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黑洞可以浮在水面上?黑洞沒有裸奇點,但和你想像的不一樣!

2020-11-23 騰訊網

研究黑洞的彭羅斯今年終於獲得了諾貝爾獎,以後誰再說黑洞還沒被證實真實存在,就和說美國登月造假一樣,大抵都可以歸入陰謀論那一夥了。

黑洞是宇宙時空破裂的地方,相當於你用一根極細的針,在宇宙時間和空間中戳了一個洞,然後物質就源源不斷地漏進去,無論你如何填,拿多少物質去填,都無法填滿時空中這個小小的針眼,只會讓它的質量越來越大。

所以黑洞是個極小卻密度極大的點,怎麼可能浮在水面上呢?

宇宙時空中的黑洞針眼可不是我們想像的針眼,黑洞的針眼是根本無法看見的,因為漏進去的物質質量太大,集中在一個無限小的區域內,讓周圍的時空完全扭曲變形,導致光線都無法逃離出去,因而會在黑洞奇點周圍形成一個黑色的球形視界,也就是我們可以觀察的邊界,黑洞也因此而得名。

這個視界的直徑隨著黑洞質量的增大而不斷增加,視界內就形成了一個我們完全看不見的時空,把奇點包裹起來,因而科學界普遍認為,不存在沒有視界的「裸奇點」。

視界既然是一個球形,當然就有體積,黑洞又有巨大的質量,所以黑洞的密度我們可以視為黑洞的質量除以視界內的體積,這個密度究竟有多大呢?

恆星燃燒完可以燃的燃料,走向生命的終點後,小於太陽質量1.4倍的,就會坍縮成緻密的白矮星,直徑只有數千公裡;大於1.4倍到2.2倍的,會坍縮成中子星,直徑只有10到20公裡;大於3.2倍以上的,就會形成黑洞,直徑比中子星還小,所以密度比中子星還大得多——把地球那麼大的物體壓縮成黑洞,直徑還不到1.8釐米。

有人可能已經在問了,那你怎麼還說黑洞可以浮在水裡,這不是樹新風嗎?

問題的關鍵是黑洞可以無限吸進物質,質量越來越大。而黑洞的半徑與質量成正比,但體積是卻與半徑的立方成正比,密度又與體積成反比,因此黑洞的體積增長率大於質量增長率,導致黑洞的密度會隨半徑增長而減低,黑洞質量越大,密度就越小。質量大到一定程度,密度就可以小於水的密度,當然就相當於可以浮在水面上了。

這裡有一個黑洞密度的計算公式,其中M是黑洞的質量,單位是千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行計算:

p=7.335*10^79/M^2(千克/立方米)

當黑洞的質量達到1.36億個太陽質量時,其密度就等於水的密度了,理論上就可以浮在水面,我們鄰近的仙女座星系中心的黑洞大約是1.1到2.3億個太陽質量,可能已低於水的密度了;

黑洞的質量如果達到37.8億個太陽質量,其密度就和空氣密度差不多了,放到地球上就可以像氣球一樣升到空中,可惜這樣的黑洞直徑達到了112億公裡,地球和它比起來只是一粒塵埃,是誰浮在誰表面呢?

宇宙中質量最大的黑洞,可能存在於類星體TON 618中心,計算表明其達到了660億倍太陽質量,直徑超過1300個天文單位——可以作為對比的是,目前人類發射的飛得最遠的探測器旅行者一號,正處於離太陽150個天文單位,224億公裡處。那麼它的密度是多少呢?0.0000042克/立方釐米,估計快到真空的程度了吧。

