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亞洲鯉魚|兔子|海蟾蜍|澳大利亞_社會...

2020-12-02 騰訊網

生物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每個國家都會遇到一些突發的情況,尤其是外來物種入侵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很是頭疼。因為有的時候採用一些方式也將它們消滅不了,無論是用槍還是什麼,反而有的時候導致它們更加泛濫了,由於外來物種到本體缺少天敵,會大量的繁殖,會導致生態平衡的破壞,有可能導致本地某物種的滅絕。下面就盤點幾種嚴重的物種入侵事件:

1,比較早的就是澳大利亞兔子

澳大利亞原本是沒有兔子的,殖民者在開發澳大利亞的初期,引進了歐洲的兔子:據說八幾年英國皇家海軍第一艦隊在雪梨港登陸,帶來了澳洲兔子祖先的歐洲兔子,只是為了食用,但是由於澳大利亞缺少兔子的天敵,兔子就開始以驚人的速度繁殖起來。

2、美國亞洲鯉

亞洲鯉魚「入侵」美國,要從上世紀70年代說起。當時美國政府為了清潔水體,就從東南亞進口了一些包括大頭魚、鰱魚、草魚在內的8種亞洲魚類,投放到南部部分養殖湖區。10年後,湖區遇上洪水,這些亞洲鯉魚就趁亂逃到野外並開始大量繁殖。

3、澳大利亞海蟾蜍

澳大利亞對一種在甘蔗地裡的昆蟲實在沒有辦法,無奈之下,澳大利亞的人們只能夠求助與外來物種,他們引進了102隻海蟾蜍,希望能夠通過海蟾蜍來消滅這些傷害甘蔗地的昆蟲。但是沒有想到的是,海蟾蜍對於消滅這個昆蟲完全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反而因為海蟾蜍在澳大利亞沒有天敵導致了澳大利亞出現了海蟾蜍肆虐的現象。在短短的時間內海蟾蜍迅速的繁衍,現在澳大利亞已經有了上億隻海蟾蜍了。

4、美國黑魚入侵

美國繼亞洲鯉魚泛濫後,又有一種魚泛濫了……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NEWS)10月11日報導,美國喬治亞州自然資源部野生動物資源處(WRD)日前發布一則公告:如果發現有「北方蛇頭魚(northern snakehead)」,不管大小、長短,請立即將其殺死。公告上對這種魚的介紹是這樣的:北方蛇頭魚原產於亞洲。它們長而細,可達3英尺(1米)長,通體黑色,背鰭沿整個背部伸展,可以在土地上呼吸並像蛇一樣爬行。不知道為啥美國喜歡被魚入侵。

5、歐洲 大閘蟹(中國大閘蟹入侵「嚇壞」德國 損失高達8000萬歐元)

入侵德國的大閘蟹來自中國,在20世紀出歐洲就發現了大閘蟹的蹤跡,而在德國發現大閘蟹是在1912年,那時候人們也沒想到大閘蟹會帶來如此大的麻煩。德國和大閘蟹的鬥爭持續了百年之久,造成的損失就已高達8000萬歐元。

6、我國遭水葫蘆入侵

水葫蘆入侵至今也有百年的時間,因為是無性繁殖的緣故,它曾經一度霸佔租戶了南方多數水域。據了解水葫蘆時至今日還廣泛分布在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和西南19個省市,遍及長江,黃河各個流域,其中又以雲南,江蘇,福建,四川,湖南,湖北,河南等省入侵最為嚴重。

不過水葫蘆已經被我國變成了養料,不得不說,中國人太聰明了

7、中國巴西龜入侵

自上世紀90年代,中國南方龜鱉類養殖業興起,巴西龜因其進口無限制和易於繁殖的優勢,被南方網址場大規模養殖。脫離原產地的巴西龜入侵到中國野外,在缺少天敵的新環境中迅速發展出野生種群,搶佔本土龜的生存空間。

