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築夢」的榮光——寫在京張高鐵全線軌道貫通之際

2020-12-06 中國搜索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題:百年「築夢」的榮光——寫在京張高鐵全線軌道貫通之際

12日上午,京張高鐵最後一根鋼軌在中鐵三局WZ-500型無砟軌道鋪軌機牽引下準確落在清華園隧道的枕木上,精調之後,軌距誤差在正負1毫米之內。被譽為中國鐵路發展「集大成者」、智能高鐵示範工程的京張高鐵實現全線軌道貫通。

6月12日,在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最後一組鋼軌到達軌道鋪通接軌點。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百年「築夢」。100年前,京張鐵路打破了中國人不能自建鐵路的斷言,被譽為「中國人的光榮」,是一條自力更生的「爭氣路」。100年後,京張高鐵開啟了世界智能高鐵的先河,成為中國鐵路從「落後」走向「引領」的見證。

一個毫米:凝聚鐵路百年發展之變

在北京市延慶區,長城腳下,青山環抱中的青龍橋車站,見證著京張鐵路從「人」到「大」的歷史性變遷。這座始建於1908年的小站,曾因「人」字形鐵路而聞名,如今,京張高鐵在其下方穿越「人」字而過,成就了百年京張的立體交匯。

中鐵三局的工人在京張高鐵官廳水庫特大橋進行鋪軌作業(2019年1月13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京張高鐵全程174公裡,起點位於北京北站,出站270米後,從地上「鑽」入地下,通過清華園隧道一路向北,穿越居庸關長城、水關長城、八達嶺長城,跨越北京重要的地表水源地——官廳水庫,最終抵達2022年北京冬奧會另一舉辦地張家口。

軌道貫通的最後一點——清華園隧道是京張高鐵的關鍵工程。這條6020米長的隧道採用盾構施工,遭遇了世界上最為複雜的情況。它和北京地鐵10號線、15號線、12號線相交而過,並行13號線,還要下穿7處重要城市道路,近90條重要市政管線。

「清華園隧道要從5.4米的地下穿越北京地鐵10號線,隧道開挖直徑達12.64米,相當於5層樓那麼高。要在這麼複雜的環境下,實現這麼大體量的盾構施工,誤差還不超過『1毫米』,就好像在人體的眾多動脈之間做手術。」中鐵十四局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項目盾構經理趙斌說。

6月12日,在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鋪軌車在進行鋪軌作業。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為此,建設者引入了世界最先進的泥水平衡盾構機——「天佑」號,並結合京張智能化目標,建立了盾構安全建造可視化雲平臺,全預製機械化拼裝和大直徑盾構常壓換刀技術。這相當於為盾構機裝上了「眼」「手」「腳」,建設者可以時刻掌握隧道和周邊構築物的變形情況,確保毫釐之間的施工精度。

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天佑號」盾構機始發掘進(2017年11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1905年,隧道施工同樣是擺在京張鐵路面前的最大難題。全長1091米的八達嶺隧道,也是京張鐵路的關鍵工程。當時,我國尚沒有一條國人獨立主持設計、建造、運營的幹線鐵路,外國工程師放言:中國能修京張鐵路的工程師還沒出生呢!

從美國耶魯大學留學歸來的詹天佑打破了這個論斷。他將南美伐木所用的「人」字形鐵路首次運用在我國幹線鐵路上,通過延長距離,順利通過了京張鐵路關溝段33‰大坡度,將原本需要開挖1800多米的八達嶺隧道縮短為1091米。

詹天佑不僅創造性運用了「人」字形鐵路,首次使用炸藥開採隧道,更開創了大長隧道新的施工工法——豎井法。這種方法可以在地下同時展開6個工作面,提高施工效率,且部分豎井建成後被用作通風廊道,解決了當時蒸汽機車通過隧道時的排氣問題。「這種創新被稱為『長隧短打』,至今仍然是中國鐵路建設的『王牌』工法。」中鐵設計京張項目組隧道負責人嶽嶺說。

京張鐵路青龍橋站著名的「人」字形鐵路(2016年9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竊謂我國地大物博,而於一路之工,必須借重外人,引以為恥。」詹天佑後來在《京張鐵路工程紀略》中寫道。京張鐵路1909年建成後,轟動中外,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自信心,其社會影響遠超出了工程技術領域。

「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主設計、建造鐵路的起點。如果沒有這個起點,我們無法站在中國鐵路、裝備製造、綜合國力飛速發展的『肩膀』上,謀劃中國高鐵凝聚在『1毫米』之上的精細與跨越。」中鐵設計京張高鐵總體設計師王洪雨說。

