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8月6日12點01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傳出捷報,長徵二號丁火箭發射成功,其攜帶的高分九號04星、清華科學衛星已經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本次立下大功的長徵二號丁火箭,實際上來頭不少,1990年正式立項,從研發服役到現在歷經30年時間,創造一項我國航天記錄,即航天發射無一失敗,因此它也被中國航天集團授予「金牌火箭」稱號,已先後完成50次航天發射任務,將100多顆衛星送入太空。
除了在國內航天發射任務中表現出色外,長徵二號丁火箭還獲得了國際上的認可,擊敗俄羅斯「第聶伯」火箭與日本H2火箭,先後獲得土耳其、沙特、荷蘭等國的航天發射訂單,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贏得國際同行的尊重。
為了在國際航天市場中獲得更多的訂單,在過去幾十年間,長徵二號丁火箭先後做出多個改進,發展出了不同型號的衛星整流罩與標準化的星箭接口,其承接多星發射任務已經是一種常態。
截至目前,長徵火箭已經先後推出了四代,累計17種型號的運載火箭,可以承接各類型的航天發射任務,是全球範圍內最完善的火箭家族之一。
當前,中國航天正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期,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不斷推進與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都使得中國航天迅速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打破了美國為首西方國家引領全球航天發展潮流的局面。
而且,除長徵系列火箭之外,我國還在大力推進快舟系列火箭與民營航天公司的火箭項目。過去數年間,已接連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改變了航天領域,長徵系列火箭一枝獨秀的局面,老話說得好: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作為一個航天領域的後來者,我國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進步,與我國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努力脫不開關係,在過去幾十年裡,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試圖以此確保自身在航天領域的優勢。
在科學技術發展的過程中,沒有永遠的領先,只有不斷的追趕,我國航天工作者用實際行動,取得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能的航天成就,就是對西方技術封鎖最好的回應。
在這個過程中,長徵二號丁火箭50次航天發射任務全部取得成功的事例,更是打碎了西方國家抹黑中國航天的謠言。事實上,航天發射存在很大的失敗風險,任何一個看似微小的因素都可能導致發射失敗,但長徵二號丁火箭用成功向全球各國展示了我國航天工作者的嚴謹,以及有能力、有實力、有決心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航天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