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樹,是南京城市的一個符號,也是南京人在這座城市的感情寄託

2020-12-05 泉南書院

《詩經》有句:「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很多人喜愛南京這座城市,原因之一就是喜歡滿街高大壯碩,蔥鬱如蓋的梧桐樹。梧桐樹,是南京城市的一個符號,也是南京人在這座城市的感情寄託。

南京梧桐樹,有和這座城市一樣厚重的歷史。1925年孫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根據孫中山先生的生前遺願,將其遺體安葬在南京鐘山(紫金山)。此後開始籌建中山陵,並在城內進行了一些規劃。1928年,為迎接孫中山先生的靈柩從北京運抵南京,國民政府闢建了中山大道和陵園路,並在兩旁栽種了兩萬棵二球懸鈴木,南京人俗稱其為「法國梧桐」。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樹,見證了南京這座城市的歷史滄桑,經歷過悽風苦雨,呈現出頑強的生命力量。

在不同的季節都可領略梧桐樹的不同景象:初春,爆出黃色的嫩芽,繼而抽葉,枝條上布滿嫩綠的葉子;暮春,枝葉搖曳,葉翠枝青;初夏,微風吹來,果子上的黃色絨毛漫天飛舞,隨後,綻開淡紫色、白色的喇叭形花朵,散發淡淡的香味,一團團、一簇簇,在褐色的枝杆間盡情舒展,熱烈而奔放,飽滿而濃鬱;盛夏,梧桐樹健壯蓬勃,綠蔭蔥蔥的枝葉伸出臂膀,搭成一道綠色的拱廊,遮蔽驕陽,為路人擋住烈日,灑向大地一片綠蔭、一片清涼;秋天,梧桐樹葉滿樹斑駁,黃葉辭枝,鋪成金光閃閃的地毯;冬日,粗悍的枝幹伸向天空,在風中挺立……

茂密高大的法國梧桐樹,是南京這座古老而現代的城市的形象符號,是南京無形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它承載著歷史、人文和情感內涵,它帶給人們心靈溫潤的滋養,是永恆的。

