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上空的鷹——辛巴威空軍與剛果(金)內戰

2020-12-05 菌械喵笑秀

飛越維多利亞大瀑布的辛巴威空軍的「鷹」式教練機

序幕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非洲中部國家薩伊(今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夏沙,簡稱剛果(金),與之相對應的是以布拉柴維爾為首都的剛果共和國,簡稱剛果(布))國內東部地區的反叛行動愈演愈烈,逐步升級為一場戰爭。反政府力量經過整合,形成了以洛朗-德西雷.卡比拉為領導人的政治組織:剛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簡稱ADFL),並得到了鄰國盧安達的國防部長保羅.卡加梅少將的支持。

1996年夏,卡加梅派遣他手下最能幹的指揮官雅姆.卡巴雷貝,率領該國正規部隊——盧安達愛國軍(RPA)的數個營,引導ADFL的部隊從東部地區向首都金夏沙發起進攻。短短兩個月內,剛果河以東的薩伊國土已基本上處於RPA和ADFL部隊的控制之下。

面對叛軍的凌厲攻勢,時任薩伊總統蒙博託的反應卻很遲緩。直到當年秋季,他才開始從法國、比利時和塞爾維亞招募僱傭兵來為他作戰。其中從塞爾維亞招募來的人員組成了一支被稱為「布蘭科軍團」的部隊,他們負責駕駛薩伊政府購買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為地面部隊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守護補給線和兩個主要的機場,同時還負責訓練薩伊部隊。當時歸「布蘭科軍團」使用的航空裝備包括有六架米格-21戰鬥機,前南斯拉夫生產的三架索科J-21噴氣式攻擊機和一架G-2「海鷗」噴氣教練機,一架瑞士皮拉圖斯公司生產的PC-6B「渦輪搬運工」多用途飛機,以及一架英國霍克.西德利公司生產的「安多弗」雙發運輸機。此外,還有至少四架從烏克蘭經法國運來的米-24武裝直升機也在「布蘭科軍團」的掌握之中。

從紙面上看,「布蘭科軍團」掌握的航空力量在非洲中部地區已相當可觀,但實際情況遠非如此。薩伊政府購買的米格戰鬥機被運到該國北部的巴多賴特機場後,就從未被完全組裝起來。而前南斯拉夫產的三架噴氣式飛機的實際使用時間也不長,其中一架索科J-21飛機在由塞爾維亞飛行員駕駛進行超低空通場飛行時,機翼不慎撞到了路燈杆,結果飛機一頭栽進了地面上薩伊政府軍部隊的隊列中,造成十餘名士兵死亡。PC-6B和一架米-24也在事故中損毀。上述種種情況讓薩伊政府對僱傭來的塞爾維亞人大為不滿,因此沒過幾個星期,「布蘭科軍團」的人員都被送回了國。此後不久,法國和比利時僱傭兵也都打道回府了。

失去了僱傭兵的蒙博託政權又勉力維持了幾個月,也終於走到了盡頭。政府軍不斷投向卡比拉一方。1997年5月15日,蒙博託離開金薩沙,逃到了巴多賴特。在那裡他在俄羅斯-塔吉克軍火商維克多.布特的幫助下,乘坐一架伊爾-76運輸機離開了他統治多年的國家。

烽煙再起

掌握了政權的卡比拉發現,他面對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國內的基礎設施被破壞殆盡,交通幾乎全部中斷,百業凋零,民不聊生。而且卡比拉雖然已宣誓就任新的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總統,但他和ADFL部隊實際控制的只有國內少數幾個大城市,尚有大片國土處於盧安達和烏幹達部隊的佔領之下。在奪取政權之前,國內政治基礎比較薄弱的卡比拉很依賴於兩國的政治、軍事支持。而兩國出兵的一個重要動機是希望籍此能控制剛果(金)東部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但卡比拉並不想讓這些財富落入他人之手,於是在共同的對手消失後,盧安達和烏幹達就對卡比拉政權表示出了不滿。此外,卡比拉不願和ADFL內部的盟友分享權力,他採取了一些措施,使得國內民眾開始反對ADFL。如此一來,他昔日的朋友們也就開始謀劃將他趕下臺。

剛果(金)總統洛朗-德西雷.卡比拉

1998年7月27日,卡比拉發布命令,要求所有盧安達和烏幹達的軍事人員立刻離境。卡比拉指責兩國軍事人員牽涉到了一次針對他的未遂謀殺行動,同時還批評盧安達愛國軍對胡圖族難民進行種族屠殺。積累已久的矛盾就此爆發。8月2日,駐剛果(金)東部城市戈馬的剛果陸軍第10旅的數千名士兵發動譁變。這些士兵基本上都是巴尼穆倫格人,屬於圖西族,同盧安達當局的關係非常密切。當忠於卡比拉的部隊前來鎮壓時,雙方爆發了激烈的衝突,戈馬城的大部分地區都遭到了破壞和搶劫。譁變很快在剛果(金)全國蔓延開來,駐烏維拉和布卡武的部隊都相繼加入到叛軍的行列中。ADFL內部反對卡比拉的力量也乘勢行動起來。剛果(金)實質上再次陷入了內戰之中。

第二次剛果戰爭形勢示意圖

這場剛果內戰也被稱為第二次剛果戰爭。事實上剛果(金)周邊多個國家都捲入了其中,首當其衝的自然是盧安達和烏幹達。早在8月2日,盧安達的特種部隊就接管了戈馬機場,控制了原屬於剛果(金)航空貨運公司的一架波音707飛機,以及一架原屬於藍色航空公司的波音727飛機。這兩架飛機馬上被用於從盧安達首都基加利運送部隊進入剛果(金)。

在剛果(金)西部地區,原卡比拉政府中的兩名部長:比齊馬.卡拉哈和迪奧格拉提亞斯.布格拉,已經成為了盧安達國防部長卡加梅的盟友。兩人利用自身的影響力,控制了剛果(金)在大西洋沿岸重要的軍事基地——基託納機場。卡加梅決定充分利用這個有利條件,他下令徵用民航客機,將盧安達愛國軍的一個旅部署到基託納,這樣就可以就近對金夏沙發起一次大膽的攻擊。

