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影壇史上,最喜愛用「毀容」來證明演技的,女有查理斯塞隆,男演員中,恐怕當屬拉爾斯費因斯了。
說起拉爾斯費因斯,很多人是因他哈利波特中伏地魔一角所熟知。眾所周知,歐美化妝師的化妝技術堪比真正的換頭,所以當他們下狠手時,費因斯長這樣:
其實人家長這樣:
殊不知,早在1994年,他就憑藉在《辛德勒的名單》中出色的表演,拿下當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1996年,又因與克裡斯汀·斯科特·託馬斯、朱麗葉·比諾什合作拍攝的愛情片《英國病人》,被提名當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之後又因可塑性極強的外形,以及超到位的演技,在《紅龍》、《公爵夫人》、《朗讀者》、哈利波特系列中都有十分出色的演技。今天我們來重點介紹一下有關國讎家恨兒女情長的《英國病人》。
電影的開始,一位駕駛員架著英式飛機,帶著位女子在沙漠的上空翱翔,路遇德軍戰壕,被擊落後飛機失事墜毀。沙漠盡頭,遊牧民族在一片熊熊大火中將駕駛員救起。輾轉送到附近的戰地醫院。
鏡頭一轉,護士漢娜在悉心照護她的病人,其中一位在臨終之際,帶來了漢娜的未婚夫已經去世的消息。大部隊需要遷移,漢娜一行在途中不幸遭遇了地雷,好友珍在這次事故中死去。
短短幾天,未婚夫及密友接連去世,使漢娜心灰意冷,認為自己受到了詛咒,為了不再連累戰友,她執意中途下車,帶上精心護理過的看起來命不久矣的重度燒傷的英國病人。(高能預警)
這位病人就是開頭駕駛英式飛機的駕駛員艾爾瑪施。由於事故原因,他聲稱自己已經失憶。
他們一路輾轉,來到佛羅倫斯北部山區的別墅廢墟中,漢娜餵馬劈柴,悉心照顧著艾爾瑪施。在那座與世隔絕的莊園中,竟陸續迎來了訪客,他們是盟軍卡拉瓦焦和一個叫基普的錫克族排雷工兵。
基普與善良美麗的漢娜發生了情愫,他帶漢娜來到一處作為糧倉的小教堂,用繩子吊著漢娜到了教堂的屋頂,帶她欣賞穹頂的壁畫,給了她戰時能做到最大的浪漫。第二天基普被戰友喊去排雷,漢娜照例去照顧艾爾瑪施,不料在門外聽到卡拉瓦焦與他的對話。
原來艾爾瑪施是一名匈牙利籍的歷史學家,他在撒哈拉沙漠進行考察時,結識了傑佛和他美麗的妻子凱薩琳,並對凱薩琳產生了無法抗拒的愛慕之情,終於一場激情不可避免地爆發了,凱薩琳投入了艾爾瑪施的懷抱。
覺察到二人婚外戀的傑佛架著飛機氣勢洶洶地找艾爾瑪施理論,但不幸飛機失事,傑佛當場死去,同機的凱薩琳也受了重傷。艾爾瑪施心痛的將凱薩琳安置到一個山洞中,自己去叫支援,但不料被英軍當作間諜關押了起來。情急中,艾爾瑪施只好拿著勘探來的英國地圖換取救援。
當他歷經千辛萬苦駕駛飛機救嘉芙蓮時,她已經死去了,艾瑪殊把凱薩琳的屍體抱上飛機,他們要永遠地飛離這塵世,劇情回到了開頭的一幕,載著凱薩琳的飛機被擊落,艾爾瑪施變成火人掉向地面。
卡拉瓦焦是盟軍,因為艾爾瑪施將地圖交給德軍軍方,這本來就是賣國行為,他有目的的接近艾爾瑪施是想要暗殺他,但是聽到他的遭遇後下不了手,艾爾瑪施也因凱薩琳的離世早已不願獨活,他哀求漢娜送他平靜。經歷了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漢娜終於下定決心,給艾爾瑪施注射過量的藥品,終於,艾爾瑪施在一片安詳中追隨愛人而去。
電影以戰爭中的撒哈拉沙漠為背景,向觀眾展示一幅絢麗的歷史畫卷,演繹一場跨越時空的愛情悲劇。影片演員陣容強大,除拉爾夫費因斯外,還有朱麗葉比諾什、科林費斯等一眾外貌實力兼備的好演員。
導演安東尼明格拉個人色彩濃鬱,擅長這種大歷史背景下小人物的愛恨情仇,除《英國病人》外,還有《冷山》、《朗讀者》等佳作。
本劇以凱薩琳與艾爾瑪施的婚外情為主線,向觀眾重現了二戰時期的風聲鶴唳以及戰爭對民眾的影響,探索了戰爭中人性中的柔軟與愛情的寶貴。影片改編自同名小說,但以公子的個人淺見,劇作比原著更深刻也更溫情。
以婚外情為素材的文學創作很多,除了本劇之外,還有著名的《廊橋遺夢》、《安娜卡列尼娜》等等,現實生活中文人多情的事例也比比皆是。道德與人性一向是文學作品探究的主題。
如若相遇不相識,如果艾爾瑪施與凱薩琳從一開始就靜坐守心,也許我們就看不到後來這個美麗又哀傷的好電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