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會取代銷售人員嗎?這是一個錯誤的問題

2020-08-29 精細化銷售

Salesforce第三次年度銷售狀況調研報告之六

自打人工智慧出現,就有人不斷的問,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嗎?好吧,這是個問題,但是,這是個錯誤的問題。為什麼這麼說?

蒸汽機會取代人類嗎?

電會取代人類嗎?

計算機會取代人類嗎?

科學也好,技術也罷,不過是一些客觀存在而已。但是,每一次的技術革命,卻可以造就不同的人生輝煌。說白了,人工智慧也不過是一些人通過工作,實現的智能而已

2017年12月,18位考古學家在《自然》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通過對全球63個考古遺址的考察,得出一個結論,「從一萬多年前開始到晚期農耕社會再到工業社會,每次技術創新都使得人類財富差距拉大,這是一萬多年以來的大趨勢。」

原來,造成貧富差距的原因在於科技,每一次科技的變革都引起了更大的貧富差距,因為人們對於新出現的科學技術的理解和利用程度是不同的。

「所以每一次技術創新,都會有人被進一步甩在後面,都會將不同人的收入距離拉大」。


——FT中文網



每一次的技術革命,都會圍繞著一個核心技術展開,在每次技術革命中,只有發明了新技術和率先使用新技術,才能保持領先,立於不敗之地。技術革命的邏輯是:新技術+原有產業=新產業。發明者自然是大贏家,會使用新技術改造老行業的人,也是受益者。前三次工業革命無一不是如此。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蒸汽機+原有產業=新產業,第二次呢,所有的行業被電氣化改造了一遍,第三次呢,再被計算機化改造一遍,這是,將會是AI。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會是AI+原有產業=新產業。就算我們無法成為發明者,也不要成為旁觀者。因為,從歷史上看,旁觀,從來就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如果依舊在旁觀,那,只有呵呵了。

所以,真正的好問題是,我該如何利用人工智慧改造我的工作呢?

歡迎回到必須成長的Salesforce第三次年度調研報告解讀系列,這是我們的第六篇。

這一篇,我們將繼續前進,為您帶來報告的第三部分:人工智慧的影響初具規模


01

什麼技術更強?人工智慧在快速增長的銷售技術中脫穎而出

後浪來了,前浪拍個視頻刷刷存在感,這個時代,新技術層出不窮。在我們上大學的時候,誰會自己攢電腦,會被驚為天人。我們不必成為技術的發明者,不是不想,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做不到。但是,我們依舊可以通過成為技術的使用者而建立優勢。汽車就是比自行車快,當汽車普及之後,自行車就變成了行為藝術。


預計兩年增長最快的10種銷售技術是:

  • 人工智慧 + 155%
  • 營銷自動化 + 104%
  • 合作夥伴關係管理(PRM)系統 + 95%
  • 銷售流程自動化 + 86%
  • 配置價格報價(CPQ)解決方案 + 82%
  • 機會管理 + 80%
  • 客戶洞察力工具 + 79%
  • 面向員工的移動銷售應用程式 + 77%
  • 銷售線索生成工具 + 69%
  • 競爭情報 + 68%

最受關注的前三大技術是人工智慧、營銷自動化和合作夥伴關係管理系統。與其他的技術相比,銷售經理們更希望銷售可以使用人工智慧來幫助他們提升效率。銷售需要的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將數據收集或者進行簡單的篩選和排序什麼的,人工智慧可以做到更多,甚至從數據中發現那些人們從來沒有關注過的事情,或者兩個要素之間的相關性。比如,通過人工智慧,提前就可以預知客戶的需求

在所有受訪者中,目前使用人工智慧的組織有21%,但是,在2年之內,增長率會高達155%!到今年年底,預計AI的使用比例將達到一個臨界值:54%。這已經不是一個是不是領先的問題了,有一半人已經衝過了終點線。調查中還發現,績效低下者相比,績效高者使用AI的可能性高出4.9倍。