8月4日,運送盧安達部隊的波音-727和波音-707飛機開始從戈馬起飛,前往基託納。根據剛果(金)方面的記錄,這些飛機總共飛行了八個架次。盧安達部隊抵達基託納後,和當地的一個旅的叛軍會合,向附近的海濱城鎮穆安達進軍。而徵用來的飛機隨後又運來了烏幹達特種部隊的一個營。幾天之內,得到強有力外援的剛果(金)叛軍就已逼近具有戰略意義的重鎮馬塔迪,威脅到了首都金夏沙的供應線。行動的順利讓盧安達指揮官卡巴雷貝頗受鼓舞,他決心在8月19日奪佔距離金夏沙約15千米的恩吉利國際機場。卡巴雷貝相信,行動一旦成功,金夏沙的防禦就會自動瓦解。

為了儘快取得勝利,卡巴雷貝拿出了當初對蒙博託政權作戰時屢試不爽的滲透戰術,計劃以一個營的先頭部隊在接近目標到一定距離時,全部化妝成平民滲透到機場附近,並在一個指定的地點秘密集合,待機配合主力部隊從後方對機場發起突襲。一旦佔領機場,增援和補給就可以源源不斷地運來,而守軍則必然會驚慌失措,卡巴雷貝估計屆時對手的防禦在幾個小時裡就會崩潰。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他的計劃是過於樂觀了……

援軍

從蒙博託手中奪取政權的卡比拉沒有重蹈前任的覆轍,他對叛亂的反應是十分迅速的。早在8月4日,卡比拉就和穆加貝領導的辛巴威政府籤署協議,以在開採本國礦產資源方面的讓利作為交換條件,換取後者的軍事援助。8月8日,辛巴威國防軍的一個先遣隊抵達金夏沙。兩天後,根據先遣隊提供的有關情況的初步報告,辛巴威國防軍實施代號為「主權合法」的軍事行動,運用由俄羅斯和烏克蘭飛行員駕駛的伊爾-76運輸機,以及徵用的民航客機,開始向恩吉利機場運送並部署本國部隊。到8月12日,已有超過800名辛巴威士兵(其中還包括特種空勤部隊士兵)部署到位。與此同時,在徵得尚比亞政府的許可後,大批辛巴威地面部隊通過陸路進駐距離首都約1000千米的剛果(金)東部地區。

但此時叛軍部隊已逼近金夏沙,城內的緊張氣氛日益嚴重。為了儘快穩定局勢,辛巴威方面決定動用空軍參加行動。事實上在1998年,辛巴威空軍的狀況並不適宜投入實戰。其裝備已顯老舊,零備件的供應也因經費拮据而不能滿足需求。不過辛巴威對於應對這種情況可算是經驗豐富了,而辛巴威空軍也稱得上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戰鬥力最強的空中力量之一,其人員訓練有素,有著較為豐富的經驗,安全記錄和日常運作標準均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

附錄:1998年辛巴威空軍概況

當時的辛巴威空軍編有八個飛行中隊,分別是:

第1中隊,裝備有六架霍克「獵人」FGA.9戰鬥機。這些飛機都是二手貨,其中五架來自於肯亞空軍,一架來自於前羅得西亞空軍。另外還有兩架「獵人」T.81雙座教練型,但已無法飛行。事實上所有的「獵人」此時都已進入退役程序,後來接替它們的是從利比亞購入的數架米格-23戰鬥機。

第2中隊,裝備有10架英國BAe 「鷹」MK.60/60A噴氣教練機。這些飛機是分別在1982年和1992年購入的,總數為13架,其中兩架作為備份封存了起來。和早期型「鷹」相比,「鷹」MK.60安裝了推力加大的羅爾斯-羅伊斯/透博梅卡.阿杜爾861型渦扇發動機(最大推力25.35千牛),飛機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8.6噸,機翼和機身下共有五個固定外掛點,可以掛裝MK.82系列航空炸彈、BL755集束炸彈和多管火箭發射器等多種武器,因此在辛巴威空軍中還擔負著攻擊機的職能。最初交付使用時,這些飛機已為使用美制AIM-9B「響尾蛇」空空飛彈而預先敷設了電路,不過後來實際裝備的則是中國生產的PL-5和PL-7飛彈。

停放在辛巴威國內機場上的「鷹」式教練機,背景中有一架「獵人」教練型

第3中隊是辛巴威空軍空中運輸的主力,裝備有十二架西班牙CASA C.212-200型和五架英國布裡頓.諾曼BN-2A「島民」輕型運輸機。

第4中隊,裝備塞斯納FTB 337G(法國Reims公司授權生產型)雙發輕型多用途飛機,共計15架。這型飛機在津空軍中又被稱為「山貓」。

第5中隊,駐紮在辛巴威中部城市圭魯附近的桑希爾基地,是辛巴威防空的主力,裝備有七架F-7II/IIN單座戰鬥機和兩架FT-7BZ戰鬥教練機。

第6中隊,裝備有27架義大利產SF.260初級教練機。

第7中隊和第8中隊均為直升機中隊,分別裝備有法制SA.316B「雲雀」III型直升機(大部分是來自葡萄牙空軍的二手貨,其餘的則是羅馬尼亞的仿製型)和義大利產阿古斯塔-貝爾412SP直升機,擔負著運輸和聯絡的任務。

8月19日,辛巴威空軍的所有飛行中隊都進入了戒備狀態。一天後,津空軍的飛機開始飛往金夏沙。率先出發的是飛行速度最慢的第4中隊的塞斯納337,該型機在機翼下掛載了馬特拉火箭發射器,機翼上表面固定安裝了白朗寧12.7毫米機槍,可執行偵察和對地攻擊任務。緊接著到8月21日,第2中隊的「鷹」也被派往剛果(金)。與此同時,兩個直升機中隊的裝備也通過空運啟程前往剛果(金)。不過第8中隊的AB412無法直接用伊爾-76來運輸,只得將機身拆卸後再裝上運輸機。參與空運的還有津空軍的C.212,以及數架徵用來的老式的DC-3運輸機,這些飛機主要用來運送部隊人員和各種物資。

