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就是一場木頭搭建而成的華麗世界,就連支撐房屋的各種零件結構,也多是用木頭做成,整間屋子不用一根釘子就能夠穩穩的立起來,歷經百年風雨而不倒,建造完剩下的邊角料還能夠加工成小玩意,中國人對於木頭的喜愛可見一斑。
現如今國內保存有許多的木構建築,這些建築的年代不一,經歷也不一樣,有的從隋唐時期就已經存在了,有的經歷了多次戰火仍然完好的保存了下來,還有不少的木構建築,都保留在農村裡,村民們仍然生活在裡面,感受著木頭的世界。在福建省有一座木質建築,建成於清光緒年間,佔地面積達到了1萬平方米,而且是在一片沼澤地上建造的,古人是如何做到的?
這座土堡名為安貞堡,建造它的主人是當地有名的鄉紳,當時為了建造這座巨大的建築,花了14年的時間,耗費了無數銀兩。因為當時正好是清朝末年,局勢混亂,很多的土匪在附近出現,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和族人,鄉紳才建造了這一巨大的土堡。為了更好的防匪,土堡用石頭砌成了4米的厚外牆,門口上設置了能夠注水的小孔,防止敵人火攻,還在兩邊建了炮樓方便攻擊。
不過大家都知道沼澤地是十分危險的地方,一踩進去就會陷進裡面,越掙扎陷得越深,最後會淹死在裡面,因為裡面都是水,泥土已經被泡的十分鬆軟了,根本不能承重。而這座土堡佔地面積如此大,而且上面都是木頭、石頭等這些非常重的建築材料,它是怎麼歷經百年還不陷進去的呢?原來安貞堡在修建自己的地基時,使用了松木,人們把松木扔進沼澤地中,層層堆積了18層。
而松木是一種富含大量油脂的木材,根據水油分離的原理,松木和水隔離開來了,因此這些松木不會被水和微生物給浸泡腐爛,然後再在這些松木的上面,用土打造地基,最終變成了一個牢固的土堡。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座建造在了沼澤上的建築,安貞堡堪稱是國內最神奇的土堡。
聰明的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在沼澤地上建造了一座龐大的土堡,它沉默的佇立在這裡,保護著世代鄉民,見證了歷史的發展,也讓後人在這座土堡中看到了中國古建築的華麗以及背後的古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