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雲朝山驚現和尚凌空打坐絕技(圖)

2021-01-22 手機鳳凰網

張家界僧人凌空打坐(攝影:般若彼岸)

心如止水無掛礙,凌空萬丈如平地,

清風拂過袈裟衣,臥雲閒看紅塵痴。

雲朝山位於張家界市慈利縣的金坪鄉雲朝村,海拔863米,因每天清晨雲霧繚繞,且四圍山勢均向此山傾斜呈朝拜之勢而得名。遠望雲朝山,形狀酷似濟公和尚的帽子。昨天隨幾個攝友到山上採風,無意間見到雲朝寺主持高僧在意懸崖上的小樹上連起了凌空打坐的絕技,真讓咱開眼了!

我發這個圖不是炫耀什麼,而是拿出一個實證,告訴大家學佛是修行,而修行在於修與行,不是口頭上玄奧的意理,唾沫亂飛的辯論,繞天繞地的哲學,而是要實修,是要身體力行的去行出來。蘇東坡一屁過江東的典故人人皆知,所以要我說持戒的目的是要定力,而定力的目的是要智慧,因此定力的表現就是對其持戒好壞的一種旁證,因為外人是無法知道一個學佛人持戒的好壞。

妙高禪師力克昏沉 一念慚愧消百年罪

在古祖傳記上說到,宋朝妙高禪師發憤用功,卻被昏沉障磨得沒辦法,想制伏都制伏不了。最後他用破釜沉舟的辦法,跑到浙江寧波府東邊的妙高臺打坐。

這個臺在懸崖峭壁之上,有多大呢?僅容得了一個人。在這上面用功真是九死一生,你要是打坐昏沉,一跌下去就是萬丈深谷,一定是粉身碎骨。

他就用這種捨命的精神來克服昏沉,以為這樣就可以制伏。但業障就是業障,打坐一下子又開始昏昏沉沉,整個身體前俯後仰的,突然頭往後一仰,就往懸崖跌下去了。

還好韋馱菩薩即時出現,這位菩薩總是護持修行人,在他還沒有掉到山谷底下,在半空中就用手中的降魔杵把他託住,然後將他放回原位。

禪師就問:「是哪位護法神來救我?」

韋馱菩薩答:「是我,韋馱也!」

禪師一聽,馬上就想:「啊!我這樣用功已經感得菩薩來護持了!」凡夫就是凡夫,沒有斷驕傲的種子。他又問韋馱菩薩:「像我這樣用功精進的,世間上有多少人呢?」

韋馱菩薩一聽到這話,就大聲地呵斥他:「這世間上像你這樣用功的,多如牛毛!你這樣驕傲,以後五百世我都不來護持你修行了!」說完韋馱菩薩就走了。

禪師被韋馱菩薩這麼一呵斥,痛苦流涕,慚愧萬分:「唉!菩薩這樣慈悲來護持我,我應該頂禮感謝才對,怎麼還這麼狂妄向菩薩問這個話?」一慚愧,道心又發起來:「韋馱菩薩不來護持,我還是要繼續用功,如果再昏沉就摔死好了!」

他在原位又盤起腿來參禪打坐。坐沒多久又昏沉了,一昏沉就前俯後仰的,一仰又跌下山崖了,這次他認為自己一定是沒命了。可是在他快要落地的時候,又有人雙手把他接著送上來。

