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123微型黑洞,雖然是黑洞,但是實際樣子和你想像的不一樣

2020-12-04 星空極冰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戰爭藝術家,今天我們來講一下SCP基金會的SCP-123微型黑洞。

SCP-123微型黑洞的外表

SCP-123微型黑洞是一個灰色測地球線儀體。直徑在65CM包括了60個三角形,這些三角形之間都是鏤空的,只有整個區域之間是有球心的。球體的材料未知,但是經過測量發現這玩意質量有點大。

SCP-123微型黑洞的屬性

在SCP-123的中心似乎是一個黑色球體,直徑約1毫米。我們沒有觀察到從球體中反射出或發出任何光線。SCP-123的核心也表現出強大的引力,並且大幅增強了外部恆定範圍內的重力。這種引力可以被敏感儀器在幾十米遠外測量到。在大約三米內,對任何觀察者引力的牽引都很明顯,懸掛的物件開始被拉向球體。(就感覺全身有人再推你一樣)在外部球體的表面上,對於放置在球體上的物體引力達到其重量的兩倍。(一旦進入球體內部就會被吞噬,我們猜測這個測地球線儀就是束縛這個黑洞)氣體也受到SCP-123的重力影響,並且經測量其表面的大氣壓力為205千帕。然而氣體無法穿越外部球體三角形之間的區域。

SCP-123微型黑洞的收容

SCP-123應被置於一個Euclid的安全的收容所。SCP-123用皮帶、鐵鏈、網或類似裝置緊縛在一張緊固結實的桌子頂部。對象和桌子應置於一個不小於5M X 5mMX 5M的收容室中央。不可以在SCP-123周圍100米使用敏感測量設備,因為的強大引力會干擾儀器。更重要的一點是除非進行試驗,絕對禁止將任何物體放入SCP-123內。如果運氣不好,真的就連渣都不剩了。(任何人員不可以攜帶液體進入SCP-123)SCP-123的實驗過程中必須要穿好防護服。

想要了解更多SCP基金會小故事,請關注星空極冰。(故事來源於SCP基金會官網,遵循CC-BY-SA3.0協議)