8、小龍蝦就不說了,大家都知道,現在被吃到需要人工養殖了,算是最委屈的一種入侵物種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兔子泛濫,我們可以用吃的辦法解決嗎?
    澳大利亞真的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動物的天堂,一般物種到了那裡都能快速的發展起來,例如澳大利亞的野狗泛濫、野貓泛濫,當然最典型的還是野兔的泛濫,在上個世紀澳大利亞的野兔最多的時候達到了100億隻。這是什麼概念?澳洲總人口2500萬人,如果當地人食兔的話,每個人可以平均分到400隻兔子。
  • 「亞洲鯉魚」接班人?亞洲黑魚成功入侵美國,有的重達9公斤
    那些入侵品種則會出現數量泛濫現象,比如在國外泛濫的小龍蝦,來到中國卻成為了盤中餐,很多人還會因為某個地方的小龍蝦好吃,到此去旅遊呢。這些現象無一不說明亞洲黑魚已經出現了自然繁殖現象,當地缺乏亞洲黑魚的天敵。
  • 這種入侵物種,小龍蝦能被吃到絕跡嗎?
    >又到了吃小龍蝦但八十年前小龍蝦剛從美國被引進到中國時因為沒有天敵而過度繁衍侵襲了眾多水族(aquatic creatures)的領地且喜歡在堤壩(dams)上打洞甚至能引起洪災直到八十年代以後被端上餐桌才被吃到野外幾乎絕跡主要生活在養殖場(breeding farm)裡像小龍蝦這樣長途遷移到其它國家或地區的物種如果新家沒有天敵且氣候適宜就可能過度繁衍打破生態平衡(ecological balance)被稱為入侵物種
  • 亞洲鯉魚「壯如牛」,在美國為何屢禁不止,有什麼前因後果!
    亞洲鯉魚的幾個認識誤區開篇提到,網友對亞洲鯉魚產生了一定的誤區,主要是因不清楚它的習性特徵、生長環境,而這正是影響其品質的因素。▲亞洲鯉魚的種類常說的亞洲鯉魚,並非網友熟知的黃河鯉、華南鯉、 湘江野鯉,也不是我國育種專家經多年人工選育的荷包紅鯉、芙蓉鯉,而是一系列淡水魚的統稱,像草魚、青魚、鰱鱅、鯽魚、鯉魚等,都同屬鯉科,泛指亞洲鯉魚。
  • 美國黑魚:又一個外來物種,「亞洲鯉魚」泛濫的傷痛還能痊癒?
    黑魚屬於肉食性魚,鯽魚、麥穗、白條、翹嘴,包括鯉魚等等,幾乎湖泊裡的所有淡水魚,都是它的食物,毋庸置疑黑魚佔據了食物鏈的頂尖位置。因此黑魚所到之處,水底頓時「雞飛狗跳」,魚群紛紛逃竄。專家們擔心黑魚稱霸美國水域,不無道理。另一個優勢是它頑強的生命力。黑魚在0-40℃的水溫下均能生存,其中16-30℃是發育、繁殖的最適宜水溫,而美國絕大部分河流、湖泊滿足這一條件。
  • 澳大利亞另一物種又泛濫成災,不是兔子,今年計劃要殺死2百萬隻
    說到澳大利亞,大家一定會想到澳大利亞物種泛濫成災,這個國家確實動物豐富異常,比如說兔子就泛濫成災,至今都沒有辦法解決,後來又從外地引進了狐狸,沒想到狐狸並不吃兔子, 而是吃本土的其他動物,結果弄巧成拙,狐狸也泛濫成災了,弄得澳大利亞政府哭笑不得。還有就是小龍蝦也泛濫成災,以及鯉魚,主要是澳大利亞這塊大陸沒有什麼大的猛獸,導致這裡的環境太適合這些小動物生存了。
  • 險些被100億隻兔子佔領的國家,被網友戲稱最喪心病狂的入侵!
    提起外來物種入侵,相信很多朋友第一時間會想起美國的亞洲鯉魚、德國大閘蟹、丹麥小龍蝦等,而今天小編和大家聊一聊比上面幾個更加喪心病狂的外來物種入侵事件,它就是最讓澳大利亞人頭疼的--兔子。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兔子都是一種乖巧可愛的小動物,毛茸茸的外表沒有任何攻擊力,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曾經就是這種人畜無害的動物,當初差點霸佔澳大利亞,後來為了遏制兔子繁殖速度,澳大利亞不得不出動轟炸機,投擲毒氣彈才把兔子囂張氣焰給滅掉。澳大利亞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 以海蟾蜍為食的澳大利亞水鼠登場!
