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汙染、素食主義者、川普 | 2018年想看什麼新聞?衛報問了問...

2020-12-05 新京報傳媒研究

來源:The Guardian

作者:《衛報》讀者

編譯 | 實習生:葉千 慄子 陌上

編輯 | 措大

英國《衛報》最近做了一項讀者調查,詢問讀者2018年希望看到什麼報導,他們看重的事業和價值分別是什麼。

下面是讀者的回答,傳媒研究(xjbcmyj)編譯了部分內容,看看歐美國家的讀者們,在新的一年都關注什麼內容。

讀者:Steve Miall

來自:英國 柴郡

別讓即時新聞妨礙了重要的事情的報導!

在環境方面,可以繼續報導化石燃料撤資運動,曝光還在投資的人。也可以繼續報導塑料汙染事件,找出罪魁禍首。不要忘了其他地方的環境問題,比如亞馬遜。

可以發起一場呼籲減少牛肉消費的運動。

在政治上,對川普的報導要避免他想要達到的宣傳效果,儘量減少對皇室婚姻的報導。要多報導平權運動,也要密切關注地方政府。最後,請努力定期報導一些好的新聞故事。

讀者:Liz Garson

來自:紐西蘭

2018年裡我最看重的是開放的思想,無論是自己在與世界的互動中,還是在瀏覽《衛報》的過程中。

閱讀自媒體的經驗告訴我們,對任何事情的解釋不止有一種,甚至最流行的解釋很少是最接近真相的那一個。

我想看「真正的」新聞;不是那些有錢有勢的人想讓我點進去的標題新聞。我想在充分知情的情況下作出自己的決定。

讀者:Madeleine Masterson

來自:英國 斯卡伯勒

希望媒體多報導素食主義者,這是一件新的大事。貴報可以記錄一個素食體驗者(不要是經驗豐富的)的素食日記。讓內容簡單和有趣,人們會喜歡的。

讀者:Giampiero Obiso

來自:義大利

我關注移民這個問題很久了。我自己也加入了羅馬的一個組織,這個組織在兩年間幫助了超過七萬移民。我希望關於移民問題的討論能得到解決。我們正處於意見兩極分化的歷史階段,可以看到法西斯主義有抬頭趨勢。媒體需要做點什麼來架起溝通的橋梁,激發基於事實而不是意見的關於移民問題的討論。

讀者:Philippe Bagot

來自:法國

2018年,我希望《衛報》繼續關注其內容的質量——把好的文章與有見地的話題結合起來,無論話題是嚴肅的還是輕鬆的。請繼續報導世界上各種社會政治分歧、分析它們的根源和發展趨勢,比如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和與之對立的團結、開放精神。

讀者:Bernard Maher

來自:英國 利茲

我希望重點討論一下我們現行經濟和政治模式的替代方案。我們該如何使政治參與度更高,如何讓經濟體系更公平,從而既可以獎勵成功又避免加深不平等?

讀者:Gary P Supanich

來自:美國 密西根州

《衛報》最讓我欣賞的一點是它的讀者評論,很多評論都很有見地。這點可以發揚光大,它給了我們參與社會問題討論的機會,雖然在一些爭議性話題上我們可能意見不一。如果我能提一個建議,我覺得經濟不平等和階級差異(尤其是在美國)值得在報導中強調。

讀者:Carol Warner

來自:法國福鎮

邀請歐洲的外籍人士講講他們如何融入當地社區,分享自己的才能和專業知識,如何?

