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這是個什麼東西,歷史沒學好的我,表示算不清王安石的工資的,因為當時的工資是按某某石糧食來算的。一石,為什麼在小說,電視劇和課本中頻頻出現。一石,到底算什麼樣的量化單位。
我們初中接觸過的計重單位有「克」、「千克」、「噸」、「斤」、「公斤」,那麼應該把「石」擺在什麼位置呢。對了,除了「石」以外,還有「鬥」,譬如陶淵明就總是將「五鬥米」掛在嘴邊。不過「石」顯然是更為重量級的計量單位,一石=120市斤。
少年,下面考驗你的時刻到了。「石」該怎麼發音呢?真的像默寫主持人一樣讀dàn嗎,你太天真了。這個「石」字絕對不能讀作dàn,不然你又要被當做沒文化的土老帽了。這個字比較生僻,連影視劇中很多人氣很高的小姐姐都會讀錯。真相是,這個字就念作shí,是的,就像使用了障眼法一樣,真正的讀法反而是shí。
一些學者考察過,無論是漢代流傳下來的《說文解字》,還是凝結了眾多學者智慧的《新華字典》,都有明確標註,這個字在充當計量單位使用時,就是讀作shí。
那麼這個正經八百的shí字讀音,怎麼就歷經滄桑,變成民間流行
的dàn的讀音呢?原來,一石是60公斤,是工人們挑擔時的重量,也就是說,一擔子建材或者水,正好是60公斤,
也就是一石。最終,口口相傳,一shí就堂而皇之地變為一dàn。
如果你足夠細心,可以在初中語文課本中,找到它的原本讀音shí。這是專家們為了避免大家以錯就錯,特意更正的。畢竟糾正讀音必須從娃娃抓起。事實上,像「石」這樣被廣泛錯讀的漢字還有很多。究其原因,我們國家雖被追譽為文明程度最高的國家,但由於近代史上徵戰不斷,造成教育普及程度達不到與中國文化相匹配的程度;再加上地域廣大,南北口音的差距,就加劇了這種「事故」的發生頻率。不過,大家可以安心,只要現在的九年義務教育繼續順利實行下去,不過再有個四、五十年,這樣的情況就會得到明顯改善。這樣說來,那些靠指摘大眾錯誤為資本的專家也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