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123-微型黑洞

2021-02-26 SCP怪物


被合適地安置在桌上後很短時間內拍攝的SCP-123

SCP-123-微型黑洞

Contained Miniature Black Hole


項目編號:SCP-123


項目等級:Euclid


特殊收容措施:SCP-123應被置於一個安全的設施內,用皮帶、鐵鏈、網或類似裝置緊縛在一張緊固結實的桌子頂部。絕對不應用鉤子固定裝置。對象和桌子應置於一個不小於5mX5mX5m的房間中央。不應在SCP-123周圍100米使用敏感測量設備,因為它們的測數會被明顯影響。更重要的一點是除非進行試驗,絕對禁止將任何物體放入SCP-123內。

SCP-123的轉移應及其謹慎地進行,並且努力防止對象被搖晃或被大力擊打。SCP-123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以任何手段運送至大型水體中。

2級以下人員禁止進入SCP-123的收容室。任何與對象進行接觸的人員都應穿著緊身衣,完全沒有肩帶,鞋帶或其他懸掛部分。長發人員應被要求向後束起頭髮或帶發網。

描述:對象是一個灰色測地線球體,直徑65釐米,包括60個三角形。這些三角形之間的區域是空的,使得球心可見。球體材料未知,並且在█████博士建議下對於材料成分的研究應僅限於視覺觀察,直到進一步通知。SCP-123似乎重約3.62公斤,儘管認為其實際質量要高得多。

測地線球體是中空的,除了正中心。在SCP-123的中心似乎是一個黑色球體,直徑約1毫米。沒有觀察到從球體中反射出或發出任何光線。核心也表現出強大的引力,並且大幅增強了外部測地線球體的範圍內的重力。這種引力可以被敏感儀器在幾十米遠外測量到。在大約三米內,對任何觀察者引力的牽引都很明顯,懸掛的物件開始被拉向球體。在外部球體的表面上,對於放置在球體上的物體引力達到其重量的兩倍。

小物體被送入外部球體時內部球體的特性將會顯現。任何此類物體都會迅速加速進入對象並且消失。任何注入的對象的液體也被吸進中央球體。分析顯示黑色球體附近的光被彎曲轉向中心。內部球體在其表面展現出的重力表明它的重量大約1029公斤,不過在外部球體內明顯的重力削減效應意味著其真正質量或許遠遠超過。注意這樣的質量通常意味著200米的史瓦西半徑,超過實際觀察到的約0.5毫米,可以認為是進一步證明了外部球體的重力抑制特性。

氣體也受到SCP-123的重力影響,並且經測量其表面的大氣壓力為205千帕。然而氣體無法穿越外部球體三角形之間的區域。原因目前未知,正在研究。

應該指出的是外部球體和內部球體似乎是共同體——每當外部球體移動時,內部球體亦然。建議進一步研究這種聯繫的特性。

附錄[SCP-123a]:SCP-123已經被視為一個廢物處理器。目前負責SCP-123的研究員,█████博士,表示了對測地線球體結構完整性的擔憂。所有廢物處理請求必須經過█████博士或申請一個4級人員聽證會。直到進一步通知前,所有與SCP-123的交互都應僅限於實驗。指揮人員同意關於外部球體的耐久性還須進一步研究。


