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米」的「石」怎麼讀?其實不讀「擔」,我們誤讀了幾十年!
在現在的很多有關於歷史的影視劇裡,都會提到關於古代的方方面面,就比如說古代的度量單位,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對待糧食的稱量計算。但是在中國的古代,卻沒有「克」和「噸」的意義,可是大家用於計量的「斤兩」對於稱量糧食又太小了,於是乎古人就聰明地發明了一個新的量詞,叫做「石」。「石」相對來說就是比較大的計量單位了,大約相當於現在用於買賣的一百二十市斤。
在平常老百姓家裡,大家用於居家過日子的稱量單位是「鬥」,但是到了兵荒馬亂的戰爭時代,軍隊的部隊需要非常多非常多的糧食草藥,這個時候就必須用「石」來稱量糧食。一石糧食,這種說法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可是你真的知道「石」的正確讀音嗎?「一石米」的「石」怎麼讀?其實不讀「擔」,我們誤讀了幾十年!
很多人都會覺得這也太簡單了,不就是念「dàn」嘛!可是如果你的答案也是這個,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其實這個讀音的問題比較冷門,也比較偏僻,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這個「石」字是「擔」的通假字,雖然讀音也有相同的地方,但是大多數人只知道其中的一點而不知道其中的大部分意思。
比如在大家都熟知的的文化節目《百家講壇》中,曾經有一位老師把這個「石」字念成了「shi」,因此受到了大家的質疑的懷疑,大家都吐槽一個專家連一個簡單的常用字的讀音都讀不對,其實這位老師的讀音才是準確的。那小編就帶領大家從最初始的起源地說起。
中國漢朝的一位學者名叫許慎,他寫出了世界上第一本字典,名字叫做《說文解字》。在這本書中,對於「石」的注音就是「shi」。由此可見,從漢字被創造的那一天起,一直都是念的「shi」這個音。那我們再來看看《新華字典》的有關解釋:關於計量的這個意義在古代書籍裡念「shi」;再來看《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這個字在古代書籍裡念「shi」。
綜上所述,現代漢語裡雖然有擔的讀法,可是它用來當做計量單位的時候,還是會念做「shi」。《馬說》是韓愈的作品,曾被選入語文課本,相信大家每一個人都學過。其中有一句也提到了石,這裡的意義是稱量單位,所以也念作shi。「一石米」的「石」怎麼讀這下大家知道了吧,其實不讀「擔」,卻被我們誤讀了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