過去三年來,我一直住在法國多爾多涅的一個小村莊裡,在那裡我創立了一個戲劇社團。當地人剛開始對舞臺藝術一無所知,而現在卻能表演莫裡哀和契訶夫的劇作。這中間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而現在,抱著「演出必須繼續」的決心,我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講這個故事不是想呼籲你們報導什麼,而是想指出住在歐洲的很多外籍人士有著許多有吸引力的正能量的故事。他們中很多人為當地做了很大貢獻,付出的努力也得到重視。這些人的成功故事是一個個超級副本。

讀者:DrGeoff Meaden,

來自:英國 肯特郡

希望可以多報導一些關於大自然中物種滅亡的內容。我生活在英國的鄉村,三十年前,我可以看到蟾蜍、青蛙、蝙蝠、刺蝟、睡鼠、黃鼠狼,還有大量的蒼蠅、飛蛾、蝴蝶、蜜蜂、黃蜂和其他的昆蟲。現在它們幾乎全都消失了。

物種滅絕所帶來的這種衝擊和影響,我們人類並不會倖免於難。所以多報導一些這方面的內容吧。

讀者:Clare Munks

來自:英國 德貝郡

這個時代的我們面臨許多挑戰,但是一些話題會比其他話題獲得更多的新聞關注。雖然英國脫歐和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這些話題獲得了最多的媒體報導,但是我覺得我們最應該關心的是環境問題。

《衛報》對於塑料汙染的報導做得很好,並且也正在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我認為由人類活動引起的全球變暖(AGW)這個話題並沒有得到它應得的關注和報導。為了讓人們了解足夠多有關全球變暖的信息,從而遊說、督促政府官員去解決和改善這個問題,全球變暖必須獲得更多主流媒體的報導。更何況很多議員只有當某一議題得到很多投票時才會採取行動解決。

擔心未來幾十年的事情是人類的天性。但我們很可能已經沒有幾十年的時間了。有時候這個問題看起來似乎太大,讓人無從下手。但是人們需要知道所有可能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每個人可以做些什麼。

讀者:Donal Scannell

來自: 愛爾蘭

在2018年,儘管世界變得越來越瘋狂,但是《衛報》仍然需要保持前進。其他人越瘋狂,《衛報》的存在就更重要。繼續堅持目前的報導內容,也要去開創和發展新的內容。儘量不要做重複的報導,避免成為「標題黨」。儘量不要太關注所謂的「生活方式」,除非是必要的時候。繼續加油。

讀者:AlBell

來自:美國 亞利桑那州

在美國,過去一直沒有得到足夠報導的話題是獨立選民。儘管他們佔註冊選民的40%,但卻是最不被了解的選民群體,在許多州這個比例甚至更高。他們將在2018年和2020年的一些關鍵選舉中發揮重要作用。

我認為,獨立選民的潛在影響力、人們對他們重要性的忽視,都是當代美國政治中鮮為人知的事情。如果美國在世界舞臺上舉足輕重,那麼這些人也很重要。

近期好文薦讀:

今天,我們該如何在媒體上呈現女性

這些電影讓我重新理解新聞

2018年新聞人值得關注的12個媒體播客

投稿、合作郵箱:

