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悲劇:日本女性自殺率飆升

2021-01-17 中國新聞網

  一旦社會狀況惡化 弱者首先遭到拋棄

  疫情悲劇:日本女性自殺率飆升

  文/王天然

  日本自殺率一直居高不下,隨著疫情的蔓延,情況日益嚴峻,女性自殺率更是飆升。2020年7至12月,日本自殺人數連續5個月呈上升趨勢。其中,10月自殺死亡人數甚至超過10個月以來疫情死亡人數總和,自殺人數環比上漲39.9%,男性自殺人數環比增幅21.3%,女性自殺人數環比增幅高達82.6%。

  這些在疫情之下被生活壓垮的女性,只能以自殺的方式,在無限的黑暗中發出最後一聲悲鳴。每一條逝去的生命都不是一個冷冰冰的數字,揭示的是日本社會一個深刻的問題:日本應該如何處理好兩性關係,如何對待佔國家人口總數二分之一的女性群體?

  失去兼職工作貧困無力自救

  「一旦社會狀況惡化,首先被拋棄的是弱者。日本社會不在乎女性,她們是日本社會的弱者。」43歲的小林惠理子說。

  小林在一家非政府組織工作,疫情之下雖沒丟掉工作,但薪水遠不如從前。小林身邊的女性朋友中,很多人都失去了兼職工作,這讓她越發產生了對貧困的擔憂和恐懼。

  小林曾在二十多歲時因為生活貧困自殺未遂,如今她再次感受到死亡般的氣息:工資少了,好像人走在漫長的隧道裡,永遠看不到出口的光亮。「仿佛又要回到以前的貧困狀態,我被危機感緊緊纏繞著。」

  2020年4月,由於疫情蔓延,日本政府第一次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採取一系列措施限制民眾活動,以餐飲、旅行等為代表的服務行業受到重創,餐廳、商店、旅館等商家紛紛裁員自保。首當其衝的,便是長期以來在服務行業從事各種非正式工作的女性。據不完全統計,因疫情失業的約七成是女性,高達74萬女性失去工作,是男性的2倍以上。

  女性貧困,這個日本社會的痼疾在疫情之下被放大,一些日本女性在無助與絕望之中選擇默默無言地終結自己的一生。

  這些被解僱的女性,不少是家庭主婦。男主外女主內是二戰後日本的主流家庭模式,丈夫心無旁騖在外工作,妻子作為賢內助照顧家中老小生活。可以說,這種以性別為基礎的社會分工,是日本戰後經濟騰飛的基礎。然而,隨著上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國家經濟陷入低迷狀態,單靠丈夫在外打拼已經不能支撐全家人的開銷,妻子也不得不在完成原有家務勞動之餘,外出兼職貼補家用。

  酒店餐廳服務員、便利店收銀員、百貨店售貨員……越來越多家庭主婦從事兼職工作。據統計,如今靠丈夫單方收入維持生計的日本家庭已不足三成。

  雖然丈夫不再像之前一樣是一家的頂梁柱,但繁重的家務勞動依然只有妻子在負擔。這使她們不能像男性一樣成為全職的正式員工,而兼職工作不但工資少也沒有保障,疫情中最先被解僱的便是她們。

  家務壓力繁重家暴無處可逃

  日本女性所面對的,不只是對經濟狀況的擔憂。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以年齡區分,在疫情之下自殺的女性之中,四十多歲中年女性佔比最大且環比增幅最快。她們中的大部分人除了經濟的擔憂之外,還從家庭中感受到了日漸繁重的壓力。

  在日本,育兒和照顧老人被公認為女性需承擔的責任,這種根深蒂固的家庭觀念並沒有因為家庭內部經濟結構的變化而發生顯著改變。疫情持續加劇讓母親永遠在擔憂孩子的健康狀況,而隨著緊急事態的宣布,學校封閉,孩子整天待在家中,母親的家務重擔更是日漸加劇。一邊是日漸乾癟的錢包,一邊是需要營養補充的孩子,被夾在其中的中年母親們疲憊不堪。然而,她們還被繁重的家務佔據了幾乎所有時間,無法向他人訴說自己的痛苦。

  同時,家庭暴力也隨著疫情的蔓延日漸顯著。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式決定了男女雙方不平等的經濟水平,導致了夫妻雙方不對等的家庭地位,隱忍順從長期被視為日本妻子的「美德」。緊急事態宣布後,很多公司開始居家辦公,一家人待在一起的時間變長了,日常瑣事帶來的矛盾也隨之增多了。加上失業帶來的經濟貧困,妻子在家庭內部的話語權更是受到嚴重衝擊。

