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病人》:無疾而終的邂逅,卻綻放出了悽美且絢爛的愛情花朵

2021-01-09 下裡有巴人

一部經典電影誕生的意義是什麼?《廊橋遺夢》給出了答案——1995年,倫理愛情電影《廊橋遺夢》在加拿大上映,其後風靡全球,引發全球離婚潮,而這部奧斯卡電影的意義在於引發人們對婚姻與愛情的探討與思考。但在1996年,誕生一部堪比《廊橋遺夢》,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戰爭愛情電影——《英國病人》,同樣以婚外戀為主題。如果說《廊橋遺夢》是刻骨銘心、短暫的不倫之戀,那麼《英國病人》則是至死不渝的絕戀。《芝加哥太陽報》評「這部電影應該看兩次,第一次為劇情提出問題,第二次則是在影片中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本文將試著解讀《英國病人》獨特魅力所在。@影影曰曰

文/影影曰曰

1996年在美國上映的《英國病人》,是改編自麥可·翁達傑在2018年7月榮獲金布克獎歷史最佳小說獎的同名小說。影片以富有如夢如幻般魅力的表現手法還原了原著小說,將戰爭背景下,畸形的絕戀中男女的生活狀態與精神世界完美地呈現在觀眾面前,給予了觀眾對婚姻與愛情的更深層次的思考與探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的義大利佛洛倫薩北部的一個臨時的戰地醫院裡,一個全身燒傷,被稱為"英國病人"的神秘男子在回憶中不斷向護士漢娜敘述著過往。護士漢娜和英軍特工卡拉瓦喬試圖弄清「英國病人」的身份。隨著「英國病人」的敘述,漢娜等人知曉了其身份,原來"英國病人"是一個著名的考古學家,名字叫艾瑪殊。

在北非沙漠中考古的時候,愛慕著有婦之夫的凱薩琳,在被凱薩琳丈夫傑夫發現後,傑夫駕駛飛機撞向二人,結果導致凱薩琳生命垂危。為了營救凱薩琳,艾瑪殊前往英軍尋求幫助,卻因此被誤認為是德國人,而遭到囚禁。在逃脫了英軍的控制後,又被德國人俘虜了。為了救出在山洞中等待他的垂死的凱薩琳,艾瑪殊不惜以地圖和德國人作交換,得來一架飛機,在前往拯救凱薩琳的途中,卻被盟軍飛機擊中機身,艾瑪殊得以生還,但凱薩琳卻因重傷離他而去。

渾身燒傷的艾瑪殊被護士漢娜等人營救到臨時戰地醫院。在向漢娜訴說完悽美的過往後,央求漢娜給他注射大量嗎啡,最後,"英國病人"艾瑪殊帶著回憶死去。

這是一部充滿悲劇色彩的悽美愛情電影。影片通過主人公艾瑪殊的回憶一步步向觀眾揭示了隱藏在傷痛背後的悽美絕戀。

本文將從敘事方式、拍攝手法和電影主題三個角度,來探討這部電影所散發出的獨特魅力,以及其所表露出的現實意義。

01.敘事方式:運用時空交錯與重疊,使影片的故事情節豐滿、充實的同時,也使觀眾的感官情緒隨著交織的情節變化而變化,營造與渲染出了浪漫的氣氛

影片採用了倒敘的方式,在影片開始就將神秘的「英國病人」展現在觀眾眼前,讓觀眾產生疑惑:「他是誰?為何將他展現在眼前?」隨著「英國病人」的敘述,觀眾才同護士漢娜一樣,知曉了其身份。

第一,利用時空交錯與重疊,使劇情更為緊湊與飽滿。也激發了觀眾在觀影時,隨著時空的變化而去探尋心中疑問的欲望,充分調動了觀眾情緒,使觀眾從旁觀者化身為參與者、親歷者,與觀眾產生共鳴:哦,他原來是這樣的一個人!