一種精神:「各出所學」、追求精品

青灰色的古樸外牆,古老的油燈座、百葉窗,仍保留著20世紀的西洋風格。青龍橋站站長楊存信向記者介紹,車站的站名牌匾上,中文下方還印著一行特殊的英文——韋氏拼音,這是一種在當時外國人中比較流行的拼音方式。

「詹天佑在設計京張鐵路時,對標了當時國際先進水平。他採用國際通用的1435毫米標準軌距,進口英國等國家的鋼軌,引進美國生產的馬萊型蒸汽機車,引入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車連接方式——自動車鉤。在沿線各站的指示標牌上,還用英文作了標註,目的就是服務世界人民。」詹天佑紀念館館長付建中說。

「工程師既有利國之技能,應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於地球之上。」這是110年前,詹天佑對築路強國的深刻理解,也是那個時代所有中國人心底的吶喊。各出所學、追求精品之鐵路精神,如今正引領新一代鐵路人的築夢之路。

6月12日,工作人員在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對軌道鋪通接軌點進行施工。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京張高鐵設計團隊,涉及30多個專業,工程師300餘人。「前期工作我們搞了7年,設計材料堆起來有1層樓那麼高,相當於其他相同長度鐵路設計量的4倍。」王洪雨說,先輩們曾用曲線尺、計算尺、水平儀、經緯儀等最基本的工具,1釐米1釐米地繪製了京張鐵路。今天,我們更要精益求精。

在八達嶺長城下方,京張高鐵八達嶺長城站位於地下102米、相當於30層樓高的深處,佔地39800平方米,相當於6個足球場。這是世界上埋深最深、規模最大的暗挖地下高鐵車站,是人類建設史上少有的挑戰。選擇這個點位,是服務冬奧和八達嶺景區,保護長城和「人」字形線路等多種目的統籌協調的結果。

中鐵三局的工人在京張高鐵河北懷來段鋪軌現場工作(2018年11月1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在這裡,2600多名建設者已經奮戰了1000多個日夜。由於地質和斷面多變,隧道施工要使用炸藥,卻不能傷及長城。建設者採用了國內研發、世界先進的電子雷管微損傷控制爆破技術。

「一般爆破的震動速度是每秒5釐米,但這種技術能夠把爆炸震動速度降低至每秒2毫米以內,相當於長城上遊客跺腳那麼輕微。」中鐵五局京張三標項目總工羅都顥說,12公裡的隧道建成後,高鐵穿越只要3分鐘。

追求精品工程是鐵路人的終極目標。「長城站房的清水混凝土牆面,必須一次成型不能修補,才能保證毫無瑕疵。」中鐵五局京張高鐵八達嶺長城站房項目副經理龔仲毅說,清水混凝土施工工法正在申報科技創優項目。

在京張高鐵河北懷來段鋪軌現場,中鐵三局的工人鋪下京張高鐵全線第一節軌排(2018年11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龔仲毅所在的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1989年出生的楊才鑫有個「秘密武器」——利用BIM+AR技術,將施工方法以二維碼的方式粘貼在施工地點,工人通過手機掃碼,就可以看到如何完成操作。「採用這些優化手段之後,施工返工率從幾乎100%,下降到接近於0,大大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楊才鑫說。

1000多個日夜,數萬名建設者奮戰在京張高鐵建設現場。大家「各出所學」,正將中國高鐵的最新成就、標杆工程呈現於世人面前。

一個小時,濃縮百年鐵路「築夢」榮光

「20世紀80年代,我從張家口老家到北京,走「人」字形鐵路要六七個小時,現在走豐沙線是3小時10分鐘。未來,我自己參與修建的高鐵將把我回家的時間縮短到1個小時。」中鐵設計京張高鐵路基設計負責人張世傑說。

路興國才興。詹天佑曾在書信中寫道:「修此鐵路,縱有千難萬難,也不會半途而廢,為夷國恥笑……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華夏大地上的一根鐵軌,也算是我坎坷人生中的莫大幸事了。」

百年京張,承載著中國人的復興夢想、強國情懷,重構「京張」,正在豎起中國復興、鐵路強國的又一豐碑。

京張高速鐵路工程總平面圖。新華社發(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提供)

智能化是京張高鐵的最大亮點。基於北鬥衛星和GIS技術,設計者在京張高鐵部署了一張「定位」大網,能夠利用鐵路的高精度地圖,為建設、運營、調度、維護、應急全流程提供智能化服務。

「未來,京張高鐵10個車站將有同一個『大腦』。」中鐵設計京張高鐵智能工程化設計總體負責人李紅俠說,通過這個大腦,工作人員在控制室就可以實現客站燈光、溫度、溼度等設備管理、應急指揮等。

列車的自動駕駛系統基本能達到和地鐵一樣,不同的是速度。「這是世界首次,在350公裡的時速下模擬一個最好的司機,用算法開出一條安全、節能、高效的列車。」中鐵設計京張高鐵信號設計負責人王東方說。