  在家庭辦公和外出控制之下,日本的女性無處可逃。據日本內閤府統計,疫情之下女性遭受家暴的求助案件比去年同期增長至少兩成。不少女性因不堪忍受家暴而到精神疾病科住院治療,更有甚者自殺未遂而被緊急送往醫院,也有一些人用自殺結束了生命。

  「女性不得不為了家務勞動和育兒犧牲自我,這是日本的家庭模式。但對女性來說,這個擔子是不是太重了點?」日本精神神經學會理事、東邦大學教授水野雅文指出。

  網絡暴力肆虐放大性別問題

  即便沒有失去工作,沒有家庭困擾,依然有日本女性沒能逃離自殺的命運。

  2020年5月23日,年僅22歲的女拳擊手木村花自殺身亡。她生前曾參加一出人氣爆棚的真人秀,因在節目中對一名男性演出者嚴加訓斥的失言行為,遭受了大量來自網絡的暴力攻擊。木村花推特帳戶下的評論中,「滾出節目!」「從世上消失吧!」「去死吧!」這樣的字眼頻頻閃現。

  「國家呼籲民眾『自肅』,減少外出,大家把更多時間花在網絡上,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如意便通過網絡發洩給了別人。」日本國際大學國際交流中心副教授山口真一如此解釋。

  除了對木村花在節目中不當言行的猛烈批評外,同時還有例如「她一點也不可愛!」「長得真醜!」這樣針對女性外貌與性格的批判言論,日本警方還逮捕了一名多次通過社交網絡誹謗木村花的男性網民。身為拳擊手,木村花用自己的實力在賽場上獲得了榮譽與掌聲,卻在疫情之下的網絡世界裡,被「男性凝視」的淫威吞噬了鮮活的生命力。

  女性自殺問題的凸顯,更提示了在日本社會討論性別議題的必要與迫切。日本的社會構造對女性來說是極其不利的,明確以性別為導向的社會分工,強化著男女兩性不得不扮演被社會書寫好的性別角色,個人的每個選擇都必須與性別捆綁。疫情如同一把放大鏡,將這些問題加以放大,並以女性自殺人數飆升的方式呈現在世人眼前。

  (作者系復旦發展研究院·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博士後)

  相關連結

  疫情緊急狀態

  日本首相菅義偉7日宣布,東京都及周邊神奈川縣、埼玉縣和千葉縣8日起實行緊急狀態,暫定持續至2月7日。

  菅義偉當天在召開專家諮詢會議並向國會報告後正式發布「緊急事態宣言」,這是新冠疫情以來日本第二次宣布緊急狀態。2020年4月,時任首相安倍晉三針對東京都和大阪府等地疫情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此後緊急狀態擴大至全國,5月下旬全部解除。

  為減少對經濟的影響,本次緊急狀態的措施比第一次更加「克制」,重點針對被認為加劇疫情擴散的餐飲業。餐廳被要求20時結束營業,對配合要求的餐廳,政府將向每家店鋪提供最高每天6萬日元補償。

  此外,日本政府要求民眾20時以後儘量避免外出;呼籲企業儘量讓員工在家辦公,目標是減少70%出勤人數;要求舉辦大型活動時入場人數不超過場地額定人數一半,並設定5000人上限。不過,幼兒園和中小學不需停課,而第一次緊急狀態時,除很多餐飲和娛樂場所被要求停業外,學校全部停課,很多活動延期或停辦。

  企業現倒閉潮

  第二次實施緊急狀態無可避免地給日本經濟帶來新一輪衝擊,尤其是餐飲業、零售業、交通業和旅遊業等。

  對餐飲業來說,忘年會和新年會是一年中最掙錢的業務,但在2021年新年,90%以上企業取消忘年會和新年會,給餐飲業帶來重大打擊。

  日本最大的居酒屋連鎖集團「和民」宣布,到3月將關閉114家店鋪,佔其全部店鋪的20%。經營「牛角」烤肉店和「北海道」等居酒屋的Colowide餐飲集團宣布,已關閉125家直營居酒屋和70家直營餐廳。「家庭餐廳」集團也宣布,到12月將關閉200家店鋪。

  日本亞洲航空公司宣告破產,負債總額達217億日元,成為疫情暴發以來日本最大的企業破產案。全日空航空公司也出現嚴重虧損,不得不宣布全體員工減薪30%,取消冬季獎金。這是該公司創立半個多世紀以來第一次取消冬季獎金。