在劇情不斷推進的過程中,現實與回憶在交錯、時空不停地轉換,故事情節在重組與重疊中並進。隨著故事情節的深入,時空頻繁地轉換,觀眾開始隨著漢娜共同挖掘「英國病人」背後的不為人知的秘密與身份,在鏡頭的切換下,「英國病人」的過往如抽絲剝繭般,漸漸展現在觀眾面前。

第二,通過殘酷的現實與浪漫美好的回憶對比,在使觀眾產生強烈的情感抒發欲望的同時,昭然若揭地將主人公「英國病人」悲慘的遭遇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

影片採用了平行蒙太奇與顛倒蒙太奇,推動著劇情平穩地發展,同時也充實了故事情節。

平行蒙太奇將「英國病人」在現實中的自述與對過往的回憶的不同時空發生的情節並列在一起,一方面,擴大了觀眾對影片故事情節的認知,另一方面,二者相互襯託,形成對比,使得影片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效果。在影片後,艾瑪殊駕駛的飛機被擊中,即將墜毀的一瞬間,將鏡頭轉換到現實,營造了緊張的氣氛。

顛倒蒙太奇恰到好處的運用,使影片潤色頗多。顛倒蒙太奇展現出了「英國病人」的現狀,而後隨著其口述,漸漸還原了故事的始末,顛倒蒙太奇常藉助畫外音、旁白、獨白等轉入倒敘。而導演安東尼·明格拉,正是藉助「英國病人」的獨白,展開倒敘,將故事的始末全盤託出。

導演對蒙太奇敘事方式可謂是倍加青睞,運用的爐火純青,除了平行蒙太奇與顛倒蒙太奇外,影片還運用到了表現蒙太奇中的抒情蒙太奇。在「英國病人」艾瑪殊回憶的畫面中,除了兩人曖昧的身影外,影片運用遠鏡頭還將茫茫沙漠攝入進來;在沙漠夜晚的一個場景中,兩人並排站著,此時影片運用了揚鏡頭將繁星點綴的夜空呈現在畫面中。這些鏡頭一方面對故事情節的鋪墊,另一方面營造出了浪漫、唯美的場景。

02.紀實性手法與多類鏡頭的組合運用與轉換,在不同視角之間切換,人物豐富的表情與肢體動作體現的淋漓盡致,同時,觀眾的情緒也隨之變化,從而與劇中人產生共鳴

①以紀實性的拍攝手法,讓影片現實化,讓觀眾的體驗感更加真實,拉近劇中人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感,從而縮小現實與影片的差距

藝術來源於生活,同樣電影也來源於生活。一部能讓觀眾產生強烈共鳴的電影,它的落腳點也往往來源於現實生活。影片雖然是以二戰為背景,但卻弱化了戰爭背景,影片並沒有運用大篇幅描寫戰爭場面,它關注的是戰爭背後的人們日常化的生活,讓觀眾產生一種影片在記錄身邊所發生的事一樣,只不過是以電影作品的方式呈現而已。

熙熙攘攘的街頭,艾瑪殊第一次與凱薩琳近距離搭訕卻是在討論「價格」的問題,艾瑪殊覺得凱薩琳所買的圍脖過於貴了。「你沒有殺價?」「我懶得殺價」,兩人生活化的對話,使得故事情境貼近生活,讓觀眾感受到現實生活也不過如此的親近感。

紀實性拍攝手法的運用,將一些生活化場景展現在觀眾面前,使得電影與生活有了契合點,在這一場景中,電影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電影,虛幻與現實相互交換,進一步拉近了觀眾與影片的距離。