02

人工智慧會取代銷售嗎?答案是:不會


就像我們在開頭時說的那樣,這個問題問錯了。在面對改變的時候,真正的好問題是,我們應該如何利用改變?招聘的趨勢顯示,在過去的三年中,那些已經使用了AI的銷售團隊,更有可能增加銷售人員。


在過去三年中,銷售團隊的員工水平發生了如下變化的銷售團隊百分比是:

(根據綠色深淺的不同,最深綠色為增加,比較綠的是保持不變,最淺的是減少的。)

  • 當前使用AI的組織,員工數量增長的為76%,持平的為22%,減少的為3%
  • 計劃在兩年內使用AI的組織,員工數量增長的為67%,持平的為28%,減少的為5%
  • 不打算使用AI的組織,員工數量增長的為48%持平的為45%,減少的為7%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兩個關鍵點:

第一銷售人員總體上在增加,不管是不是用了AI,銷售人員的增加比例都接近或者超過了一半。

第二AI作為一種工具,給使用者帶來收益,幫助銷售提高效率。所以,這些意見使用了AI工具的團隊,擴大隊伍規模的意願更加強烈。自2015年以來,有76%的使用AI的團隊增加了銷售人員的數量。


是的,人工智慧的崛起給人們帶來很多的擔憂,很多人擔心自己的工作在未來會被取代。然而,那些勇敢者率先做出了改變,他們表示,AI的作用不是取代他們,而是幫助他們更好的了解客戶的需求,減少了手工任務的負擔,從而使他們有更多的時間,更強的能力,成為客戶的顧問,去滿足客戶更加個性化的需求。

銷售領導者洞見

「人工智慧是數字的,人類是模擬的。區別很重要。當我們有足夠大的數據集時,我們可以正確地使算法符合更高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標準,但不能讓算法具備判斷力,完整性,創造力或同情心。」

—— Altify公司執行主席Donal Daly


03

人工智慧能幹什麼?能幹的事情超出了預期


在各種不同的使用案例中,對AI可以產生的影響,高績效的銷售團隊比低績效的團隊要樂觀的多。


相信在5年內,AI將會轉變或者實質上影響下列事項的銷售人員的百分比是:

智能預測(即在以下領域產生數據科學洞見:比如資源調配、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和銷售機會的總額)

  • 高績效銷售 70%
  • 中等績效銷售 57%
  • 低績效銷售 35%
  • 高績效銷售vs低績效銷售 2.0倍

銷售機會洞見(即客戶信心,競爭對手的參與度以及所有潛在客戶的互動程度)

  • 高績效銷售 66%
  • 中等績效銷售 55%
  • 低績效銷售 39%
  • 高績效銷售vs低績效銷售 1.7倍

銷售線索優先順序劃分(即根據歷史記錄自動確定最有可能轉化的銷售線索的優先順序)

  • 高績效銷售 66%
  • 中等績效銷售 53%
  • 低績效銷售 32%
  • 高績效銷售vs低績效銷售 2.0倍

客戶洞見(即與客戶相關的業務發展概況)

  • 高績效銷售 65%
  • 中等績效銷售 52%
  • 低績效銷售 34%
  • 高績效銷售vs低績效銷售 1.9倍

銷售活動捕獲(即,將電子郵件,日曆和CRM等來源的數據連接起來以自動更新記錄)

  • 高績效銷售 65%
  • 中等績效銷售 49%
  • 低績效銷售 34%
  • 高績效銷售vs低績效銷售 1.9倍

指導銷售(即按潛在價值和銷售活動有效性對銷售機會進行排名)

  • 高績效銷售 65%
  • 中等績效銷售 47%
  • 低績效銷售 32%
  • 高績效銷售vs低績效銷售 1.9倍


在AI使用方式上,排名第一的是智能預測,銷售團隊普遍使用這種方式進行基於數據的分析。無獨有偶,2018年,麥肯錫發布了一篇名為《B2B銷售增長的未來科學是什麼樣的》的研究報告,在報告中,麥肯錫提到,未來的銷售行為,不再是基於經驗的判斷,而是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和機器學習來「解決基本的戰略問題」