    說起海蟾蜍還要從它被澳洲領導人一拍腦袋 將它們引進國內開始說起…… 原本澳洲領導人只是想引進海蟾蜍 消滅傷害甘蔗的蟲患, 但海蟾蜍卻憑藉著自身
  • 歷史上入侵的六大物種,小龍蝦徹底被釘在了恥辱柱上
    當年,美國從亞洲引進蛇頭魚作為觀賞魚,可沒想到由於非法放生,蛇頭魚在淡水區漸漸繁殖,成為了當地霸主,所到之處一片狼藉,竟然沒有天敵。2、亞洲鯉魚。作為亞洲代表,鯉魚自然而然也被引進了美國,而這一引進就一發不可收拾。
  • 如何看待亞洲鯉魚泛濫把美國人逼瘋?
    亞洲鯉魚在美國泛濫「外來物種入侵」,作為一個極含專業學術術語的名詞,這些年通過媒體的傳播教導,迅速被老百姓接受了。
  • 誰在傷害亞洲鯉魚?
    儘管經過科學家的數年推動,但隨著「亞洲鯉魚」的正式引入中國,這個在美國「所向披靡」的物種,還是遭遇到了國人的「阻擊」。 讓楊華東不明白的是,一直以來美國政府、不少科學家都積極推動的亞洲鯉魚食用,卻總是反響平平,但公司在美國拿到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批准下,通過中國海關的檢疫、在電商平臺上開始售賣以後,瞬間,亞洲鯉魚卻突然被各種言論阻擊,「把美國人不吃的淡水魚引入中國」、「美國湖水已經嚴重汙染,魚還能好到哪去?」
  • 澳大利亞有點慌:一種有毒生物正在日益泛濫,並且進化得更強
    澳大利亞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似乎很多外來物種都可以在這裡迅速蔓延,例如在1859年的時候,20多隻兔子被人類帶到了澳大利亞,但一不小心被它們溜了出去,接下來,這些兔子就開始在這片土地上大肆繁衍,其最高數量甚至達到了100億。
  • 切克利斯攜《郊狼》告別派拉蒙,與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籤訂播放合約
    這樣就導致了一些好萊塢傳統影業「日子更加不好過」,而那些旗下有幾個流媒體平臺的廣播公司,迎來了發展契機。派拉蒙是好萊塢八大影業之一,即便不是資深影迷,也能說出這家公司拍攝的代表作以及著名演員。不過這些輝煌只是屬於曾經,派拉蒙在這段大家不太能出門看電影的時期,也遇到了各方面的損失,畢竟他們旗下沒有流媒體平臺。
  • 亞洲鯉魚入侵美國後「胖得像豬一樣」為何在我國活不過童年呢?
    有報導稱當有船隻經過密西西比河河道時,河裡的亞洲鯉魚甚至還敢主動撞擊船隻,這霸氣簡直可以與那位「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的蘇聯軍官有得一拼。雖然亞洲鯉魚在老美面前那麼囂張,但在中國它們守規矩得很,幾千年來從來沒發生過亞洲鯉魚敢在中國的河道裡野蠻撞船的事情。
  • 同樣是亞洲鯉魚,在美國長成百斤魚王,在中國卻活不過童年
    現在的入侵物種,和以前的最大區別,就是依靠人類的媒介進入的入侵物種變得越來越多,比如說美國的野葛,就是引進日本,中國的小龍蝦也是從外國引進的亞洲鯉魚其實並非指的鯉魚,它是指原產地亞洲的鯉科魚類,是美國人對青魚、草魚、鱅魚、鰱魚、鯽魚及鯉魚這些鯉形目鯉科魚類的通稱,美國引進亞洲鯉魚,是在上世紀70年代,當時美國從中國引進了這些魚,為的是改善生態,當時沒想到隨著亞洲鯉魚的繁衍,這些魚,已經嚴重危害當地生態環境,成為一種入侵物種。
  • 亞洲鯉魚在美國泛濫,造成極大損失,當地人:只有這種魚能治它
    那就是物種入侵泛濫,物種入侵泛濫這詞我們太數了,什麼澳洲的野兔,丹麥的生蠔或者是歐洲的小龍蝦等等,基本都能夠泛濫起來,最大的原因一般都是沒有天敵或者是沒有人食用,就像是亞洲鯉魚,在美國泛濫造成極大損失,當地人:只有這種魚能治它。
  • 澳大利亞究竟有多少動物泛濫成災?中國吃貨去也吃不完
    那澳大利亞究竟有多少動物泛濫成災,或已經影響到了人們正常生活呢?看看就知道了。先從海裡說起,海膽和小龍蝦對當地生態造成了極大破壞。尤其是海膽,不但吃光了近海海藻,甚至把部分大陸架巖石都啃噬了。小龍蝦也是浩浩蕩蕩,急需中國吃貨參加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