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樞神經損傷修復原創成果獲國際認可
2018年11月,國際神經科學專業期刊《Experimental Neurology》發表了美國邁阿密大學研究團隊「脊髓損傷修復」的驗證試驗結果,證明了我國李曉光教授團隊在應用生物活性材料激活成年內源性神經發生修復脊髓損傷方面的研究結果真實可靠
-
中國自殺率陡降的30年:農村女性自殺率下降最快
而令他們驚訝的是,上世紀我國農村自殺率是城市的3倍以上,女性自殺率高出男性一半。 在費立鵬90年代末的研究中,54.7%的嚴重自殺未遂者和26.3%的自殺死亡者均系家庭矛盾直接誘發。家庭矛盾成為導致農村婦女自殺行為最嚴重的直接社會問題。
-
全球變暖或導致自殺率升高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日前,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稱,全球變暖或導致自殺率升高。據《科學美國人》雜誌網站23日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地球系統學助理教授馬紹爾·布爾科等研究人員在分析數十年來美國和墨西哥兩國的自殺案例後作出了以上結論。
-
「中國自殺率陡降」讓人驚異
學界共識:上世紀90年代,中國是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特別是農村年輕婦女在原衛生部提交13.9/10萬人這個自殺率數據後,國際組織GBD(全球疾病負擔組織)對這些數據進行了矯正,認為中國1990年的自殺率應該為30.3;而WHO在用同樣的方法矯正了中國數據的偏差以後,提出中國當年的自殺率為32.9。
-
男女有別:中國青年人自殺率的性別差異解釋
關鍵字:自殺、自殺率、性別差異、青年人今年,英國著名雜誌《經濟學人》的一篇關於自殺話題的報導中提到自2000年以來,全球範圍內的自殺率下降了29%。而該雜誌在2014年曾以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為基礎做了相關報導,稱「近十年(2002年至2011年)以來,我國的自殺率已經降至世界最低行列」。
-
秀茵美譜亮女性健康三部曲 國際生物學再添臭氧殺菌新成果
秀茵美譜亮女性健康三部曲 國際生物學再添臭氧殺菌新成果 時間: 2016-06-01 16:58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2015年,臭氧抗菌劑橫空出世,這是國際生物學首次成功應用臭氧除菌技術概念,利用臭氧強大殺菌特效並融入當前數項全新科技成果,對導致婦科問題的罪魁禍首金黃色葡萄球菌殺滅率突破95%,並對真菌、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有摧毀性打擊功效,這也標誌著婦科難題從這一天起真正地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全新臭氧除菌技術,秀茵美徹底斬斷婦科病菌再生的希望!
-
世界難題中樞神經修復項目在煙臺啟動
主攻以生物再生材料為核心重建神經再生微環境的關鍵技術產品研究,引導神經幹細胞向神經元分化,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煙臺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脊髓損傷及腦損傷臨床研究首席專家張賽告訴記者:「中樞神經損傷雖能激活內源性神經幹細胞,但損傷部位的微環境抑制神經幹細胞向神經元定向分化和神經再生修復。
-
半月談|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半月談記者 高博 吳書光 蔣成 屈凌燕 吳濤 何偉 楊靜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鐵線蟲入侵: 操控人投水自殺? | 玉米熊小報No.422
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歡迎收聽玉米熊放學小報,今天是2018年1月15日星期一,這裡是玉米實驗室。
-
臺灣研究:長期吸入臭氧和PM10 失智風險增2至4倍
原標題:臺灣研究:長期吸入臭氧和PM10 失智風險增2至4倍 資料圖 中新網6月26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長期暴露於空氣懸浮微粒PM10和臭氧中,得失智症的風險恐較一般人增加約2至4倍。
-
借鑑國際經驗科學應對平流層臭氧「入侵威脅」
其緣由則要追溯到美國2007年發布並於2016年修訂的《例外事件總則》中關於「平流層臭氧侵入例外事件」的相關條文。美國《例外事件總則》將此類事件定義為「平流層臭氧侵入例外事件」。 以懷俄明州2012年6月14日的事件為例,研究證明美國西部高層大氣擾動在事件發生前向對流層上層注入了富含臭氧的空氣,並由懷俄明州西部向對流層低層傳輸,進而導致Boulder和Big Piney最大8小時平均臭氧濃度分別達到76ppb和77ppb。
-
