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事堖坐落在五臺縣清水河畔的高山上,小山村景美如畫,綠樹成林,空氣清新。與世界聞名的五臺山遙相呼應!站在該村樺樹梁大蓋地,能清楚地觀看到五臺山五峰全景。地處崇山峻岭、海拔1470米的避事堖,全村40戶,152人,就有大學生15名,平均每10人中有一個大學生,列全省全縣之冠。更應指出的是,該村朱仁和(五臺經協辦主任)朱春和、朱生和、朱義和、朱佳和弟兄5人,不僅都是大學生,而且4人都是縣團級幹部。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濟難泉聲》
作者/夢圓(郎變香)
一擔甘露兩回還,泉水叮咚永不閒。
仙境松聲迎日月,龍吟飛瀑掛巖間。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連載序曲
【七絕】濟難泉聲 文/水手(朱義和)
天鵝堡上白雲還,泉自巖邊水自閒。
坐地飛流松影處,平添瀑布在人間。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文殊散花》
作者/夢圓(郎變香)
文殊智慧坐吾家,佛手慈悲早散花。
座上須彌修靜道,祥光四射映紅霞。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一
【七絕】文殊散花 文/水手(朱義和)
智慧文殊到我家,隨秋磕下一坡花。
迥然選就須彌座,堪比洪州有落霞。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五峰齊觀》
文/夢圓(郎變香)
樺嶺奇梁聳半空,五峰雲繞梵音中。
清涼聖境遙相應,攜手微風醉月宮。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二
【七絕】五峰齊觀 文/水手(朱義和)
樺嶺亭邊望北空,五峰飛峙白雲中。
清涼撲面傳千古,疑是瑤臺掛月宮。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奇峰轎頂》
作者/夢圓(郎變香)
金榜題名及第回,八抬大轎鳳依偎。
青雲直上翰林院,耀祖光宗印相陪。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三
【七絕】奇峰轎頂 文/水手(朱義和)
一品生員揭榜回,胸懸金印轎依偎。
開科取仕翰林院,道盡鄉鄰奮發陪。
註:鳳代表地名。家鄉轎頂山就在鳳梁上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松林積翠》
作者/夢圓(郎變香)
鬱鬱蔥蔥泛碧青,紮根山嶺翠妝屏。
久陪古剎迎稀客,靜伴清泉守石町。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四
【七絕】松林積翠 文/水手(朱義和)
十萬精兵四季青,滿山遍野綠飛屏。
經年密集高坡上,宛若軍團衛寶町。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霧坐懸空》
作者/夢圓(郎變香)
體態輕盈舞白紗,隨風鋪滿露天涯。
來時忽至如仙駕,幾次三番入我家。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五
【七絕】霧座懸空 文/水手(朱義和)
織成白練似輕紗,越過山林遍遠涯。
塔絮飛來花下座,輪番挑逗落農家。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秋田落雁》
作者/夢圓(郎變香)
群雁歡歌四面來,悠然秋降落田垓。
歸鴻尚有凌雲志,振翅高飛上鳳臺。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六
【七絕】秋田落雁 文/水手(朱義和)
成群結隊去還來,北地南天雁影垓。
欲問鳥兒何所顧,是來居處看樓臺。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佛洞鐘聲》
作者/夢圓(郎變香)
八處珍稀宋跡宮,深藏古寨伴星空。
弘揚佛法桃源境,廟洞鐘聲震遠東。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七
【七絕】佛洞鐘聲 文/水手(朱義和)
村藏八處古遺宮,洞隱深山月映空。
呵護人間真化境,鐘聲響徹廟西東。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龍潭映月》
作者/夢圓(郎變香)
柳綠花紅寺靠坡,山青溪秀勁松多。
龍潭映月微波蕩,搖皺人間夏夜河。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八
【七絕】龍潭映月 文/水手(朱義和)
芳草萋萋古寺坡,山前山後柳溪多。
龍潭映月松湖景,甚是人間麗水河。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窯頭星火》
