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上看門道:正在改變未來的三個技術趨勢

2020-12-05 極客公園

張鵬 | 文

每年到了 1 月 7 日前後,拉斯維加斯就成了全世界消費電子產業的「聖城」,全球各路人馬都匯聚過來,展示新的產品,尋找合作夥伴,也順便看看未來別人的走向,捕捉下產業的脈搏。

夜晚「賭城」嫵媚燈光和縱情喧鬧背後,藏著一群苦逼的創業者和企業人無盡的努力和美麗的夢想。在時差和繁忙的展會工作下,別管多麼光鮮的人物都會變成在人潮中摸爬滾打的普通人,各種感慨和抒情特別容易在此地誕生。

比如當極客公園與 TCL 董事長李東生聊起過去 25 年參與 CES 的感想時,他就感慨萬千的說:「當年我們是從在別人展位上借一塊地方開始參與 CES 的。所以這幾年,當我們佔據 LVCC(拉斯維加斯會展中心的中心館)的核心位置,甚至能拿出領先其他國際企業的產品,確實是非常過癮的。」

與 TCL 類似的還有聯想、海爾、海信等家電企業,以及越來越多的在消費電子領域快速崛起的新興中國企業,過去 5 年來,中國力量在 CES 的崛起是一個最不容忽視的事情。而且最近在一些局部領域,中國力量甚至正在成為引領者和被追趕的對象。

無人機領域中國的 DJI 大疆創新是全球當之無愧的領先者,極客公園在 CES 上碰到了前《連線》雜誌主編,也是無人機領域的 3D Robotics 創始人克裡斯·安德森,他在現場的訪談中專門說:「很榮幸能有機會與 DJI 這樣的『現代中國企業』在競爭中沒有被消滅,且還保持這自己的特色與機會」——這個話放在幾年前很像是中國企業談論自己的口吻。

CES 上並不是只有中國公司的奮鬥,無論是日韓系傳統消費電子巨頭,還是新興的美國硬體創新群體,在這裡都是努力在展示自己,並且以 CES 作為爭奪潮流的橋頭堡,所以,未來的一些趨勢,在 CES 上往往都會最先體現出來。

趨勢一:電視技術的十字路口

最近幾年,CES 都快成了屏幕展,因為中心館幾乎都被有電視業務的企業佔據,滿場都是各種大小的屏幕。

過去幾年裡,亮相 CES 的電視一直在追求「薄」和「解析度」。但是今年卻出現了有趣的新變化:「內容平臺化」以及「色彩」開始成了新的角逐趨勢。一方面雖然電視已經相當薄了,但成本卻居高不下,且用戶不一定真正能買單。另一方面,解析度從 1080P 到 4K,到今天幾乎所有國際大廠都在提的 8K,其實已經沒有太大意義,因為短期內很少有 8K 的內容,並且內容的傳輸和存儲也還是個額外的大問題。

實際上,人類最難以抗拒的是對於視覺的衝擊。所以電視這個大屏幕註定還是要有繼續進化的。目前這次展會看到的趨勢之一就是在解析度之外,開始對色彩進行進一步的提升。並且這種提升不是通過解碼晶片來實現,而是通過新的顯示技術來尋求色域比原有 LCD,LED 等屏幕大的結構性突破。

比如這次三星和 TCL 都宣布了推出「量子點」(Quantum Dots) 技術支持的量子電視,這種技術通過新的材料改變了原來電視的色彩還原方式,進而讓色擦彩特別豔麗,色域也特別寬廣。從 TCL 率先推出的實物產品的現場效果看,的確比傳統 LED 電視在色彩上提升很明顯。

這背後很可能是有一條關於 OLED 的下一代顯示技術的路線之爭。OLED 遲遲沒有突破,產品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目前三星已經開始放棄 OLED 的方向,這個陣營最堅定的支持者只有 LG 了,由於量子點電視的技術比 OLED 成本更低,可以到一半左右的水平。並且未來有可能走向更進一步的技術突破——比如更直接的電激技術,而擺脫今天 LED 等必須依靠電來點燈,然後燈再來照亮的光激技術。這樣也會給顯示技術帶來更大突破。