徐州將建設「省中樞神經藥物研究重點實驗室」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樊海濤)日前,依託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江蘇省中樞神經藥物研究重點實驗室」建設方案論證會在徐州召開。經專家組嚴謹細緻的論證,一致同意通過該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方案。專家組認為,擬建實驗室以新型中樞神經系統藥物研究與開發、高端中樞神經遞藥系統研究與開發、基於基因組學的精準診療的研究與開發為重點研究內容,開展應用基礎、共性關鍵技術研究,方向明確,定位準確,目標可行。
-
國際頂級期刊《JCO》發表廣州醫生團隊8年研究成果
成果發表的第一作者、省肺研所副所長鍾文昭介紹,儘管有國際著名肺癌專家吳一龍教授牽頭,由CTONG(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啟動,參加研究的醫院多達17個單位,但8年也只找到386例IIIA-N2且EGFR突變肺癌患者,篩選後只有72例成功入組,相當於每月平均只尋得1名病例。
-
疫情悲劇:日本女性自殺率飆升
一旦社會狀況惡化 弱者首先遭到拋棄 疫情悲劇:日本女性自殺率飆升 文/王天然 日本自殺率一直居高不下,隨著疫情的蔓延,情況日益嚴峻,女性自殺率更是飆升。2020年7至12月,日本自殺人數連續5個月呈上升趨勢。
-
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發表中國海洋大學「深海圈層與地球系統前沿科學中心」最新研究成果
-2013變暖停滯事件中的溫度趨勢(北半球冷季節平均,即11月-次年3月平均)。2020年4月20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自然•氣候變化》)在線發表了題為「Synchronized tropical Pacific and extratropical variability during the past three decades」(《過去三十年熱帶太平洋和熱帶外的同步變化》)的最新研究成果。
-
一項目有望解決中樞神經損傷修復世界難題
膠東在線10月12日訊(通訊員 郭傳義 朱先俊) 日前,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立項項目相繼公布,煙臺正海生物科技公司在「生物醫用材料研發與組織器官修復替代」和「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兩項重點專項領域獲批三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創一次性斬獲多項國家重大專項記錄。
-
【臭氧與氣象】臭氧與氣象的聯繫——幹沉降的角度
Murphy第一作者機構:Department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Toronto, Toronto, Ontario, Canada出版年:2017 本研究主要使用統計方法和簡單的模擬方法,主要從植物主導的幹沉降過程討論了美國地面臭氧濃度與氣象條件的關係,並重點討論了地面臭氧濃度與水汽的關係。
-
版納園外來植物飛機草入侵歷史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
飛機草 (Chromolaena odorata) 是世界公認的多年生入侵性雜草, 原產於中、南美洲,現已擴散至非洲、亞洲、大洋洲和西太平洋(601099,股吧)群島的大部分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是世界上危害嚴重的100種有害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嚴重威脅著入侵地本地植物的生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
-
治療脊髓損傷後中樞神經病理性疼痛3期臨床成功!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整理,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日本藥企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近日宣布,評估Tarlige(mirogabalin)治療脊髓損傷(SCI)後中樞神經病理性疼痛(CNP)的3期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
-
最新研究表明,臭氧空洞不縮反增,這下該怎麼辦?
蒙特婁議定書主要是對破化臭氧層的物質進行管制的書面文件,該文件是由聯合國在1987年牽頭,聚集了26個成員國在加拿大蒙特婁共同籤訂的環境保護公約。該公約明確規定,嚴格控制氟氯碳化物的生產,成員國必須嚴格控制冷氣機、噴霧劑、滅火器、發泡劑等產品的生產,因為這些產品中含有氟氯碳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