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殺率陡降的30年:農村女性自殺率下降最快

2020-11-30 澎湃新聞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自殺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但鮮為人知的是,僅在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還名列自殺率最高國家名單。在當時,中國是少有的幾個女性自殺率高於男性的國家之一,同時農村高於城市。情況最嚴重時,每3個離世的農村青年婦女中就有1人死於自殺。

30年的時代變遷後,曾經農村與女性的雙重苦痛得到解脫,但驟變之後中國自殺現象開始暴露出新的問題。

01 30年,中國自殺率下降得比任何國家都快

上世紀末,自殺的兇靈每年奪去約30萬國人的生命。轉眼30年,該數字在官方通報中已下降至8萬左右。《英國醫學雜誌》今年一份最新的研究顯示,即便將誤報等偏差情況考慮在內,

中國仍是全球惟一一個自殺率下降幅度達到60%到80%區間的國家。

數據來源:Mohsen Naghavi et al. Global,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suicide mortality 1990 to 2016: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BMJ. 06 February 2019.

由官方疾病監測年報及衛生統計年鑑的數字確證,中國自殺率陡降的主要推力,完全來自農村自殺率的下降,而助推農村自殺率下降的,則是下降了5倍之多的農村女性自殺率。

數據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健康統計年報、《中國疾病監測年報》、《中國衛生統計年鑑》等

曾經一度,大量有關自殺的研究在少數投入高額經費的發達國家中開展,一個國家正常的自殺數字由此被定義:在那裡,城市自殺率高於農村,男性自殺率是女性的三四倍。而令他們驚訝的是,上世紀我國農村自殺率是城市的3倍以上,女性自殺率高出男性一半。

數據來源:《中國疾病監測年報》、《中國衛生統計年鑑》

假若你生活在30年前的鄉村,每當你從街頭巷尾聽聞誰家媳婦年紀輕輕不幸去世時,

至少5人中便有1人死於輕生。而20-25歲群體中這一比例甚至逼近35%,每3個死者中1人死於自殺也非危言聳聽。

情況到了新世紀伊始也未樂觀。2002年,除了自殺死亡佔比峰值從約34.6%降到26.8%外,

自殺仍是威脅農村婦女的第三大死因,也是15-34歲人群死亡的首要元兇。

但接下來的十年間,男女自殺比在城鄉均實現了逆轉,自殺快步退離致死主因場域,農村及女性的自殺率快速下滑,今天中國自殺率世界最低的地位自那時起被奠基。

巨大的認知反差與令人咋舌的數字驟變背後,掩蓋的是中國農村和女性長期的隱痛。

02 高自殺率因何而起?

作為長期研究中國自殺問題的美國學者,哈佛大學社會醫學系教授費立鵬在90年代末一項全國性心理解剖課題研究中發現,我國 60%的嚴重自殺未遂者從有自殺念頭到採取自殺行動的考慮時間不超過2小時,其中甚至有37%根本不超過5分鐘。

這些衝動型自殺者並非一心尋死,可一旦衝動時身旁恰好有高致命性的自殺工具,則往往容易釀成悲劇。

註:調研抽樣樣本來自全國23個省市519例自殺死亡事件

數據來源:中國疾病控制中心與北京回龍觀醫院自殺中心

長期以來,由於我國自殺主體為農村居民的緣故,農藥成為最常用的自殺工具。中國疾控中心於世紀之交曾調查發現,

我國有超過60%的自殺者採取了農藥輕生的方式。而這些農藥中又有超過60%本就放置家裡。

然而,即便農藥對於自殺者唾手可得,促使人們自殺的誘因才是治理的關鍵。早在2002年,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揭露,

長期困擾中國自殺人群的兩大負面生活事件分別是經濟困難以及久病不愈或重病,

佔比各近一半。作為導火索,自殺前兩天嚴重的人際衝突往往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數據來源:Phillips MR, Yang GH, Zhang YP, et al. Risk factor for suicide in China: a national case-control psychological autopsy study. Lancet, 2002, 360:1728-1736. 