禪師問:「是哪位護法神這麼慈悲把我接上來?」

菩薩說:「韋馱也!」

禪師問:「菩薩!您不是說我太驕傲,五百世都不來護持了,怎麼又來救我呢?」

韋馱菩薩說:「因你一念慚愧心,就已經超過了五百世,所以我再來護持。」

相關焦點

  • 張家界周邊遊玩好去處之,天門山玻璃棧道,霧氣籠罩山上宛如仙境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張家界的天門山玻璃棧道,你有來過嗎?天門山玻璃棧道懸於天門山頂西線,是一處懸於峭壁之上的玻璃眺望臺。棧道全部用透明玻璃建成,可以看到腳下的萬丈深谷,膽戰心驚之餘,可以感受凌空行走的快樂。
  • 虛雲老和尚一入定就是半個月
    虛雲老和尚就這樣再次躲入山洞修煉。經過很多年的打坐苦修,當時虛雲老和尚的修行並未有什麼進展,更沒有開悟。雖然在山洞裡煉得衣不蔽體,也不得法,卻展示了虛雲老和尚追求佛法的決心。後來,在得道高僧的指點下,虛雲老和尚更是長年堅持盤腿打坐,從不間歇。
  • 張家界:除了山 你還是詩!
    張家界武陵源金秋御筆峰。張勇攝若時光倒流,白居易猜不到,《長恨歌》裡那句「養在深閨人未識」會成為千古絕唱,會成為我們屢試不爽的「最美嘆息」。國畫大師吳冠中想不到,偶遇張家界林場時那篇《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散文會讓世界從此迷上了張家界。一句經典古詩的共情能力,可以延續千年,深深根植在人們的記憶裡。
  • 武陵源區:霧裡尋覓天子山 醉美仙境張家界
    霧裡的天子山如夢如幻。萬齊松 攝霧裡的天子山如夢如幻。萬齊松 攝霧裡的天子山如夢如幻。萬齊松 攝霧裡的天子山如夢如幻。萬齊松 攝霧裡的天子山如夢如幻。萬齊松 攝紅網時刻張家界1月5日訊(通訊員 庹級明)2020年新年伊始,湖南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區天子山雲霧繚繞,如夢如幻,沁人心脾。
  • 蒙古200歲和尚肉身尚在
    如您有意經營,請諮詢微信:leshu1023近日,蒙古科學家正在檢查一具200年前的和尚肉身。一些佛教徒篤信這位高僧依然活著,因為他還保持著禪定盤坐的姿勢。蒙古發現200歲和尚肉身 仍在打坐或還活著上周,這具淺灰色的和尚肉身在蒙古首都烏蘭巴託Songino Khairkhan區被發現,當時全身還覆蓋著一層牛皮。
  • 蒙古發現200歲和尚肉身仍在打坐或還活著
    近日,蒙古科學家正在檢查一具200年前的和尚肉身。一些佛教徒篤信這位高僧依然活著,因為他還保持著禪定盤坐的姿勢。
  • 天門山玻璃棧道,最高海拔1430米,挑戰你的心臟
    張家界天門山位於湖南省,遊覽過的朋友們都知道,張家界地高勢險,高峰佇立,索道橫跨山峰,險中帶奇,盤山公路彎彎曲曲,連綿不盡。天門山是張家界的一個標誌性的旅遊地點,入口像是放置了一座巨型屏風,宛如通往上天的大門,跨過去,便是得道成仙。由此而得名天門山。
  • 張家界海拔最高的山,是國家森林公園,年接待遊客量高達300萬次
    天門山以前被稱為雲夢山,是張家界海拔最高的山,為了國立森林公園,天門洞源於自然奇觀,天門山海拔157.9米,與山下市區相比高1300米以上,更高聳立著山的威岸。天門山險峻雄偉,自古以來被稱為張家界的天然畫,站在嵯峨的高山上,置身於古樹環繞的綠海之中,俯視山下連綿起伏的連綿山峰,俯視因高度而降低的張家界市區,忽然覺得一股豪氣升天了,真成了詩人筆下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中國妖物志:山和尚 | 鴆鳥
    山和尚「吃人」大概是妖怪予以世界最普遍的印象之一,在黑暗腥穢的深夜
  • 青城山驚現"巨型長臂金龜子" 銅綠色個頭堪比鴨蛋[圖]
    陽長臂金龜。(圖片由趙力提供)   頭、胸部是有金屬光澤的銅綠色,個頭和鴨蛋不差上下,樹枝狀的腳竟比身體的兩倍還長……2日晚,這只在都江堰青城山路邊「納涼」的「巨大」金龜子,引起了3名小夥子的注意。昨日,經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確認,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陽長臂金龜。
  • 張家界旅遊景點攻略,張家界有哪些景點值得去
    張家界旅遊景點攻略,張家界有哪些景點值得去 1、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武陵源的核心景區 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它是張家界泰鬥級的開山景祖。是張家界具代表性的自然風景區,公認核心景區,沒有之一。