參戰的辛巴威空軍阿古斯塔-貝爾412直升機及其機組人員

辛巴威空軍裝備的「山貓」多用途飛機

在辛巴威部隊快速進駐恩吉利機場的同時,剛果(金)叛軍和盧安達、烏幹達的部隊也在不斷向金夏沙進逼。8月13日,叛軍佔領重鎮馬塔迪。七天後,叛軍的一個營佔領了金夏沙西南約120千米處的姆班扎-恩古恩古,卡巴雷貝的滲透攻擊計劃已具備了實施的條件。但也就在這時,局勢開始發生不利於叛軍的變化。8月20日當天,一支400人的辛巴威部隊被運抵金夏沙,增強了守軍的實力。緊接著在8月22日,支持剛果(金)政府的安哥拉出動裝甲部隊,從大西洋沿岸的卡賓達一帶越過邊界,對叛軍的後方發起攻擊,並很快奪佔了基託納,使正在向金夏沙進攻的盧安達、烏幹達部隊和剛果叛軍無法再通過空運獲得增援和補給。這一變化迫使卡巴雷貝必須儘快完好地拿下恩吉利機場,否則,他指揮的部隊很快就會陷入絕境。

開進中的盧安達軍隊

8月22日14時,辛巴威空軍的四架「鷹」式教練機在恩吉利機場整備完畢。辛巴威空軍所有F-7戰鬥機的飛行員都在「鷹」式機上接受過訓練,因此在接到前往剛果(金)的命令後,空軍立刻從經驗豐富的F-7飛行員中抽調人員。被選中的飛行員分別為恩庫貝上尉、布魯克斯上尉、恩斯林上尉和賈雅上尉。這天下午,這四名飛行員駕機對位於塞羅-宗古的叛軍部隊進行了空襲。由於戰況已十分緊急,因此地勤人員都在跑道旁待命,保證飛機返航後能在極短的時間裡做好再次升空的準備。整個下午,「鷹」式飛機對叛軍進行了多次空中打擊。也就在同一天的晚上,叛軍已推進到了金夏沙西南約100千米處的基桑圖,並聲稱擊落了兩架辛巴威的「米格」戰鬥機。

在恩吉利機場參加戰鬥的辛巴威空軍飛行員

實際上當天辛巴威空軍沒有遭受任何損失,倒是叛軍和盧安達、烏幹達方面都不曾料到會遭遇空中打擊,軍中沒有裝備什麼有效的防空武器,因此在辛巴威的「鷹」式和「山貓」飛機的攻擊下損失慘重。8月24日,一架「山貓」在執行偵察任務時,在金夏沙西南約40千米處的卡桑古魯發現了叛軍的一支由大約一個連的T-55和69式坦克以及大批卡車組成的行軍縱隊。飛行員在向指揮部報告之後,立刻用本機攜帶的馬特拉F2型68毫米火箭發射器開火,擊毀了一輛坦克。遭到攻擊後叛軍改變了行軍方向,但辛巴威方面隨即出動傘兵部隊,搭乘「雲雀」直升機在敵軍行進路線前方快速設伏。在「鷹」和「山貓」飛機的支援下,叛軍多輛坦克被RPG-7反坦克火箭擊毀,其餘盡數被俘。卡巴雷貝手中的裝甲力量就此全軍覆沒。

不過,雖然辛巴威部隊在伏擊戰中大獲全勝,但危機並沒有就此消失。卡巴雷貝發現攻勢受挫,立刻對計劃進行了調整。他知道辛巴威部隊在人數上居於劣勢,不可能在一個寬大的正面處處設防,於是計劃派出部隊,避開已有辛巴威軍隊據守的地方,直撲最重要的目標——恩吉利機場,並於8月26日將其佔領。奪取機場可以使叛軍通過空運獲得支援和補給,同時他們也希望通過深入對手防線後方,直搗其指揮中樞,來迅速瓦解辛巴威部隊在金夏沙以南的防禦。為了加快行動速度,叛軍在進軍途中還擄掠了不少民用卡車火車車皮。顯然,對恩吉利機場的激烈爭奪已不可避免,而其結局將決定金夏沙的命運。

恩吉利機場之戰

正如卡巴雷貝所判斷的那樣,辛巴威部隊由於兵力不足,無法建立起連貫的防線,因此很難阻止對手從防禦間隙進行滲透。針對這一情況,辛巴威地面部隊指揮官麥克.恩亞姆布雅少將決心對部隊進行靈活部署。8月25日晨,少將手下的特種部隊在金夏沙外圍約40千米處建立起多個呈扇形分布的阻滯據點。儘管兵力有限,對環境也不熟悉,但這些特種部隊還是成功地伏擊了多支叛軍縱隊,給對手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與此同時,辛巴威空軍的飛機也對多支叛軍部隊進行了打擊,還重創了一列叛軍擄掠來的火車。不過,這些行動還不足以讓對手停下來。卡巴雷巴指揮盧安達愛國軍和叛軍部隊繼續從多個方向同時推進,逐步形成了對辛巴威部隊的包抄。

與以往進軍時通常以盧安達或烏幹達部隊為先鋒的做法不同,這次在對恩吉利機場的最後一擊時,卡巴雷貝將叛軍的一個營作為先頭部隊。8月26日晨,這個叛軍的先頭營被誤認為是撤退中的剛果(金)政府軍,輕易地繞過了辛巴威部隊的據點,推進到了距離金夏沙只有幾英裡的地方。

卡巴雷貝的策略幾乎就要奏效了。當300多名叛軍士兵進逼到距離機場外圍不足100米的地方時,才被駐守在機場旁的辛巴威國防軍的一輛EE-9「響尾蛇」輪式裝甲車截住了去路。但後續跟進的叛軍很快就佔領了機場西面入口的據點。僅僅幾分鐘後,盧安達部隊也趕到機場,開始逼近控制塔臺。