微信群已建立 長按識別進入微信群

PS:新建QQ討論群:493857353

相關焦點

  • SCP-123微型黑洞,雖然是黑洞,但是實際樣子和你想像的不一樣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戰爭藝術家,今天我們來講一下SCP基金會的SCP-123微型黑洞。SCP-123微型黑洞的外表SCP-123微型黑洞是一個灰色測地球線儀體。SCP-123微型黑洞的屬性在SCP-123的中心似乎是一個黑色球體,直徑約1毫米。我們沒有觀察到從球體中反射出或發出任何光線。SCP-123的核心也表現出強大的引力,並且大幅增強了外部恆定範圍內的重力。這種引力可以被敏感儀器在幾十米遠外測量到。在大約三米內,對任何觀察者引力的牽引都很明顯,懸掛的物件開始被拉向球體。
  • 大爆炸是否創造了大量的微型黑洞?
    而宇宙中也有一些質量很大,體積又小,還不放光的物體,那就是黑洞!那麼宇宙中是否存在大量的微型黑洞?而這些原始微型黑洞就充當了暗物質的作用?首先我們了解下宇宙有沒有條件在誕生是創造這些微型黑洞!微波輻射中大小尺度下的溫度波動我們關於宇宙的最早的照片是在宇宙還非常年輕的時候拍攝的:那時宇宙只有38萬年的歷史!
  • 微型黑洞無處不在?假如大型強子對撞機製造黑洞,會威脅地球嗎?
    除了以上的黑洞,我們應該還聽說過微型黑洞微型黑洞的概念是在上世紀70年代被提出來的,一些人認為,在宇宙早期高溫、緻密的狀態下,如果物質密度在非常小的尺度上存在不均勻現象,也就是這個極小區域的密度高於平均密度的68%,那麼在這些小尺度上就會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微型黑洞。
  • 外星文明以微型黑洞為驅動在太空遊弋
    但是一直探索外星文明存在依據的一些科學家們卻認為,黑洞推動以及黑洞伽馬射線偵測外星文明的是一種可資信賴的技術。這部分科學家以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教授Louis Crane等人為代表的,他們在10年間,先後發表數篇論文,用以闡述該方案的可行性。Louis教授是多年來從事外星文明偵測工作的資深科學家。
  • 宇宙驚悚事實:微型黑洞竟無處不在!
    也因此研究人員們開始懷疑我們被138億年前形成的無數黑洞包圍了。NASA的宇宙學家Alexander Kashlinsky先前曾說過:「從光譜的暗物質這邊來看,很多可能性立刻就降低了。如果我們什麼也沒有找到,那麼我們也許正處於科學危機中。」
  • 這些黑洞數你知道幾個?123、153、13、495、6174……
    媽咪說:知識就是力量最近換了一件衣服,我看大家對這個數字比較感興趣哈,正好有同學問我,說能不能聊一聊黑洞數啊
  • 天文學家發現:超大質量微型黑洞
    藝術想像圖:矮星系RGG 118中心的黑洞。作者|Brid-Aine Parnell天文學家在3.4億光年外的一個矮星系內發現了一個微乎其微但具有超大質量的黑洞。這個微型黑洞是已知處在一星系中心的最小黑洞,而質量卻是太陽的50,000倍。
  • 大型強子對撞機是否能夠製造出微型黑洞?
    微型黑洞是否存在剛才我們分析的是宇宙中可以被間接觀測到的大型黑洞的形成過程。於是科學家們提出了「微型黑洞」的猜想,主要觀點就是隨著宇宙大爆炸的進行,可能存在著許多能量密度非常大的微小區域,足以克服宇宙向外的膨脹力,當這個微小區域的能量密度比周圍區域明顯高出許多時(68%以上),就會發生劇烈的塌縮現象,從而形成一個質量和密度非常大的奇點,成為「微型黑洞」的中心。
  • SCP是什麼?火爆的SCP基金會幹什麼的?
    scp是違反自然法則的各種超自然現象、物品或生物。由於它是違反自然法則的情況,通常是對人類有威脅的。那麼為了避開這些東西對人類的威脅,就誕生了一個組織,scp基金會。這個基金會的工作就是收容這些會產生威脅的東西,把他們控制起來,不讓它們產生危害。這就像是《MIB》那個電影裡的黑衣人抓外星人,把他們控制起來。這是一個傳說中的組織,究竟是否存在沒人知道。
  • 暗物質由大爆炸的微型黑洞組成?
    暗物質是宇宙中神秘的「額外質量」,它不會發出光,諸多特性一無所知,有可能是由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原始黑洞構成嗎?這些迷微型黑洞可以感謝希格斯玻色子的誕生——至少根據一種新理論。3月23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雜誌上的這一理論認為,這些原始黑洞是由在大強子對撞機(LHC)中發現的神秘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產生的。暗物質是什麼?沒有人真正知道,但一種可能性是由大爆炸的微型黑洞組成。