相關焦點

  • SCP-123-微型黑洞
    被合適地安置在桌上後很短時間內拍攝的SCP-123SCP-123-微型黑洞
  • 超級黑洞可以浮在水面上?黑洞沒有裸奇點,但和你想像的不一樣!
    研究黑洞的彭羅斯今年終於獲得了諾貝爾獎,以後誰再說黑洞還沒被證實真實存在,就和說美國登月造假一樣,大抵都可以歸入陰謀論那一夥了。 黑洞是宇宙時空破裂的地方,相當於你用一根極細的針,在宇宙時間和空間中戳了一個洞,然後物質就源源不斷地漏進去,無論你如何填,拿多少物質去填,都無法填滿時空中這個小小的針眼,只會讓它的質量越來越大。 所以黑洞是個極小卻密度極大的點,怎麼可能浮在水面上呢?
  • 超級黑洞可以浮在水面上?黑洞沒有裸奇點,但和你想像的不一樣
    研究黑洞的彭羅斯今年終於獲得了諾貝爾獎,以後誰再說黑洞還沒被證實真實存在,就和說美國登月造假一樣,大抵都可以歸入陰謀論那一夥了。黑洞是宇宙時空破裂的地方,相當於你用一根極細的針,在宇宙時間和空間中戳了一個洞,然後物質就源源不斷地漏進去,無論你如何填,拿多少物質去填,都無法填滿時空中這個小小的針眼,只會讓它的質量越來越大。
  • 一個人若掉入微型黑洞 他將是死是活?
    像第一宇宙速度是7.9千米每秒,一旦衛星達到這個速度就可以繞地球轉動,而不掉下來。而如果一個太空人想要在史瓦西半徑的距離上繞黑洞旋轉而不掉進去,他的速度得是光速,也就是30萬公裡每秒,這是不可能達到的,所以任何物質一旦進入世界表面,就逃不出來了。
  • 你能想像在黑洞中墜落是什麼樣子嗎?
    宇宙破壞一樣東西有很多令人恐怖的方法。如果你想在太空中屏住呼吸,那你的肺會爆炸;你呼出到空氣中的每一個分子在幾秒之內就變黑了。在有的地方熱量從你身體跑出來的時候你就會覺得自己被凍住了;還有些地方太熱了以至於你的原子會變成等離子體。但是,在宇宙處理人的所有方式中,沒有什麼能比把人送進黑洞裡更讓人著迷了。
  • 宇宙中是否存在大量微型黑洞?它們和暗物質有啥關係?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黑洞和暗物質乍一看,貌似也沒啥關係啊!其實它們還是有點淵源的。這裡就有個故事,在上世紀70年代,有個原始微型黑洞也就是量子黑洞的概念,這些微型黑洞當時就被認為大量存在於宇宙中,也構成了暗物質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宇宙大爆炸時期創造了這些微型黑洞!
  • 微型黑洞無處不在?假如大型強子對撞機製造黑洞,會威脅地球嗎?
    而且,我們也認為兩顆中子星的碰撞也有可能形成小質量黑洞,在宇宙中中子星的數量要遠遠超過黑洞的數量,並且雙星中子星的也很常見,雖然中子星的合併、碰撞事件發生的機率很小,在一個星系中每10000到10萬年左右發生一次,但是宇宙的年齡有138億年,在其歷史中可能已經存在了數萬億個星系,所以從整個宇宙的尺度來看,中子星的碰撞還是很常見的。
  • 大爆炸是否創造了大量的微型黑洞?
    「如果你總是在生氣或著抱怨,沒有人會在你身上花時間。」——霍金當我們抬頭仰望星空,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來自宇宙的光明!這些光大部分來自恆星、星系、星系團,並且覆蓋了我們所能測量到的不同波長。但是在宇宙中並不總是存在恆星、星系和星團。
  • 科幻片《星際穿越》裡的黑洞,與實際黑洞圖片為什麼有點不一樣?
    黑洞長這樣:諾蘭導演的《星際穿越》,有關黑洞的情節中,超大質量黑洞「卡岡圖亞」長這樣:影片主要講述的是,由於地球環境惡化,已不適宜人類生存,NASA在土星附近發現了一個蟲洞,派出尋找人類新家園的太空人進入蟲洞,利用蟲洞大大縮短了航行距離,穿越到了太陽系外,進入銀河系星際空間,尋找有信號反饋的三顆星球。
  • 該不該建對撞機,主要在爭論啥?它能否在額外維度撞出微型黑洞?
    雖然風險是多方面的,例如: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實驗無法按設計進行,甚至有可能對人類自身造成嚴重的破壞(最典型的就是核物理的發展)。但同時回報也十分誘人,包括新知識的發現,新技術的發展,以及整個人類科學事業的進步。今天就說下有關粒子對撞機的爭論和傳言,例如:我們該不該建對撞機?對撞機能撞出黑洞嗎?
  • 暗物質由大爆炸的微型黑洞組成?