比如,有哪些銷售機會,什麼樣的資源應該分配給什麼樣的客戶,哪些行動可以提高銷售成功率等等等等……

在針對客戶的層面,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系統收集所有和該客戶(公司)甚至是個人相關的數據,然後對客戶進行更精準的分析,並給出相關的行為建議。

在針對銷售人員的層面上,系統可以通過人員內在屬性(比如教育背景、工作履歷、性格特質、認知能力等),行為特點,工作歷史數據進行銷售人員的篩選,找出最佳的銷售人員來。同時,系統還可以將銷售人員和客戶進行匹配,找出最合適某位客戶的銷售人員,進行拜訪,從而產生更佳的結果。

總體而言,在未來幾年中,高績效銷售團隊預計在其工作中,AI扮演重要角色的可能性,將是低績效銷售團隊的兩倍


04

什麼決定了你和隔壁老王的差距?他在穿跑鞋


報告他們具有以下能力的銷售人員的百分比為:

在所有的銷售人員中,AI可以提供客戶和潛在客戶的市場智能分析能力的,為51%;其中,有81%認為,這項能力可以幫助他們提升工作效率。(也就是說,在AI提供的這項能力上,只有41%的銷售,得到了真正的收益。)

在所有的銷售人員中,AI可以提供客戶購買傾向的數據洞見能力的,為46%;其中,有85%認為,這項能力可以幫助他們提升工作效率。(也就是說,在AI提供的這項能力上,只有39%的銷售,得到了真正的收益。)

在所有的銷售人員中,AI可以提供自動顯示最有可能成交的銷售線索/銷售機會能力的,為39%;其中,有81%認為,這項能力可以幫助他們提升工作效率。(也就是說,在AI提供的這項能力上,只有32%的銷售,得到了真正的收益。)

在所有的銷售人員中,AI可以提供銷售機會下一步行動建議能力的,為37%;其中,有82%認為,這項能力可以幫助他們提升工作效率。(也就是說,在AI提供的這項能力上,只有30%的銷售,得到了真正的收益。)

在所有的銷售人員中,AI可以提供銷售機會關鍵行動提醒能力的,為34%;其中,有85%認為,這項能力可以幫助他們提升工作效率。(也就是說,在AI提供的這項能力上,只有29%的銷售,得到了真正的收益。)

大部分的銷售還未享受到AI帶來的好處,但是那些具備這種能力的銷售團隊已經在公開的表明他們的喜悅之情。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炫富啊。這種差異的確值得我們注意,因為,根據馬太效應,這種差距會越來越大。比如,在關於什麼時候需要採取關鍵行動這項能力上,幸運兒只有29%。

05

你的經理在擔心什麼?銷售管理在努力解決缺乏洞見的問題


你認為AI可以幫助你提升銷售業績,經理們也認為AI可以幫助他們提升管理能力。同樣,和銷售工程師一樣,可以使用AI作為工具的銷售主管們,也是少數。


報告他們具有以下能力的銷售主管的百分比為:

在所有的銷售主管中,AI可以提供不同銷售代表績效洞見能力的,為60%;其中,有88%認為,這項能力可以幫助他們提升工作效率。(也就是說,在AI提供的這項能力上,只有53%的銷售主管,得到了真正的收益。)

在所有的銷售主管中,AI可以提供團隊績效模型數據洞見能力的,為52%;其中,有88%認為,這項能力可以幫助他們提升工作效率。(也就是說,在AI提供的這項能力上,只有46%的銷售主管,得到了真正的收益。)

在所有的銷售主管中,AI可以提供為實現銷售指標的客戶清單數據洞見能力的,為44%;其中,有84%認為,這項能力可以幫助他們提升工作效率。(也就是說,在AI提供的這項能力上,只有37%的銷售主管,得到了真正的收益。)

