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一種大腦神經受損導致腦部出血的疾病,它在發病時比較突然,而且發病速度比較快,嚴重會危及性命,特別是在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的情況下。腦中風在發生前一般有徵兆,如果能及時發現,採取措施可以挽救自己的性命,因此對於高危人群來講,對於腦中風險的徵兆要了解清楚。
腦中風發生前會有哪些徵兆?
1、語言障礙
大多數腦中風在發作時會有有語言障礙這個明顯的特徵,患者會有吐字不清、說話不流暢或者吐字比較困難,主要是因為大腦供血不足,導致語言中樞神經受影響而沒辦法正確表達。
2、意識障礙
腦中風也會導致腦部組織出現缺血缺氧而有精神疲勞,頻繁打哈欠等症狀,甚至隨著疾病的發展會出現情緒激動,暴躁或者意識異常等。
3、視覺異常
在中風發生前大腦的血流量會逐漸減少,容易有缺血缺氧現象,導致視網膜血液流通不暢形成血栓,這種情況持續存在會導致眼前發黑,甚至會有短暫性視力喪失。
4、運動障礙
當大腦供血不足會導致身體在運動時出現問題,感覺自己臉部肌肉減弱或者身體一側麻木,甚至流口水,口眼斜歪等症狀,在嚴重時還沒辦法正常走路,雙腿力量會喪失。
5、全身無力
有很多患者在中風前經常會感覺全身無力,心悸嘔吐,甚至有低燒打嗝等現象,主要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一系列身體不適症狀,有些在喝水時還總會嗆咳。
要怎樣預防腦中風發生?
1、使用藥物
在目前臨床上比較常見導致腦中風的原因是高血壓,所以在平時血壓比較高,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血壓,通過服用藥物使血壓穩定在正常範圍內,避免血壓持續上升,導致其他心腦血管意外,進而引發腦中風。
2、注意飲食
在日常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多吃瓜果蔬菜等膳食纖維以及維生素C比較高的食物可以促進腦部血管血液循環,還能防止血管破裂,對於高油脂食物以及辛辣刺激食物,要儘量避免。
3、日常生活方式要改善
腦出血的發生和日常一些生活習慣也有關係,如果經常熬夜、暴飲暴食或者吸菸喝酒,精神過度緊張、焦慮都會導致血壓血脂不穩而出現動脈硬化導致腦中風,所以要預防腦中風得改善日常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降低這一現象發生。
4、檢查指標
要定期對血壓、血糖、血脂、血管等做檢查,才能發現是否存在異常,減少隱患,降低腦中風發生。
溫馨提示,腦中風在出現時有相關症狀,對於高危人群來講要特別注意,尤其是上了年齡的中老年人,畢竟腦中風在發生後如果及時採取措施得到救治,患者後期的生存質量會提高,也不會危及性命,而在日常要做好預防措施,防止腦中風隨時出現帶來傷害,影響生活質量。