具有相當兵力規模的叛軍驟然出現在恩吉利機場,這讓卡比拉大為震驚。但對辛巴威部隊來說,情況並沒有超出他們預料。得益於津空軍飛機和特種部隊的積極行動,辛巴威指揮官準確地掌握了敵軍最近幾天的動向。當盧安達部隊抵達恩吉利機場時,辛巴威部隊已是嚴陣以待。津空軍的飛機在前一天夜裡就加滿了燃料並全副武裝。清晨5時,津空軍飛機發動第一次空中打擊,幾分鐘之內,所有能作戰的飛機都升空投入戰鬥,全力阻滯向機場蜂擁而來的敵軍。

津空軍的對地攻擊行動持續竟日,即使在酷熱難當的中午,地面戰鬥稍有停歇時,津空軍的地勤人員仍在不停地工作,讓飛機能持續升空作戰。在空襲敵軍的同時,8月26日下午,辛巴威特種空勤部隊還搭乘兩架「雲雀」III直升機,將卡比拉從金夏沙的總統宮接到了恩吉利機場。卡比拉旋即乘坐他的專機,飛往剛果(金)東南部重鎮、加丹加省首府盧本巴希。而忠於卡比拉的部隊(人員主要來自剛果(金)東南部地區)則仍在金夏沙周邊與叛軍展開激戰。

掛載AIM-9B和機炮吊艙的「鷹」

8月27日凌晨,叛軍佔領了恩吉利機場和金夏沙之間的一座公路橋,兩地之間的聯繫被切斷,防守機場的辛巴威部隊已無法從金夏沙獲得任何增援和補給,只能依靠從辛巴威直接飛來的飛機了。

在這一天裡,叛軍部隊曾多次逼近機場西面的建築和跑道的西端,但都在津空軍飛機的打擊下沒能取得更大的進展。由於雙方地面部隊已幾乎糾纏在一起,對地攻擊時的精準度就相當重要了。津空軍飛行員此時顯示出了高超的戰鬥技能,投彈和射擊的準確度極高,給叛軍造成了極大的殺傷。

在兩天的戰鬥中,津空軍的「鷹」式和「山貓」飛機總共飛行了超過100架次,絕大多數飛行員一天內要飛四到五個架次。津軍飛機向機場周圍的敵軍投下了大量凝固汽油彈和集束炸彈,發射了數千枚火箭彈和30毫米航炮炮彈。

卡巴雷貝在計劃奪取機場時,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細節:恩吉利機場的跑道長達4700米。因此儘管叛軍間或控制住了跑道的西端,但仍有足夠長的跑道供辛巴威空軍的飛機朝著東面起飛或降落。辛巴威空軍的飛機全部停放在機場東北面的軍用停機坪上,距離最近的交戰區大約3千米。由於叛軍必須完好地拿下機場,才能加以利用,因此不能對跑道、停機坪進行破壞,這使得津空軍的飛機可以很安全地進行加油、掛彈等各項作業。飛機出擊時,先朝著西南面滑行進入跑道,然後轉向180度,朝著東北方向起飛。升空後,飛機在剛果河上空再次轉向180度,對準叛軍陣地進行投彈和掃射。

恩吉利機場保衛戰示意圖

在所有參與保衛恩吉利機場之戰的飛機中,貢獻最大的莫過於「鷹」式教練機了。儘管在整個保衛戰期間,機場的某些區域始終處於拉鋸之中,但「鷹」式飛機一直保持著著良好的戰鬥狀態。辛巴威空軍的「鷹」式機飛行員將在恩吉利機場的戰鬥飛行稱為「『鷹』最美好的時光」。由於敵軍離得很近,執行一次攻擊任務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因此飛機在兩次任務之間甚至都不用再加油,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掛載炸彈和火箭。這種情況下「鷹」最多可以在翼下掛載八枚250千克炸彈,同時在機腹中心線上掛載一個備彈120發的「阿登」30毫米機炮吊艙。飛機實際使用的武器還包括馬特拉六管或十九管68毫米火箭發射器,250千克和454千克集束炸彈,其中後者在殺傷人員和輕型車輛方面效果尤其突出。裝備了這些武器的「鷹」的對地打擊火力絲毫不遜色於專業的攻擊機。

「鷹」式飛機及其使用的武器

緊張的戰鬥促使辛巴威空軍的地勤技術人員夜以繼日地工作,以確保每架飛機處於正常狀態。他們在戰鬥中創造了一個奇蹟:每架飛機完成再次起飛的準備的時間在五分鐘左右。當然,在這樣高強度的使用之下,飛機難免出現技術故障,因此保養和維修工作整夜都在進行。在一天的戰鬥行動結束前,指揮人員都會直接向國內報告需要哪些零部件。而這些需要的東西幾個小時後就會被送到。整個戰鬥期間,沒有一架津空軍的飛機因缺乏零部件而無法投入作戰。

在這期間,辛巴威空軍所獲得的唯一的外援是兩架由南非僱傭兵駕駛的米-24武裝直升機。這兩架直升機是蒙博託政權遺留下來的,其中一架是米-24P,編號為9T-HM1,裝備有GSh-30-2雙管30毫米固定機炮,另一架是米-24V,編號為9T-HM2,裝備有標準的12.7毫米加特林機槍轉塔。這兩架直升機都是單獨行動,在激烈的戰鬥中都受了傷,不過均被辛巴威技術人員修復了。

在恩吉利機場參戰的米-24V武裝直升機

事實上除了有米-24助陣外,辛巴威空軍人員在恩吉利機場還找到了三架原薩伊空軍的義大利產馬基MB-326K噴氣教練機。津方技術人員修復了其中的一架,並由一名剛果(金)飛行員駕駛,隨同四架「鷹」式飛機一同升空作戰。但這架MB-326K在飛行途中與「鷹」式飛機的編隊失散,沒能找到攻擊目標,在著陸時又不慎翻轉過來,導致機身嚴重受損,最終一事無成,卻白白損耗了一架飛機。