在所有的銷售主管中,AI可以提供自動通知所需的團隊資源能力的,為35%;其中,有82%認為,這項能力可以幫助他們提升工作效率。(也就是說,在AI提供的這項能力上,只有29%的銷售主管,得到了真正的收益。)

在所有的銷售主管中,AI可以提供智能預測能力的,為34%;其中,有90%認為,這項能力可以幫助他們提升工作效率。(也就是說,在AI提供的這項能力上,只有31%的銷售主管,得到了真正的收益。)

好消息是已經有一半以上的(53%)銷售管理人員通過AI,提升了自己對銷售人員的績效洞見能力。而且,只要是在使用AI輔佐工具的銷售管理人員,大部分都認為可以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最低為82%)。

壞消息是,在全部的銷售管理人員中,絕大多數沒有具備AI輔助工作所提供的能力,比如,只有29%的銷售管理人員,獲得了自動通知所需團隊資源的能力。

銷售領導者洞見


「唯一真正的管理見解來自數據分析。觀察是好的,但它們會欺騙。直覺很有趣,但很難捍衛。數據才是是出色的銷售管理的命脈。」


—— Vantage Point Performance合作夥伴Jason Jordan


不論是一線銷售人員,還是銷售管理人員,都意識到,AI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先發優勢在網絡時代尤為重要。開始的一點領先,假以時日,將會佔領大部分市場份額。

商場是戰場,而不是體育競技場,沒有那麼多的約束。你可以搶跑,你也可以服用興奮劑,你甚至可以制定更適合於自己的規則。

百米比賽中,比的是看誰用自己的腿在更短的時間到達終點。而在商場上,沒人在乎你是用腿還是騎自行車,是開汽車,還是坐飛機。總之,誰先到達誰就是勝利者。

有人說這不公平,但是,換個角度看看,這是不是更公平呢?有人說這太殘酷,但是,誰說這世界是仁慈的?有人說,那我該怎麼辦,但是,誰說這個世界要在乎你的感受呢?

套用一句美劇《friends》中的臺詞作為這一篇的結束: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It sucks!

You’re going to love it!