相關焦點

  • 石正麗答《科學》雜誌18問:「川普欠我們一個道歉」
    我想(你的最後一問)是指雲南墨江縣通關鎮的蝙蝠洞。迄今為止,附近居民並未感染新冠病毒,因此,所謂 「零號病人」 在礦區感染然後前往武漢的說法是錯誤的。5、問: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的早期暴發,讓許多人認為是該地某種動物感染了人類。但逐漸發現許多早期感染者與該市場無關,那麼你對海鮮市場(在疫情)中的角色怎麼看?
  • 《科學》專訪石正麗18條問與答——川普欠我們一個道歉
    9、問:據我所知,最早報告的病例中,有一名與海鮮市場無關的患者,他在 12 月 1 日出現感染症狀,另一篇新聞報導稱 11 月份已經出現了病例。你知道的最早確診病例發生在什麼時候?病例統計數據如何?(來源:生態健康聯盟)16、問:武漢病毒研究所被舉世關注,因為該所被猜測為新冠病毒的可能來源。唐納德 · 川普總統表示,他非常相信病毒來自實驗室。這對你們實驗室有什麼影響?對你個人有什麼影響?
  • 我,是素食主義者
    她囑咐我一個人在外面要注意安全,說最近聽說有一條什麼魚出了事,我告訴她,是三文魚。媽媽學歷不高,現在住在農村,但每天都堅持看新聞、聽廣播,屬於村裡人的「小靈通」,此刻絮絮叨叨地想把所有努力汲取到的消息都灌進我耳朵,被我一打斷,又意識到什麼,自我開導道:「害,反正你也不吃那些,我是瞎操心。」
  • 被問最喜歡的《聖經》經文是哪篇,川普:我不想深入
    【視頻/觀察者網 謝璐吉】近日,川普抨擊拜登沒有信仰,說他「傷害《聖經》,反上帝」。於是,有媒體又翻出了川普2015年那段有關聖經的著名採訪。當時川普在競選總統時,經常說《聖經》是他最喜歡的書,而他自己寫的《交易的藝術》排第二。
  • 被兒子問外星人,川普:那很有趣,但我不告訴你我知道些啥
    74歲老父親川普和43歲大兒子最近就進行了類似這樣一段對話。「外星人真是我唯一想知道的事兒」6月18日晚上的「父親節特別節目」裡,小川普採訪了自己的總統老爸。他們談到了關於外星人的一個「未解之謎」:1947年,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斯威爾市一名牧場主在他的牧羊場發現不明碎片,當時空軍官員稱墜毀的是一個氣象探測氣球。
  • 47歲模特指控川普美網性侵:將舌頭伸進我喉嚨裡
    網易體育9月18日報導:前模特艾米-多莉絲近日接受英國《衛報》採訪時指控川普在1997年美網性侵,儘管川普在1997年美網性侵傳聞並不是新聞,這之前就有過報導,但艾米-多莉絲這次披露了更多細節,不過,川普通過律師否認對方指控
  • 石正麗答Science問:「川普欠我們一個道歉」
    新冠病毒最早從中間宿主到人的跨種傳播,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目前從科學上並沒有研究清楚。從歷史經驗看,愛滋病等重大疾病的最初暴發地都不是起源(最初發生跨種傳播)地。這也是為什麼病毒溯源是一個極富挑戰的科學難題的重要原因之一,關於2019新冠病毒的源頭和傳播路徑,需要有開拓的視野,需要全球的科學家共同努力,需要時間。
  • 感染直奔28萬 川普被問兩問題 他一個甩鍋歐巴馬一個誇自己
    4月4日,面對記者質疑其疫情應對遲緩和防疫物資供應不到位時,美國總統川普將其中一個問題甩鍋歐巴馬,回答另一個問題時則自賣自誇了一番。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吉姆·阿科斯塔問川普,疫情初期是否反映太慢?川普立即說:「雖然大多數人認為這不會發生,不理解它的嚴重性,大多數人不重視。但我知道大流行是可能發生的最糟糕的事情之一,所以我早已做好了準備。
  • 素食主義者錯了,人類根本就不適合吃素
    你可能要問,這跟素食主義者有什麼關係?原來,新版的英鎊在製作時使用了動物脂肪,外國人又不能只用支付寶,必須用到錢,而這影響了他們素食生活的純粹性,所以他們覺得自己必須站出來舉牌子了。素食主義者,是個令人又愛又恨的群體,如果只是私底下為了各種「可愛」的理由奉行不吃肉食,他們身上展現出的同情心其實還是蠻可愛的。
  • ...衛報(The Guardian)注意到,川普還表示要在美國最高法院對...
    2020-11-04 16:00:10來源:FX168 【衛報:川普將就大選投票向美國最高法院提起訴訟】衛報(The Guardian)注意到,川普還表示要在美國最高法院對選舉結果進行抗爭。
  • 連續第2天沒開疫情簡報會,川普連發數推懟媒體:了解歷史的人說我...
    當地時間4月26日,白宮連續第2天沒能舉行每日疫情簡報會,但這並未影響到美國總統川普的「信息發布」,26日當天下午,川普發布了數條推特,繼續怒懟「假新聞」,同時表示有人說自己是「歷史上最勤奮總統」。此前一天,川普曾發推稱「簡報會不值得花費時間與精力」。
