中,仍然需要提高重複頻率和生產成本。                歷史上,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採用了矽片的生產技術。該技術運用了低成本的浮法玻璃作為基底材料,而不是用昂貴的矽片。低成本基底結合了薄膜塗層作為作用層,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