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戰爭時期的革命英雄是新中國的創造者,那麼和平年代的科研工作者便是新中國的建設者。毋庸置疑的是,他們都是中國的驕傲,是我們敬仰學習的對象。沒有他們的付出,怎麼可能有如今的盛世中國。
2010年,一通跨國電話,打開了中國量子物理研究學的新高點,也為中國的建設迎來了一位海外人才。
段路明,我國著名物理學家,也是我國量子信息,量子光學和冷原子研究領域的佼佼者。1972年8月,段路明出生於安徽安慶市銅城市。他從小便成績優異,尤其是在數學和化學方面更是有著常人所不能及的天賦。1990年,成績優異的他,直接被保送進了中國科技大學。在校期間,為了一個課題他經常廢寢忘食,孜孜不倦。並先後獲得學士,博士學位,畢業以後獲得「中科院院長特別獎」。
之後為了獲得新的知識,段路明來到了美國求學。此後,更是獲得了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終身教授榮譽,留校任教。就這樣,當所有人都以為中國的才子又要在海外大顯身手的時候。中國量子物理大師,「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將他召回了中國。
1946年12月,姚期智商出生在上海,一個經濟文化政治都較為活躍的地方。姚期智自小便對物理有深厚的感情,年紀輕輕便已經獲得國內外多種大獎。曾先後在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加利福利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世界名校進行,深造認教。
2010年,任教於清華大學的姚期智決定創立一個屬於清華人自己的量子信息研究中心。但是,苦無人才不足,其想法一直無法實現。突然,他想起了此時身居美國的段路明。便一個跨洋電話打給了他,此時段路明像以前一樣,收拾妥當以後正準備給學生們上課。便見一通來自中國北京的電話打了進來。他接通以後,了解完姚期智的來意以後,起初他有些猶豫。後來,姚期智直接飛到了密西根大學和他詳談,跟他講自己的經歷,就這樣段路明被他的誠心打動了,答應與他回國,參與量子研究中心的工作。
有了段路明的加入,研究所的工作很快就有了質的突破。此後,段路明一直在中國工作,為中國的物理事業作出了不少貢獻,也為中國培養了不少的物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