  • 【川普赦免火雞被問是否赦免自己】當地時間24日,美國總統川普...
    2020-11-25 11:37:52來源:FX168 【川普赦免火雞被問是否赦免自己】當地時間24日,美國總統川普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出席了感恩節火雞赦免儀式,在當天的活動上,川普又被記者追問:「你會赦免自己嗎?」
  • 這場「彈劾大戲」全美直播,川普說「太忙了沒空看」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 當地時間13日,美國國會針對川普彈劾案的首場公開聽證會終於拉開帷幕,這一「歷史性」事件一下席捲了CNN、《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衛報》等各大外媒的頭版。這在美國近250年歷史上僅發生過3次,上一次還是在20多年前。 該場聽證會面向全美電視直播。
  • 看完堅果R2發布會,想問字節跳動堅持做手機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看完堅果R2發布會,想問字節跳動堅持做手機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2020-10-23 20: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他們問我在單位是幹什麼的...
    他們問我在單位是幹什麼的......寫在開篇:昨天,2021年1月10日,第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就這樣來臨了......1今天 在安檢處值班的老李頭告訴我安檢處來了一位長發飄飄的妹陀老李頭從妹陀的包裡搜出一把刀問她帶刀做什麼
  • 「不要問單位給你什麼,而要問你給單位貢獻什麼?」這話很無恥?
    原創內容 抄襲必究文:謝汶青這句話對不對主要看站在什麼角度去分析了。假如你是單位的領導,你肯定覺得這句話是正確的,可是,假如你是個員工,有可能你會認為這句話是錯誤的。1.站在領導的角度我關注的一個作家,她原來是體制內的一名員工,她工作很努力,也很認真,但是她的付出和她的收入和職位的提升不相符。
  • 「你剛剛問的是什麼來?」
    我想了想。「你剛剛問的是什麼來?」不再年輕,仿佛就是某一刻的悄然變化。我們會突然忘記了自己。——我不是七秒魚,我有的是思考的時間。「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要多」,「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要多」。大把大把的故事,需要用盡一生去反芻、去咀嚼。不是說你,說了你也不懂。我正在安靜地畫人生的標點。
  • 宋芸樺在三十題不間斷快問快答中說了什麼 一句話惹眾怒
    宋芸樺在三十題不間斷快問快答中說了什麼 一句話惹眾怒時間:2018-08-03 16:1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宋芸樺在三十題不間斷快問快答中說了什麼 一句話惹眾怒 《西虹市首富》女主角宋芸樺被扒出一段快問快答的視頻,最喜歡國家是臺灣,隨後,宋芸樺發表道歉微博,稱自己是中國人
  • 英國《衛報》評 2018 年 Top 20 最佳數碼產品
    編者按:科技改變生活,從電動自行車和摺疊無人機到戰鬥機器人和數字跳繩,看看有哪些充滿黑科技的產品驚豔到你了,以下是衛報評選出的本年度最受歡迎的科技產品。本文譯自Theguardian原標題為" The 20 best gadgets of 2018"的文章。1.
  • 想問天問大地,這雨下起來咋就止不住呢!?(2018年度「天氣小主兒」明星就在這裡了~期待嗎)
    俗話說「進入臘月就是年」,這大街小巷的年味也是越來越濃了, 昨天,雨水一度減弱,給人一種「總算可以鬆口氣」的感覺,不要想多了,這只是一種錯覺!  暖溼氣流的活躍,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2018年寧波市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已經新鮮出爐啦。在天氣陰晴萬變的轉換中,在風雨暖陽交替的陪伴下,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踏入了19年的陰雨中。今年又有哪些「天氣小主」成功入選,榜上有名呢?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