作者/夢圓(郎變香)
璀璨燈光似夜星,隔河窯火閃晶螢。
家門坐臥觀奇景,牽起童年夢不停。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九
【七絕】窯頭星火 文/水手(朱義和)
隔河一望滿天星,窯火燃飛百萬螢。
灼灼其華山對面,忽如燈市照不停。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房頂石蓋》
作者/夢圓(郎變香)
奇山奇景創華章,秀美峰巔建石堂。
冬暖夏涼神佛殿,魚鱗斑畫蓋居房。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十
【七絕】房頂石蓋 文/水手(朱義和)
樂山樂水樂奇章,落向山間出殿堂。
石片當成青瓦用,魚鱗高就眾新房。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將軍巡關》
作者/夢圓(郎變香)
將軍巡視不停閒,峻岭森森鎮守關。
跨馬持刀居重地,願於日月共生還。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十一
【七絕】將軍巡關 文/水手(朱義和)
鐵甲森森不等閒,橫刀立馬守山關。
陣前立下英雄志,不破完顏總不還。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秦皇趕山》
作者/夢圓(郎變香)
秦皇救駕趕山梁,海嘯山飛陣勢狂。
天賜葫蘆攔峭壁,尤如萬馬脫繩韁。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十二
【七絕】秦皇趕山 文/水手(朱義和)
為建長城強拆梁,秦皇救駕也瘋狂。
三鞭笞碎葫蘆套,野馬迴風亂脫韁。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長嶺臥佛》
作者/夢圓(郎變香)
深山臥佛萬千年,峭壁重巖現石蓮。
佛法無邊消劫難,人生頓悟遇奇緣。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十三
【七絕】長嶺臥佛 文/水手(朱義和)
仰臥長天不記年,遁形遠水出金蓮。
靜觀寶地鮮如洗,點化迷津世有緣。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孤廟迷蹤》
作者/夢圓(郎變香)
雪夜辭川上蓋鄉,塑身隱至臥龍崗。
村人循印登高望,五爺孤修護寶莊。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十四
【七絕】孤廟迷蹤 文/水手(朱義和)
夜別河川到野鄉,雪中隱匿臥龍崗。
一行腳印成千古,何事龍爺進小莊。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露天穿空》
作者/夢圓(郎變香)
峰迴路轉暗思猜,隧道蜿蜒露孔開。
入目雄獅威武在,心驚膽戰洞中來。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十五
【七絕】露天穿空 文/水手(朱義和)
露天山孔廢疑猜,忽見時空隧道開。
跳轉無疑須它路,躬身別有洞天來。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石人瞭望》
作者/夢圓(郎變香)
山村小寨現奇觀,百轉千回賞景鑾。
峰嶺逶迤登險處,石人依在碧雲端。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十六
【七絕】石人瞭望 文/水手(朱義和)
千年村寨有奇觀,路轉峰迴別有鑾。
萬裡江山城託起,石人早在白雲端。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龍吟古松》
作者/夢圓(郎變香)
蒼翠龍吟震遠端,古松歲歲抗冬寒。
遮風擋雨撐涼傘,笑傲千年挺直杆。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十七
【七絕】龍吟古松 文/水手(朱義和)
影揺百丈入雲端,聲播四方載雨寒。
冬季常含青黛色,捨身到老歇欄杆。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幽境蘑香》
作者/夢圓(郎變香)
樺林蘑菇滿坡香,精貴山珍早滿筐。
秋雨連綿滋菌快,頻撐小傘捉迷藏。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十八
【七絕】幽境蘑香 文/水手(朱義和)
山地蘑菇裡外香,居家回採聚千筐。
秋陽珠露隨身後,白樺林中潤雨藏。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天路飛虹》
作者/夢圓(郎變香)
銀龍盤旋賽飛虹,玉笛聲聲劃碧空。
寶馬載回遊子夢,歡聲笑語聚天宮。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十九