②多類鏡頭的組合與轉換,在不同鏡頭下,人物豐富的表情與肢體動作體現的淋漓盡致,同時,觀眾的情緒也隨之變化,從而與劇中人產生共鳴。

特寫鏡頭:以細膩的表現方式刻畫出了人物的表情,以外襯內,表露出人物內心情緒。在二人被沙暴困在車內的場景中,由於空間狹小,二人只能並排坐著,在交流的過程中,艾瑪殊的手數次欲撩撥凱薩琳垂落的髮絲,卻數次之止住,艾瑪殊內心此時暗生一種躁動卻又困守於心的情愫。這一場景與《愛在黎明破曉前》中傑西欲撥弄席髮絲的鏡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博士將兩人15釐米——44釐米的距離稱之為親密距離:彼此能感受到對方的體溫、氣息。身體上的接觸可能表現為挽臂執手,或促膝談心。而艾瑪殊與凱薩琳此時的距離正是親密距離,彼此之間的呼吸、氣息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只是二人囿於自身,仍舊保持著距離。

但觀眾通過艾瑪殊無處安放的手,就可以看出其內心躁動且糾結的複雜情緒。特寫鏡頭將艾瑪殊面部表情以及手部動作放大,以細膩的的表現手法,向觀眾展現了艾瑪殊的內心世界。

遠景鏡頭:以荒涼的沙漠,在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衝擊力的同時,也展現了艾瑪殊與凱薩琳悽美的離別。鏡頭一:在艾瑪殊離開凱薩琳去尋求幫助的途中,他一個人,跌跌撞撞地在黃沙漫天的沙漠之中艱難前行,一片荒蕪的沙漠,正如他乾枯的內心,他渴望走出沙漠,渴望可到幫助,從而去拯救凱薩琳。

鏡頭二:在艾瑪殊返回時,卻發現凱薩琳以離他而去,她將凱薩琳從山洞裡抱出,粗獷的沙漠全景,襯託出兩人的渺小。毫無生機的沙漠,此時如同,艾瑪殊絕望的心:深愛的凱薩琳已離去,他心中充滿濃濃愛意的綠洲,以化為一片荒涼。場景的悽美,人物內心的絕望、自然景象的壯麗,全部交織在一起,渲染出一副曠世的生死離別的畫面。

鏡頭三:一架飛機平穩地飛行在起伏不平的沙漠上空,隨著鏡頭的緩慢移動,飛機漸漸遠離觀眾視線,此時,充斥整個畫面的只有孤零零的飛機和一望無際的沙漠,簡單的兩個元素的組合,共同構造出一種荒原與悽涼的畫面感。

作為電影中視聽語言之中的鏡頭語言,無疑是及其重要的,尤其是在表現環境與人物的關係上,鏡頭恰到好處的運用,不僅使得環境成為特殊意象,更能表現出人物在當時環境下的心境。正如王國維先生在他的《人間詞話》裡寫道:「昔人論詩,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一切環境的描寫都是作者情緒寄意的載體,都必須為電影所要表達的情感服務,二是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觀眾情感波動,進而形成景語。景與情,情與景,二者相因相成,不可分離。

03.表面是以結局早已註定的畸戀,作為主題角度切入,實際上是在敘述一段悽美婉轉的愛情,引發觀眾的深層次思考。

在以往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將「婚外情」這個猶如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字眼排除在外,但隨著社會經濟與文明的發展,人類的本性逐漸得到解放,一些影視作品不再單單限於那些合乎倫理道德的愛情。

瀨戶內寂聽說過,「婚姻的美妙在於婚外戀,大膽愛吧,不要怕傷害。」,當然她所表達的意思並不是提倡、鼓勵去外遇,其大意是:愛的美好在于禁忌。而毫無禁忌的愛是不會妙不可言讓人沉醉的,婚外戀恰好是一種禁忌,所以,她認為那是一種「美妙」。

有人將《廊橋遺夢》作為婚外戀電影的鼻祖,的確,這部電影太過經典,以至於在其上映後,席捲全球,並且引發了離婚潮。與《廊橋遺夢》所表現的婚外戀結束後回歸現實的生活相比,《英國病人》更多地是表現在婚外戀過程中雙方的情感變化,就主題層次而言,《英國病人》與《廊橋遺夢》不遑多讓。