在MB-326K飛機之外,辛巴威空軍人員在機場內還找到了三架SF.260初級教練機,並修復了其中的兩架。這兩架飛機派上了用場,由剛果(金)和辛巴威飛行員分別駕駛,執行了多次偵察任務。其中一架SF.260在執行任務時因天氣惡劣而墜毀在金夏沙以南約136千米的塞羅-宗戈。但在辛巴威地面部隊的幫助下,津空軍少校蘭伽率領著十一名技術人員,居然將這架飛機修復了。

辛巴威空軍裝備的SF.260教練機

對於辛巴威空軍來說,麻煩並不僅僅局限在裝備方面。由於剛果(金)政府軍被叛軍方面滲透得很厲害,因此在作戰期間,津空軍的比爾提姆.欽格諾上校在同剛果(金)軍隊進行聯繫和協調時,還不得不時刻留個心眼,以防己方的情報被洩漏。

8月28日到29日這兩天裡,戰鬥基本上都發生在清晨和黃昏時分。儘管叛軍方面依仗著兵力優勢反覆發動大規模進攻,防守的辛巴威地面部隊——包括特種空勤部隊、傘兵營和一個突擊大隊——也一度被逼到崩潰的邊緣,但在空軍的「鷹」、「山貓」和武裝直升機的全力支援下,終於還是頂住了盧安達、烏幹達正規軍和剛果(金)叛軍的聯合進攻。按照津傘兵部隊的說法,敵我的損失比高達26:1。

8月29日晨,兩個盧安達營的最後一次進攻被挫敗,部隊元氣大傷。至此,金夏沙以南的局勢終於穩定了下來。由於彈藥和補給匱乏,烏幹達部隊和剛果(金)叛軍也無力繼續發動攻勢。當天午後晚些時候,戰場態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辛巴威部隊首次發起反擊,在恩吉利機場以南與盧安達、烏幹達部隊及剛果(金)叛軍展開了近距離的激烈交火,並直逼機場西側叛軍控制的一個貧民區。

到8月30日晨,盧安達的兩個營已完全喪失了戰鬥力,不得不撤出戰場。接替他們的叛軍根本無法守住陣地。在意識到他們的外國盟友已不再是不可戰勝後,剛果(金)叛軍開始成批向對手投降。盧安達部隊有一部分按照卡巴雷貝的命令北上渡過剛果河,進入剛果共和國境內,而大部分則向南逃到了安哥拉北部地區。

在整個八月份,叛軍和盧安達方面曾三十餘次宣布在戰鬥中擊落了對方的飛機,被「擊落」的型號包括「一架辛巴威米格機」、「米格-17戰鬥機」、「米-3、米-35直升機」、「南非幻影F1戰鬥機」,甚至還出現了一架「美國空軍B-52轟炸機」!而事實上,辛巴威空軍在金夏沙作戰期間,雖然飛行了數百架次,實際損失卻十分輕微。不少飛機只是被輕武器擊傷,但沒有飛機被擊落。參戰的恩庫貝上尉和恩斯林上尉後來相繼被提升為津空軍第5中隊指揮官。

折翼

叛軍對金夏沙的威脅解除後,剛果(金)的內戰並沒有就此結束,軍事衝突在全國各地還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進入九月份後,戰鬥主要在北部的基桑加尼、中部的金杜和中南部的卡萊米等幾個地區展開。在這期間,參戰的辛巴威空軍飛機出現了戰損。9月4日,由辛巴威空軍飛行員沙魯恩伽少校駕駛的一架SF.260教練機在塞羅-宗古被盧安達軍隊的可攜式防空飛彈擊落,沙魯恩伽當場陣亡。九天後,津空軍的一架武裝型「雲雀」III直升機在剛果(金)中東部地區被地面火力擊落,機上的飛行員溫德拉少校和乘客庫法上校陣亡,射手桑德上尉被叛軍俘獲。

9月末,辛巴威空軍將部署在恩吉利機場的「鷹」式飛機轉場至剛果(金)南部的卡米納。這裡的一個有利條件是蒙博託時期薩伊空軍在此儲存了大量航空炸彈和火箭彈,彈藥的補給十分方便。10月初,盧安達、烏幹達軍隊和剛果叛軍相繼對金杜、姆布吉-馬伊和盧本巴希等地發動攻勢,辛巴威隨即通過陸路和空運向剛果(金)增兵。此時叛軍方面的武器已有了改善,裝備了剛剛從東歐地區購入的可攜式防空飛彈。10月11日,一架運送辛巴威部隊的伊爾-76運輸機就被飛彈擊落,機上40名辛巴威士兵全部喪生。

10月下旬,在得到了納米比亞等國部隊的增援後,辛巴威在剛果(金)東南部地區發起反擊。駐卡米納的「鷹」式機群率先出擊,對戈巴多萊、東戈等地的機場進行了空襲。進入11月後,空襲的範圍進一步擴大到基桑加尼附近叛軍和盧安達軍隊的駐地和倉庫。11月22日,津空軍出動六架「鷹」式飛機,掛載MK.82航空炸彈和馬特拉155型18管68毫米火箭發射器,飛臨剛果(金)東部邊境地區的坦噶尼喀湖上空,對正在向剛果(金)境內運送盧安達和蒲隆地軍隊的船隻發起突然襲擊。按照辛巴威方面的報告,這次襲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毫無防備的對手只能用機槍等輕武器進行還擊,結果有六艘運輸船被擊沉,盧安達和蒲隆地軍隊的損失人數在600人左右。

11月23日,「鷹」式飛機再次出擊,對卡萊米進行了空襲。這次行動中一架停放在地面上的洛克希德L-188「伊萊克特拉」運輸機被「鷹」式的30毫米機炮擊毀。

11月底,在剛果(金)中北部城市伊凱拉附近,一個辛巴威步兵連遭到了叛軍的包圍。該連隨即在防區中央清理出一塊空地,當作臨時機場。辛巴威空軍的直升機就利用這個機場為守軍提供補給。為了向該連提供空中支援,辛巴威空軍還對幾架C.212運輸機進行了改裝,使其能投放炸彈。就是在這種簡陋的「轟炸機」的支援下,這個連居然奇蹟般地堅守了兩年多的時間,直到2001年成功解圍。

