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影片《英國病人》:戰火中跨國界的愛情,美的讓人心痛

2021-01-09 看電影的翁先生

戰爭向來殘酷,也絕對一無是處,一切失去的都慘絕人寰,所有得到的都明奪暗搶,民不聊生的動蕩並非只有平凡的人才不斷承受,真正直面的是每個參與戰爭的軍人,在國家的指令下必定義無反顧,無論是殘忍殺害敵軍或百姓,還是自己在硝煙中被炮彈炸的面目全非,都沒有退路。

戰爭使國界無比分明,但國與國始終都是人海,人與人也總會有跨越戰爭仇恨的存在。<<英國病人>>這部電影就圍繞著艾瑪殊這個英國病人展開了一部戰爭中愛戀的回憶錄,他的愛情最後以這樣的形式述說出來,留給我們很深的感慨,而他自己在病床上請求護士漢娜以安樂死結束了最後的生命,在他安詳的眼裡滿是溫柔和無憾,痛苦了如此之久的他,終於可以去見天堂的所愛之人了。

雖然電影主線是關於這位講述自己愛情的病人,他的整個愛情過程在影片中就是所要表達的故事,但是影片開頭是以護士漢娜的個人生活開始的,她溫柔善良,心腸很軟,在照顧傷病軍人時一直都非常親和他們,影片中也很多地方反映表達了漢娜的處境以及她的經歷,篇幅不長,但很詳細,以她個人的一段故事接著才引出主角艾瑪殊的愛情人生,即拋磚引玉,在她的故事裡,一樣充滿了戰爭所帶給她的傷痛,這或許才是令人不願意面對的內心深處的絕望,但是她仍需保持樂觀,因為她的生命裡,更多的是這些需要照顧和心靈安慰的傷病軍人。

漢娜和好友珍那一個片段是最讓人記憶猶新的情節,珍的車從隊伍後面趕上來,她對漢娜說,聽說前面即將到達的鎮上會有蕾絲,還有絲綢,她要向漢娜借錢,拜託她借給她並且很快會還她,漢娜笑得很好看,一直說沒有,然後又轉身進去車廂拿了錢給她,她拿錢的手伸到半空,珍也努力伸手去接,這裡鏡頭給了一個特寫,我們看到了珍的手腕上帶著一隻細錶帶的手錶,她拿到錢後車子就超了隊伍繞到了最前面,鏡頭換成漢娜的車廂,右側的窗子看過去剛好看到最前面彎道發生了爆炸,也就是珍的車先行碾壓了前面有人埋藏的地雷而後引爆了,這或許是最絕望的事情了,當即漢娜哭著喊著說「不!」然後徑直走在雷區的走道上,被正在排雷的士兵拉住了,並幫她在前面地上撿起了一條細腕帶的手錶。看到這裡真的令人心碎,漢娜前幾分鐘說過「再也不會幫你縫衣服了」這句話,也真的再也不會為珍做這些了……

戰爭給他們帶來的,普遍就是這樣的生活,以及突如其來的悲慘遭遇,而如果要在這樣的境遇裡談愛情,那也要小心翼翼,因為不知道下一秒面對的是不是意外,今夜睡著還能不能再一次醒來,大家給給不了對方什麼,除了那份愛和牽掛。像是漢娜和基普兩人的愛情一樣,總是不能夠安心。

漢娜照顧的那位病人,也就是艾瑪殊,他的飛機被德國軍擊落時,他像個火球一樣掉了下來,臉被嚴重燒傷,因此這時的他看不出原本的長相,沒有人知道他是誰,他被救以後便安心住下了,此後才慢慢靠他的回憶演繹出了一段他的悲慘愛情故事。