《英國病人》以戰爭為背景,就背景而言,《英國病人》顯然比《廊橋遺夢》來的宏偉壯觀,正是以戰爭的殘酷、沙漠的枯竭,來預示結局早已註定的畸戀。這種背景下,是註定生與死的離別,註定至死方休的悽美結局。在布局之上,《英國病人》勝於《廊橋遺夢》。

《廊橋遺夢》以美國上世紀60年代為背景,而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正盛行反主流文化、女性主義崛起,如《阿甘正傳》中阿甘女友珍妮代表了當時(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年輕人崇尚追求自由 女性解放思想;而《英國病人》以二戰期間的美國為背景,戰爭的殘酷、人性的束縛、政治下的結合,使得當時的美國青年對自由更渴望。

《廊橋遺夢》中的女主人公之所以會對男主人公產生感情,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她在長年平淡的婚姻生活中被迫 放棄了原來的生活理想而埋身於瑣碎的家務之中。所以當充滿了自由氣息的男主人公出現時,她就情不自禁地為他所吸引 ;而《英國病人》中凱薩琳之所以會對艾瑪殊產生情愫,是因為,她有一顆如戰火般熱烈、追求自由的心,艾瑪殊之於她,就如同平靜的湖面被扔進石子一般,古井無波的心開始泛起漣漪。

結語:

作為一部浪漫的戰爭愛情電影,通過對戰爭的弱化,對戰爭下男女情感的突出,來討論了當時社會下的道德風尚,引發了人們深層次的思考。

影片以時空交錯的蒙太奇方式展開對故事的敘述,愛情與戰爭,回憶與現實,條理分明,並不瑣碎。影片在過去的世界與現實的時間裡來回穿梭,彼此銜接非常自然。

個人的命運和遭遇放在推至遠景的歷史框架中,淋漓盡致地抒發著人類最內在的情感,噴發出強烈的愛恨交織的情感洪流。片中的動人之處正是對人類心靈和細微感情的描述,其間充滿了人性美的瞬間。