在費立鵬90年代末的研究中,54.7%的嚴重自殺未遂者和26.3%的自殺死亡者均系家庭矛盾直接誘發。

家庭矛盾成為導致農村婦女自殺行為最嚴重的直接社會問題。

03 遠離農藥大幅降低了自殺率

針對我國龐大的衝動型自殺人口,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減少他們與高致命性自殺工具的接觸。在中國,這種減少既來自政策性的幹預,但更主要的是來自於農村職業結構的變化。

在農藥中,劇毒無解藥但又極為常用的一種——百草枯——在去年引發熱議的殺魚弟自殺事件中充當了不起眼的配角。刊登在臺灣《內科學志》的實驗結果表明,

僅4毫升,即不到一匙量的百草枯原液就可能造成急性症狀,對肺部造成嚴重傷害,最後因呼吸衰竭致人死亡。

 數據來源:Cha, E.S., Chang, S.S., Gunnell, D., Eddleston, M., Khang, Y.H., and Lee, W.J., Impact of paraquat regulation on suicide in South Kor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15.

因此,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個國家禁止或者嚴格限制百草枯的使用,政策效果立竿見影。韓國學者發表在《國際流行病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援引韓國統計局數字發現,

韓國在禁用百草枯後,次年農藥自殺死亡率即比預測值降低了37%。

相同的效果在斯裡蘭卡等國也得到了驗證。

有鑑於此,中國農業部在2012年宣布嚴格限制百草枯產品。自2014年下半年起,撤銷國內百草枯的登記生產,並在2016年下半年前停止銷售使用。

但農村自殺率的下降其實遠在政策出臺前就已成大勢,農村職業結構的變化是這其中不可或缺的助推器。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在國家統計數字中

,1978年到2012年間,農村農林牧漁業從業人員佔農村從業人口的比重從92.88%下滑到50.19%。

從事農業人員數量的逐年下滑則從2000年成為趨勢,曾經每天都能輕易獲取農藥的家庭開始日益減少。

村民由於沒有輕易獲取的自殺工具,縱使一時衝動意欲輕生,也將會有更長的時間冷靜緩衝。但限制高致命性的自殺工具只能是緩兵之計,

自殺率的下降根本上還是在於催使人們自願走向死亡的誘因——經濟落後、家庭矛盾與健康衛生問題——的消解

04 經濟落後、家庭矛盾問題得到充分改善

過去40年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是一個奇蹟。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前所未有的提高使大量農村居民擺脫經濟困難,自殺率得以大幅下降。

不過,雖然農村自殺率的下降與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漲間表現出強相關關係,可城市只呈現為0.26的弱相關。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世界衛生組織健康統計年報、《中國疾病監測年報》、《中國衛生統計年鑑》等

社會學三大奠基人之一的涂爾幹認為,隨著工業化發展、城市化推進和現代化的深入,人際關係淡化,社會疏離感上升而整合力減少,失範程度增加並最終導致自殺率提高。這被西方國家普遍接受,用以解釋城市自殺率異常背後的種種社會問題。

但對於中國農村的迥異一面,

《經濟學人》認為城市化反而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前往城市工作,即使被當做是二等公民對待,對很多年輕農村女性也是一種救贖,得以將她們從家長的壓力、糟糕的婚姻、愛管事的婆婆以及其他窮困的農村生活壓力中解放出來。」

數據來源:張杰,景軍,吳學雅,孫薇薇,王存同.中國自殺率下降趨勢的社會學分析[J].中國社會科學,2011.國家統計局、《中國衛生統計年鑑》等

隨著中國城鎮化水平的飛速推進,農村向城市的流出人口在本世紀初飛漲。1990年中國城鎮化率為26.4%,農村外出勞動力人口僅佔農村人口的4.3%;到2014年,外出的農村勞動力人口佔農村人口的比例已經升至27.19%,2018年城鎮化率上升到59.58%。

通過數據擬合,

我們發現農村外出務工人口數的上升與農村自殺率下降間的相關係數高達0.95。農村勞動力的大量流出,除了帶動經濟快速增長外,更重要的是助推了我國家庭的核心化進程。


數據來源:《中國人口統計年鑑》

30年的《中國人口統計年鑑》數據顯示,我國戶均人口從每戶4.15人降到了3.09人,與農村自殺率下降趨勢的相關係數超過0.97。中國社科院研究員王躍生認為,家庭核心化水平與父母及已婚子女的分家頻度有最密切的關係。家庭的核心化促成年輕的農村女性遠離父母婆婆的壓力和繁雜的家庭糾紛,自殺最直接的導火索得以擺脫。

