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處理工藝退火種類

2021-01-08 中華標準件網

金屬零部件在使用前,為了提高其使用硬度等,可以通過熱處理工藝效果進行提升,其退火工藝是熱處理過程中常見的方式,熱處理工藝退火主要有:不完全退火、等溫退火、均勻化退火(擴散退火)和完全退火四大方式,根據具體需求情況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中華標準件根據具體了解分享四種退火工藝效果分析。

1、不完全退火

不完全退火是將鐵碳合金加熱到Ac1~Ac3之間溫度,達到不完全奧氏體化,隨之緩慢冷卻的退火工藝。

不完全退火主要適用於中、高碳鋼和低合金鋼鍛軋件等,其目的是細化組織和降低硬度,加熱溫度為Ac1 (40~60)℃,保溫後緩慢冷卻。

2、等溫退火

等溫退火是將鋼件或毛坯件加熱到高於Ac3(或Ac1)溫度,保持適當時間後,較快地冷卻到珠光體溫度區間地某一溫度並等溫保持,使奧氏體轉變為珠光體型組織,然後在空氣中冷卻的退火工藝。

等溫退火工藝應用於中碳合金鋼和低合金鋼,其目的是細化組織和降低硬度。亞共析鋼加熱溫度為Ac3 (30~50)℃,過共析鋼加熱溫度為Ac3 (20~40)℃,保持一定時間,隨爐冷至稍低於Ar3溫度進行等溫轉變,然後出爐空冷。等溫退火組織與硬度比完全退火更為均勻。

3、均勻化退火(擴散退火)

中高頻熱處理:均勻化退火是為了減少金屬鑄錠、鑄件或鍛坯的化學成分的偏析和組織的不均勻性,將其加熱到高溫,長時間保持,然後進行緩慢冷卻,以化學成分和組織均勻化為目的的退火工藝。

均勻化退火的加熱溫度一般為Ac3 (150~200℃),即1050~1150℃,保溫時間一般為10~15h,以保證擴散充分進行,大道消除或減少成分或組織不均勻的目的。由於擴散退火的加熱溫度高,時間長,晶粒粗大,為此,擴散退火後再進行完全退火或正火,使組織重新細化。

4、完全退火

完全退火又稱為重結晶退火,是將鐵碳合金完全奧氏體化,隨之緩慢冷卻,獲得接近平衡狀態組織的退火工藝。

完全退火主要用於亞共析鋼,一般是中碳鋼及低、中碳合金結構鋼鍛件、鑄件及熱軋型材,有時也用於它們的焊接構件。完全退火不適用於過共析鋼,因為過共析鋼完全退火需加熱到Acm以上,在緩慢冷卻時,滲碳體會沿奧氏體晶界析出,呈網狀分布,導致材料脆性增大,給最終熱處理留下隱患。

完全退火的加熱溫度碳鋼一般為Ac3 (30~50℃);合金鋼為Ac3 (500~70℃);保溫時間則要依據鋼材的種類、工件的尺寸、裝爐量、所選用的設備型號等多種因素確定。為了保證過冷奧氏體完全進行珠光體轉變,完全退火的冷卻必須是緩慢的,隨爐冷卻到500℃左右出爐空冷。

