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自殺率較高的國家之一,在21世紀初期日本政府開始大力推行「防止自殺」的相關措施。但是效果並不理想,雖然一定程度上在減少,但是2020年疫情爆發,又讓日本人再次走上「天台」。
據日本警察廳發布的統計數據,10月全國範圍內自殺者總數2158人,同比增長40%;其中男性1306人,同比增長21.7%;女性852人,同比增長高達82.8%。截至目前,日本新冠累計死亡2087人。
截至今年10月,日本今年度自殺人數達17219人,其中男性11541人,女性5678人。
顯然當下疫情問題已經開始影響日本人的生命安全,而專家則認為這只是開始,更嚴峻的還在後面。
記得在一部電視劇中有這樣一句臺詞「分分鐘切腹」,如今來看日本的現在就是如此悽慘。雖然自殺並不能解決問題,但卻成為日本人的最後選擇。據日本數據表明,在10月份的自殺人群中,自殺率同期上升40.2%。其中比較嚴重的一個問題是女性自殺人數暴增,這和之前的情況有所不同。本來在日本男人承擔更多的社會壓力,所以過去大多數自殺者是男性,如今開始出現女性大量自殺,這說明當下疫情已經嚴重波及到日本女性。
相關專家分析,當前問題主要集中在對女性的忽視。
第一:原本就「重男輕女」的日本,在疫情之下更加顯著。女性更容易被辭退,尋找新工作難度更大等等原因導致當前女性遭遇更多的「歧視」。第二:日本女性多從事酒店業、餐飲業和零售業,但受到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就是這幾類行業。而在日本女性沒有更多的工作選擇,所以只能面臨被社會拋棄的結局。之前日本最高的紀錄是3.4萬人每年,如今在疫情的影響下很可能實現超越,畢竟一個月就有2100多人自殺。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在2019年往前的10年間,日本的自殺人數持續在下降,去年降至2萬名左右,達到厚生勞動省自1978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點。不過報導稱,新冠疫情似乎逆轉了這一趨勢。
必須指出,日本的自殺率雖然從2009年至2019年10連降,但依然居高不下。據世衛組織(WHO)統計,2016年,日本每10萬人口有18.5人自殺,在西太平洋地區僅次於韓國,幾乎是世界平均(10.6人)的兩倍。
截自厚生勞動省發布的《自殺對策白皮書》令和2年版
儘管女性在自殺總人數中所佔比例比男性小,但人數正在增加。10月份,日本女性自殺率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83%。相比之下,同期男性自殺率增加了近22%。疫情大流行期間,對兒童健康和福祉的日益焦慮也給母親帶來了額外的負擔。
此外,據「日本新聞網」(Nippon.com)本月報導,日本青少年的自殺率也引發擔憂。據統計,日本未成年自殺率2019年創下新高,是G7集團中,唯一一個15至34歲人群中自殺是第一死因的國家。
根據CNN的報導認為,造成雪上加霜的是日本「恥於承認孤獨、痛苦與脆弱」的文化,讓抑鬱情緒容易在內心發酵。
這也不難讓人想到這幾個月來連續多位公眾人物也都走上了自殺的道路讓人不甚唏噓。
日本演員三浦春馬(右)和竹內結子(左)今年相繼自殺
日本摔跤手木村花自殺
這樣的新聞總能讓看到的人,瞬間也會情緒低落,今年就有日本網友看到三浦春馬自殺後,說:「三浦這樣(成功)的人都要自殺,那我還活著幹什麼呢?」
其實,生活十九不如意,甭說日本了,我想今年包括中國在內,大家都是是受了很大的衝擊,但是我們起碼知道好死不如賴活,熬一熬總會過去的。
日本就有這麼一首歌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發行於2013年,演唱者是中島美嘉。
我曾想死是因為,鞋帶鬆開了
我不擅長重新系上啊,與人的羈絆又何嘗不是如此
其實剛聽到這首歌,會覺得整個起承轉合很幽怨悲愴。但是,每當生活中的遇到苦悶和經常鬱鬱寡歡的人聽完,竟然覺得還有些溫暖。
不是因為鞋帶鬆了,不是因為生鏽的拱橋廢棄的自行車,只是因為某一個瞬間讓你感到崩潰、委屈,突然戳中你內心最柔弱的點,壓抑太久最後情緒決堤。
所以此刻看到這的,不論你是父母,還是學生,還是社畜人……
都願你們生活中的不如意都能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