伴隨中國的經濟增長、城市化和家庭的核心化、原子化,農村及農村婦女的自殺率在年輕一代中降幅明顯,曾經的社會問題得到改善,健康衛生問題開始日漸突出。

05 醫療衛生資源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暴露問題

患者久病不愈,不願拖累家人選擇輕生的事件至今也屢見不鮮。除了安樂死的制度建設值得全社會討論之外,更切實際的是政府要加大投入醫療衛生的財政支出,緩解病患來自各方面的精神壓力。

註:衛生總費用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全社會用於醫療衛生服務所消耗的資金總額,標誌一個國家對衛生領域的投入高低。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財政部年度財政收支情況報表

1985年醫改實行,政府和社會衛生支出在衛生總費用中的佔比均趨於下滑,

個人衛生支出佔比開始不斷攀升,在2001年達到接近60%的峰值。同期發達國家這一比例僅為27%。

進入新世紀以來,全社會對醫療衛生的重視明顯提高,個人衛生支出佔比開始下滑。隨著2009年新醫改的推進,國家醫療衛生支出在財政總支出中的佔比從2009年的4%攀升到2017年的7.11%。

在醫療衛生財政支出中,針對精神疾病的衛生資源投入正日益重要。一方面,隨著社會問題的解決,精神疾病導致的自殺比例大幅攀升。《人民日報》2015年的報導指出,

我國已有60%以上的自殺死亡者生前患有以抑鬱症為主的精神疾病。

另一方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2012年我國80%的暴力死亡源於自殺。另據2015年財新研究的數據,在中國,抑鬱症導致的缺勤、醫藥費和喪葬費每年造成78億美元的損失。

可是長期以來我國在精神衛生方面的投入卻不到整個衛生預算的3%,2001年到2010年十年間僅從2.36%微漲到2.65%。這個數字不只僅為發達國家的一半,甚至低於埃及、蒙古、泰國等一些發展中國家。

也就是說,

在我國自殺數字是他殺數字四倍的背景下,社會為預防自殺投入的資源實在太少。

香港大學自殺研究和預防中心主任葉兆輝提醒:「中國取得的成就並不是通過顯著提升心理健康服務和開展任何有關降低自殺的全國性宣傳來完成的。」


數據來源:世界衛生組織《精神衛生地圖集》
在世界衛生組織的《精神衛生地圖集》中,中國雖被列為中高收入國家,但2001、2011和2017年每十萬人中從事精神衛生工作的人數分別僅為2.9、4.46和8.75,不及同隊列國家水平,也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經濟學人》評價:「在中國,很少有護士和社工有精神病學經驗。與其他專科醫生相比,精神病醫生收入低,社會地位低。」

農村與女性問題之後,醫療衛生資源的不足將掩蓋在社會問題下的痼疾暴露出來,抑鬱症自殺問題正不分城鄉性別年齡地蔓延開,這就是有關中國自殺的另一個故事了。

數據來源:

1) 1990-2016年世界各國自殺率:Mohsen Naghavi et al.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suicide mortality 1990 to 2016: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BMJ. 06 February 2019. https://www.bmj.com/content/364/bmj.l94

2) 1987-2017年我國分城鄉分性別自殺率及疾病衛生數據:

Ⅰ 世界衛生組織健康統計年報https://www.who.int/gho/publications/world_health_statistics/zh/

Ⅱ 《中國疾病監測年報》http://www.phsciencedata.cn/Share/ky_sjml.jsp?id=7253a104-63ac-40f7-a0ac-b04c1096ae52

Ⅲ 《中國衛生統計年鑑》http://tongji.cnki.net/kns55/navi/HomePage.aspx?floor=1&id=N2012090077&name=YSIFE

Ⅳ 張杰,景軍,吳學雅,孫薇薇,王存同.中國自殺率下降趨勢的社會學分析[J].中國社會科學,2011(05):97-113+221.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2011&filename=ZSHK201105009&v=MDg5NDF6N0RaYkc0SDlETXFvOUZiWVI4ZVgxTHV4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xPZlkrUnNGeS9rV3IvT1A=

3) 1996-2001年我國常見自殺方式及原因:北京回龍觀醫院自殺中心與中國疾病控制中心Phillips MR, Yang GH, Zhang YP, et al. Risk factor for suicide in China: a national case-control psychological autopsy study. Lancet, 2002, 360:1728-1736.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02)11681-3/fulltext