相關焦點

  • 日本10月自殺人數超該國新冠累計死亡數,女性自殺者激增
    【文/觀察者網 鞠峰】今年,本就給外界以「自殺大國」印象的日本,始終沒能有效控制新冠疫情的同時,選擇結束生命的人數逐月攀高。據官方統計數據,10月的單月自殺人數,超過了該國新冠疫情累計死亡人數。其中,女性自殺人數增幅尤為明顯。
  • 中國自殺率陡降的30年:農村女性自殺率下降最快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自殺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但鮮為人知的是,僅在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還名列自殺率最高國家名單。在當時,中國是少有的幾個女性自殺率高於男性的國家之一,同時農村高於城市。情況最嚴重時,每3個離世的農村青年婦女中就有1人死於自殺。
  • 脫離人生正軌:日本年輕人自殺率走高背後_新聞中心_中國網
    而演員三浦春馬、竹內結子,以及數千感到絕望的日本人在近幾個月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今年7月起,日本自殺率連續4個月超出去年同期,年輕自殺者明顯增加。令和2年版《自殺對策白皮書》顯示,2019年日本自殺者超2萬人,呈現下降趨勢,但10歲至19歲人群中,自殺人數為659人,自殺率達到3.1(註:自殺率=每10萬人中自殺的人數),逆勢增長。15歲至39歲人群去年的自殺者總計5229人。
  • 比疫情更「要命」!日本一個月內自殺人數超過全年新冠死亡人數
    【南方+11月30日訊】據俄羅斯媒體報導,日本目前正在遭受自殺人數激增的困擾。根據日本國家警察部門的數據,日本10月份死於自殺的人數已超過2020年死於新冠肺炎的總人數。 據統計,2020年10月,日本共有2153人自殺,其中男性1302人,女性851人。
  • 日本自殺率那麼高!是潮流,是變態,是無奈還是其他原因
    自殺,動詞。為什麼和日本這樣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聯繫在一起?是潮流,是變態,是無奈還是有其他的原因!!一、日本自殺的狀況據《每日新聞》報導,日本政府日前在內閣會議上通過了2020年版自殺對策白皮書。據白皮書介紹,日本2019年的自殺人數為20169人,每天有55人自殺。
  • 日本疫情中自殺人數已超新冠死亡人數!借東奧會衝喜?美國現在這個...
    日本是為數不多的及時公布自殺數據的主要經濟體之一。相比之下,美國最新的全國自殺數據還停留在2018年。日本的數據可以讓其他國家一窺疫情防控措施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以及哪些群體最脆弱。
  • 30天時間裡2158名日本人自殺,更嚴重還在後面
    日本是自殺率較高的國家之一,在21世紀初期日本政府開始大力推行「防止自殺」的相關措施。但是效果並不理想,雖然一定程度上在減少,但是2020年疫情爆發,又讓日本人再次走上「天台」。顯然當下疫情問題已經開始影響日本人的生命安全,而專家則認為這只是開始,更嚴峻的還在後面。記得在一部電視劇中有這樣一句臺詞「分分鐘切腹」,如今來看日本的現在就是如此悽慘。雖然自殺並不能解決問題,但卻成為日本人的最後選擇。據日本數據表明,在10月份的自殺人群中,自殺率同期上升40.2%。
  • 疫情正從細微處重塑日本「日常」
    GJ自殺率大幅上升但也有人更多看到的是「無常」,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助和孤單。43歲的小林惠裡子對「自殺」這個沉重的詞並不陌生,22歲時她曾因難以承擔東京的房租和生活開支而自殺。如今她在一家非政府組織找到了穩定的工作,還出書談了自己的心路歷程。但過去這一年,新冠病毒正在帶回她曾經感受到的壓力。「我的薪水被削減了,我看不到隧道盡頭的曙光。」
  • 「中國自殺率陡降」讓人驚異
    在2002年,英國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論文稱,同時根據兩個抽樣調查體系的數據,並用人口數據進行調整後,得到的中國自殺率在90年代末期為22.6/10萬人。而韓國2000年的數據為13.6,日本2000年的數據為24.1。東亞一直以來就是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地區,中國的自殺率要是按照上述幾組數據的綜合值來看,在東亞也處於前列。
  • 疫情或使全球女性地位倒退25年?中國女性缺的是這個
    這次疫情帶給人們的心理重壓,比想像中更大。據報導,今年10月,日本自殺人數大幅增加。日本厚生勞動省近日發布數據顯示,日本10月自殺人數為2158人,同比去年增加619人。1306名男性自殺,同比增加21.7%;852名女性自殺,同比增加高達82.8%。