實際上量子點技術不僅僅可以帶來更寬的色域,同等色彩下也可以帶來更低能耗,所以現在在亞馬遜的 Kindle Fire 這樣的平板上也已經採用了,並且據說蘋果也已經是此技術的使用者,不知道是否會在下一代移動產品上採用此技術來進一步降低功耗。

業界以前認為的 OLED 是未來唯一方向的觀點,現在正在出現動搖,電視產業的技術十字路口正在到來,而看起來 OLED 不是很樂觀。

趨勢二:內容衝破所有產業圍牆

CES 本來都是硬體的天下,但是你會發現今年硬體背後,那些內容型的東西正在成為重要組成部分。

GoPro 這個做運動攝像機的企業能夠實現 100 億美金的市值,背後其實不僅僅是硬體產品本身,還有很多社區裡用戶拍攝和分享的內容價值帶來的想像空間加持。這次在 CES 上,GoPro 的展位雖然不大,也不在最顯眼的的區域,但是他那裡的人流卻很密集,並且活動搞的也非常熱烈。

可以明確的感受到,很多粉絲對這個產品的熱愛不是因為硬體本身,更多時候是被別人創造的內容捲入的。CES 中與 GoPro 類似的產品,甚至是性能更突出,價格更便宜的產品都很多。這些產品與 GoPro 最大的區別就是沒有那麼多優秀的內容和便捷的分享來形成在用戶中的鏈式反應。

內容的力量同樣也釋放在很多新興的領域,比如 VR(虛擬實境)領域設備技術其實都是差不多的,包括三星在內至少有 6-7 家都推出了頭戴 VR 設備,但是這個設備體驗的時候遊戲或者視頻如何,往往是給用戶印象最深的,你會發現設備更適合作為內容的一個配件,而不是相反。可見,有內容的機構,其實結合 VR 這樣的技術,一定會有很多機會。

電視領域是內容推倒產業圍牆的另一個重要例證。目前電視領域一個重要的彎道,就是網際網路化和智能化的電視,正在帶來一個電視產業的圍牆倒塌的階段。

可以看到各大電視企業,都在快速的整合內容資源,構建完整的電視生態鏈條,讓電視行業從製造業走向生活娛樂這個更大的領域。各種內容的合作只是起點,很快對於內容源頭的收購和投資就會成為浪潮。並且,電視這個終端其實還沒有真正覺醒——未來電視廠商一年幾百萬上千萬的銷量,也是個值得重視的院線和分發體系,隨著一些版權保護技術的推進,這一天都已經不遙遠了。

TCL 與 Roku(羅庫)合作的 Roku 電視過去一段時間在美國銷量增長很快,這背後是 TCL 過去 1 年多主動與這個視頻領域資源豐富的北美地頭蛇聯手,幫他們從機頂盒領域的領先者,邁入了智能電視的時代,而 TCL 也因此在北美獲得了快速的增長。這也是 TCL 提出的 TV+戰略的一個體現,總體來看,未來電視與內容和網際網路服務的結合,以及與文化創業產業的跨界,會成為在越來越同質化的技術之外的一個重要的彎道,超車還是被超車,就在幾年的時間。

趨勢三:加速進化的智能眼鏡和無人機

Google Glass 出來的時候,全世界都歡呼,然後 2 年時間大家看起來覺得沒啥進展,於是大家就開始集體唱衰,甚至覺得這是 Google 的產品敗筆。

在極客公園看來,Google 在眼鏡上的投入是非常有前瞻性的。這個產品本來就是一個開拓新邊疆的實驗產品,今天看來,Google 在給全世界做的領頭示範作用正在逐漸顯現出來。

今年的 CES 展上,圍繞著 AR(增強現實)和 VR(虛擬實境)的眼部設備數量暴增,至少有 10 多家企業都推出了自己的眼部設備。其中不乏三星、東芝、聯想這樣的大企業,也有不少創業公司開始參與到這個領域之中。