4) 韓國農藥自殺率:Cha, E.S., Chang, S.S., Gunnell, D., Eddleston, M., Khang, Y.H., and Lee, W.J., Impact of paraquat regulation on suicide in South Kor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15.  https://academic.oup.com/ije/article/45/2/470/2572538

5) 農林牧漁業從業人員及鄉村從業人員數據:國家統計局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zb=A0D03&sj=2018

6) 1987-2017年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國家統計局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zb=A0A01&sj=2018 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zb=A0A07&sj=2018

7) 1987-2017年農村外出務工人口:

Ⅰ 盛來運:《流動還是遷移———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動過程的經濟學分析》,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8年

Ⅱ 國家統計局《中國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資料綜合提要》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nypc/nypc2/ty/left.htm

Ⅲ 熊軍.農村勞動力轉移中存在的問題分析[J].價值工程,2010,29(11):233-234.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2010&filename=JZGC201011164&v=MzE4MzhNMUZyQ1VSTE9mWXVacEZ5M21XcnJOTHpmTWJiRzRIOUhOcm81RFl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c=

Ⅳ 《統計局:截至2008年末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2542萬人》http://www.gov.cn/gzdt/2009-03/25/content_1268173.htm

Ⅴ 國家統計局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B01&zb=A0514&sj=2019A

8) 1987-2017年戶均人口數:《中國人口統計年鑑》http://tongji.cnki.net/kns55/navi/HomePage.aspx?id=N2007091124&name=YZGRL&floor=1

9) 我國衛生總費用、醫療衛生支出與財政總支出:

Ⅰ 中國財政部年度財政收支情況報表http://www.mof.gov.cn/index.htm

Ⅱ 國家統計局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zb=A080501&sj=2017

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zb=A0O0K&sj=2018

10)        我國及世界精神衛生資源及財政投入:

Ⅰ 世界衛生組織https://www.who.int/mental_health/evidence/atlasmnh/en/

Ⅱ 王坤. 我國精神衛生專業機構經濟運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1214&filename=1012361756.nh&v=MTA2NDN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E9mWXVacEZ5M2dWYnpMVkYyNkhMQytIOWJKcVpFYlBJUjhlWDE=

11)        其他數據及參考文獻:

Ⅰ 蔡文仁, 洪培豪等. 巴拉刈中毒的治療新進展. 內科學志, 2013:24:48-63http://www.tsim.org.tw/journal/jour24-1/06.PDF

Ⅱ 景軍,吳學雅,張杰.農村女性的遷移與中國自殺率的下降[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7(04):20-31.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2010&filename=NYSK201004004&v=MzA4MzJGeTNnVWIzUEt6VFlaYkc0SDlITXE0OUZZSVI4ZVgxTHV4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xPZll1WnA=

Ⅲ 王躍生.中國農村家庭的核心化分析[J].中國人口科學,2007(05):36-48+95.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2007&filename=ZKRK200705012&v=Mjc2MDF5YlpaYkc0SHRiTXFvOUVab1I4ZVgxTHV4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xPZll1WnBGeTNnVzcvQlA=

Ⅳ  Back from the edge, The Economist https://www.economist.com/china/2014/06/28/back-from-the-edge