相關焦點

  • 超級黑洞可以浮在水面上?黑洞沒有裸奇點,但和你想像的不一樣
    研究黑洞的彭羅斯今年終於獲得了諾貝爾獎,以後誰再說黑洞還沒被證實真實存在,就和說美國登月造假一樣,大抵都可以歸入陰謀論那一夥了。所以黑洞是個極小卻密度極大的點,怎麼可能浮在水面上呢?,視界內就形成了一個我們完全看不見的時空,把奇點包裹起來,因而科學界普遍認為,不存在沒有視界的「裸奇點」。
  • SCP-123微型黑洞,雖然是黑洞,但是實際樣子和你想像的不一樣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戰爭藝術家,今天我們來講一下SCP基金會的SCP-123微型黑洞。SCP-123微型黑洞的外表SCP-123微型黑洞是一個灰色測地球線儀體。SCP-123微型黑洞的屬性在SCP-123的中心似乎是一個黑色球體,直徑約1毫米。我們沒有觀察到從球體中反射出或發出任何光線。SCP-123的核心也表現出強大的引力,並且大幅增強了外部恆定範圍內的重力。這種引力可以被敏感儀器在幾十米遠外測量到。在大約三米內,對任何觀察者引力的牽引都很明顯,懸掛的物件開始被拉向球體。
  • 霍金修正黑洞理論:黑洞或許並不存在
    霍金說,物質和能量在被黑洞困住一段時間後,又會被重新釋放到宇宙中。他在論文中承認自己最初有關黑洞視界的認識是有缺陷的——光線其實是可以穿越視界的。當光線逃離黑洞的核心「奇點」時,它的運動就像人在跑步機上奔跑一樣,慢慢地通過向外輻射而收縮。這與量子力學理論表明能量和信息是可以從黑洞中逃離出來的有了共通之處。
  • 黑洞是不是宇宙旋渦,和水庫漏水的時候水面形成的漩渦一樣?
    對於生活在水面上的水黽來說,漩渦是一個只進不出的,具有不可逃逸範圍的2維黑洞。 在4維空間中具有的漩渦結構,在三維空間中的投影可以是一個封閉的球體,而黑洞就是這樣的,由高度扭曲的封閉空間圍成的球體。 》黑洞很危險嗎?其實這要看大小。 在通常意義上,黑洞的結構是一個密度無限大的質點~奇點,和包圍奇點的視界所構成的。
  • 黑洞是不是宇宙漩渦,和水庫漏水的時候水面形成的漩渦一樣?
    對於生活在水面上的水黽來說,漩渦是一個只進不出的,具有不可逃逸範圍的2維黑洞。這說明一個問題:在高維度具有開放空間的結構,在低維度的投影可以是封閉的。在4維空間中具有的漩渦結構,在三維空間中的投影可以是一個封閉的球體,而黑洞就是這樣的,由高度扭曲的封閉空間圍成的球體。
  • 一個和銀河系一樣重的超級黑洞居然失蹤了,宇宙這個玩笑開大了!
    不過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在離我們約27億光年的Abell2261星系團中央,一個名叫A2261-BCG的星系中心,應該存在一個質量30億到1000億倍太陽質量的超級黑洞,如果按上限來算,它才是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其質量已經和銀河系所有恆星的質量差不多一樣重了。
  • 關於黑洞,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黑洞也可以在恆星死亡(「超新星」爆炸)時形成,或來自兩個或更多物體的軌道交互並最終碰撞(恆星或中子星或黑洞),或來自宇宙生命早期的其他事件。雖然天文學家提出黑洞是中子星崩潰導致的,但實際上超級大質量黑洞的形成過程仍不清楚。如果一顆中子星大於一定程度,它就不可能存在——它會崩潰形成一個黑洞。但形成黑洞的大小遠小於超級大黑洞的大小。
  • 論黑洞和蟲洞的秘密
    近代天文物理的奠基人並且最優秀最著名的人莫過於牛頓、愛因斯坦、霍金等:其中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影響深遠,蘊含著未來天文物理學界,在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留下了兩個最神秘的洞,開始愛因斯坦本人並不意識到這兩個洞,之後天文物理學家通過對相對論公式的推敲這兩位神秘嘉賓才漸漸浮出水面。
  • 哈佛天文學院院長:破壞現有物理定律的「裸奇點」,我們可能已經...
    過去一些理論試圖規避裸奇點的存在,但在這篇文章中,哈佛大學天文學院院長,哈佛大學黑洞計劃的創始人Avi Loeb卻提出,我們可能已經探測到了裸奇點,只是沒有意識到。或許未來的理論會允許裸奇點的存在。 但是,有沒有可能存在不被視界包裹的,「赤裸」的奇點——「裸奇點」呢。如果裸奇點真的存在,那麼在我們所處的時空中,現有的物理定律也將失效,我們將失去利用廣義相對論預測未來事件的能力。
  • 你能想像在黑洞中墜落是什麼樣子嗎?
    黑洞事件視界外的嚴重彎曲時空的插圖。當你越來越接近質量的位置時,空間也變得更加彎曲,最終導致光無法從一個位置逃脫:事件視界。該位置的半徑由黑洞的質量、光速和廣義相對論定律單獨設定。理論上來說,應該有一個特殊點,一個奇點,所有質量都集中在靜止的球形對稱黑洞上。