  • 男女有別:中國青年人自殺率的性別差異解釋
    摘要:本文以2012年、2013年的《中國衛生統計年鑑》和2016年、2017年的《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中的有關自殺的數據為基礎,通過觀察和比較相關數據,對中國青年人自殺率的性別差異的特徵進行了描述,即在青年人自殺率的城鄉差異進一步縮小的前提下,男性青年的自殺率整體高於女性青年;農村高齡男性青年(25歲-34歲)的自殺率明顯高於同年齡段的農村女性青年;農村女性青年(
  • 跳樓、臥軌、上吊自殺……日本社會正在逼年輕人去死
    今年的日本演藝圈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頻繁傳出的藝人自殺消息一次又一次震驚了所有人。木村花、濱崎瑪利亞、三浦春馬、蘆名星、竹內結子…前幾天又有一位搖滾樂隊吉他手津野米咲被發現在家中死亡,警方根據現場初步判斷,還是自殺。津野米咲藝人自殺的悲劇接連發生,他們中很多都只有二三十歲,卻已經決絕地選擇了終結自己的生命。
  • 2ch:日本各地自殺率和日照時間的調查結果
    や そう考えると日照時間はかなり自殺率に影響しているとも言えるンゴ 順便說一下,以各縣每十萬人口的生活保護人數為橫軸的話,貢獻率為0.0115% 這麼考慮的話,可以說日照時間對自殺率有著相當大的影響    9: 名無しさん 2017/07/
  • 好友自殺後,他訪遍3大自殺聖地,揭秘日本自殺潮
    我便開始調查,輾轉圖書館、自殺現場、區域政府等地。回到東京後我去日本的國會圖書館查閱文獻、報紙資料。我開始思考自殺現象的成因到底是什麼?1933年,一位在伊豆大島跳火山的自殺者引起轟動,她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性,所以當時的報導也極盡華美,報導用了類似「發生了一個極端的故事,女性神秘而美麗地死亡」的詞藻。于是之後的一年之內,又有944人企圖在此自殺。
  • 雙語閱讀:全球每40秒就有一人死於自殺
    世界衛生組織在第二份自殺死亡報告中寫道,2010年至2016年間,全球自殺率下降了9.8%。美洲是唯一一個自殺率上升的地區。"Every death is a tragedy for family, friends and colleagues. Yet suicides are preventable.
  • 全球變暖或導致自殺率升高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日前,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稱,全球變暖或導致自殺率升高。據《科學美國人》雜誌網站23日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地球系統學助理教授馬紹爾·布爾科等研究人員在分析數十年來美國和墨西哥兩國的自殺案例後作出了以上結論。
  • 在飲用水中存在鋰的地區,自殺率要低得多
    《 英國精神病學雜誌》上 一項令人瞠目結舌的新研究表明,飲用水中天然鋰含量較高的地區的自殺率較低。是的,飲用水中含有鋰。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使用鋰。研究人員進行了薈萃分析,研究了美國,英國,立陶宛,日本,希臘,奧地利和義大利的1,286個地區的飲用水中鋰含量和自殺率,發現鋰含量較高的地區的自殺率較低。這些發現是相關的,而不是因果關係,儘管它們與先前的研究相吻合,先前的研究表明鋰藥物可以減少自殺和自殺企圖。
  • 實驗停滯、文章拒稿率飆升:疫情下的科研人眾生相
    雖然國內疫情形勢逐漸明朗,但是,很多科研汪懸著的心還是得繼續懸著。倒不是害怕新冠在祖國大地捲土重來,而是開始隨著國際形勢,心情起起落落落落。,只想說: 災害二:文章拒稿率飆升
  • 日本頂尖醫學院被曝女性歧視:對女考生惡意扣分,壓低錄取率
    而這一行為已「成功」讓該校自2011年以來的女生錄取率急速下降。▲東京醫科大學 圖自《日本時報》一所醫學院校,為何要跟女生們「過不去」?職場中已屢見不鮮的性別歧視,又為何在大學入學的面試中,早早露出端倪?
  • 《痕跡》:燒炭自殺的李樂樂,給所有女性留下的兩個人生忠告
    五年前,王永祥的獨生子王帥與兩名同樣患有抑鬱症的女生相約燒炭自殺。三人自殺當日,巨大的煙霧令王永祥察覺了異樣,王帥被迅速趕來的王永祥救了下來,清醒過來的名叫陸洋的女子也踉蹌著離開。唯獨一位名叫李樂樂的女孩因患有心臟病,在清醒後沒能得到及時救治而死亡。為了不讓旅館名譽受損,李樂樂被王永祥悄然拋屍荒野。從此以後,李樂樂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