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年頭,2020年第二波「漲價潮」再次洪波湧起。近日,全國各地糧食、家電、建材、消費電子、輪胎等各行各業都出現了瘋漲。從廠家處了解到,今年9-12月以來,上遊紙箱、塑件、玻璃、五金、銅件等供應商價格持續上漲,漲幅10%、20%、50%、100%,個別產品甚至上漲500%之多。
對於新一輪的漲價,通脹的因素是主因,但出口爆單也是推動因素之一。這一輪漲價究竟會瘋到何種程度,值得各行各業提高警惕。
核心原材料暴漲,空調等大家電漲價潮才剛剛開始
11月30日,湖北盛世新興格力電器銷售有限公司發文,自2020年12月15日起,新國標掛機漲100元/套,新國標櫃機漲200元/套。
奧克斯空調漲價通知中明確,從2021年1月1日起,網批產品在2020年12月開單價的基礎上,掛機每套上調100元-200元不等,櫃機上漲200-300元不等。
美博空調的漲價來得更為急切,一份12月1日發布的漲價通知中,過渡階段12月1日-10日,執行12月新的價格政策,12月11日-31日期間,公司視原材料上漲情況,價格再行上漲5%-10%。
上遊空調生產商漲價已經在渠道有所體現。「我這裡空調均價漲了200元左右」一位頭部品牌河北代理商表示,他自我安慰說:「庫存增值了。」
家電關鍵原材料的暴漲,疊加一般原材料的普漲,給家電廠家帶來的壓力不小。記者了解到,部分上遊供應商借產業結構調整限產,加上下遊家電訂單增加,家電原材料開始上漲。空調、冰箱受到原材料上漲的影響才剛剛開始,家電裡電視機的核心原材料液晶面板價格已上漲數月。
眾多廚衛電器製造企業發漲價函
眾多廚衛電器企業發布產品漲價函的通知,主要內容是關於原材料價格上漲,其中多個企業表示,由於近期以來,塑件、玻璃、五金、銅件等原材料的價格不斷上漲,為此,迫於成本與利潤的經營壓力,迫不得已發布漲價通知。下圖為各大企業發布的漲價函原文內容。
家具行業:實木漲價2次,海綿漲價7次,紙箱漲價5次,配件漲價2次
近日,武漢市民閆先生在東西湖區舵落口和盛世家門店訂購家具材料,支付了2000元預付貨款,定購了一個櫃門,沒想到時隔一個多月後,店家突然通知他說要漲價,這令他有些不能接受,於是他在長江雲「熱線」平臺上進行了反映。
對於家具價格的上漲,很多家具行業人士也紛紛表示很無奈。不僅僅是實木原料漲價,五金、紙箱和泡沫的價格也上漲了不少。彭石清在廣東惠州經營著一個20萬平方米的家具加工廠,每年工廠產值超過5億元。今年年初開始,包裝材料的上漲,直接提高了他們的出貨成本。
香港簡歐家具集團總經理 彭石清:紙皮從今年的4月份開始,幾乎每個月都上調5個點到7個點,截止到現在,從原來的價格到現在價格,漲幅已經超過了50%。
在這次原材料漲價潮中,軟體家具原材料漲價幅度最大。9月份,繼海綿企業發布漲價通知後,海綿價格已經上漲超過70%,皮革漲價也接踵而來。
爆單!40餘家輪胎企業被迫漲價!
原材料的緊缺以及價格持續上漲,讓不少輪胎生產企業不得不上調輪胎價格。據卓創資訊不完全統計,2020年9月至今,超過40家輪胎企業陸續發布了漲價通知單。除中策、風神、玲瓏、正新、雙星等國產輪胎大廠外,韓泰、佳通等外資輪胎企業也開始漲價,累計漲價幅度在5%以上。有卓創資訊輪胎市場高級分析師表示,原材料價格下半年較上半年漲幅達到了20%以上 。
追溯新一輪商品價格上漲的原因,離不開上遊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以中遊的包裝產品為例,2020年工業原紙、馬口鐵、塑料膜材漲幅之大,已經完全超出了成本的範疇,顯露出明顯的惡性通脹隱憂。
綜合來看,造成近半年來原材料高燒不退的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從2016年開始的供給側改革,導致上遊原材料行業的產能集中度越來越高,是近幾年來原材料劇烈動蕩的直接原因之一。以工業原紙為例,由於絕大部分產能集中到四到五家巨頭企業手中,從2016年第四季度開始,位居中遊的包裝廠家幾乎每個月都要收到上遊的漲價函。由於下遊行業景氣度差,上遊漲價成本很難傳導下去,令整個行業苦不堪言。
自疫情發生以來,為了應對全球經濟衰退而引發的經濟滑坡,中國政府採取了積極的貨幣政策,M2增幅與社融增量均創下近幾年的新高。10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14.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5%。3月份以來,M2增速連續第8個月站上10%大關。在如此基數上,M2保持如此之高的增幅,令人不寒而慄,也為通脹埋下了隱患。
上半年出口市場因疫情阻隔,導致大量出口訂單集中在下半年釋放。國內經濟刺激、基建與地產急速升溫也刺激了國內消費,從9月開始,各行各業出現了爆單的情況。訂單在短時間內釋放,也是原材料漲價的重要原因。
此外,近年來出口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內需又受到房地產的窒息,導致原材料整體需求量持續萎縮。在巨大的債務負擔的壓迫下,逼迫上遊原材料廠家不斷漲價。
還有,政府反壟斷監管的缺失,企業囤積炒貨,需求減少等因素也不容忽視。
原材料、工業製成品和消費品價格的上漲,貌似隱藏著商機,但卻醞釀著更大的風險。由於漲幅太大,導致各行各業投機盛行,吸引大量的熱錢進入炒作,進一步地加劇了價格的波動,不利於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2020年的新冠疫情,對全球的經濟造成的摧殘遠超二次世界大戰之和,各國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心正愈演愈烈。一旦明年的出口訂單出現滑坡,市場陷入冰凍,恐釀成更大的危機。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國內市場,由於內部市場消費者收入沒有增加,相反,因為加班和福利減少,物價上漲,會進一步影響國內消費,消費內卷程度將進一步加大……
包小編奉勸那些囤積炒貨的投機商家,請務必好好揣度一下未來的風險,以免落得個血本無歸的悽慘結局。
回望過去的2010-2015年,工業原料價格穩如磐石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製造業各行業一方面要面對原材料、人工、租金、物流成本的上漲,另一方面又要迎接消費內卷的挑戰。
苦難的2020年儘快結束吧!好希望2021年會苦盡甘來.....
註:本文由包小編綜合自央視財經、艾肯家電網、瀟湘晨報、中國廚衛行業平臺,轉載請註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