相關焦點

  • 彼岸花的悽美愛情!
    悽美的愛情故事在一個島嶼上,遍地都生長著一種名為兩生花的植物,她的花朵迷人芬芳,仿佛可以嗅到愛情的味道,最為奇特的是所有的兩生花都是一蒂雙花,兩個花朵親密無間,卻始終朝相反的兩個方向開放,永遠看不到對方的容貌。但到花期將盡時,同蒂的兩個花朵會極力的扭轉花枝,在隕落的那一瞬間終於有了唯一的一次相對。一生相愛卻背對的兩生花終於在死亡的前夜相遇。
  • 《英國病人》不止於愛情的偉大
    愛情令人沉醉,戰爭讓人清醒。看《英國病人》,你將暢遊撒哈拉大沙漠,住進邊疆的修道院,在顫動人心的歲月裡收穫浪漫、溫暖和感動。去年夏天我的朋友珍跟我說:「你一定一定要去看《英國病人》,真的特別好看。」後來在導師的課堂上也聽說了它。這究竟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呢?
  • 「背叛」下的偉大愛情,看《英國病人》挑戰道德底線的藝術
    整個影片情節的重點是這位「英國病人」阿爾瑪希和人妻凱薩琳的悽美愛情故事,但在愛情主線的背後,影片內容也涉及到戰爭、道德、民族等多方面的話題,將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升華為對殘酷戰爭下,對倫理道德、人性、多元文化和民族融合的思考。
  • 十大象徵悽美愛情的花 大家了解幾個
    十大象徵悽美愛情的花 大家了解幾個——愛情是人們非常嚮往的,很多的人都非常的喜歡用美好的事物象徵愛情,花卉就是人們常常用來象徵愛情的美好的。但是愛情除了美好,也有很多悽美的愛情,那麼哪些花象徵了悽美的愛情呢?下面就讓我們共同的了解一下吧!
  • 《鬼吹燈》中的彼岸花,來源於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
    彼岸花並不是編劇杜撰的名字,現實生活真的有彼岸花,而且寓意悽美,像極了劇中彼岸花的愛情。彼岸花在我國的種植歷史十分悠久,最早的記載可追溯至唐代,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彼岸花一直在眾多品種的花中佔有一席之地。
  • 《英國病人》:「沙漠裡的愛情」背後是對父權制社會的對抗
    《英國病人》是由導演安東尼·明格拉執導的一部高分經典戰爭愛情大片,改編自作家麥可·翁達傑的同名小說。電影對原著做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但基本保留了原文的脈絡。整部作品以殘酷的二戰和無垠的沙漠為背景,演繹了一曲盪氣迴腸的愛情悲歌。
  • 讓人心碎的世界5大悽美之花,一朵花一個故事,感動到讓人心碎!
    世間最美麗的花兒,世間最悽美的故事,世間最感人的傳說,這種平日忽視的花兒,卻有著悽美又動人的故事,一起倆和小編看一看吧。1.荼蘼花,是春天的最後一種花,開到荼蘼了,便沒有退路,也不能繼續美麗了。愛到荼靡,意蘊生命中最燦爛、最繁華或最刻骨銘心的愛即將失去。
  • 《英國病人》的經典化之路
    、似幻似真的阿爾馬希和凱薩琳之間的有違道德的愛情故事,在電影時空交錯的手法中,通過深沉細膩的光影,釋放出更加奪目的光芒,激發觀眾思考其中蘊含的深層人性。影片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女主人公凱薩琳的愛情與死亡:用動情的音樂烘託了她和阿爾馬希之間的浪漫愛情,用悽美動人的場景烘託了她的死。電影利用視覺和聲音效果,超越了小說的文學性,凸顯了文化意義,使得觀眾更深入地感受到作品蘊含的深層美,進而擴展了《英國病人》的影響,播散了其中的人文價值,激起受眾對原著小說中隱含的人性和生命的崇高性的思考。
  • 陽光下嬌豔綻放的一年蓬,美麗嬌小的花朵很迷人
    一年蓬花朵眾多,黃綠色或黃色的管狀花聚在中央,白色或淡藍紫色的舌狀花排列在周圍,共同組成一個盤狀的頭狀花序——郊野中,一夏天的絢爛就是由這眾多的頭狀花序打造的。在城市的公園裡、馬路邊、牆角下,也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一年蓬是越年生植物,夏天開花,秋天結果,秋冬時種子發芽,以幼苗階段度過寒冷的冬天。
  • 世間花千百種,花語各不相同,寓意也不相同,最悽美的8種花花語
