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處理4把火:淬火、回火、正火、退火
因此,鋼鐵工件淬火後一般都要經過回火 二、回火 1. 什麼叫回火? 回火是將淬火後的金屬成材或零件加熱到某一溫度,保溫一定時間後,以一定方式冷卻的熱處理工藝,回火是淬火後緊接著進行的一種操作,通常也是工件進行熱處理的最後一道工序,因而把淬火和回火的聯合工藝稱為最終處理。
-
熱處理:淬火、回火、正火和退火
四、熱處理將金服加熱到定溫度,並保持段時間,然後按適宜的冷卻速度冷卻到室溫,這個過程稱為熱處理。常用的熱處理工藝方法主要有淬火、 回火、正火和退火等。在焊接中碳鋼和某些合金鋼時,熱影響區中可能發生淬火現象而變硬,易形成冷裂紋,這是在焊接作業過程中要注意預防的。2.回火將鋼加熱到A1線以下的某一溫度, 保溫一段時間, 然後冷卻到室溫,使馬氏體組織轉變為其他組織的熱處理工藝稱為回火。淬火後進行回火,可以在保持一定強度的基礎上恢復鋼的韌性。
-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對比和區別
提示:點擊上方↑↑"產品工藝"即可每天免費訂閱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體熱處理中的四種基本工藝
-
淬火、回火、正火、退火,這4把火終於搞明白了!
第一時間接收汽車及模具行業最前沿技術及最新動態打造汽車零部件及模具人都愛看的行業公眾號品牌汽車零部件模具與注塑專業 實用 前沿熱處理工藝一般包括加熱、保溫、冷卻三個過程,因工藝的不同而分為淬火、回火、正火、退火等。
-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藝區別
2.正火將鋼件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30-50℃,保溫適當時間後,在靜止的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正火。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細化組織,改善鋼的性能,獲得接近平衡狀態的組織。正火與退火工藝相比,其主要區別是正火的冷卻速度稍快,所以正火熱處理的生產周期短。
-
一張圖看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就是將金屬或合金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溫一定時間, 然後隨爐緩慢冷卻的熱處理工藝,其實質是將鋼加熱奧氏體化後進行珠光體轉變。 退火目的和作用: (1)降低鋼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於切削加工及冷變形加工; (2)細化晶粒,消除因鍛、焊等引起的組織缺陷,均勻鋼的組織成分,改善鋼的性能或為以後的熱處理作準備; (3)消除鋼中的內應力,以防止變形或開裂。
-
熱處理「四把火」到底是什麼?
熱處理的「四把火」十分重要,今天機械知網分享這篇總結性的文章,方便知友們對比看、收藏和轉發。 金屬熱處理是機械製造中的重要工藝之一,與其他加工工藝相比,熱處理一般不改變工件的形狀和整體的化學成分,而是通過改變工件內部的顯微組織,或改變工件表面的化學成分,賦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
-
通俗解釋什麼叫金屬熱處理「四把火」
整體熱處理是對工件整體加熱,然後以適當的速度冷卻,以改變其整體力學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體熱處理中的「四把火」。彈片退火是將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根據材料和工件尺寸採用不同的保溫時間,然後進行緩慢冷卻,目的是使金屬內部組織達到或接近平衡狀態,獲得良好的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為進一步淬火作組織準備。
-
熱處理正火回火的解釋及熱處理的工藝特點
熱處理是指材料在固態下,通過加熱、保溫和冷卻的手段,以獲得預期組織和性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在從石器時代進展到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的過程中,熱處理的作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 熱處理的正火和回火的解釋 1.
-
熱處理工藝中回火的目的是什麼?用什麼油?