未來眼部設備會從兩個方向加速前進,一個是 AR 技術在很多行業應用中的普及,以及在個人生活中的對一些應用場景的鎖定(東芝的智能眼鏡就做了輔助主婦做菜的功能演示);其二,則是在頭戴 VR 體驗方面的不斷進化,這個其實非常依賴於內容的協作,以及相關其他設備的連接。這方面索尼這樣的有內容有設備的企業未來如果想明白了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無人機是最近兩年另一個火熱的領域,本次展會的無人機企業至少來了 10 多家,各種類型的無人機正在經歷類似「物種大爆發」的階段。在中低端產品上,幾乎可以用雨後春筍來形容各類產品的誕生,並且在相對普及的技術下,這些產品大多是一些外形的變換,小的操控技巧上的優化,總體來看用戶選擇會變多,但是技術突破和產品創新上似乎乏善可陳。

無人機的領軍者 DJI 和 Parrot 代表了無人機領域比較高的水品,他們今年都在視覺定位這個技術上開始有所發力,特別是後者在 CES 上的運用了視覺定位技術的無人機群舞蹈,堪稱驚豔!(稍後極客公園會有呈現)

預計以後還會有更多力量參與到無人機創業,特別是在無人機製造之外,需要更多的行業和企業能夠通過 SDK 方式開始一起開拓無人機的應用,這將會極大的加速無人機領域應用場景的發展。

與此同時,一些特定場景的集中突破也會帶來無人機極大的發展。比如針對自拍這個需求,已經有企業開始研製專用的自拍無人機,足夠小巧——手掌大小;足夠簡單——預設 4-6 種拍攝方式自主起降和飛行,比如用環繞拍攝、跟隨模式、飛越模式等等常用航拍方式,進行不用人手操控的飛行拍攝。這種小巧的設備理論上可以類比 gopro 那樣的需求和場景,並且背後會帶來更豐富的內容,所以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這種場景要想完美實現,還需要很強的技術和產品能力,但是這絕對是一個值得期待的進化方向,或許到明年的 CES,一群跟著你行走的自拍神器,就會成為新的亮點。