    傳說紅色彼岸花在地獄盛開,白色彼岸花在天堂綻放。相傳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 2、曇花從古至今都有「曇花一現」之說,此花花時超短,短暫的開放,瞬間的美。它的花語是剎那間的美麗,一瞬間的永恆。
  • 發現三角梅花綻放的美麗,美豔開放的花朵絢麗滿枝特迷人
    三角梅別名解析三角梅原產於南美洲,在20世紀50年代,大陸南方各省的植物園和北方大城市的展覽溫室內逐步大量引種栽培三角梅,全國各地普遍栽培,並廣泛用於室內陽臺、窗臺和公共場所點綴等園林布置,三角梅亦成為各地一種深受市民喜愛且廣泛應用的觀賞花木。美麗的三角梅花中國各地均有栽培。
  • 鬼滅之刃:蟲柱蝴蝶忍短暫而絢爛的一生,美麗的花朵都是有毒的
    柒月最喜歡蟲柱蝴蝶忍,今天就來和小夥伴們聊聊蟲柱蝴蝶忍那短暫而又絢爛的一生。相逢即是緣分,喜歡柒月文章的小夥伴們幫柒月點點關注唄!感謝!對蝴蝶忍的初印象蝴蝶忍最經典的臺詞應該是初登場的那句「摩西摩西」了吧,柒月沉醉在了忍姐姐的溫柔聲線中。
  • 笛卡爾的悽美愛情故事,真實存在嗎?
    某天,公主邂逅了他,贈予食物,並向他請教。然後,笛卡爾成了公主的數學老師。公主天資聰穎,進步神速。萬萬沒想到,笛卡爾和公主之間,竟然暗生情愫。國王察覺以後,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國王立即對笛卡爾下了逐客令,禁止他與公主見面。笛卡爾不甘心,屢次致信公主,統統被國王焚毀了。
  • 原創詩歌精選|青春在弦上綻放,如三月的花朵在風中搖曳
    《青春,在弦上開出絢爛花朵》 文/深沉 青春在弦上綻放 如三月的花朵在風中搖曳 這笑,便是清晨陽光 在溪水中緩緩流淌 .
  • 《英國病人》我這一生,極度討厭佔有與被佔有卻又極度想要擁有你
    這是《英國病人》中凱薩琳寫給艾瑪殊的信,她身受重傷躺在黑暗的泳者之洞裡焦急的等待著去尋找救援隊的心上人歸來,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熬盡了取暖的火燭,熬盡了手電筒裡的最後一絲光亮,也耗盡了她殘存的一點能量。
  • 世界十大最悽美的花故事,紫藤為情而生,第八為冥界之花
    傳說雙生花另一種說法叫做兩生花,原本是一種樹木,每年會在兩個不同的時節開出兩種神奇的花朵,一朵是在深秋十月晚上月光最明亮的時候盛開,也叫十月花;而另一朵則在初夏太陽最柔和的時候綻放,俗稱六月花。卡娜米雅島上千百年來流傳著一個關於兩生花的美麗傳說。
  • 2018經典唯美古風傷感說說大全 關於古風悽美愛情簡短句子
    是不是很悽美,下面給大家分享下2018經典唯美古風傷感說說句子大全。  古風說說關於悽美愛情句子大全2018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 藏在經典電影《英國病人》中的「三觀」
    一段愛情,在戰火中燃燒,逾越了道德,改變了戰局。一架英國飛機在飛越撒哈拉沙漠時被德軍擊落,機師由於受傷,想不起自己是誰,因此被叫做「英國病人」。考古學家艾馬殊伯爵跟隨探險家來到撒哈拉沙漠考察,結識了繪製地圖的飛機師傑弗和他妻子凱薩琳。凱薩琳的才氣和美麗讓艾馬殊深深著迷,兩人在沙漠一個幽深的洞穴參觀壁畫時,更加發現彼此志趣相投。
  • 愛情:《英國病人》仿佛絕望之中的曙光,耀眼而溫暖!
    導讀:小編很早以前看過,然後就自我標榜為最喜歡的電影,其實只記得拉爾夫費恩斯眼神好性感,愛情好虐心,其他的統統忘記,所以要重新看。小編以前對戰爭的認識總是很宏觀,與某個戰役的勝利、某個策略的實施相比,個體的犧牲往往是必要的、不值得一提的。
  • 熊出沒續集無數,這三部動畫卻無疾而終,90後網友:跪求出第二部
    今天我們就聊聊,當年電視上那些優秀卻又無疾而終的動漫作品吧!第一部《幸福小鎮》,一開始看這動畫的時候,只是被可米這小傢伙的搞笑給吸引了,但是後來才發現這居然還是個熱血劇,最後和邊境王的交手,以及村長的含淚告別!剛開始感覺劇情有意思,第一部卻完結了!聽說後來出了第二季,當網上一查只有一集,看完也不知道講了什麼!跪求出第二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