相關焦點

  • 熱處理:淬火、回火、正火和退火
    四、熱處理將金服加熱到定溫度,並保持段時間,然後按適宜的冷卻速度冷卻到室溫,這個過程稱為熱處理。常用的熱處理工藝方法主要有淬火、 回火、正火和退火等。2.回火將鋼加熱到A1線以下的某一溫度, 保溫一段時間, 然後冷卻到室溫,使馬氏體組織轉變為其他組織的熱處理工藝稱為回火。淬火後進行回火,可以在保持一定強度的基礎上恢復鋼的韌性。按回火溫度的不同可分為高溫回火(500~650 ℃)、中溫回火(300 ~500℃)、低溫回火(150 ~300℃)。
  • 銅及其銅合金加工退火技術_銅材熱處理_銅材無鉻酸洗工藝
    銅合金棒材經過熱處理後的表面效果為了改善材料的組織,且使材料均勻化,以滿足使用條件的要求,成品最終要進行一次再結晶退火,即為最終再結晶退火。通常中間退火時,採取快速升溫,裝爐量大,溫度取上限.從而提高再結晶溫度,細化晶粒,縮短加熱時間,減少氧化,提高生產率;最終退火,緩慢升溫,控制裝爐量,溫度取下限,特別是薄壁零件,以保證產品性能均勻。溫度控制在±5℃之內,退火保溫時黃銅為1.5~3h,錫青銅、鋁青銅、鈹青銅為1~3h。對於能熱處理強化的銅合金,中間退火後必須緩冷,其他銅合金冷卻速度對性能影響不大。
  • 鋁單板熱處理之成品退火及完全退火
    鋁單板熱處理之成品退火及完全退火1、鋁單板成品退火鋁單板成品退火分為完全退火與低溫退火。其目的是控制鋁單板產品最終性能,保證鋁單板產品符合技術標準要求。完全退火用於生產軟態產品;低溫退火在於消除內應力,穩定材料尺寸、形狀及性能,以獲得半硬態或硬態產品。成品退火工藝制度比中間退火要求更嚴格。2、鋁單板完全退火完全退火溫度,一般鋁及鋁單板合金比再結晶溫度高100~200°C.為了防止晶粒粗大,或表面氧化、吸氣,以及減輕再結晶織構等,應儘量降低退火上限溫度或取下限溫度。
  • 黃銅的熱處理規範,黃銅退火處理以及退火後的無鉻酸洗規範
    黃銅加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進行熱處理,加工黃銅的熱處理主要分為再結晶退火和去應力退火。加工黃銅退火處理的必要性:黃銅在加工過程中,如拉拔處理、擠壓變形等等機加工處理會讓黃銅出現變硬、加工塑性降低、應力殘留等等現象。
  • 鋁型材熱處理的四把火: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
    【鋁道網】退火是指將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根據材料的和工件的尺寸採用不同的保溫時間,然後進行緩慢冷卻,其目的主要是降低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於後續加工,減少殘餘應力,提高組織和成分的均勻化。
  • 光亮退火爐的用途是什麼?光亮退火爐有哪些種類?
    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不少工業化設備被製造出來了,其中就包括光亮退火爐。光亮退火爐是一種新型換熱設備,運用範圍比較廣,很多工廠都有光亮退火爐。光亮退火爐的用途是什麼?光亮退火爐有哪些種類?光亮退火爐介紹光亮退火爐是一種新型換熱設備。
  • 熱處理4把火:淬火、回火、正火、退火
    鋼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後以大於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的熱處理工藝。通常也將鋁合金、銅合金、鈦合金、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處理或帶有快速冷卻過程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
  • 鋼材的熱處理知識,齒輪加工工藝及熱處理
    文/大山一般零件生產的工藝路線:毛坯生產 —預備熱處理 —機械加工 —最終熱處理 —機械精加工。在零件加工中一般要經歷兩次熱處理,即預備熱處理和最終熱處理。預備熱處理 : 預備熱處理 : 退火(爐冷) ; 正火(空冷),以得到珠光體類組織;其目的是調整硬度,便於切削加工;改善組織(均勻組織、均勻成分、消除網狀碳化物等);細化晶粒,為最終熱處理做組織準備最終熱處理 :淬火 :以得到M組織
  •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藝區別
    2.正火將鋼件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30-50℃,保溫適當時間後,在靜止的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正火。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細化組織,改善鋼的性能,獲得接近平衡狀態的組織。正火與退火工藝相比,其主要區別是正火的冷卻速度稍快,所以正火熱處理的生產周期短。