  • 雲居山舉行虛雲老和尚圓寂55周年紀念法會
    鳳凰網華人佛教) 虛雲老和尚德相(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2014年10月5日(農曆甲子年九月十二日),虛雲老和尚圓寂五十五周年紀念法會在雲居山真如禪寺隆重舉行來自海內外高僧大德、諸山長老、虛公佛門子孫、雲居山四眾弟子數千人出席了紀念法會。 五十五年前的這一天,中國禪宗泰鬥虛雲老和尚示寂。五十五年後的今天,虛雲老和尚的後代子孫,學人子弟,齊聚在真如禪寺,緬懷虛雲老和尚的豐功偉績。並以此激勵後人,學習虛雲老和尚愛國愛教的思想,正信正行的情操,處世不驚的胸懷,艱苦樸素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品德,繼承和發揚虛雲老和尚的精神,把中國佛教的事情辦好。
  • 最佳張家界旅遊時間是什麼時候?張家界幾月份去比較好?
    一直以來,張家界就以美麗奇特的自然風光吸引無數全球遊客前來遊玩,被譽為「縮小的仙境、放大的盆景」和「中國山水畫的原本」,2010年上映的全球首部3D電影——《阿凡達》更是讓其中的懸浮山的取景地——袁家界,更是讓張家界的美景更充分地展現在了世人面前。
  • 張家界什麼季節風景比較美麗呢?張家界最佳旅遊是幾月份?
    張家界:張家界夏天:在夏天,溫度是比較合適的,真的是一個理想的世界。那裡有溫馨潮溼的山泉,有鮮豔的山花,到處瀰漫著山花的芬芳。清晨,當你走進森林時。立即進入心裡的是一種新鮮的感覺,感覺到整個身體細胞在這一刻被喚醒。在中午,你可能會在其他地方被認為是最不想出去。
  • 旅遊+文化:「詩意」張家界相約全世界
    日前,「仙境張家界 詩約全世界」中國·張家界第四屆國際旅遊詩歌節如約舉行,300多位國內外知名詩人、詩歌愛好者、全國詩歌節組委會成員齊聚張家界,在張家界的奇山秀水之中談詩論道。
  • 百歲高僧再生36顆牙齒(圖)
    但事實上,虛雲老和尚的傳奇遠不止於此。 虛雲老和尚最後的時光是在江西雲居山度過的,紹雲法師是虛雲老和尚的得法弟子。在一次紀念虛雲老和尚圓寂四十周年活動上,紹雲法師就為大家分享了虛雲老和尚生活中的點滴,其中就包含虛雲老和尚九十多歲時再生三十六顆牙齒的故事。
  • 虛雲老和尚出生時是個大肉球,差點被當做怪物丟掉,幸被一刀拉開
    窮苦人做不了和尚,否則天下便沒有乞丐了;富貴人也做不了和尚,因為自古便少富貴人出家的;許多知名居士也做不了和尚,他們能放下富貴功名,能吃長素,能打坐,也能禮佛誦經,但要他們做和尚則是斷然不肯的。 但虛雲老和尚小時候便表現出了善根。
  • 民國和尚用真火焚身,圓滿成佛,科學家到現在都解釋不了
    時間很快就到了1915年,具行和尚在寺廟裡參經拜佛已許多時日,虛雲老和尚想讓他多見見天下名山道場,感受佛法的宏大精神,順便增長見識。縱然百般不舍,具行和尚還是受意出山去了。虛雲和尚幾年後,因為雞鳴山重建雲棲寺,遠遊在外的具行和尚聽聞消息,就趕回寺裡為虛雲老和尚分憂。回來後的他,仍然是他,是那個沉默不語,勤奮做事的具行和尚,白天做活,晚上念經,回到師傅身邊,盡心服侍。
  • 為什麼大多道士都是瘦子,而和尚都是胖子?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為什麼大多道士都是瘦子,而和尚都是胖子?說到佛教道教很多人也總是分不清楚,信奉道教的一般叫道士,道士總是以仙風道骨的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看電視的時候也經常覺得道士非常厲害,精通各種仙道,而信奉佛教的叫和尚,胖胖的和尚看起來也是足夠憨厚老實。那麼為什麼大多道士都是瘦子,而和尚都是胖子?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 道士和尚都吃齋戒葷,為什麼和尚胖道士瘦?並非因為佛教香火更盛
    首先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大家對不熟悉的事物總抱有較高的熱情,所以佛教更容易傳播。其次統治者的大力宣傳,引領了廣大民眾的選擇方向。佛教宣揚的思想很符合統治階級管理民眾的需要,所以他們總是帶頭做表率,積極宣揚佛教教義,對平民的思想產生了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