辛巴威空軍的C.212輕型運輸機

1999年3月23日,在剛果(金)中東部城市孔戈洛,得到兩個盧安達旅支援的叛軍對駐紮在這座城市的一個政府軍兵營發動了突然襲擊。參戰的盧安達部隊裝備有俄制BM-21火箭炮和其他火炮,火力十分強大。兩千多名缺乏作戰經驗的政府軍士兵在突如其來的猛烈炮火打擊下四散奔逃,使駐紮在鄰近的基坦達的辛巴威國防軍的一個營很快陷入了孤立的境地。為避免與外界失去聯繫,津軍進行了堅決的反擊,試圖保持一條10千米的公路暢通,但在佔據兵力優勢的敵軍面前,這一努力最終歸於失敗,有七名士兵在反擊戰鬥中陣亡。該營很快就深陷在敵軍戰線後方的密林之中。

辛巴威空軍聞訊立即出動,使用「鷹」式飛機和新交付的米-35武裝直升機對叛軍展開密集的空中打擊,令對手蒙受了慘重的傷亡。「雲雀」III和AB412直升機則向身陷敵後的津軍運送補給,同時撤離傷員。但隨著這一地區戰鬥的日趨激烈,直升機的空運行動很快就無法進行下去了。而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鷹」式飛機也出現了整場戰爭中唯一一例戰損。在卡庫宇附近,兩架正在對地面目標進行俯衝轟炸的「鷹」式機遭到了可攜式地空飛彈的攻擊。第一枚飛彈從兩架飛機之間穿過,未造成傷害。不過緊接著又有兩枚飛彈直奔殿後的「鷹」式機而來,其中一枚脫靶,但另一枚擊中了飛機尾部。飛行員麥可.恩斯林上尉隨即棄機跳傘。在跳傘過程中上尉的左腿受了傷。落地後,恩斯林發現自己身處敵方戰線的後方。盧安達軍隊和叛軍立刻展開大搜捕。由於戰亂,當地的百姓早已逃離家園。恩斯林得不到任何人的幫助,他足足花了三個星期,才來到那個辛巴威營的駐地。此後,上尉又隨該營突破對手防線,返回到了己方控制區域。

恩斯林上尉(左)傷愈後重返部隊,還在2000年8月拿到了津空軍的「叢林垃圾桶射擊獎盃」

事後,通過對被俘的盧安達士兵的問訊,辛巴威方面得知,擊落「鷹」式飛機的飛彈發射裝置是「安裝在支座上的」,因此推斷對手使用的可能是法制「西北風」可攜式防空飛彈。飛彈射手據稱是「白人僱傭兵」,津方認為可能是以色列或南非的僱傭兵在協助盧安達軍隊作戰。後來被俘的盧安達士兵也供稱,有大約18名白人僱傭兵在卡庫宇地區參加戰鬥,他們負責操作可攜式防空飛彈和迫擊炮。

尾聲

進入2000年後,剛果(金)國內交戰各方的戰線趨於穩定,但小規模的戰鬥仍在繼續。辛巴威空軍的「鷹」式飛機仍然擔負著攻擊敵方縱深目標的任務。這期間不斷有傳聞說烏幹達將在剛果(金)境內部署米格-21戰鬥機。為防不測,「鷹」式飛機在出擊時,會有一架飛機掛載PL-7空空飛彈和機炮吊艙,進行伴隨護航。不過最終「鷹」大戰米格的場景並沒有出現。而津空軍賦予「鷹」對空作戰任務也並非完全為了應對米格-21的威脅,其另一個意圖是攔截敵方的運輸機和直升機。但對空作戰需要有完善的雷達情報網提供及時準確的空情保障,而在國土面積廣大的剛果(金),這樣的條件顯然是不具備的,因此在這方面「鷹」一無所獲也就毫不奇怪了。

掛載PL-7空空飛彈的「鷹」

與一般傳聞不同的是,辛巴威空軍第5中隊的F-7戰鬥機在整個剛果(金)內戰期間,並沒有被部署到剛果(金)或其鄰國尚比亞境內執行作戰任務。2001年1月,五架F-7奉命前往剛果(金),不過這些飛機的使命僅僅是在當月遇刺身亡的卡比拉總統的葬禮上進行編隊飛行展示。但這次純粹的表演任務卻進行得很不順利。由於F-7飛機的續航力有限,在飛往金夏沙的途中必須降落加油,這樣就不可避免地要進行夜間飛行,結果一名缺乏夜航經驗的飛行員在途中迷航,最終不得不棄機跳傘。然而事情到這裡還沒完。返航途中降落加油時,一名飛行員由於判斷失誤,導致飛機撞地,機場隨即被迫關閉。緊隨其後的一架F-7不得不尋找另外的降落地點,但由於燃料即將告罄,最終不得不在盧本巴希附近的一個簡易機場緊急迫降。飛機在降落過程中滑出了跑道,撞到了一棵樹上。這兩起事故中飛行員都安然無恙,但對辛巴威空軍來說,以這樣毫無必要的損失為其數年來在剛果(金)的行動收場,實在是太令人尷尬了。

辛巴威空軍的F-7戰鬥機

結語

2001年1月老卡比拉遇刺身亡後,其子約瑟夫.卡比拉繼任剛果(金)總統。小卡比拉很快接受了聯合國的調解,使得這場將多個非洲國家捲入進來、被外界稱為「非洲世界大戰」的戰爭開始真正走向結束。也就在這一時期,辛巴威因國內土地改革問題,與西方國家產生矛盾,關係日趨緊張。2002年3月,英國開始對辛巴威實施一系列制裁措施,直接導致津空軍「鷹」式飛機失去了零部件來源,這種在剛果(金)內戰中表現出色的戰機很快就不得不全部停飛。為擺脫困境,辛巴威於2005年向中國訂購了六架K-8噴氣教練機。至此,連同已裝備的F-7戰鬥機,辛巴威空軍的主力作戰飛機已全部變為中國產品。對於辛巴威空軍來說,剛果(金)內戰的結束,無疑標誌著一個舊時代的落幕,以及一個新時代的開啟……

