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密度很大?
黑洞屬於緻密天體這沒毛病,因為在理論上它是通過恆星發展到末期引力坍縮產生的,其發生坍縮時突破了中子星的中子簡併壓,所以理論上在臨界質量(剛好突破中子簡併壓的質量)上它的密度是要比中子星更大的。但黑洞的質量不設上限,它的大小是按照視界半徑計算的,而不是按照物質表面計算,一個不自旋不帶電荷的靜態黑洞,視界半徑即史瓦西半徑。而根據黑洞的史瓦西半徑公式,史瓦西半徑是與質量成正比的,這跟很多擁有物質表面的天體是不一樣的。

公式裡G和c均為常數,所以實際上半徑r只與質量有關,根據公式是正比例關係。靜態黑洞就是一個由史瓦西半徑為邊界的「球體」。
我們知道計算球體密度是根據其體積與質量之比的,體積不變,密度與質量成正比,反過來質量不變,密度則與體積成反比。

而作為「球體」的黑洞體積則與其半徑的立方成正比。

兩條公式一合併,得到的公式為ρ=3m/4πr,即黑洞「球體」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半徑立方成反比。
綜合密度公式和史瓦西半徑公式後,你會發現黑洞的密度與黑洞半徑立方成反比,由於黑洞半徑與質量成正比,即黑洞的密度與黑洞質量的立方成反比。因此,黑洞的質量越大,密度反而越小……
這在黑洞質量相對較小時,體現得並不明顯,但當質量達到很高時,黑洞的密度就低得超乎想像了。比如我們用最近火熱的M87中心黑洞算一下。

其質量為65億倍太陽質量,按照靜態黑洞計算史瓦西半徑約為192億km。

以此計算一下密度。

密度是0.435...kg/m……是㎏/m,水的標準密度是1000kg/m,0℃時1標準大氣壓下的空氣密度是1.29kg/m,這M87中心黑洞的密度比空氣還低3倍…_(:D)∠)_

黑洞有什麼特別的?
至於第二個問題,黑洞有沒有什麼特別?還挺特別的…按照理論物理學家的計算,視界內外的時空是互換的,視界內空間方向將變換成時間方向,所以落入黑洞的物質將不可逆轉地沿著時間方向落向中心奇點,即r為0的點,而這個r為0的點並非半徑為0的點,而是時間為0的點——時間的終點。這跟黑洞外是完全不一樣的。

黑洞是個非常特別的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