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鞠峰】今年,本就給外界以「自殺大國」印象的日本,始終沒能有效控制新冠疫情的同時,選擇結束生命的人數逐月攀高。據官方統計數據,10月的單月自殺人數,超過了該國新冠疫情累計死亡人數。其中,女性自殺人數增幅尤為明顯。
據日本警察廳發布的統計數據,10月全國範圍內自殺者總數2158人,同比增長40%;其中男性1306人,同比增長21.7%;女性852人,同比增長高達82.8%。截至目前,日本新冠累計死亡2087人。
截至10月,日本今年度自殺人數達17219人,其中男性11541人,女性5678人。
圖源:NHK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月29日報導,日本是為數不多的及時公開自殺數據的經濟體。美國最近的自殺數據停留在2018年。因此,日本有關數據,可能給別國衡量疫情對國民心態產生的影響提供參考。
「我們甚至沒有封鎖,跟別國相比,新冠(對於心理狀態)的衝擊是非常有限的,但自殺數仍然增長地這麼快,」早稻田大學助理教授上田真知子表示,「可見其他國家的自殺率,在未來可能有相同幅度、甚至更高的上漲。」
必須指出,日本的自殺率雖然從2009年至2019年10連降,但依然居高不下。據世衛組織(WHO)統計,2016年,日本每10萬人口有18.5人自殺,在西太平洋地區僅次於韓國,幾乎是世界平均(10.6人)的兩倍。
截自厚生勞動省發布的《自殺對策白皮書》令和2年版
特別是7月以後,日本女性自殺者數量大幅增加。厚勞省指定法人「生命支援自殺對策推進中心」(JSCP)於10月召開記者會,指出在新冠疫情影響下,生活環境的變化,及人氣明星的自殺報導,可能對自殺率產生影響。
CNN指出,疫情對於女性自殺率的影響更大。10月,女性自殺率同比增長近83%。分析表明其背後可能有幾點原因。首先,在酒店、食品、零售行業的兼職中,女性比例更大,這部分人群因新冠疫情而失業的比例比平均水平高出不少。
「日本一直在忽視女性,日本社會一直是,一有壞事發生,弱勢群體是最先被裁員的,」CNN援引一名有4次自殺經歷的日本女性的話稱。
其次,日本女性就算沒有因為疫情而失業,往往在工作之外,還更多地承擔育兒責任,例如接送子女上下學等。對於孩子身體健康的擔憂,也加重了母親們的心理負擔。
此外,據「日本新聞網」(Nippon.com)本月報導,日本青少年的自殺率也引發擔憂。據統計,日本未成年自殺率2019年創下新高,是G7集團中,唯一一個15至34歲人群中自殺是第一死因的國家。
CNN還認為,雪上加霜的是,日本「恥於承認孤獨、痛苦與脆弱」的文化,讓抑鬱情緒容易在內心發酵。加上近期多位公眾人物自殺的消息,也很可能導致自殺率上升。
日本演員三浦春馬(右)和竹內結子(左)今年相繼自殺
日本摔跤手木村花自殺
近幾周,日本新冠日新增確診人數屢創新高,專家擔憂「第三波疫情到來」,有相關人士建議應當重啟緊急狀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