艾瑪殊本是一個科考學家,他在沙漠中結識了傑佛和凱薩琳這對夫婦,凱薩琳不僅漂亮有氣質,還很有才華,艾瑪殊無論如何都移不開視線,對她瘋狂的喜歡使他無法停下自己想追求她的心情,即使對方已婚。當時他們被困沙塵暴時,傑佛剛好不在,這給他們二人創造了獨處機會,因為在沙塵暴中,隊員與車輛全都被困沙漠,艾瑪殊和凱薩琳單獨在車裡躲避沙塵暴時,二人的世界有了更進一步的交流,也因此走到了一起,凱薩琳或許也是被他的浪漫主義吸引,她喜歡上時常陪伴自己的人是很容易的事情,以及這一場沙塵暴的助攻,他們等於是共患難,一起經歷了這些以後,愛意的升溫是不可避免的了,至此兩人便幾乎已經確認相愛。

此後的凱薩琳和艾瑪殊總是偷偷約會,兩人如膠似漆,恨不得每分每秒都待在一起,他們既像是剛剛學會戀愛的小夥子和小姑娘,又像是新婚的小夫妻,此時的這些畫面真的完全讓人忽略了傑佛的存在。或許可以這麼說,因為這是艾瑪殊自己的回憶錄,因此以他的視角呈現自然多是關於他們二人的單獨相處,而從這樣看來,傑佛突然像是一個外人,就好像他才是一個格格不入的第三者,在聖誕節那天他的裝扮卻成了一個大大的嘲諷,氣氛讓人內心十分沉重。

這並不是在客觀地將出軌當作愛情拿來大肆歌頌,而是在艾瑪殊的世界中,這就是他的愛情,而他對凱薩琳的吸引也是凱薩琳沒有辦法停下的。她自己也知道了自己這樣是錯的,她深深感覺到慚愧,認為對不起傑佛,並主動離開艾瑪殊,想斷掉這樣的關係,可艾瑪殊誤會凱薩琳對自己變心,因此報復她,傑佛其實早就知道,而最後還開著飛機載著凱薩琳想殺了艾瑪殊,他躲開之後上前察看二人傷情,發現傑佛沒有生命跡象,凱薩琳已然是受了重傷,在這個沙漠,他把凱薩琳抱到山洞,是那個之前發現精美壁畫的山洞,這個設計感覺是一個很浪漫的點綴,即使是在這樣的情境下。艾瑪殊出去後帶德國軍隊出去,得到了飛機,實現回來帶走凱薩琳的承諾,可是就是這時,他的飛機被德軍打了下來,他才變成現在這副模樣,到頭來整個事情的原委都讓人唏噓。

