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7 年 1 月,人工智慧取代了 34 名人類員工
據 Quartz ,日本富國生命保險(Fukoku Mutual Life Insurance)將從 2017 年 1 月起,用 IBM 的人工智慧平臺 取代原有 34 名人類員工,以執行保險索賠類分析工作。
人工智慧主要負責的工作包括:掃描醫院記錄以及其它相關文件,從中了解用戶受傷定性、患者病歷、治療形式等信息,並且還會自動搜索並計算相關數據,最終決定保險賠付金額。
(圖片來自 )
耗資 2 億日元部署,並每年花費 1500 萬日元維護的 Watson Explorer,在 2015 財年處理了 13.2 萬個保險個案。雖然最後的賠付金額還是需要由人類員工來把關,但其引入已提高了個案處理效率 30% ,因而人力剩餘,部門 30% 的員工被勒令於 2017 年 3 月前完成離職。
(圖片來自)
除了富國生命保險之外,日本還有 也在將人工智慧和人類工作結合:
日本第一大人壽保險公司簡保人壽保險(Japan Post Insurance)也將於 2017 年 3 月起開始使用人工智慧;第二大公司日本生命保險(Nippon Life Insurance)在 2016 年 12 月也完成了 4000 個保險案的處理,其作用在於向銷售人員提供合適客戶的保險方案建議。第一生命保險(Dai-ichi Life)則在更早以前就已有使用 Watson。
雖然,人工智慧已經開始替代人類員工進行部分信息整理以及諮詢類的工作,例如上述的理賠信息整理,以及為客戶,但是否意味著它們正逐漸替代人類員工?
(日本機器人酒店其中一位「員工」,圖自 )
以上這兩個工作類別,讓人聯想起英國經濟學家 Ian Stewart 曾針對 1700 年代自動化對人工作的影響進行:
那些受科技影響最大的幾個產業,如醫藥行業和管理顧問,反倒增加的工作機會更多,因為自動化機器仍需要人的監控,兩者依舊處於互補的關係。
即使富國生命保險裁剪了收集整理理賠材料的員工,但它還是需要保留最後對信息進行監控把關的員工。人工智慧對人類工作的影響,應該更多地是對「工種」的調整。
根據哈佛商業評論,那些容易被自動化替換的工作類型有特定的共同點。除了明顯重複性的工作容易被機器人替代外,那些「工作內容可被歸結為特定步驟,而判斷也明顯基于格式化的數據」的工作類別,都很有可能會被自動化替代。
而這個改變的徵兆,也是對人類工作人員的警報。只有及時完成技能的「升級」,才能在人工智慧時代「保住飯碗」。
題圖來自
#歡迎關注愛範兒認證微信公眾號:AppSolution(微信號:appsolution),發現新酷精華應用。
| ·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