中鐵設計京張高鐵信息設計負責人方媛說,通過電子客票、刷臉進站等可簡化乘車流程;站內導航與站外導航融合,乘客從家出發輸入車次即可導航至檢票口或候車廳。

2018年底,我國高鐵營業裡程已超2.9萬公裡,居世界之首。依託京張高鐵建設,我國將進一步形成智能高鐵應用示範方案,構建智能高鐵技術標準體系,成為引領世界的智能高鐵應用國家。

完成鋪軌後的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6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京張高鐵世界矚目,但這不是建設者創造的奇蹟。是偉大的時代、祖國的發展,造就了這個奇蹟。」中鐵設計京張鐵路項目副總體設計師呂剛說。

站在青龍橋車站老站房前,在這裡工作了近40年的楊存信感慨:「自己沒有給在這裡工作了30多年的父親楊寶華丟臉。」父子兩代的堅守,使他對百年京張的理解更加深刻。

「青龍橋車站是中國鐵路發展的『活化石』。」楊存信說,以後人們來到這個車站,看到代表百年前「中國人光榮」的「人」字形鐵路沒有損毀、停運,感受到百年後代表「中國人光榮」的京張高鐵飛馳而過,這就是鐵路人的榮光,我們就不負使命。(完)

相關焦點

  • 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上午貫通 看見盾構機了!(附現場圖)
    今天上午10點16分,隨著「天佑號」盾構機刀盤徐徐破土而出,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安全穿越核心區實現貫通,代表著京張高鐵北京市區段全面進入站前工程收尾階段。按照預定目標,明年年底京張高鐵就將實現全線通車。清華園隧道是京張高鐵的控制性工程,京張高鐵從北京北站出後,進入清華園隧道。
  • 南昌市地鐵3號線軌道鋪設全線貫通
    南昌軌道交通3號線工程線路示意圖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記者左陽天報導:5月15日晚間,南昌市地鐵3號線江鈴站至京家山站右線地下隧道,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對最後一節軌排進行精調,伴隨著混凝土整體道床的澆築完成,南昌市地鐵
  • 京張高鐵的開通,成為世界上條設計時速350公裡有砟軌道高速鐵路
    京張高鐵的開通,成為世界上條設計時速350公裡有砟軌道高速鐵路 2020-08-07 11:49:45|來源:北京樓訊
  • 京張高鐵延慶支線今晨通車 清河到延慶只用26分鐘
    京張高鐵延慶支線今晨通車 清河到延慶只用26分鐘 2020-12-01 10:26:59 2020年12月01日 10:26 來源:北京日報參與互動   今天清晨六點整,G8881次復興號列車從北京市清河站出發,歷經26分鐘後抵達京張高鐵延慶站,這標誌著京張高鐵延慶支線正式通車
  • 軌道精調誤差控制在0.5毫米內
    隨著京張高鐵的開工建設,原本的鐵路道口逐一被拆除。現如今,在老京張鐵路原址處,一條長達6公裡的清華園隧道穿越繁華城區,開通後高鐵列車從北五環附近進入隧道,約5分鐘就可以到達北京北站。根據京張高鐵鋪軌計劃,全線鋪軌從懷來開始進行,下個月將鋪至清華園隧道,雙向12公裡的軌道,3天就可以鋪設完成。
  • 重慶軌道九號線一期劉家臺至五裡店區間隧道全線貫通
    重慶軌道九號線一期劉家臺至五裡店區間隧道全線貫通 2020-10-14 1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京張高鐵延慶支線今晨通車
    今早,京張高鐵延慶支線通車,清河到延慶只用26分鐘。請聽記者陳妺的報導: 陳妺 北京體育廣播雙奧之聲記者 12月1號清晨六點整,G8881次復興號列車從北京市清河站出發,歷經26分鐘後抵達京張高鐵延慶站,這標誌著京張高鐵延慶支線正式通車。自此,人們從北京到延慶的時間,從近2個小時的車程壓縮為最快26分鐘。
  • 京張高鐵清河站位置規劃圖及施工現場最新消息揭秘
    今天小編就帶您去了解一下京張高鐵—清河站的最新進展  京張高鐵—清河站  (清河站鳥瞰效果圖)  京張高鐵清河站位置位於北京市海澱區清河鎮城鐵13號線上地站與西二旗站之間  清河站周邊規劃多條通道,乘車便利  站臺北端沿安寧莊路,規劃一條公交專用通道和一條城市慢行通道,下穿鐵路場區,與上地東路連接,實現站房東西兩側的貫通。
  • 京張高鐵崇禮支線禁帶超規雪具上車
    京張高鐵崇禮支線禁帶超規雪具上車 崇禮支線列車禁止攜帶長寬高之和超過130釐米的雪具乘車;鐵路部門稱:為確保旅客安全和乘車品質
