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小編很早以前看過,然後就自我標榜為最喜歡的電影,其實只記得拉爾夫費恩斯眼神好性感,愛情好虐心,其他的統統忘記,所以要重新看。
小編以前對戰爭的認識總是很宏觀,與某個戰役的勝利、某個策略的實施相比,個體的犧牲往往是必要的、不值得一提的。雖然戰爭讓人的生命變得渺小,但英國病人把愛情放在戰爭背景下,並不是說的什麼大愛呀,捨生取義呀,而是平等的、嚴肅的、尊敬的將每個生命個體放在戰爭中討論,電影顯得更深刻、更具象、更微觀。
《英國病人》採取了大量蒙太奇的敘事方式,將過去和現在完美銜接,將男主的過去與現在的病態相融合,總會讓人生出一種慘澹的味道。誰也沒想到,過了幾年後,男主毀了容、生了病,也許再也站不起來。
影片中比較讓我心動的畫面一個是基普帶漢娜去看那裡的壁畫,漢娜拿著燈火,掛在繩子上,基普在下面拉動著。星亮的火光,漢娜在高空飄動著,眼裡閃爍著光芒。壁畫上的人有著安詳溫暖的面容。另一處是艾馬舒抱著嘉芙蓮走向洞穴,嘉芙蓮身上的白紗在風中飄曳,藍色的天空,黃色的沙漠,黃色的巖石,白色的紗,這一幕多像新郎抱著新娘的感覺啊,而後來嘉死了,艾馬舒抱著她迎立在風中,悲傷淡淡從白紗上溢出。
小編我很喜歡一直照顧男主的護士,當她知道自己丈夫在戰爭中死去的消息時,覺得自己的生命也仿佛終結了一樣。但是她仍然選擇照顧男主,他們之間沒有愛情,只有超出友情的依賴。我總覺得,一部好電影,要學會處理好不同人物之間的感情,大概就成功了一大半。
因為凱薩琳的聰慧、嫵媚和氣質,艾馬殊看上了她,並且以各種藉口來接近她,譬如在購物市場發現她時,上前與她搭話,並且受到拒絕後跟隨她,可見我們的艾馬殊用心良苦啊。傑弗的一次外出考察,加上路上的一次小事故,讓艾馬殊和凱薩琳有了更親近的接觸,可以說一切好像是上天的安排,作者的故事在鏡頭下慢慢地、有邏輯地展開來。這點我想是這部作品的優點,沒有太多做作的地方,情節發展符合當時的情境,更在邏輯之下,讓觀者看不到任何破綻。
影片後面,看著天使一樣護士的笑臉,覺得好像一切都無所謂了。電影的敘事手法很新奇,印象深刻。兩個故事,一個悲一個喜,結局是美的,就很好了。或許最美好的並不是在一起時的天雷地火,而是初見時的情不自禁。漫天黃沙下,Fiennes顯得是那樣的驚為天人,整部影片雖然無時無刻都體現了戰爭的醜惡,卻又時不時會給出些許的美好,仿佛絕望之中的曙光,耀眼而溫暖。
總結:《英國病人》裡的愛情,大概就是這樣迷人般的感情。可惜最後男主是在別人的回憶裡才找到過去的影子,戰爭給人的災難,是萬劫不復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