艾瑪殊的真愛從萌生到最後一刻,即便凱薩琳死去,他也仍舊愛她到背叛國家,得到了那些對話中的譴責。戰爭的背後,跨越了國界的愛戀也將和戰爭一樣悲慟和令人心痛。

相關焦點

  • 《英國病人》的經典化之路
    這個形象可能最先讓人們想起的是1996年11月6日在美國上映,並囊獲9項奧斯卡大獎的電影《英國病人》(TheEng⁃lishPatient)。這一世界電影史上不朽的經典影片改編自加拿大作家麥可·翁達傑(MichaelOndaatje)的同名小說。
  • 「背叛」下的偉大愛情,看《英國病人》挑戰道德底線的藝術
    1996 年,初出茅廬的美國導演安東尼·明格拉,將加拿大作家麥可·翁達傑於1992年出版的小說《英國病人》搬上了大熒幕。在第69屆奧斯卡上,這部電影包攬了包括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9項大獎,成為文學作品改編電影歷史上的一部傑出之作,也讓人們重新關注起小說原著。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一架飛機墜毀,飛機上的人被燒得面目全非。
  • 《英國病人》:「沙漠裡的愛情」背後是對父權制社會的對抗
    影片一舉拿下了1997年第6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藝術指導等9項大獎,並且獲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等多項奧斯卡提名。此外,該片還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堪稱電影史上小說改編的傑出之作。該片總耗資2700萬美元。拍攝工作涵蓋了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義大利、法國、德國、突尼西亞以及聯合國的200人的寫作參與,貫穿撒哈拉沙漠實景拍攝。
  • 該片以戰爭和沙漠為背景,演繹「英國病人」與漢娜兩人的愛情?
    《英國病人》是一部由安東尼·明格拉執導,拉爾夫·費因斯、克裡斯汀·斯科特·託馬斯、朱麗葉·比諾什等主演的愛情電影 ,於1996年11月6日在美國上映。該片以戰爭和沙漠為背景,演繹「英國病人」與漢娜兩人跨越時空的愛情悲劇。
  • 《水形物語》憑藉什麼能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
    在豆瓣奧斯卡專題發起的「本屆奧斯卡你最不滿意哪個獎項」中,選項「最佳影片:《水形物語》」投票數達到了3000多票,佔到了中投票數的37.1%,可見國內觀眾的不滿。但事實真的如網友所說,《水形物語》真的配不上最佳影片的獎項嗎?這篇文章將帶你分析,《水形物語》是憑藉什麼徵服了奧斯卡的芳心,獲得最佳影片的。首先,《水形物語》是一部愛情片,但卻不是普通的愛情片。
  • 《英國病人》:無疾而終的邂逅,卻綻放出了悽美且絢爛的愛情花朵
    《廊橋遺夢》給出了答案——1995年,倫理愛情電影《廊橋遺夢》在加拿大上映,其後風靡全球,引發全球離婚潮,而這部奧斯卡電影的意義在於引發人們對婚姻與愛情的探討與思考。但在1996年,誕生一部堪比《廊橋遺夢》,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戰爭愛情電影——《英國病人》,同樣以婚外戀為主題。如果說《廊橋遺夢》是刻骨銘心、短暫的不倫之戀,那麼《英國病人》則是至死不渝的絕戀。
  • 《英國病人》一部耐人尋味的電影!
    如果不是《英國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我可能不會那樣迷戀Ralph Fiennes;如果不是Ralph Fiennes,我可能也不會如此鍾愛這部電影。1996年,根據普立茲獎小說改編的史詩巨片《英國病人》橫空出世,一舉獲得了第6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等九項大獎。
  • 非英語影片首次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 《寄生蟲》書寫韓影新歷史
    【新華社首爾2月12日電】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落下帷幕,韓國電影《寄生蟲》以「黑馬」姿態成為最大贏家:該片橫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以及最佳原創劇本四個獎項,刷新多項紀錄,成為奧斯卡史上首部拿到最佳影片的非英語影片。
  • 《英國病人》電影交響音樂會在滬全球首演
    從英國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到美國拉維尼亞音樂節戶外草坪,「電影交響音樂會」這種浸入式的觀影方式,正在成為一種風潮。9月13日,《英國病人》電影交響音樂會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全球首演。16:9高清大幕,交響樂團現場伴奏。從聲到色,電影打開多重感官,帶領觀眾感受了一場烽火紛飛中埋藏於沙漠的愛情史詩。