熱處理行業的許多小夥伴們都了解熱處理工藝中的4把火:分別是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在熱處理工藝中回火工藝是淬火後接著進行的一種操作步驟,一般又是工件進行熱處理的最終一道工藝程序。按加熱溫度的差異,把回火分成低溫回火,中溫回火,和高溫回火。
-
鋁型材熱處理四把火:退火 正火 淬火 回火
-
常見零件的熱處理工藝流程
一、齒輪1.滲碳及碳氮共滲齒輪的工藝流程毛坯成型預備熱處理切削加工滲碳(碳、氮共滲)、淬火及回火(噴丸)精加工2.感應加熱和火焰加熱淬火齒輪用鋼及製造工藝流程配料鍛造正火粗加工精加工感應或火焰加熱淬火回火珩磨或直接使用調質3.高頻預熱和隨後的高頻淬火工藝流程鍛坯正火粗車高頻預熱精車
-
鋼材的熱處理知識,齒輪加工工藝及熱處理
預備熱處理 : 預備熱處理 : 退火(爐冷) ; 正火(空冷),以得到珠光體類組織;其目的是調整硬度,便於切削加工;改善組織(均勻組織、均勻成分、消除網狀碳化物等);細化晶粒,為最終熱處理做組織準備最終熱處理 :淬火 :以得到M組織
-
API2HGr50交貨狀態可以熱處理(退火、正火或高溫回火)狀態交貨
也可以熱處理(退火、正火或高溫回火)狀態交貨。退火:將鋼板加熱至適宜溫度根據材料和規格不同的加熱時間進行緩慢冷卻正火:將鋼板加熱至適宜溫度在空氣中進行冷卻回火:將鋼板在某一適當溫度下進行長時間保溫在冷卻5、API2HGr50包裝、標誌、質量證明書:鋼板的包裝、標誌、質量證明書應符合GB/T 247的規定。
-
探索:四分之一齒輪熱處理工藝研究
四分之一齒輪試塊淬火和回火設備用4.5kW電爐。(1)正火後不同的回火溫度對材料性能及金相組織的影響 正火工藝為(860±10)℃/3h,空冷。採取不同的回火工藝後,其性能及金相組織見表2。(2)淬火冷卻介質採用油冷,不同的回火溫度對材料性能及金相組織的影響 淬火工藝為(860±10)℃/3h,油冷。採取不同的回火工藝後,其性能及金相組織見表3。
-
【熱處理】金屬零件為什麼要進行熱處理,熱處理的作用總結
預備熱處理的目的是改善加工性能、消除內應力和為最終熱處理準備良好的金相組織。其熱處理工藝有退火、正火、時效、調質等。(1)退火和正火退火和正火用於經過熱加工的毛坯。含碳量大於0.5%的碳鋼和合金鋼,為降低其硬度易於切削,常採用退火處理;含碳量低於0.5%的碳鋼和合金鋼,為避免其硬度過低切削時粘刀,而採用正火處理。
-
熱處理工藝的四把火
熱處理是將金屬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質內加熱、保溫、冷卻,通過改變材料表面或內部的金相組織結構,來控制其性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熱處理的主要分類和目的:常用的金屬熱處理工藝主要是正火、淬火、回火、退火,稱為熱處理的四把火。
-
常用熱處理方法
安裝工程施工中的熱處理一般分為焊前預熱和焊後熱處理兩部分。 焊前預熱 對焊件進行焊前預熱,可防止或減少應力的產生。 焊後熱處理 安裝工程施工中,常遇到的焊後熱處理過程主要有退火、回火、正火及淬火工藝。 鋼的退火工藝 根據鋼材的加熱溫度、保持時間及冷卻狀況可分為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去應力退火三種。
-
封閉塗料防止金屬高溫正火淬火退火過程中氧化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金屬正火又稱常化,是將金屬工件加熱至Ac3(Ac是指加熱時自由鐵素體全部轉變為奧氏體的終了溫度,一般是從727℃到912℃之間)或Acm(Acm是實際加熱中過共析鋼完全奧氏體化的臨界溫度線)以上30~50℃,保溫一段時間後,從爐中取出在空氣中或噴水、噴霧或吹風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
-
熱處理質量檢驗的內容和方法
對有些大件預先熱處理也是最終熱處理,預先熱處理一般採用正火及退火。 1)鑄鋼件的擴散退火由於在高溫長時間加熱晶粒易粗大,在退火後還應再進行一次完全退火或正火來細化晶粒。 6)再結晶退火再結晶退火的目的是消除工件的冷作硬化。 7)正火正火的目的是改善組織、細化晶粒,可作為預先熱處理,也可作為最終熱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