  • 你見過黑洞嗎?如果人類被吸入黑洞你知道會發生什麼嗎?
    不止質量不一樣,連大小也不一樣,而宇宙中巨大的黑洞被稱為超級黑洞,它的直徑與地球相當,質量卻是太陽的數十億倍,超級黑洞甚至可以吞噬宇宙中的任何星系,重點來了,如果你掉進黑洞會發生呢?如果你掉進了一個黑洞,你以為自己可能馬上就會死掉嗎?,事實上你的命運也不止這麼簡單!我們總會在某個時候遇到這個古老的問題! 一個人如果掉進黑洞後會發生什麼呢?
  • 黑洞可以吞噬宇宙嗎?我們宇宙會不會就在黑洞裡面?
    這個問題無疑是非常的超乎想像。有句話叫做: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包含了整個世界,刺激著進步。但是這個想像是可能存在的嗎?我們的宇宙會不在就在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內呢?可能嗎?而黑洞是宇宙中最吸引人的天體之一。它們實際上非常有趣,它們有巨大的質量,巨大的尺寸,巨大的引力,甚至光都無法逃脫它的引力。但是對於黑洞有一些誤解,它們不吸另一個物體,而是通過引力吸引它,因為黑洞的質量是如此之高,所以黑洞不運動,但是被吸引的物體運動。
  • 人類未解之謎:黑洞到底是什麼?黑洞吸走的物質又去哪了呢?
    黑洞是什麼,黑洞是質量巨大,自旋速度超過光速的,能拉動天體空間為止旋轉的星系中心。說的在通俗點,就像地球上的風眼一樣,吞噬別的星球或物質就和龍捲風一樣,這也是我們銀河係為什麼看上去也和一個颱風氣旋一樣的外形。
  • 人類未解之謎:黑洞到底是什麼?黑洞吸走的物質又去哪了呢?
    黑洞是什麼,黑洞是質量巨大,自旋速度超過光速的,能拉動天體空間為止旋轉的星系中心。說的在通俗點,就像地球上的風眼一樣,吞噬別的星球或物質就和龍捲風一樣,這也是我們銀河係為什麼看上去也和一個颱風氣旋一樣的外形。
  • 你真的了解黑洞嗎?黑洞的真實狀態可能和你理解中的不太一樣
    黑洞的真實狀態可能和你理解中的不太一樣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人類不過是宇宙中一顆微塵,因為美妙的太空中包含了太多的秘密,當人類首次公布黑洞的圖像時,人們才真正意識到黑洞的存在既是科學事實,同時也比任何科幻小說還要驚人,也令不少人質疑,對於太空旅行者們來說,墜入黑洞是否是一則壞消息,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回應答案是肯定的,他認為人類墜入了一個恆星質量的黑洞
  • 黑洞你了解多少,什麼是黑洞?告訴你黑洞7個不知道的事實
    想像一個地方,所有物質都被壓得如此緊,根本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逃脫。行星,衛星甚至恆星都不會逃脫,它根本不發光!引力是如此之大,以至於任何接近它的物體都被吸入,這實質上就是一個黑洞。但是它們是怎麼變成的呢?在下面查看有關這些驚人對象的這7個事實。1. X射線天文學發現的第一個黑洞。
  • 「黑洞炸彈」的製造流程與原理和其恐怖到超出想像極限的破壞力!
    「黑洞炸彈」就是利用人造黑洞去殺傷敵人或目標的超級武器,「黑洞炸彈」的製造流程就是在氫彈爆炸部位的中心放置一個超低溫冷凍空間或者超高溫加熱空間,在冷凍或高溫空間內放置一小塊由高純度的夸克粒子組成的極低溫冷凍或高溫加熱的物質,最後只要引爆氫彈就會在爆炸中心點製造出黑洞,氫彈當量一定要適量才行太大或太小都是不行的
  • 黑洞是個密度超級大的天體嗎?有沒有什麼特別的?
    黑洞密度很大?黑洞屬於緻密天體這沒毛病,因為在理論上它是通過恆星發展到末期引力坍縮產生的,其發生坍縮時突破了中子星的中子簡併壓,所以理論上在臨界質量(剛好突破中子簡併壓的質量)上它的密度是要比中子星更大的。
  • 黑洞超時空旅行並非幻想!科學家:黑洞比你想像的更「溫和」!
    早先的科學研究並不支持穿越黑洞的設想,認為宇宙飛船在靠近黑洞事件視界之前就會被強大的潮汐力撕裂成原子,像一根極細的麵條一樣被黑洞吞噬。美國科學家最近的研究表明,也許黑洞並非想像中那麼可怕,如果它的質量足夠大且旋轉,我們完全有可能穿過黑洞而毫髮無傷!
  • 黑洞能量和黑洞大爆炸
    前言 被考試安排得完完整整的小樓終於可以逃離啦,今年馬上又要結束了,感覺好像2020年過的十分的快呀。本周我們來說一說黑洞吧。黑洞一直都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是宇宙中一個超級大的能量收集站。許多人對於黑洞典型的印象就是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