  • 關於熱處理退火的簡單理解
    退火的定義很好理解:意思是將組織偏離平衡狀態的金屬或者合金加熱到適當的溫度,保持一段時間,然後緩慢冷卻已達到接近平衡狀態組織的熱處理工藝稱之為退火。反過來說金屬,緩慢的降低溫度,目的是讓金屬原子的運動速率慢慢的降下來,對於整體的金屬來說,微觀上的粒子就會分布的均勻,可以達到以下目的:1、均勻化學成分,2.改善機械性能及工藝性能,3,消除或減少應力
  • 真空熱處理工藝
    待處理材料或工件在真空或保護氣體環境下,通過電阻或感應加熱到適宜的溫度,並在此溫度中保持一定時間後,又在不同的冷卻介質中以不同的速度進行冷卻,從而改變待處理材料或工件的表面或內部的顯微組織結構以達到消除、控制某些缺陷,改善、提高其性能和質量的一種工藝。 真空熱處理主要分為哪幾種?
  • 來看看彈簧的熱處理工藝,看完你就懂了
    本文小編就來帶大家來來看看彈簧的熱處理工藝,看完你就懂了。彈簧產品的熱處理一般可分為中間熱處理和最終熱處理兩類:前者有退火(等溫退火、再結晶退火等)、正火及索氏體化處理。主要目的是軟化,為冷拔工序準備良好的金相組織;後者有鉛浴淬火、油淬火-回火、形變熱處理及貝氏體等溫淬火等。
  • 熱處理正火回火的解釋及熱處理的工藝特點
    熱處理是指材料在固態下,通過加熱、保溫和冷卻的手段,以獲得預期組織和性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在從石器時代進展到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的過程中,熱處理的作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  熱處理的正火和回火的解釋  1.
  • 熱處理工藝的四把火
    熱處理是將金屬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質內加熱、保溫、冷卻,通過改變材料表面或內部的金相組織結構,來控制其性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目的是通過改變材料的表面或內部組織,來改變工件性能,來獲取我們需要的機械性能的工藝。
  • 金屬熱處理基礎入門必須了解的二十個知識點
    1、什麼是熱處理將固態金屬或合金採取適當方式進行加熱,保溫一定的時間,以一定的冷卻速度冷卻以改變其組織,從而獲得所需性能的一種工藝方法。2、熱處理的目的是什麼通過適當的熱處理工藝改變鋼的內部組織結構,來控制相變過程中組織轉變的程度和轉變產物的形態,從而改善鋼的性能。
  • 緊固件滲碳後的熱處理工藝
    緊固件為了能夠提高性能質量、表面光滑度及美觀度,經常會對緊固件進行表面處理—滲碳,為了讓緊固件能夠進一步得到質量高硬度能力和耐磨性,很多廠商會經過緊固件滲碳後熱處理工藝。將零件自熱處理爐中取出直接淬火,然後回火以獲得表面所需的硬度。預冷的目的是減小零件變形,使表面的殘餘奧氏體因碳化物的析出而減少。
  • 不鏽鋼鋼材成型和熱處理工藝的概念
    不鏽鋼鋼材成型和熱處理工藝的概念冷加工:在冷加工的幫助下,金屬得到了增強,這是通過對金屬進行塑性加工來實現的。變形導致較高的位錯網絡密度,從而實際上增強了金屬。應變硬化:加工硬化和冷加工是相同的概念。在冷加工過程中產生的變形始終保持在低於再結晶溫度的狀態。
  • 詳析調質鋼熱處理的特點及工藝流程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調質鋼是調質處理後使用的鋼種,本文重點介紹調質鋼的熱處理特點。     (1)預備熱處理調質鋼預備熱處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證零件的切削加工性能,可依據其碳質量分數和合金元素的種類、數量不同選擇預備熱處理。
  • 【熱處理】金屬零件為什麼要進行熱處理,熱處理的作用總結
    熱處理的作用就是提高材料的機械性能、消除殘餘應力和改善金屬的切削加工性。按照熱處理不同的目的,熱處理工藝可分為兩大類:預備熱處理和最終熱處理。
  • 熱處理工藝大致有以下幾種?
    熱處理工藝大致有以下幾種?(1)淬火。某些合金鋼及其焊接結構,在淬火後立即進行高溫回火,這種連續的熱處理操作叫做調質處理。通過調質處理可使鋼保持高的衝擊韌性的同時獲得高的強度。這是其它處理方法達不到的。(4)退火。將鋼加熱到以上30~50℃以上,在該溫度保持一段時間,然後緩慢而均勻地冷卻到常溫或者冷卻到低於某一溫度,停留一定時間後,於空氣中冷卻,這一過程稱為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