  • 哈爾濱地鐵2號線一期軌道鋪設,全線貫通!
    25日,隨著哈爾濱地鐵2號線氣象臺站軌道道床澆築的完成,標誌著哈爾濱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軌道鋪設全線貫通,為後續開通、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焊軌時採取國內先進的移動式閃光焊軌機組,除道岔區、緩衝區、設計有縫線路及車檔安裝位置外,將區間內的25米標準軌條焊接成一根無縫長軌,形成跨區間無縫線路,降低了列車運行中因軌道接縫過多而產生的噪音及對乘客帶來的不適感,並實現了焊接過程電腦自動控制和軌道對接「零誤差」。
  • 京張高鐵八達嶺長城站入地百米 採用時速350公裡有砟軌道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設計單位中鐵工程設計諮詢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京張高鐵將首次採用時速350公裡的有砟軌道(昌平至下花園北段)標準建設,八達嶺長城站入地深度達到102米。通車後,沿線車站及車內均可實現無線上網。
  • 上海磁懸浮列車全線貫通
    上海磁懸浮列車示範線下部結構工程近日竣工,作為世界首條磁懸浮列車商運線已全線貫通。    據介紹,由中鐵十六局三處和上海建工集團承建的上海磁懸浮列車示範線,是一條集城市交通、觀光和旅遊於一體的商業運營線。它西起上海地鐵2號線龍陽路車站南側,東到浦東國際機場一期航站樓東側,線路總長31.17公裡,設計時速和運行時速分別為505公裡和430公裡,總投資89億元。
  • 2020年12月1日起京張高鐵延慶支線時刻表(附贈S2線時刻表)
    京張高鐵延慶支線簡介:目前,京張高鐵延慶支線共開通五對復興號列車,其中兩對列車在北京北站與延慶站之間往返,途經清河站,三對列車為清河站與延慶站兩地間往返列車。  京張高鐵延慶支線開通時間:2020年12月1日  京張高鐵延慶支線時刻表:
  • 北京年內將推進15條軌道交通建設
    北京年內將推進15條軌道交通建設 出處:北京商報
  • 貴南高鐵全線隧道貫通數量過半
    莫小斌攝&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馬山1月7日電 1月7日上午,貴南高鐵中馬嶺一號隧道深處傳出一聲響亮的爆破聲,隧道最後一層巖土被成功爆破,順利實現貫通。這標誌著貴南高鐵全線隧道貫通數順利過半,全線正式轉入重難點隧道攻堅衝刺階段,為全線隧道工程實現年度基本貫通奠定堅實基礎。
  • 西安地鐵二號線一期軌道貫通 昨日穿越古城
    吳暗彪攝5月28日10時28分,隨著渭河車輛段U型槽處最後一個鋼軌接頭焊接完成,西安地鐵二號線一期(北客站——會展中心段)軌道工程實現全線長軌貫通。9時35分,記者由會展中心車站乘坐首趟貫穿全程的軌道車北行,進行了全線體驗。10時30分「準地鐵」順利到達北客站以北的渭河車輛段。
  • 京哈高鐵全線開通倒計時……
    1月7日11時38分一列嶄新的CR400AF-G型復興號高寒動車組列車呼嘯駛過京哈高鐵北京至承德段四座新建高鐵站這是該型號列車首次上線試跑也預示著京哈高鐵進入全線開通倒計時
  • 濟南首條地鐵線全線貫通! 盤點R1線建設大事記(附具體站點)
    R1線最後一個地下區間風井~大楊莊站盾構區間左線順利「洞通」,至此,R1線11個車站主體結構全部封頂,5個地下盾構區間隧道全部雙線貫通,標誌著泉城濟南的首條地鐵R1線實現全線「洞通」。軌交R1線全線開工2015年11月10日上午,隨著挖掘機在軌道交通R1線王府莊站挖下「第一鏟」,濟南軌道交通R1線全線進入了開工建設的狀態。
  • 深圳地鐵2號線東延線全線貫通!明年坐地鐵直達蓮塘口岸、梧桐山
    3月19日深圳地鐵2號線東延線施工現場傳來好消息——仙湖路站至蓮塘口岸站盾構區間貫通,標誌著2號線東延線實現全線貫通,正式進入軌道鋪設及車站裝飾裝修階段。2號線東延線全線貫通進入軌道鋪設和車站裝修據介紹,深圳地鐵2號線東延線工程於2015年正式開工,經過三年多的建設,地下隧道已於昨天全面貫通,正式進入軌道鋪設及車站裝飾裝修階段。該工程作為已運營地鐵2號線的東延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該工程是聯繫蓮塘與羅湖中心、福田中心以及南山中心的城市軌道幹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