  • 93部電影競爭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今年開始就不叫外語片了,改名為「國際影片獎」。獎項名字改了,但大家的「申奧」熱情不改。今年共有93個國家和地區派出代表電影「申奧」,中國臺灣地區「申奧」電影是《誰先愛上他的》,中國香港則派出《掃毒2天地對決》,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稱《哪吒》)則是今年中國內地選送的電影。
  • 《英國病人》:一個真摯的靈魂與你相伴!
    作為一部備受歡迎的影片,《英國病人》榮獲不少獎項,至今經典留傳。該片劇情很有吸引力,充滿了人性的美感,能夠觸動觀眾內心深處的靈魂。目前豆瓣得分8.5,非常值得重溫賞析。從影片自身的劇情來看,《英國病人》圍繞兩段交織纏互的愛情糾葛展開劇情。
  • 奧斯卡首部非英語最佳影片《寄生蟲》
    影迷最期待的看點當屬《寄生蟲》能否實現終極逆襲、拿下最佳影片,沒成想果然一擊即中,創造了歷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最佳原創劇本,已經實現了不止「韓影零突破」的歷史性跨越。在整個近百年奧斯卡歷史上,《寄生蟲》成為了第一部非英語最佳影片。
  • 《英國病人》:如若相遇不相識
    當代影壇史上,最喜愛用「毀容」來證明演技的,女有查理斯塞隆,男演員中,恐怕當屬拉爾斯費因斯了。說起拉爾斯費因斯,很多人是因他哈利波特中伏地魔一角所熟知。眾所周知,歐美化妝師的化妝技術堪比真正的換頭,所以當他們下狠手時,費因斯長這樣:其實人家長這樣:殊不知,早在1994年,他就憑藉在《辛德勒的名單》中出色的表演,拿下當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1996年,又因與克裡斯汀·斯科特·託馬斯、朱麗葉·比諾什合作拍攝的愛情片《英國病人》,被提名當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 兩個時空的傳奇-《戰火球星與官方機密》
    《戰火球星》跟足球有關,但即便討厭足球和運動,片中的故事、愛情、歷史、仇恨、諒解,仍能深深吸引你。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故事主人公伯特·特勞特曼,德國士兵,二戰中被英國俘虜,戰俘營裡他的足球天賦被發現。最終,他成了英超曼城隊的傳奇。影片的男女主角討人喜歡。男主大衛·克勞斯之前的《戰馬》、《朗讀者》,都值得一看。
  • 藏在經典電影《英國病人》中的「三觀」
    一段愛情,在戰火中燃燒,逾越了道德,改變了戰局。一架英國飛機在飛越撒哈拉沙漠時被德軍擊落,機師由於受傷,想不起自己是誰,因此被叫做「英國病人」。考古學家艾馬殊伯爵跟隨探險家來到撒哈拉沙漠考察,結識了繪製地圖的飛機師傑弗和他妻子凱薩琳。凱薩琳的才氣和美麗讓艾馬殊深深著迷,兩人在沙漠一個幽深的洞穴參觀壁畫時,更加發現彼此志趣相投。
  • 他是"伏地魔""納粹"也是"英國病人"
    他是《辛德勒的名單》中,讓人望一眼便瑟瑟發抖的納粹軍官;是《哈利·波特》系列中,視人命如草芥、「連名字都不能提」的大反派黑魔王伏地魔;是《英國病人》中,即使越過道德邊境出軌有婦之夫,也會讓人心生憐憫的考古學家;還是《布達佩斯大飯店》中,閃爍著人性之光的飯店主人。
  • 愛情:《英國病人》仿佛絕望之中的曙光,耀眼而溫暖!
    雖然戰爭讓人的生命變得渺小,但英國病人把愛情放在戰爭背景下,並不是說的什麼大愛呀,捨生取義呀,而是平等的、嚴肅的、尊敬的將每個生命個體放在戰爭中討論,電影顯得更深刻、更具象、更微觀。《英國病人》採取了大量蒙太奇的敘事方式,將過去和現在完美銜接,將男主的過去與現在的病態相融合,總會讓人生出一種慘澹的味道。誰也沒想到,過了幾年後,男主毀了容、生了病,也許再也站不起來。
  • 《寄生蟲》憑什麼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2020奧斯卡深度回顧解析
    一方面心裡完全認可這部影片,在本屆坎城看過的十餘部影片中,這部無論從完成度、故事創意還是思想性上來說,都是幾近完美的,獲得大獎名至實歸,奉俊昊的默默耕耘終於有了回報。如今2020奧斯卡終於開獎!韓國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笑到了最後,拿到了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外語片) ,最佳導演,最佳電影四個極為重量級的大獎,橫掃奧斯卡。《寄生蟲》也成為了韓國電影史上最風光的一部電影。
  • 奧斯卡經典《英國病人》:一部超越了世俗,像詩歌一樣唯美的電影
    電影《英國病人》於1996年上映,獲得了9項奧斯卡大獎。該電影篇幅宏大,特別是艾瑪殊和凱薩琳的愛情被世俗不容,然而他們的愛情非常唯美,讓人感動。《英國病人》這部電影像一首詩,是一部超越了世俗,像詩歌一樣唯美的電影。故事發生在二戰時期的北非,盟軍發現有一架英國飛機被德軍炮火擊落,隨後盟軍救下機師,但機師被燒傷,受傷嚴重,以至於失去記憶。
  • 奧斯卡最佳提名影片波普海報,你能認出幾部?
    新京報訊 (記者 滕朝)美國時間2月19日,美國著名電影網站《Indiewire》發布了提名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