相關焦點

  • 南京梧桐樹引發口水戰 砍樹「砍」出地域之爭
    出人意料的是,這場萬人關注的網絡爭論,焦點很快從梧桐樹轉移到「外地人」。眾多網民亮明自己的「南京人」身份,認為想砍樹的是「外地人」,如果不能適應南京的一切,「外地人」就該離開。記者瀏覽發現,爭論始於4月2日的網帖——《南京的梧桐樹應該砍伐掉,這張「破名片」坑爹啊!》。
  • 不是梧桐的法國梧桐,何以安家南京?
    ,既是因為這一樹種適合栽種,也是受到當時歷史文化與市民情感的影響。」,決心營造一個理想中的首都南京。之後,法國梧桐就與南京這座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隨著南京城市道路的發展,種植法國梧桐的範圍越來越大,最終成為了今天亭亭如蓋、遮天蔽日的森林之景
  • 南京這座飽含歷史記憶的城市,也在我心中刻上了深深的印記
    愛默生說,城市是靠記憶而存在的。南京一個飽含歷史記憶的城市,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因此帶著走進它的心情,來了南京。
  • 南京為何有這麼多的梧桐樹,背後的故事比梧桐樹還要令人陶醉
    關於南京的梧桐樹有兩種說法,兩邊各有自己的理由。有人說是蔣公的禮物,也有人說是孫公的歡迎樹。到底誰說得是對的呢?有個傳說講的是因為宋美齡最喜歡的樹就是梧桐樹,蔣介石為了討自己夫人的芳心,所以特地將整個城市都種滿了梧桐樹。
  • 看,南京這座城市有多野 | 我蘇特稿
    事實上,即便在城市裡,如果我們放慢腳步、用心觀察,也能發現其野性的一面。而這,也是生態環境日益變好的例證。  今天,讓我們跟隨一群博物達人,去發現南京這座城市的野性,與野生動植物來一場奇妙的邂逅。80公頃,綠化覆蓋率95%,是南京城市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地區。
  • 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人文氣息很好,玄武湖公園散步極佳
    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人文氣息很好,玄武湖公園散步極佳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玄武湖公園散步極佳,老早就免費了,高校多,特別是直通大學城的地鐵都是香的,哪怕是陪著看病,鼓樓醫院一樓也有鋼琴廳,可以放鬆心情。
  • 南京高校秋景!欣賞一下|秋景|梧桐樹|南京林業大學|南京|南京師範...
    秋風拂過,整個南京像打翻了顏料盤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換上了新衣不僅僅是街道上高大的梧桐在南京高校的校園裡秋景也是美不勝收~銀杏、楓樹、梧桐、無患子……這些五彩斑斕的植物把校園打扮得美美噠今天放鬆一下東大大禮堂位於校園中央這座歐洲文藝復興式構造的禮堂建設於1930年在近年頗受歡迎的影視片中頻頻出鏡禮堂兩側矗立著高高的法國梧桐這些梧桐姿態挺立枝椏高聳在空中形成了一片片金色的屏障天高雲淡,落葉蕭蕭滿地梧桐仿佛一層金黃的地毯踩上去咯吱咯吱的響大方古樸的圖書館
  • 激活城市夜經濟的底氣在這裡:融合全球智慧,打造南京城市名片
    世界城市文化論壇組織秘書長、BOP文化創意產業諮詢公司聯合創始人Paul Owens介紹稱,這份具有國際視野的全球夜經濟報告,系統分析疫情下全球夜間經濟的格局與趨勢,闡述了成功的夜間經濟的特徵,並考察了全球城市為打造和管理這一日益重要的文化資產部分所做的努力。 這份報告,以城市夜經濟指標來測評國際城市夜經濟的發展水平,從多個維度對 12 座城市進行綜合評估。
  • 南京:拆遷工地梧桐樹被砍引居民不滿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很多老房子面臨拆遷。主人們遷走了,當年他們在空地裡種下的樹木,早已根深葉茂,卻不可能隨著主人遷往新居。這些失去了主人的大樹,會不會被施工單位一砍了之?
  • 中國「最牛」的新一線城市,超越杭州南京,還將擁有第二座機場
    中國「最牛」的新一線城市,超越杭州南京,還將擁有第二座機場,我們國家的城市有很多,而且,根據各城市的經濟進行了等級上的劃分,以前城市只有一線、二線三線,但是,隨著新時代的到來,不起眼的城市開始增多,所以,建立了新的城市,今天介紹的城市是我國最大的牛,一個。
  • 南京為什麼沒有成為國家中心城市:輻射力有限
    我們都知道我國目前規劃了九座國家中心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成都、武漢、鄭州和西安,其中除鄭州之外,其餘八座都是我國最早規劃的十大城市(區號三位數),而在我國傳統十大城市中,只有瀋陽(區號024)和南京(區號025)沒有入選國家中心城市,其中瀋陽目前綜合實力較弱,
  • 南京中山陵景區千棵近百年樹齡梧桐樹向遊客全面開放
    央廣網南京10月24日消息(記者楊守華 江蘇臺朱榮康)南京中山陵景區民國時期栽種的1310棵梧桐樹24日起全面向遊客開放,這些梧桐樹大多有5層樓高,生長了近百年,由於精心呵護,這些梧桐樹生長得枝繁葉茂,受到遊客的格外親睞。  1925年開始,南京中山陵一帶就栽種了很多梧桐樹。
  • [分享]南京明城牆城市設計資料下載
    資料內容包含「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民國以來「溫 良 恭 儉 讓」是這座城市淳樸民風的映像,而它的文化與建築則是整個民國黃金時代的寫照。法國作家勒龐寫到:「沒有傳統,文明是不可能的,沒有文明的交融,進步是不可能的,其中一個巨大的困難是如何在穩定與求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 南京會展助推城市經濟走向國際
    綜合發展指數依據20座城市展覽數量、展覽面積、展覽場館數量、UFI成員及認證項目等指標權重,進行綜合評分,這是首次以商務部名義對外發布中國城市展覽業發展報告。    這背後,是南京一直將國際化、品牌化作為會展業的戰略發展方向。南京會展經濟,多年穩步增長,主要指標每年增幅超過20%,綜合實力,緊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
  • 南京萬科「光年系」| Halo,進化中的城市
    沒有一座城市,是生而燦爛,它之所以成為耀眼所在,追溯其緣由,無不是隨城市進化而至。可以說,更新與拓新,是一座城市保持磅礴生命力的內核,也是進取國際化城市的必修課題。目至南京,這座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核心城市,一場蓬勃的城市進化,正在發生。
  • 南京金陵美景鑑賞—梧桐大道薈萃
    而有一種情懷深深地刻印在了南京人及曾經流連在南京的留客們的心裡,腦海裡,那就是偉岸、挺拔、浪漫的梧桐樹。因為有了梧桐,南京則有著與其他城市不同的記憶;因為有了梧桐,我們的城市道路多了一份神秘浪漫的色彩。
  • 網友發帖建議「砍掉梧桐樹」
    原標題:網友發帖建議「砍掉梧桐樹」   數百人留言「砍不得」,稱砍了就沒了城市特色劉瀏攝  新華報業網訊 昨天,在網上論壇西祠胡同上,有網友以《南京的法國梧桐樹必須到了砍伐的時候了》為題發帖,並提出3大原因進行闡述。該帖引發眾多網友的關注,截至昨晚已有400多人留言,大部分人並不同意砍去法桐,對「毛毛雨」的問題也都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法。  昨天上午,南京颳起大風,中山東路、長江路等主幹道兩側,法國梧桐樹上的毛毛在風中肆無忌憚地飛舞,行人苦不堪言。
  • 南京「法國梧桐」真的是蔣介石為宋美齡而種?
    樹是梧桐樹,城是南京城。在南京,最最有名的行道樹就是這「法國梧桐」。中山南路、中山北路、莫愁路、漢中路、陵園路...十米寬的路面上,被兩邊梧桐樹伸展開來的枝椏完全遮蔽,不論行走還是開車路過,通身都是沁入心脾的涼意。
  • 南京的印象,定格在了街道兩旁的法國梧桐
    南京的印象,不是初來時湯山溫泉的記憶,而是定格在街道兩旁的法國梧桐。南京有太多的梧桐樹,車子左拐右拐,兩旁都是高大的合攏起來的梧桐,以至於分不清這條街是否剛才的那條街。十二月的冬,滿樹的梧桐葉在風中搖曳,讓人感覺秋意仍濃。偶爾看到葉片墜落,竟有些不舍。
  • 這個秋天,到南京欣賞滿天紛飛的法國梧桐落葉場景
    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有非常多的韻味,值得我們靜靜地品嘗,來這座充滿歷史的古城傾聽它的故事。第一個介紹的景點就是中山陵了,它是孫中山的陵墓。中山陵啊,它就像北京的故宮一樣,非常多遊客都願意一睹孫中山陵墓,來祭奠一下這位偉大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