【七絕】天路飛虹 文/水手(朱義和)
一條玉帶正飛虹,宛若長龍繞碧空。
汽笛聲聲傳佳話,輕鬆片刻到雲宮。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文房筆架》
作者/夢圓(郎變香)
三峰合聚一奇山,架起文豪繪彩顏。
懸腕譜章龍鳳舞,墨香飄遍古今灣。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二十
【七絕】文房筆架 文/水手(朱義和)
一處奇峰三座山,伴君落盡筆容顏。
文章千古無邊際,四海同春墨跡灣。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西梁野菊》
作者/夢圓(郎變香)
獨步西梁影落單,霜催萬物百花殘。
滿山儘是香濃味,金菊含嬌正抗寒。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二十一
【七絕】西梁野菊 文/水手(朱義和)
草木凋零雁影單,西風減翠百花殘。
鵝黃仙子舒雅意,抖擻精神不畏寒。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東坡紅葉》
作者/夢圓(郎變香)
一葉知秋萬片紅,歡歌載舞踏霜風。
東坡千葉翻紅浪,美景時常入夢中。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二十二
【七絕】東坡紅葉 文/水手(朱義和)
東坡染指萬山紅,戀上秋風嫁北風。
彩葉隨空飛妙舞,無聲吻別雪泥中。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小溝峽谷》
作者/夢圓(郎變香)
斷石懸崖水曲流,長溝峽谷伴靈猴。
蜿蜒小道心神顫,路陡坡斜盼出頭。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二十三
【七絕】小溝峽谷 文/水手(朱義和)
裂石懸巖空際流,幽深古澗伴猿猴。
行人棧道多驚顫,腳底歪斜嚇暈頭。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峴山絕壁》
作者/夢圓(郎變香)
峴山絕壁入雲高,猶似黃崖劈一刀。
屹立人間嘗別夢,經風沐雨意堅牢。

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二十四
【七絕】峴山絕壁 文/水手(朱義和)
峴上黃崖百丈高,橫空砍去一鍘刀。
倚天絕壁時時在,忘卻人間有柵牢。

朱義和,(民國37年)1948年4月生,陳家莊鄉避事堖村人。大專文化。1968年2月參加革命工作,1970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從五臺縣耿鎮中學應徵入伍,在國防科工委核武器試驗基地服役16年。
歷任基地後勤部戰士、連隊文書、營部書記、排長、司令部保密員、政治部宣傳幹事、司令部組織計劃參謀等職。後調入社會服務部,歷任部黨委辦公室秘書、營副政治教導員,黨內曾任黨委副書記、共青團工委書記等職。1984年轉業,分配到中共山西省委組織部工作。先後在科教幹部處、幹部教育處擔任幹事、主任科員、副處長等職。在實際工作中,親自撰寫各種論文,其中《試論幹部教育制度化》《關於實現幹部教育制度化的若干思考》等文章,曾代表山西在全國13省會議上交流,並多次在理論刊物、雜誌上刊載或發表,2次榮獲全省優秀論文獎,現已被武漢大學等單位收入專著。

1992年,隨著小平南巡講話步伐,組織上派朱義和到國家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廣州工作,任山西省人民政府駐廣州辦事處副主任(正處級),除直接管理廣州山西大廈外,還兼任廣州晉粵工貿總公司總經理,直接從事煤炭、焦炭、生鐵、機械、設備、糧油、食品等多種國內外貿易。1997年,中共山西省委又任命為山西省駐廣州辦事處黨組書記(副廳長級),主抓黨務和幹部工作,直至2007年退休。後回到家鄉,依照黨的富民政策,集中從事社會公益事業和新農村改造建設。自己出資幫村裡修路、栽樹、維護古廟、整修街道、安裝風力發電、保護泉水、開挖水窖等工作。自籌資金,親自組建施工隊伍和購買各種機械,為村裡修了一條寬3.5米、長6.8千米的盤山公路,結束了避事堖祖祖輩輩不能通車的歷史。

作者介紹:郎變香,山西省五臺縣人,網名夢圓。山西省詩詞學會會員。清水河書院,一剪梅詩苑會員。作品多次在唐聲宋韻等詩群裡發表,頗受好評。自幼喜愛研讀詩詞文學,現供職於北京某服務機構。
編輯介紹:胡立成,筆名虹雨,山西五臺人,醫教世家之後。文化傳媒人,品牌創意人,抗戰紅色文化傳承人,百家號鄉村文化創辦人。北京市寫作學會會員、國際攝影協會會員、文字友情新媒體總編、中國網特約編輯、《旅遊作家》專欄作家、山西新聞網慢遊山西專欄作者、國際攝影雜誌記者、中國新聞傳媒集團山西新聞主編等。曾榮獲2019倉央嘉措國際詩歌獎全球100位優秀詩人獎,多次在全國刊物上發表並獲獎。文化主張: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