作者:陳泰瀚、鄭梓芬、於北辰

指導老師:吳小坤

編輯:全凌輝

相關焦點

  • 「中國自殺率陡降」讓人驚異
    而清華大學社會系教授景軍在其論文《農村女性的遷移和中國自殺率的下降》中,也表示「從1987到1997年,農村女性自殺率曾明顯高於農村男性自殺率。」可見,不管是國際還是國內的學術機構和研究學者,對中國90年代的自殺率都達成了如下三點共識:處於全球高位,農村自殺率高於城市,女性自殺率高於男性。
  • 男女有別:中國青年人自殺率的性別差異解釋
    摘要:本文以2012年、2013年的《中國衛生統計年鑑》和2016年、2017年的《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中的有關自殺的數據為基礎,通過觀察和比較相關數據,對中國青年人自殺率的性別差異的特徵進行了描述,即在青年人自殺率的城鄉差異進一步縮小的前提下,男性青年的自殺率整體高於女性青年;農村高齡男性青年(25歲-34歲)的自殺率明顯高於同年齡段的農村女性青年;農村女性青年(
  • 疫情悲劇:日本女性自殺率飆升
    一旦社會狀況惡化 弱者首先遭到拋棄  疫情悲劇:日本女性自殺率飆升  文/王天然  日本自殺率一直居高不下,隨著疫情的蔓延,情況日益嚴峻,女性自殺率更是飆升。2020年7至12月,日本自殺人數連續5個月呈上升趨勢。
  • 全球變暖或導致自殺率升高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日前,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稱,全球變暖或導致自殺率升高。據《科學美國人》雜誌網站23日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地球系統學助理教授馬紹爾·布爾科等研究人員在分析數十年來美國和墨西哥兩國的自殺案例後作出了以上結論。
  • 日本自殺率那麼高!是潮流,是變態,是無奈還是其他原因
    自殺,動詞。為什麼和日本這樣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聯繫在一起?是潮流,是變態,是無奈還是有其他的原因!!一、日本自殺的狀況據《每日新聞》報導,日本政府日前在內閣會議上通過了2020年版自殺對策白皮書。據白皮書介紹,日本2019年的自殺人數為20169人,每天有55人自殺。
  • 脫離人生正軌:日本年輕人自殺率走高背後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今年7月起,日本自殺率連續4個月超出去年同期,年輕自殺者明顯增加。令和2年版《自殺對策白皮書》顯示,2019年日本自殺者超2萬人,呈現下降趨勢,但10歲至19歲人群中,自殺人數為659人,自殺率達到3.1(註:自殺率=每10萬人中自殺的人數),逆勢增長。15歲至39歲人群去年的自殺者總計5229人。
  • 日本10月自殺人數超該國新冠累計死亡數,女性自殺者激增
    美國最近的自殺數據停留在2018年。因此,日本有關數據,可能給別國衡量疫情對國民心態產生的影響提供參考。 「我們甚至沒有封鎖,跟別國相比,新冠(對於心理狀態)的衝擊是非常有限的,但自殺數仍然增長地這麼快,」早稻田大學助理教授上田真知子表示,「可見其他國家的自殺率,在未來可能有相同幅度、甚至更高的上漲。」
  • 30天時間裡2158名日本人自殺,更嚴重還在後面
    日本是自殺率較高的國家之一,在21世紀初期日本政府開始大力推行「防止自殺」的相關措施。但是效果並不理想,雖然一定程度上在減少,但是2020年疫情爆發,又讓日本人再次走上「天台」。雖然自殺並不能解決問題,但卻成為日本人的最後選擇。據日本數據表明,在10月份的自殺人群中,自殺率同期上升40.2%。其中比較嚴重的一個問題是女性自殺人數暴增,這和之前的情況有所不同。本來在日本男人承擔更多的社會壓力,所以過去大多數自殺者是男性,如今開始出現女性大量自殺,這說明當下疫情已經嚴重波及到日本女性。相關專家分析,當前問題主要集中在對女性的忽視。
  • 國際研究成果臭氧入侵中樞神經 自殺率年增3%
    高雄榮總臺南分院精神科醫師蘇偉碩昨(9)日表示,臭氧進入人體會使中樞神經系統受影響,精神病患甚至普通人的抑鬱及衝動情況都會加劇,導致臺灣自殺率高於全球平均值,年增約3%。    臺健空盟理事長葉光芃醫師引證國際醫學期刊和哈佛相關大型研究成果,指即使在35-40ppb的臭氧低濃度短期暴露,就可能間接加劇心血管和精神疾病機率。
  • 2ch:日本各地自殺率和日照時間的調查結果
    や そう考えると日照時間はかなり自殺率に影響しているとも言えるンゴ 順便說一下,以各縣每十萬人口的生活保護人數為橫軸的話,貢獻率為0.0115% 這麼考慮的話,可以說日照時間對自殺率有著相當大的影響    9: 名無しさん 2017/07/
  • 在飲用水中存在鋰的地區,自殺率要低得多