相關焦點

  • 從ISSCC 2021論文看未來技術發展趨勢
    這一成績體現了當前中國在集成電路技術領域的穩固上升,產學研並進、百花齊放的良好發展勢頭,同時也證明了我國在集成電路領域的國際認可度及影響力正在不斷提升。14REETC-電子工程專輯從最近5年的情況來看,中國論文趨勢有幾個大大變化:一是入選論文數量持續增加,從ISSCC2017的11篇增加到ISSCC2021的22篇;二是涵蓋的技術領域數量持續提升,由ISSCC2017的6個增加到ISSCC2021的10個;三是中國大陸論文數量大幅增長,從ISSCC2017的1篇增加到ISSCC2021的20篇;四是首次入選的第一機構數量持續增加
  • 準確把握「三個沒有改變」的科學判斷
    「三個沒有改變」是總書記對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科學判斷和精準定位,為湖北加快疫後重振增添了信心,為我們謀劃好「十四五」規劃指明了方向。一、湖北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們要強鏈補鏈,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要優化升級,不斷鞏固傳統產業優勢。這次面對疫情挑戰,中國的產業鏈顯示出超強的穩定性和韌性。
  • 未來十年中需要注意的十個雲計算趨勢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基於雲計算的軟體解決方案,雲計算行業正在快速發展。這種發展趨勢加快了工作負載的雲遷移。這是組織運營方式的根本變化。很多組織才開始走上這一旅程。目前正在出現的一些雲計算趨勢將在未來幾年內影響行業發展。以下是未來十年中需要注意的十個雲計算趨勢。
  • 未來可期!看第5次技術革命與基因重組如何改變未來生活
    科技改變生活科技已融入了生活,豐富了生活,科技創新不僅在科技前沿領域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而且為經濟、生態、人才、民生等領域的切實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對於未來的生活,而未來的科技則是值得我們嚮往和憧憬的,現在,我們迎來了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既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又面臨著差距拉大的嚴峻挑戰。
  • 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
    11月26日,百人會就論壇舉辦事宜舉辦了媒體溝通會,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院士介紹了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以下為發言速記:今天我想前面講一下今年在疫情衝擊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表現,最後說一下在綠色復甦時代背景下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 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一起看未來
    此前兩年,關於語音AI、圖神經網絡、晶片等多項趨勢預測已經成為現實。今年,達摩院從原子動能、比特躍遷、場景變革三個角度發布了十大科技趨勢,讓我們一睹為快。  材料是一切科技發展的基礎,新材料技術已推動多輪科技革命。然而,受限於成本高昂、生產工藝不成熟等問題,諸多新型材料未能實現大規模應用。
  • 凱文·凱利最新演講:預言未來的12個趨勢(附完整版165頁PPT)
    深圳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我來這裡不僅僅是給大家分享未來將會發生什麼事情,更多的是要向大家學習,與大家共同探討深圳將會發生什麼。這裡代表著未來,今天要重點談談我所認為的未來將發生的十二個趨勢。我所看到的十二個趨勢,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想法,因為過去20年中,這些都正在悄然發生,只是未來這些趨勢將會更加明顯,更加劇烈。這十二個趨勢在未來將會滲透到我們的文化以及商業的各個方面中。
  • 技術如何改變過去現在及未來——2020工作總結
    當你平靜回觀過去曾經的驚濤駭浪波瀾壯闊無底深淵時,你才能更好的把握現在及未來!因為一切不過是一種經歷一種過程直到最終都成為結果。       所以,不要感嘆太陽能過去火熱的催生首富無數,也不要感嘆冷如深淵時他人高樓瞬時倒塌,只需順著技術這條線,努力看清其真正的走向及節點。       太陽能一路走來雖然由資本投資驅動,但真正改變格局的卻是技術。
  • 王煜全:未來的10大科技趨勢
    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的改變,不僅僅是對事實的認知的加深,還包括視角的不斷變化,老的視角被拋棄,新的視角被接受,一步步帶來這個世界的革命。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看世界的視角比科學事實更加重要。2.人類在機器智商上和機器在人類智商上的飛躍,造就了未來十大趨勢裡最大的一個。(這個趨勢是什麼?我們稍後揭曉。)二、未來的10大科技趨勢趨勢1:機器人來了我們上一節講過,在未來,人類要掌握機器智商,機器要掌握人類智商,這才是最重要的,為什麼?
  • 未來發展充滿不確定性,顛覆性技術將是最大變數丨能源發展趨勢與...
    對於未來能源需求增長,世界上很多知名研究機構都進行過預測(圖2):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將成為滿足未來全球能源需求增長的主要來源,「低碳化」和「多元化」是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趨勢與特徵。隨著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及儲能等新能源快速發展,能源正從過去以煤炭、油氣、電力集中式資源供給,向集中式與「分散式」並重發展。