作者:Ghost

相關焦點

  • 剛果(金)內戰中強姦成了戰爭中最殘酷的武器
    剛果(金)內戰中強姦成了戰爭中最殘酷的武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剛果(金)內戰是世界上最殘酷的戰爭,因為強姦已經成了這場戰爭中最殘酷的武器。4年的內戰使無數婦女慘遭蹂躪。受害者大到80歲的老太婆,小到4歲的女嬰,而那些罪犯卻依然逍遙法外。昨日,《紐約時報》對此進行了披露。  強姦已成為風俗  日前,剛果(金)東部一個小鎮的醫療所裡來了3名婦女:一個抱著孩子的母親,一個大著肚子的孕婦和一個穿著藍色校服的13歲女孩。她們都是強姦罪行的受害者,只不過那名13歲的女孩因極力掙扎而逃過了一難。
  • 剛果內戰致逾三萬剛果(金)難民逃入烏幹達
    (記者盧娟田野)聯合國難民署駐烏幹達辦事處7日發表聲明稱,由於剛果(金)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近日在東部北基伍省激戰,已有3.5萬名剛果(金)難民逃入烏幹達避難。  聲明說,截至5日晚,進入烏幹達的剛果(金)難民人數升至3.5萬人,其中絕大多數難民滯留於基索羅行政區布納加納鎮。
  • 在第二次剛果戰爭中捲入其中的非洲各國參戰的原因是什麼
    蘇丹想要在剛果(金)開闢戰場,與烏幹達直接較量。這樣既可以幫助卡比拉與烏幹達、盧安達軍隊直接對抗,又可部分牽制烏幹達對蘇丹反政府武裝——蘇丹人民解放軍的支持。辛巴威:支持卡比拉政權。辛巴威參加第二次剛果戰爭,支持卡比拉政權,有經濟、政治兩方面的原因。經濟方面:在卡比拉推翻蒙博託政權的戰爭中辛巴威就曾提供了幾百萬美元的貸款, 而且辛巴威在剛果(金)的投資就高達2. 4億美金。
  • 非洲為什麼有兩個剛果國家?剛果(金)和剛果(布)為何不合併?
    ▲兩國首都距離僅1公裡多,為世界上距離最近的首都(除羅馬和梵蒂岡)為了方便區分這倆孿生國家,國際上一般會在「剛果」之後附上其首都縮寫,分別稱「剛果(金)」和「剛果(布)」。既然名字一樣,這兩個國家的同名現象產生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 剛果內戰最血腥 相當於666天每天發生一次9-11
    剛果內戰最血腥 相當於666答案可能讓很多人吃驚,它是已經進行了5年但仍然沒有結束的剛果民主共和國(金)的內戰。據估計,內戰已經造成了200萬至470萬人喪生。即使按最保守估算,這一傷亡也已經太嚴重了,相當於在666天裡每天都發生了一次9·11恐怖襲擊。  在剛果(金),所有的傷亡都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無關,而是非常原始的弓箭和刀具,以及略帶「現代」氣息的衝鋒鎗和手榴彈等。
  • 剛果:世界上最殘酷的內戰(組圖)
    國際掃描  自1998年以來,剛果混亂的內戰已使國際社會的漠視或許有許多解釋:全球的財富和善意儲備無所作為;或國際社會的注意力和憤怒轉向另外一起非洲悲劇———蘇丹的丹爾福爾種族屠殺,使得世界精疲力竭無暇顧及剛果。但作出這樣的選擇顯然要付出代價。  剛果代表著非洲的希望,與它代表著非洲的悲慘一樣多:它有肥沃的土地和茂密的熱帶森林,它的土地下埋藏著鑽石、金、銅、鉭和鈾,它河流裡的水將在未來給整個非洲大陸提供電力。
  • 剛果(布)剛果(金),為何同樣的名字,卻不同的命運?
    例如,國土面積更大、約為234萬平方公裡的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為金夏沙,因此被稱為剛果(金);而國土面積更小、約為34.2萬平方公裡的剛果共和國,首都為布拉柴維爾,因此被稱為剛果(布)。下面我們也這樣稱呼它們。
  • 剛果:非洲為什麼會有兩個「剛果國家」?
    ,分別稱「剛果(金)」和「剛果(布)」。▲班圖人的擴張班圖人原本並不是剛果本地居民,公元前兩千年左右才從剛果盆地西北方陸續跋涉進入剛果內部並定居。最遲不晚於14世紀,現在的剛果河河口地帶出現了部落聯盟性質的剛果王國。不過由於剛果古代歷史上缺乏文字記錄,因此西方殖民者入侵之前的剛果歷史並不怎麼清晰。
  • 剛果(金)建立與人類基因接近的倭黑猩猩保護區
    新華網金夏沙5月23日電為保護瀕臨滅絕的倭黑猩猩,剛果(金)首都金夏沙郊外近日建立了洛拉·亞倭黑猩猩保護區。保護區工作人員一方面教育兒童有關倭黑猩猩與人類共存的重要性,一方面力促有關當局實施野生動物保護法。
  • 剛果(布)和剛果(金)有什麼區別?是同一個國家嗎
    —— 莎士比亞 從歷史大框架來說,剛果(布)和剛果(金)還真的曾經就是一個國家,國家的名字叫剛果王國,一個曾經在非洲大陸叱吒風雲的國家。 1483年,葡萄牙人發現它之時,已經傳承到了第五代或者第八代君主,因為在葡萄牙到達之前的剛果王國資料留存不完整,此事件節點至今沒被完全定義。 發現剛果之後,由於葡萄牙人力上的限制,葡萄牙人和剛果並未爆發直接戰爭,反而是成為了一對好基友,葡萄牙為剛果國王提供武器繼續徵服周邊的領土。
  • 剛果(布)和剛果(金),兩國家為何同一名字?資源豐富卻很貧窮
    再說到剛果(金)和剛果(布)彼此之間的差別,最明顯的就是他們國家生產總值和人口數量,剛果(金)擁有最多人口,經濟發展也比剛果(布)稍微強一點,GDP總計每年也可以達到近500億美元左右。然而,剛果(布)在總體國家GDP上遠低剛果(金),但是他們的人均GDP收入卻是遠超剛果(金);而人口分布也是是剛果(金)擁有8000多萬人口,而剛果(布)僅僅只有500多萬人口。那麼,這個同一民族的兩個國家為什麼會分裂成兩個政權呢?本篇文章,帶大家探索一下兩個剛果之間的糾紛。