    《 英國精神病學雜誌》上 一項令人瞠目結舌的新研究表明,飲用水中天然鋰含量較高的地區的自殺率較低。是的,飲用水中含有鋰。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使用鋰。研究人員進行了薈萃分析,研究了美國,英國,立陶宛,日本,希臘,奧地利和義大利的1,286個地區的飲用水中鋰含量和自殺率,發現鋰含量較高的地區的自殺率較低。這些發現是相關的,而不是因果關係,儘管它們與先前的研究相吻合,先前的研究表明鋰藥物可以減少自殺和自殺企圖。
  • 雙語閱讀:全球每40秒就有一人死於自殺
    世界範圍內死於自殺的人數在下降,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新數據,每40秒鐘仍有一個人自殺身亡,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世界各國應該做出更多努力,阻止這些可預防的死亡發生。世界衛生組織在第二份自殺死亡報告中寫道,2010年至2016年間,全球自殺率下降了9.8%。美洲是唯一一個自殺率上升的地區。"Every death is a tragedy for family, friends and colleagues. Yet suicides are preventable.
  • 清華大學社會學家嚴飛:自殺論——我們該如何和世界相處?
    譬如,在經濟危機最嚴重的2007年到2009年,在10個受調查的歐洲國家中,9個都存在自殺率顯著上升的情況,且經濟惡化程度也和自殺率成正比,以希臘為例,其自殺人數在2007—2009這3年間上升了19%,並且失業率每上升1%,65歲以下自殺人數相應上漲了0.8%。
  • 中國家庭變遷三十年:小皇帝、農村婦女、老人
    在八九十年代,我國自殺格局與其他國家顯著不同。農村比例畸高,尤其農村女性。不同組織和學者得到的數據不同,但農村大概是城市三倍,婦女高於男性,農村婦女尤其高,與其他國家城市高於農村、男性高於女性的自殺格局截然不同,這基本是學界共識。而近年來農村婦女自殺率顯著下降,全面拉低了中國自殺率。對此,景軍教授在訪談中提供了他的解釋——遷移和城市化讓農村青年婦女獲得了自由。
  • 人自殺時都在想什麼?這4個信號都是自殺先兆
    7月4日,湖南永州一名男子在虎巖公園某個廁所門口由於失血過多身亡,據悉該男子是海南人,疑似患有精神疾病,警方經過初步勘察認定林某某是用鉛筆刀自殺。為什麼自殺者常被認為是自私不孝?中國自殺率高嗎?費立鵬在《一席》演講中,列出了一組數據:在上世紀末,自殺是全國致死的第五位死因,同時人們驚訝地發現:自殺率排行榜中,青少年佔據了高位。
  • 世界雙相情感障礙日丨這被稱為自殺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你知道嗎?
    雙相情感障礙在國外也被叫做「天才病」,據相關報導,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自殺風險是普通人群的10倍。19世紀印象派藝術大師梵谷在37歲時用手槍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死後被診斷可能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為了紀念這位大師,國際上將他的誕辰——3月30日,定為世界雙相情感障礙日,讓更多人了解並關注這被稱為自殺率最高的精神疾病。
  • 他們為何自殺?
    西爾維婭·普拉斯,30歲。海明威,61歲。圖靈,41歲。維吉尼亞·伍爾夫,59歲。梵谷,37歲。你讀完這個自殺名人的名單之後,世界上某個地方又有一個人自殺了,大約每40秒有一個人自殺(一年80萬人)。」9月14日,日本女演員蘆名星被發現死於家中,年僅36歲。14日晚,韓國女演員吳仁惠在仁川一家醫院內去世,年僅36歲,疑似自殺。
  • 32歲男子飛機上自殺,被搶救還要咬舌,乘客:他脖子上還有繩子
    但令人感到遺憾的是,近年來全球各國的自殺率逐漸上升,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排名第一的是蓋亞那,自殺率是4.4%。排名第二的是朝鮮,自殺率 3.85%。排名第三的是韓國,自殺率是2.89%。其中,男性高於女性。從這些國家的數據來看,人們的自殺與社會壓力、家庭問題、經濟原因以及國家環境等多種因素都有關係。
  • 日本一個月內自殺人數超過全年新冠死亡人數
    【南方+11月30日訊】據俄羅斯媒體報導,日本目前正在遭受自殺人數激增的困擾。根據日本國家警察部門的數據,日本10月份死於自殺的人數已超過2020年死於新冠肺炎的總人數。 據統計,2020年10月,日本共有2153人自殺,其中男性1302人,女性851人。
  • 網絡社會學|迪爾凱姆:《自殺論》
    本文字數:4089字閱讀時間:10分鐘文/王鶴法國著名社會學家迪爾凱姆的著作——《自殺論》早在1897年就已經面世了,該書認為,當個體同社會團體或整個社會之間的聯繫發生障礙或產生離異時,便會發生自殺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