  • 暗物質是由大爆炸的微型黑洞組成?
    暗物質是宇宙中神秘的「額外質量」,它不會發出光,諸多特性一無所知,有可能是由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原始黑洞構成嗎?這些迷微型黑洞可以感謝希格斯玻色子的誕生——至少根據一種新理論。3月23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雜誌上的這一理論認為,這些原始黑洞是由在大強子對撞機(LHC)中發現的神秘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產生的。暗物質是什麼?沒有人真正知道,但一種可能性是由大爆炸的微型黑洞組成。
  • 一個人若掉入微型黑洞 他將是死是活?
    黑洞表面  黑洞的史瓦西半徑決定了黑洞的作用範圍,史瓦西半徑構成的球面就是黑洞視界表面,這個表面的同步速度是光速。像第一宇宙速度是7.9千米每秒,一旦衛星達到這個速度就可以繞地球轉動,而不掉下來。
  • 美國科學家:微型黑洞引爆導致
    先來了解下「微型黑洞」,共有兩種!第一種:霍金提出來的微型黑洞,它就是體積比原子還小的微小體積黑洞;第二種:特羅緬柯等人提出來的質量10微克左右,到處都有的「微小質量黑洞」,它就是質量小到10微克左右的微型黑洞。
  • 粒子加速器中產生的微型黑洞會吞食掉整個地球嗎?
    但是這些黑洞的質量都非常大,形成的原因也完全歸結為自身的引力坍縮。實際上在首次觀測到黑洞之前,物理學家就預言了微小質量黑洞的存在。這些微型黑洞的質量可以小到一個足球的質量,甚至於小到普朗克質量10^-5 g。
  • 歐洲對撞機發現微型黑洞,或來自另一個平行宇宙
    >探索|宇宙|奧秘作者|謝頓「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院,帶您了解神秘的宇宙,解讀最新航空航天資訊」三體網【宇宙印象專欄】(謝頓)位於瑞士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科學家指出,對撞過程可能形成微型黑洞
  • 黑洞吞噬地球的危險-科學實驗中所產生的微型黑洞能否吞噬地球?
    我們知道科學實驗對撞機有可能會產生微型黑洞,類似原子般大小的黑洞。微型黑洞不引入矚目,能悄悄地將很多物質都吃掉了,是個危險源?其實這個問題也困擾過科學家,但被霍金解決了。霍金髮現了黑洞輻射,就是黑洞在悄悄蒸發它的質量。
  • 隱藏在太陽系邊緣的神秘天體可能是微型黑洞!
    新研究:隱藏在太陽系邊緣的神秘天體可能是微型黑洞!在太陽系邊緣,科學家信誓旦旦存在神秘的第九行星,其巨大引力可解釋太陽系邊緣種種異常軌道現象。然而現在一篇新研究表明,假想的第九行星可能根本不是行星,而是大爆炸後不久就存在的微型黑洞。
  • 宇宙中是否存在大量微型黑洞?它們和暗物質有啥關係?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黑洞和暗物質乍一看,貌似也沒啥關係啊!其實它們還是有點淵源的。這裡就有個故事,在上世紀70年代,有個原始微型黑洞也就是量子黑洞的概念,這些微型黑洞當時就被認為大量存在於宇宙中,也構成了暗物質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宇宙大爆炸時期創造了這些微型黑洞!
  • 科學家創造微型黑洞證實
    北京時間6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第一張黑洞照片證實了愛因斯坦提出的理論之後,科學家開始驗證已故科學家史蒂芬·霍金的研究理論。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科學家表示,我們現已證實了霍金的同名理論——「霍金輻射」。
  • 它能否在額外維度撞出微型黑洞?
    如果這些額外維度存在,一種理論上的可能性是:有可能會創造出微小的微型黑洞!如果我們能製造一個微型黑洞,這將是一項不可思議的科技成就,一項將永遠改變我們對宇宙認識的驚人成果。當然,我們一提到「黑洞」,人們馬上就會想像出這樣一幅災難性的畫面:黑洞會無情的吸入了各種各樣的物質,逐漸吞噬構成我們這個世界的質子、中子和電子,最終摧毀整個世界。這些微型黑洞是否有害?這是不可能的。原因有三。我們一個一個地過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