  • 剛果(布)和剛果(金),這兩個國家到底有什麼區別?
    在中部非洲大陸上,坐落著兩個名字都叫做剛果的國家,這兩個國家不僅名字相近,而且兩個國家僅隔一條剛果河。許多讀者感到好奇,既然是兩個國家地理位置相近,且都以剛果命名, 那麼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雖然都叫「剛果」,但一個是是剛果共和國(布),另一個則是剛果民主共和國(金)。
  • 科普:伊波拉疫情為何在剛果(金)死灰復燃
    新華社北京5月14日電剛果(金)衛生部近日確認,該國再次出現伊波拉出血熱疫情。這是剛果(金)自1976年首次發現伊波拉病毒以來的第9次疫情。為何伊波拉疫情在剛果(金)屢屢出現呢?剛果(金)大片國土被熱帶雨林覆蓋,雨林裡常見的果蝠被認為是伊波拉病毒的主要宿主。許多研究人員認為,當地居民會因為接觸到被感染動物的糞便、或沾有被感染動物口水或糞便的水果而被感染,這是剛果(金)屢屢出現伊波拉疫情的主要原因。就中西非地區來說,當地常見的一種以昆蟲為食的蝙蝠——安哥拉犬吻蝠可能是伊波拉病毒的首要宿主,但目前還需找到確認感染了伊波拉病毒的安哥拉犬吻蝠進一步鑑定。
  • 剛果共和國內戰爆發?政府軍遭反對派武裝圍攻,反擊中殺死13名叛軍
    據觀察人士透露,剛果軍方在星期六表示,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伊圖裡省剛果政府軍遭到不明武裝分子的襲擊,軍方在與這群民兵交火過程中殺死了   目前剛果民主共和國國內政治持續惡化,國內的族中衝突,宗教衝突,以及政治危機已經讓剛果成為了世界上最危險和最貧窮的國家。剛果政府與反對派武裝的衝突起源於剛果總統約瑟夫卡比拉在2016年結束任期時拒絕下臺和採用合法選舉,從而破壞了剛果的合法性,導致反對派武裝持續攻擊剛果政府軍。剛果軍方發言人表示,衝突發生也造成一名剛果士兵遇害,另有兩人受傷。
  • 剛果(金)獨有珍稀動物瀕臨滅絕
    剛果(金)馬伊科國家公園負責人姆博馬23日在首都金夏沙說,在該國家公園生活的剛果(金)獨有的珍稀動物(犬旁+霍)(犬旁+加)狓正瀕臨滅絕。  馬伊科國家公園位於剛果(金)東部東方省和馬尼埃馬省交界處,於1970年建立,佔地10830平方公裡,國家公園內有非洲森林象、黑猩猩、(犬旁+霍)(犬旁+加)狓等珍稀動物和一些剛果(金)特有的雉科動物。  (犬旁+霍)(犬旁+加)狓是長頸鹿的近親,但沒有長頸鹿那樣的長脖子。由於其身體後部有黑白相間的條紋,它們看上去像是斑馬。
  • 安理會要求剛果(金)儘快發布大選時間表
    聯合國安理會11日要求剛果(金)當局根據今年年初達成的政治協議精神,儘快發布大選時間表,避免政局動蕩。 安理會當天就剛果(金)局勢舉行公開會和閉門磋商。安理會本月輪值主席、法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德拉特在磋商結束後對記者說,安理會成員國對剛果(金)的政治、安全和人道主義局勢感到擔憂,要求當局全面履行協議,儘快發布大選時間表。他說,安理會傾向於對聯合國剛果(金)穩定特派團進行徹底評估,以保障維和部隊保護平民以及支援剛果(金)選舉的能力。 聯合國秘書長剛果(金)問題特別代表馬曼·西迪庫在公開會上介紹了剛果(金)局勢。
  • 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會見王毅
    據新華社布拉柴維爾1月6日電 金夏沙消息:當地時間1月6日,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在金夏沙會見對剛果(金)進行正式訪問的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齊塞克迪表示,剛方珍視剛中友誼,始終視中國為好朋友,願繼承兩國友好傳統,進一步發展兩國關係。
  • 安哥拉:差點把民主剛果堵成內陸國,卡賓達飛地是如何形成的?
    ▲ 剛果河口,剛果(金)唯一的入海通道造成剛果(金)狹窄出海口的原因在於鄰國安哥拉的飛地—卡賓達,這塊面積不過0.7萬多平方公裡的地區,幾乎把剛果(金)堵成內陸國,如今這個國家的最大港口,竟是剛果河上的一個河港。▲ 剛果(金)最大港口馬塔迪,位於剛果河下遊,距離大西洋有135公裡之遙安哥拉的卡賓達飛地在歷史上是怎樣形成的?
  • 剛果(金)東部尼亞穆拉吉拉火山噴發
    剛果(金)東部尼亞穆拉吉拉火山噴發 (1/3)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剛果(
  • 剛果金面積這麼大,海岸線為何只有37公裡?
    人口最多的國家剛果(金)只有約8134萬人(2017年),剛果(布)更是只有約524萬(2018年),主要集中在兩國的首都附近,熱帶雨林的人口非常少。 剛果(金)面積約234.49萬平方公裡,是非洲第二大國,僅次於阿爾及利亞。但人口約8134萬人(2017年),大約是阿爾及利亞的兩倍,如果只看面積和人口,剛果(金)是非洲的超級大國。 剛果(金)人口約8134萬(2017年),有254個民族,其中剛果族為第一大族,法語為官方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