    暗物質是宇宙中神秘的「額外質量」,它不會發出光,諸多特性一無所知,有可能是由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原始黑洞構成嗎?這些迷微型黑洞可以感謝希格斯玻色子的誕生——至少根據一種新理論。更重要的是希格斯粒子的質量意味著在宇宙早期膨脹過程中,當物質在大爆炸後立即向外擴散時,不穩定的希格斯場就經歷了量子漲落,在這一領域的不同區域存在著不同密度的物質。根據這項新研究,這些波動使得小塊空間的密度如此之高,以至於坍縮成一個黑洞。這些小型微型黑洞質量大約為22萬億磅(10萬億公斤),或者是珠穆朗瑪峰的質量。這個理論在很多層面上都有吸引力:暗物質不發射可探測的光,也不「黑」。
  • 暗物質是由大爆炸的微型黑洞組成?
    暗物質是宇宙中神秘的「額外質量」,它不會發出光,諸多特性一無所知,有可能是由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原始黑洞構成嗎?這些迷微型黑洞可以感謝希格斯玻色子的誕生——至少根據一種新理論。更重要的是希格斯粒子的質量意味著在宇宙早期膨脹過程中,當物質在大爆炸後立即向外擴散時,不穩定的希格斯場就經歷了量子漲落,在這一領域的不同區域存在著不同密度的物質。根據這項新研究,這些波動使得小塊空間的密度如此之高,以至於坍縮成一個黑洞。這些小型微型黑洞質量大約為22萬億磅(10萬億公斤),或者是珠穆朗瑪峰的質量。
  • 和你想的不一樣!把地球、太陽和宇宙壓成黑洞分別會怎麼樣
    由於黑洞本身的大小不同,它裡面的物質(其實更應該稱為能量)密度並不是一樣的,並且這個也是可以計算出來的。你相信越小的黑洞密度越大,越大的黑洞密度越小嗎?關於黑洞的質量和體積的計算,有一個公式叫史瓦西半徑公式,就是專門用來計算黑洞的體積的,其計算公式為 R=2GM/C的平方。
  • 黑洞中的物質密度有多大?和你想的不一樣!把地球、太陽和宇宙壓成...
    由於黑洞本身的大小不同,它裡面的物質(其實更應該稱為能量)密度並不是一樣的,並且這個也是可以計算出來的。你相信越小的黑洞密度越大,越大的黑洞密度越小嗎?關於黑洞的質量和體積的計算,有一個公式叫史瓦西半徑公式,就是專門用來計算黑洞的體積的,其計算公式為 R=2GM/C的平方。
  • 為什麼《星際穿越》的黑洞跟真實的黑洞圖像不一樣
    此黑洞重達65億個太陽質量,位於距離我們相對較近的M87星系中心。僅一眼你就能發現這個黑洞跟電影《星際穿越》中的卡岡圖雅黑洞長得完全不一樣。因此,我們請到兩張圖片背後的物理學家向我們解釋其中的不同之處。
  • 科學家創造微型黑洞證實
    北京時間6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第一張黑洞照片證實了愛因斯坦提出的理論之後,科學家開始驗證已故科學家史蒂芬·霍金的研究理論。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科學家表示,我們現已證實了霍金的同名理論——「霍金輻射」。
  • 天文學家發現:超大質量微型黑洞
    藝術想像圖:矮星系RGG 118中心的黑洞。黑洞按形成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恆星質量黑洞,由大型恆星死亡並坍塌而形成;還有一種就是超大質量黑洞,與其寄主星系共同演化(黑洞處於該寄主星系中心)。後一種黑洞的質量往往是太陽的100,000倍以上。但這是人們首次在矮星系中發現這樣一個微型「熔爐」,而且其質量只有以上數字的一半。
  • 論一個小黑洞是如何從一個大黑洞中誕生的?
    所以假設我們有辦法在實驗室裡形成一個小黑洞。(我們不能,也不太可能實現,但是現在先按照這個前提進行。)圖源Wjbaike我們說現在你的無窗實驗室正漂浮在太空中,這時出現了一個超級巨大的黑洞,我決定將你的實驗室連同你自己一起拋進這個黑洞中。
  • 大型強子對撞機是否能夠製造出微型黑洞?
    黑洞是科學家們通過間接觀測的方法證實存在的一種特殊天體,它以其強大的引力、巨大的吞噬能力、無處不在和難以直接觀測的神秘特性,一直以來受到廣大科學工作者和天文愛好者的青睞,而關於黑洞的研究,對於人們深入進行深空探測、掌握天體形成和演化規律具有重要的意義。
  • 假如一個人掉進黑洞,會發生什麼?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隨著我們繼續向太空進軍,越多越多反常識的事情就出現了,比如在地球上我們沒有辦法想像到沒有空氣是什麼樣子的狀態,但是太空就是真空。而地球上所有的物理現象都被經典力學體系涵蓋了,但是這一套理論在太空中卻不管用了。於是相對論下誕生的量子力學又出現了,今天我們一起討論一個有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