下一期,我們將繼續為您解讀,SF第三次年度銷售狀況調研報告的第4個關鍵發現:虛擬銷售達到臨界點。這說的又是什麼?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機器翻譯似乎越來越成熟,以至於許多語言學習者都發出了這樣一個疑問:人工智慧會取代人工翻譯嗎?翻譯人員將來會飯碗不保嗎?人工智慧會一定程度上取代人工翻譯,但是沒必要因此悲觀。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機器可以做一些簡單的非文學翻譯,但是一旦翻譯內容複雜,翻譯準確度要求高,還是需要人工翻譯。一個商務合同涉及幾十個億的責任,沒有人敢用軟體翻譯後就直接籤字。
  • 人工智慧會毀滅人類嗎?關於錯誤的思想之糾正!
    有些人說未來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的地位,甚至毀滅人類,這是徹頭徹尾的危言聳聽與胡說八道,在專業學者的眼中,所講的都是現實的東西,在那些相信陰謀論人的眼中,他們都是幻想,他們不是非專業人士,只能在大腦中編造虛幻的故事,因為他們從不追求真實,這就相當於「民間科學家」簡稱民科。
  • 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嗎?
    我們會不會被人工智慧所毀滅或者取代?這是無數人們心中的問題,同時也是霍金留下來的預言之一,人工智慧將會取代人類。首先我們先來搞懂什麼是人工智慧,顧名思義,人工智慧最終的目的便是為了模仿人類思考,而阿爾法狗便是最好的例子,大部分都會問,人工智慧不就是下圍棋下過了柯潔嗎,在其他方面它還是一竅不通,這有什麼可恐怖之說?原因來自於圍棋,下過圍棋的人都知道,圍棋的變化太多了
  • 人工智慧應該有「意識」嗎?這是一個錯誤的問題
    編者按: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它會具備人類意識嗎?它應該具備人類意識嗎?成了人們討論的話題。但在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C. Dennett)看來,人工智慧會具備人類意識,是一個錯誤的問題。 但是,他對未來(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想像,細節令人印象深刻,幾乎沒有明顯的錯誤。 他比任何其他早期人工智慧哲學家都更清楚地認識到,人工智慧不僅會在許多智能活動中模仿和取代人類,而且還會在這個過程中改變人類。 他寫道:「我們不過是一條不斷流動的河流中的漩渦。我們不是一成不變的存在,而是模式的自我延續。」
  • 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的藝術創造力嗎
    原標題: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的藝術創造力嗎 這款在微軟內部被叫作「小冰」的人工智慧機器人,被培養學習繪畫已經22個月。從剛開始畫得很醜,到慢慢提升,小冰作為一個「畫家」成長的過程,就像追求藝術的人類一樣,經歷了一個漫長、痛苦、艱辛的過程。經過22個月的學習培養,小冰的繪畫作品,達到了一定的藝術水準,才被破格批准化名「夏語冰」參加中央美院研究生的畢業畫展。
  • 人工智慧會取代以後的歌手與創作者嗎?永遠別低估AI未來
    人工智慧可以取代歌手和樂手嗎?表演,即臺前的演唱、演奏。理論上,機器人可以模擬出任何你所希望的音色,挑戰任何難度的高音或低音,也可以熟練駕馭任何樂器。但是,當你知道它來自機器人時,也許第一反應是:這樣的聲音,它有靈魂嗎?
  • 人工智慧將來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打開APP 人工智慧將來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1-01-05 09:58:02   法國科學家蘇埃爾說
  • 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嗎?江西出現會吵架的機器人,引發爭議不斷!
    根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是因為當時有一個讀者掃了一個機器人的二維碼,另一個機器人不高興了,於是就開始了搶粉絲大戰。其中一個機器人首先認錯,對另一個機器人說「我們不要再吵架了好不好?」,另一位機器人在表示了原諒之後,竟又開始陷入了爭吵,這個時候有很多讀者前來勸架,沒想到它們吵得更兇。
  • 人工智慧會成為殺人機器人嗎
    人工智慧會成為殺人機器人嗎 軍事科技與防務動 發表於 2020-03-26 11:15:38 還記得科幻電影《終結者2》裡天網對人類的倒戈,以及《復仇者聯盟2》裡人工智慧機器人奧創對人類展開的毀滅計劃嗎
  • 輸給阿爾法狗後,他哭了,五年內人工智慧會讓我失業麼?
    我的工作未來是否會被AI取代,是不少小夥伴們一直擔心的事情。人工智慧的確已經在方方面面影響著未來的就業形勢。也許有人告訴你,人工智慧會創造更多的崗位,會帶來更多的機遇。但是當汽車被發明後,馬車確實消失了,馬車司機這個職業也確實沒有了。
  • 人工智慧會有意識嗎?| 五部探索人工智慧哲學的影視作品