  • 未來移動無線通信技術發展趨勢展望
    在過去的20年中,中國的移動通信產業在歷次的技術變革中,都準確把握了技術方向,在適當的時機引入了適當的技術,保證了整個產業的良性發展。在未來的20年裡,移動/無線技術還將向何處發展,我們又面臨哪些機遇呢?當前,移動寬帶化和寬帶移動化的趨勢已經愈加明顯。
  • 歐陽明高: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
    11月26日,百人會就論壇舉辦事宜舉辦了媒體溝通會,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院士介紹了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以下為發言速記:今天我想前面講一下今年在疫情衝擊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表現,最後說一下在綠色復甦時代背景下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中間我想就三個技術熱點問題和大家做交流:1、動力電池;2、氫能燃料電池;3、充電與換電。
  • 2020年十大最熱門技術趨勢:超級自動化、多重體驗等
    在短短10年甚至更短的時間裡,Uber、Lyft、DoorDash、AirBnB等應用程式已經擁有了數以百萬計的用戶,幾乎每個人的智慧型手機上都安裝了這些應用。像Siri和Alexa這樣的個人語音助理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有人說世界在過去10年裡沒有改變,那他就太天真了。這種技術增長和變化的趨勢很可能在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持續下去。
  • 對中國時尚業未來發展趨勢的三個思考
    技術浪潮與商業實踐正不斷推陳出新,帶來新發展機遇。2020年,中國時尚業經歷了疫情的休克式打擊後,有望通過逐步建立新範式重新覺醒與復甦。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戰略諮詢委員會召集人、兩屆「金頂獎」設計師張肇達近日撰文,對當下全球時尚業、中國時尚業未來發展趨勢做了如下幾個思考。
  • 我國自動化技術未來發展趨勢和現狀
    工業控制自動化主要包含三個層次,從下往上依次是基礎自動化、過程自動化和管理自動化,其核心是基礎自動化和過程自動化。一個成功的PC-based控制系統要具備兩點:一是所有工作要由一個平臺上的軟體完成;二是向客戶提供所需要的所有東西。可以預見,工業PC與PLC的競爭將主要在高端應用上,其數據複雜且設備集成度高。工業PC不可能與低價的微型PLC競爭,這也是PLC市場增長最快的一部分。從發展趨勢看,控制系統的將來很可能存在於工業PC 和 PLC之間,這些融合的跡象已經出現。
  • 未來的人類會變成什麼樣?生活方式正在改變我們的身體
    隨著世界人口不斷增長,自然選擇作用於基因突變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基因突變就會產生新的特徵。換句話說,一直在變化,我們已經不是當初的我們了。在過去,有很多很常見的傳染病會導致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會燃燒卡路裡,增加人體的代謝率,從而提高人體的體溫;而現在,我們不需要在生理上保持高效新陳代謝來和疾病做鬥爭,自然會影響體溫的變化。另一方面,和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關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推動了這種降溫趨勢。
  • 未來的人類會變成什麼樣?生活方式正在改變我們的身體
    科學家們認為,這種降溫趨勢主要和兩方面有關。一方面,醫療的發展,導致人口炎症水平下降。在過去,有很多很常見的傳染病會導致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會燃燒卡路裡,增加人體的代謝率,從而提高人體的體溫;而現在,我們不需要在生理上保持高效新陳代謝來和疾病做鬥爭,自然會影響體溫的變化。
  • 點擊烏鎮,洞見未來——從第六屆網際網路大會看智能互聯新趨勢
    新技術新趨勢呼嘯而來,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網際網路迎來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透過烏鎮峰會之窗,可以窺見世界經濟的未來之光,感受網際網路帶給中國經濟的澎湃動能。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表示,人工智慧驅動下的智能經濟將在三個層面帶來重大的變革和影響:首先是人機互動方式的變革;其次智能經濟會給基礎設施層帶來巨大改變;第三智能經濟會催生很多新業態,交通、醫療、城市安全、教育等各行各業正在快速實現智能化,新的消費需求和商業模式將層出不窮。
  • 從淘寶造物節看未來的6大趨勢,年輕人的機遇都在這
    「造」是看世界的態度躺在床上用意念進行淘寶,使用智能仿生假手根據語音「隨心而動」,穿上一套飛行服能夠在距離地面2米的空中以80邁的速度飛翔……在不遠的將來,這些看似是電影場景中的未來黑科技,如今在生活中正逐漸變為現實。
  • 看懂未來!浦江論壇發布「全球前沿技術十大熱點趨勢」
    報告聚焦軟體機器人、腦機接口、基因編輯、神經形態晶片和類石墨稀二維材料五大前沿技術,並分別形成子報告,以科技數據和信息為基礎,從發展歷程、觀點與碰撞、競爭與合作、未來展望四個維度深入展開,對各前沿技術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提出了技術發展尚需解決的問題和未來方向,討論了全球背景下開放合作對於技術發展的促進作用,提出我國在各個前沿技術領域的發展機遇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