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生物谷原創整理,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日本藥企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近日宣布,評估Tarlige(mirogabalin)治療脊髓損傷(SCI)後中樞神經病理性疼痛(CNP)的3期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
這項研究在亞洲(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地區)274例脊髓損傷後中樞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中開展,採用雙盲的方式評估mirogabalin與安慰劑的療效和安全性。
該研究的主要終點結果顯示:從基線檢查至服藥治療第14周平均每日疼痛評分的變化顯示,mirogabalin優於安慰劑,達到了主要目標。此外,沒有觀察到額外的安全問題。
該研究的詳細結果將在學術會議和出版物上發表。第一三共將繼續為不同的疼痛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mirogabalin分子結構式(圖片來源:Wikipedia)
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ies ,SCI ) 是現代社會人類致殘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中樞性疼痛一般在脊髓損傷後數周或數月內出現,多發於脊髓損傷平面或以下,發生率為11%~94% ,是SCI的最常見的頑固性併發症之一。脊髓損傷後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典型特徵是感覺減退、燒灼樣疼痛和麻木感,往往會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和康復訓練,且後續的康復、護理開支巨大,嚴重降低其生存質量。
Tarlige的活性藥物成分為mirogabalin,這是一種α2δ配體,由第一三共創造,通過口服給藥,可優先和選擇性地結合電壓依賴性鈣通道(1和2)的α2δ-1 亞單位,但效力明顯高於普瑞巴林(pregabalin),這些鈣通道廣泛存在於身體各個區域介導疼痛傳遞和處理的神經系統中,mirogabalin具有獨特的結合特性和長效作用。mirogabalin與加巴噴丁(gabapentin)、普瑞巴林同屬於名為加巴噴丁類似物(gabapentinoid)的藥物類別。
2019年1月,Tarlige(mirogabalin)2.5mg、5mg、10mg、15mg片劑在日本獲得批准,用於治療周圍神經病理性疼痛(PNP)。一般情況下,成人患者的初始劑量為5mg,每日口服2次,之後以至少一周的間隔逐漸增加5mg,直至15mg。劑量可根據年齡和症狀在10mg和15mg之間適當調整,每日口服2次。
原文出處:Daiichi Sankyo Announces Phase 3 Study Results of mirogabalin of central neuropathic pai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