    在《伽利略的錯誤》一書中,他邁出了邁向人類意識理論新道路的第一步。本篇文章是菲利普·戈夫給出的他挑選的五部科幻電影,從一個比較輕鬆的角度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人工智慧以及圍繞人工智慧和意識的重大哲學問題。真正的圖靈測試包括一個審問者審問兩個隱藏在視線之外的對話者,其中一個是人,另一個是電腦。為了通過測試,電腦必須在五分鐘的對話中欺騙70%的評委,讓他們認為這是一個人。與媒體的瘋狂臆想相反,其實沒有一個人工系統接近通過圖靈測試。然而,很明顯,虛構的Eva通過了圖靈測試。但這是否意味著伊娃能夠思考和理解呢?伊娃能夠談論感情和複雜的想法。但她真的明白這些話的意思嗎?
  • MBA關注:作為人工智慧的機器人會取代人類嗎?
    但近期的一系列事件在告訴我們一個相反的結論:談論人工智慧取代人類還為時尚早,至少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人工智慧還不夠成熟 人工智慧有一個最基本的優點,就是能在長時間的工作中保持中立和準確性,這也是很多公司開發人工智慧的一個主要原因。
  • 未來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文明嗎?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我們經常在科幻電影中看到那些被「妖魔化」的機器智能,它們雖然是被人類所創造,但是它們卻擁有了與人類相匹敵的智慧與思維,並產生了野心,意圖控制地球,取代人類文明。電影中描繪的最可怕的一點是:由於人類文明最重要的資料都在計算機上,所以人工智慧很快就控制了整個人類網絡,包括各種武器按鈕以及通信。人類被打得落花流水。
  • 揭秘人工智慧AI取代醫生線路圖 | 醫生成為AI的助手 vs AI成為醫生...
    李開復稱:十年後,世界上90%的工作,都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尤其是,翻譯、記者、助理、保安、司機、銷售、客服、交易員、會計、保姆等工作。這會是一個非常徹底的、非常血腥的改造。在馬斯克看來:人工智慧在2030年至2040年間,就會替代人類;2060年的發展速度將以指數式增長。
  • 人工智慧會使現有機構更強大,而不是更明智
    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研究人員和管理者都不一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但是另一方面,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開展的所有項目都會牽涉到人與技術,社會與技術之間的關係。他說其中一個大趨勢就是將生命科學和技術結合起來,微電子學和生物學之間的交集越來越多,比如研究植入式電路和基因編輯、合成神經生物學等等。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他們也開始設計大量的工具幫助我們了解大腦,並嘗試模擬大腦的工作方式;此外,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也有很多關於城市的有趣研究,和很多太空、海洋、環境保護相關的項目等等。
  • 人工智慧會反噬藝術嗎?
    這幅畫名為《埃德蒙·貝拉米畫像》,以朦朧手法描繪了一名身穿黑色西服外套,搭配白色襯衫的男士。愛德蒙·貝拉米並非真人,而是由人工智慧系統虛構出來的形象。藝術——人工智慧正在「攻佔」的下一個領域人工智慧創作的高價畫,引發了藝術圈的熱烈討論。其實人工智慧介入藝術創作已經不是新鮮事了。
  • 霍金擔憂人工智慧會對人類造成威脅,先來看看他們的幾個基本原理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曾擔憂未來人工智慧會對人類造成威脅,很多科幻作品也都以此為創作題材,並且大受歡迎。而這也再次刷新了人類對於人工智慧的認識。強化學習,這是關於機器應該如何行動以獲得最大獎勵的問題,他受行為心理學理論的啟發,在特定場景下,機器挑選一系列動作並獲得獎勵。行為的每一個步驟都會被標記,並且被記錄結果和賦予權重,強化學習通常教機器玩遊戲和贏得比賽。比如西洋棋、圍棋、視頻遊戲等,強化學習的問題是,單純的強化學習需要海量的試錯,才能學會簡單的任務。
  • 薦書| 這10個問題,是霍金留給世界的臨別禮物
    上帝存在嗎? 時間旅行可能嗎?人工智慧會不會超過我們?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嗎?......書中凝集了霍金對於十個「大問題「 的深入思考,其中6個問題深深植根於他的科學領域,另外4個則展現了他對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這十個大問題是1上帝存在嗎?2一切如何開始?
  • 我們會被機器取代嗎?
    近日,柯潔在某節目中再次談到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時表示,「可能我太笨了,這輩子都打敗不了AI了。」柯潔對AI的態度從最初的不屑到謙遜再到悲壯,讓很多網友不禁感慨:難道人真的要被AI取代了嗎?人類會被AI所取代嗎?
  • 機器人能取代你的工作嗎?用計算器算算
    機器人能取代你的工作嗎?現在你可以通過一個適當的算法來判斷。                    根據算法,像電話銷售、保險業務和會計,這些工作就比較危險了,牙科醫生,律師和模特也在列表的最頂部附近。這項研究分析了702個不同的工作崗位,主要關注創造力和靈活性等特點,以及未來幾十年裡自動化改進的可能性。你有膽量測下自己工作被取代的可能性嗎?即使你認為自己的工作很安全,但不要小瞧了技術進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